回覆列表
  • 1 # 廣東特色666

    摘要:教育資訊化不僅為中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機遇,而且也對其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重點剖析了基於教育資訊化的中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能為中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指導性的建議。

      關鍵詞:教育資訊化;中學教師;教師專業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6)06-0084-03

      教師專業化的含義

      “教師專業化”提出於20世紀80年代,現已成為教育行業、教師教育等方面關注的焦點。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透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並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教育工作者的過程。中國中學教師專業化就意味著要逐步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增強專業情意,提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職業道德水準,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中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資訊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學教師資訊意識相對薄弱,資訊資源獲取率及利用率較低。另外,中學教師資訊能力相對較差,現代資訊科技應用水平有待提高,但教師本身的資訊道德水平不高,制約了其資訊素養的提升。

      2.專業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專業態度相對落後,專業情意相對缺乏,資訊化觀念淡薄

      大部分中學教師在教育資訊化的時代氛圍薰陶下,經過新課程改革及相關知識的學習,逐漸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中學教師,尤其是教齡較長的教師,他們受應試教育、長期養成的固定生活習性以及職業怠倦的影響,其思想觀念很難有所改變。

      主要表現在:①“初中生的最高理想就是上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這種追求直接影響了對教師的教學評價,致使教師工作的好壞與分數和升學率掛鉤。甚至部分學校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缺乏正確認識,認為教師的自身學習是自己的事,並不予以支援。②工作環境艱苦,工資福利待遇低,工作繁重,加上職稱評定指標少,晉升困難等原因致使不少教師產生了“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消極思想,他們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進行教學。③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以及應付各種以提升專業為名的培訓、考試等佔據了教師的大量時間,致使部分教師在業餘沒有精力鑽研順應資訊化時代的教育理論與實踐。

      (2)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相對薄弱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中學教師的專業知識與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有了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教師往往只關注教學課堂內部,忽視外部力量,很少透過外部反饋獲得自身發展;知識面窄,網路知識缺乏。

      (3)資訊資源開發能力相對欠缺

      首先,絕大多數學校沒有想過透過專門的教育資訊資源建設專家或團隊集中開發課程資源、軟體,只有少部分學校正在建設中。然而,即使是那些正在建設中的學校,大多數資訊資源也僅僅是靠教師們單槍匹馬開發的,尤其是資訊科技教師投入最大,教師之間缺乏協調與合作,資訊資源沒有統一的標準,結果導致資源低水平重複開發,這極大地分散了資訊資源建設的人力和物力。其次,還有很多教師沒有積極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來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他們要麼把資訊科技當作課程重點貫穿於整個課題,要麼只將資訊科技作為一種手段去輔助教學,完全沒有認清資訊科技與課程之間的關係,進而忽視了對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開發。

      促進中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策略

      1.教育資訊化背景下中學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

      首先,學習現代教育理念,要轉變中學教師的教育觀念,加強其資訊意識。教師要從思想上對現代資訊科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日常教學及生活中應具有與時俱進的資訊觀、教學觀,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其次,豐富中學教師的資訊知識,提升資訊素養。在日常教學及生活中多閱讀與學科知識相關的書籍,加大網際網路、校園網的使用頻率,改變單一的使用途徑,積累資訊資源的檢索方法等。再次,加強中學教師的資訊化教學技能,切實提升其資訊能力。例如,教學課件的製作和觀摩、現代教育理論和經驗研討、網頁製作大賽、資訊科技論文的評比和交流等。最後,提升中學教師的資訊道德水平,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使之能公正公平地對待學術知識等,樹立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等。我們應有效利用各種資訊手段和各種技術途徑,積極主動地發現、引進、整合各種各樣的培養模式、途徑、策略等,以便更有效地加強對中學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

      2.教育資訊化背景下提升中學教師專業素養的策略

      (1)深化資訊化觀念,樹立正確的專業態度,提升自我專業素養

      在教育資訊化程序中,教師要想更好地教書育人,就必須立足崗位,熱愛學生,熟悉資訊科技教學,知道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首先,教師要對自己的事業有清晰的認識,對教育事業有正確的態度,立足崗位,甘於奉獻,只有這樣才會在崗位上有所作為、有所創新。其次,學校多組織專業活動,幫助教師激發專業興趣,增強專業動力。繼而提升專業情意,提高面對專業困難的耐挫力。最後,學校也要多開展諸如課件大賽之類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競賽,幫助教師端正專業態度,增強專業情意。

      (2)加大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學習的力度,為提升專業素養創造條件

      首先,中學教師要加大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學習力度,不僅學習本專業知識,而且要加大對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力度,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其次,中學教師要多透過網際網路、即時通訊工具向本專業的專家學習,吸收好的教學經驗與技能,在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自我教育研究意識,這正體現了“專家引領”的強大作用。再次,中學教師要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於教學之中,在課餘時間多參加校內、省市以及國家舉行的專業技能大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最後,學校可完善教師技能培訓制度,讓師師之間互助互學,以幫帶學,以優促進。   (3)加強資訊資源開發的能力培養

      首先,師師之間、師生之間、校校之間要積極主動地交流與合作,統一資訊資源的標準,杜絕低水平重複開發,這能夠極大地節約資訊資源建設的人力和物力。其次,各校建立專門開發資訊資源的專家組或團隊,積極利用資訊科技,結合課程標準、特點、目的,考慮本校實際情況和本校特色,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開發有效、實用、重複性高的資訊資源。再次,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加大對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再開發。最後,多開展相關的技能大賽,使教師將資訊資源運用在除課堂之外的學習、網路研修等方面,從而在實踐中提高其利用率。

      教師專業化發展一直是當今時代的熱點話題。要想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物質基礎、外界環境固然重要,但教師的角色才是專業化發展的支柱。作為專業化發展的核心要素,我們應更新現代教育觀念,深化資訊化理念,提升資訊素養,增強專業情意,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轉變專業態度,以更好的心態、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高超的技能迎接教育資訊化,並在其中努力提升專業化發展,從而最終改善教育效果,提升質量,全面推進教育資訊化。

      參考文獻:

      [1]教師專業化[EB/OL].[2015-12].http://baike.baidu.com/view/78435.htm.

      [2]劉鳳娟.資訊素養相關問題研究綜述[J].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90-94.

      [3]李祺,李春鵬.論教育資訊化[J].電化教育研究,2004(11):1-7.

      [4]況琳.國外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趨勢及啟示[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1):87-89.

      [5]劉鳳娟.基於資訊科技的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途徑探究[J].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91-94.

      [6]黃桂晶,黃榮懷,張進寶,江新.中國教育資訊化發展的三大趨勢[J].教育發展研究,2007(10):13-17.

      [7]周敦.論教育資訊化與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成人教育,2008(13):82-83.

      [8]鄭小軍.資訊科技支援的教師專業發展:從應然走向實然[J].現代教育技術,2010(07):60-6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積極調整不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