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黑守白

    縱觀歷史,對曾國藩從未有過準確的褒貶說法。有人說他是“三立完人”、“中興第一名臣”,也有人說他是“漢奸加賣國賊加劊子手”。

     

    讀過唐浩明的《曾國藩》後,我對這位儒學、政治、書法家、文學家的曾國藩有了更深的瞭解。

     

    曾國藩出生在一個山美水美的江南荷葉塘,從政後建湘勇、長江水師、湘軍以及淮軍,打敗造反長毛、捻軍,勞苦功勞,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兵部尚書銜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兼兩淮鹽政總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督辦。

     

    一開始,受到廣敷先生的啟發,以及名師好友的推薦慫恿,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曾國藩受命平叛,然而不懂變通的性格讓其在建軍過程中屢屢受阻,一氣之下出城自己組建了湘軍,後期立功以後受到皇室猜忌,無奈之下回家。

     

    雖然有些人認為外華人在中國猖獗,無法無天,應該被清除。曾國藩卻一意孤行,殺了華人,賠了銀子。然而,當我讀完曾國藩的著作後,我覺得我不能簡單地認為他是一個不合格的官員,

     

    原因有三:

     

    他從不收藏貴重物品,不鋪張,住在簡陋的鋪位上,為官清廉。

     

    他關心國家和人民,忠於清朝。他建立了海軍和湘軍,為祖國的和平外交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一生不顧個人恩怨和他人的凌辱,辦起各種大大小小的案件,為祖國找到並培養了一大批又一大批有才幹的文人。

     

    老年時期的曾國藩功成名就,很想力挽狂瀾,拯救大清,卻處處受到咸豐帝的猜疑,所以他很無奈,只能看著大清沒落,努力在沉默之中保全自己一個忠臣的名節。

     

    最後在深度絕望中,曾國藩身患肝病抑鬱地走完了一生。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如果清朝所有的大臣都向曾國藩學習,中國就不會被外華人欺負,歷史就會被改寫。

  • 2 # 陝北劉萬福

    計劃讀之前,應有準備,至少讀兩遍以上,然後心得頗深。

    書中名言警句俯拾皆是!!!讀來或心潮澎湃催人奮進,或發人深思,拍案稱奇!

    當然,不論領悟能力多高的人,也不能去模仿一番的踐行書中的處事方式!但所得足以攻玉矣!摘錄警句如下;可共勉!

    1.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2.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4.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5.水激逆流,火激橫發,人激亂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6.居有惡鄰,坐有損友,藉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

    8.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9.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

    10.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11.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

    12.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13.特患業之不精耳。

    14.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1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於物,忍劇則不擾於事,忍撓則不折於勢,忍窮則不苟於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16.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17.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18.人生莫懼少年貧。

    19.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20.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21.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22.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

    23.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24.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25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26.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27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28.以德遺後者昌,以禍遺後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餘,強暴奸詐者,禍之始

    29.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30.家和則福自生。

    31.溺愛者受制於妻子,患失者屈己於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32.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33.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

    34.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

    35.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36.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勤勞為第一義,謙謹為第二義。勞則不佚,謙者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

    37.智慧愈苦而愈明。

    38.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39.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

    40.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 3 # 木子白丁

    我從來不讀曾國潘的家書,我認為他是寫給世人和後人看的東西,是婊子立牌枋。他寫的"不貪財",在南京太平軍的大本營大肆屠殺太平軍和普通的百姓商賈,掠奪了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讓其弟曾國荃裝了數十大帆船回湖南老家,這是不貪財嗎?他在家書對全家老小叔伯嬸等噓寒問暖,可他殺南京城的太平軍和普通百姓連眼也不眨一下,難道這些人沒有父母子女嗎?這也是他的愛嗎?他勾結洋人殺同胞也是愛嗎?曾剃頭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 4 # 策劃凰

    《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的重要史書。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兒子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諸如:修身、齊家、為學、治軍、為政、處世、用人、交友、理財、教子、養生等各個領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的反應。本書分為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及用人篇。透過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我們可以得知其對事物的獨到見解和處理方式。在眾多的書信中都有記載,直至今日仍足以作為教導子女、樹立良好家風的借鑑典範。

    讀《曾國藩的家書》,“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是從生活行為入手,注重道德培養。對家庭失去責任感,又會去擔負什麼社會責任呢?不“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這些都值得我們的深思解讀。

    天地之道:曾國藩說,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曾國藩“剛柔”功法到家,在自己鼎盛之時,看到“剛” 性太強,便以柔掩之,並強調剛強與剛愎的不同,並把這一點恰到好處地用到為人處世之中。他認為處世不應求全、求圓、求滿,這就是“抱殘守缺”之道。

    自強自立:曾國藩認為,無論是古代的帝王將相,還是聖賢君子,都離不開自強之道。一個人懂得自強,能夠自立,才不會隨波逐流,靠的就是這種自強自立的獨立精神。

    人貴立志:曾國藩很重視立志。他說,一個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麼,聖賢豪傑,什麼事情不可為?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丟雖說天天與堯、舜、禹、湯同住,也是他是他,我是我,又與我有何關係?

    悔字如春,吉字如夏:曾國藩在家書中引用朱子的名言:“悔字如春天,萬物蘊藏積蓄的生機開始生髮。吉字如夏天,萬物藏盛已極。吝字如秋天,萬物開始敗落。兇字如冬天,萬物開始凋謝。”悔改、悔過,像春天一樣藏著無限生機。人生如果能時常對自己錯誤的行為進行反思反省,時常悔改、悔過,那麼他的人生也必然充滿生機。

    教子以勤儉謙為主:曾國藩認為,子女在驕奢淫逸的環境之下是不可能立大志的,開始是驕逸繼而就是流蕩然後就是敗家。所以曾國藩覺得應該由勤儉入手教育孩子懂得如何生活,這才是最好的教子之道。

    為學如熬肉:凡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迴圈態度互動著去用。在慢火燉的時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

    專注就是力量:曾國藩在家書中不只一次反思自己的不專,他告誡子侄,一書不盡,不讀他書。

    《家書》,曾國藩在家書裡面時刻自省,將儉,勤,謙,恆,戒驕戒傲的治世態度傳承給後代,本身就是一筆傳世的傳統文化和思想財富。

  • 5 # 陌納羽

    曾經有人這麼評價曾國藩: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初讀《曾國藩家書》後對其為何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並被後世之人所稱讚明白了些許,這位150多年前的歷史人物的德行和修身之法,至今仍然是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的。

    全書共167封曾國藩的家書,覆蓋了他人生的31歲到57歲這段重要時間。其人生也經歷了四個皇帝:嘉慶(曾10歲)、道光(曾到40歲)、咸豐(曾到51歲)、同治(曾到62歲)。大致可以概括為:童年在嘉慶、成熟在道光、波瀾在咸豐、收穫在同治。

    每一封家書都飽含了曾國藩對家人的關切和情感的表達,隨相隔百年的時空,但給人的感覺是那般的親切和真實,如同在讀自己家人所寫的信一樣。

    因為跨度時間長,讀其家書的同時,也如一同經歷了其一生一樣,感悟著曾國藩人生的起伏變化。我今年34,能夠體會到的也僅僅是我現階段的閱歷體現的程度,相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從曾國藩家書中能夠得到更深刻的認識和實踐。

    我感悟最深的是其德行和修身之法兩個方面。

    一、進德:

    孝敬父母和長輩、關心家人、結交有益處的朋友、幫助品德高尚之人、提拔優秀的人才。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當家。中國的傳統是不能忘記的。

    看過曾國藩在信中對其父母長輩的恭敬,再對比我自己的諸多行事,頓感相形見絀。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他們已經老了,用心的陪伴是對其養育之恩最好的報答了。

    我是獨生子女,故對家人的關愛是要多放在妻兒身上。

    無論結交朋友還是幫助他人,都不能出於求回報的心態。為人處事,少些算計、猜疑和計較,多些真誠、寬容和信任。

    二、修身:

    努力要達到的境界:能立能達

    立:發奮圖強

    達:辦事周到

    為達到這個境界要做的事情:

    1.發展自己之所長

    2.研究認識事物的本質

    3.實踐自己的認識,做到知行合一

    4.有志氣、有見識、有恆心

    5.無論何時不膽怯,有事時專心致志、心無雜念

    6.每天靜思、讀書

    7.讀書不二

    8.堅持讀史書

    9.不驕傲、不自滿

    10.戒傲戒惰

    11.勤奮、節儉、謙虛

    12.謹言慎行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知行合一,明白怎麼做是一回事,能否執行是另一回事。不能眼高手低。以此告誡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

  • 6 # 瀟湘彩虹

    “富貴不過三代”是華人定義一般家族盛衰的魔咒,還真的具有其普遍性。要想破解這個魔咒,是很多權貴夢寐以求的渴望,其實破解此魔咒之靈符就是《曾國藩家書》。

    曾文正公是清朝的第一中興名臣,也是儒家知識分子的楷模,其傳世家書共三百餘封,是歷代儲存完整、流傳甚廣的至尊寶典。表面上看是聊著家庭瑣事,但至始至終貫穿著“格物、致知、誠心、正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條主線。字裡行間蘊含著對祖輩,父母,兄弟,妻兒,親戚的濃濃的掛念的關懷關心之情,每一封家書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以及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教育性訓誡,後被人奉為至寶的家庭教育讀物。 此類作品,在以前也有,如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西晉時期杜預的《家戒》,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等,內容都是全面而備詳!意在“ 整齊門類,提點子孫”。是儒家知識分子教育子女後代的典範因而得以廣泛流傳。

    《曾國藩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作為史上名臣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和愛。那一封封的家書無論長短字裡行間都是充斥著中華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透過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他身後的道德修養,那種對家人的濃濃親情,然而,在現今社會中,由於交通的便利、通訊裝置的興起、物質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但是人們的感情卻是與日淡薄。在利益面前,甚至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乎已經變得不堪一擊,傳統的“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金錢面前紛紛繳械投降。這是我們要認真反思的現象!

    曾文正公熟讀詩書、瞭解歷史。參透了官場永珍,悟出了一套“守窮留節”的官場絕學,用一幅自已撰寫的對聯勉勵自己,:“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是他為人與從政的真實寫照,正是始終如一地履行了既定的人生準則,在朝中 “上不猜疑,下不詬病”,不象今日之官僚,“格物不審,見道不明”者,最終是“修千年的道,毀於一銅瓜錘”。讀《曾國藩家書》,在貪眾如蟻的今天,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再回過頭來看曾文正公的後人,到現在已經好幾代人了,可謂濟濟之眾,人人出類拔萃! 破解”富貴不過三代”之魔咒,等你參透了《曾國藩家書》的內涵,就有了破解魔咒的靈符!

  • 7 # 梅橫枝

    一,按照曾國藩的說教去做人當然不能說有錯,但這樣培養出來的人大都會是庸才。 他自己也不可能完全做到,甚至背叛了自己。受他教育的兄弟也沒有做到,甚至也背叛了這些。

    二,與一本小冊子的《增廣賢文》一樣,培養“好人”。我們的長輩都是這樣教育的,幾千 年的文化傳統如此,曾國藩也不過如此。其實,宇宙世界,人生處世,存在,道德,一切還須自己的領悟,一切還在於建立自己的尺度。 西方就沒有這樣的東西,說明自己領悟的才是真實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三,曾國藩是一個衣冠禽獸。看上去是一個好人,他的家書中衣冠楚楚的言辭與他禽獸劊子手的行為事業截然相反。 我相信,假如法西斯希特勒寫家書也一樣會是溫情綿綿和冠冕堂皇的。一切劊子手都有兩副嘴臉。

    四,曾國藩稟賦資質不高,但勤奮有恆,肯自省,對家人友愛謙和,加上運氣好,在家書中是一個好的大哥並樹其一生成就形象偽裝如此。

    是為感。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術和美有什麼區別與聯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