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蓋世楠爵

    個人認為袁崇煥是忠臣,按現在的眼光看,袁崇煥為國家也盡了自己的能力。

    不過他的一些做法確實不合理比如假傳聖旨斬殺毛文龍,毛文龍對牽制清軍還是有一定作用的。這件事從皇帝的角度看,袁崇煥就是奸臣。古代的忠臣首先是忠於君王,其次是忠於國家。還有個朋友清軍議和,或許他是想以空間換時間,但崇禎看不慣這樣的做法,這就是通敵。其次袁崇煥的五年平遼也是為了博取皇帝信任,一個皇帝也受不了臣子欺騙他。

    但袁崇煥還是有功勞的,就說寧遠大戰,能征善戰的八旗就吃了袁崇煥的虧,劇說努爾哈赤也被袁崇煥用炮重傷不久就死了。還有寧錦之戰,皇太極也吃過袁崇煥的閉門羹。

    我也不敢說袁崇煥是絕世名將,但當時的明朝沒有比袁崇煥好的統帥,能夠鎮住遼東局勢。

    所以皇太極利用反間計,借崇禎之手殺了袁崇煥。從此清軍沒有了顧慮。

  • 2 # 昨日之我非我

    袁崇煥在明朝歷時10個月審理,欺君,資敵,擅殺毛文龍,與後金私自議和,縱敵入寇,消極避戰,條條都是死罪。袁崇煥被憤怒的老百姓分而食之!

    滿清時,為了詆譭明朝,為滿清竊國找到法理依據,編造所謂的反間計,崇禎冤殺忠臣的戲碼,以混淆歷史,愚弄漢人。袁崇煥女兒嫁給皇太極長子豪格為敏妃乃滿族皇室姻親,袁崇煥子孫世代皆為滿清高官且袁氏族人皆封官授爵。

    現在,滿族後人及包衣奴為了維護滿清的替代明朝的正統性,也是拿袁案作文章,欺瞞天下,為袁崇煥翻案。

  • 3 # 林藍隨筆

    明朝遺老對袁崇煥的點評“才非周公,使驕且吝,並無大才,更無大智…”“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袁自如,斗筲小人,一味誇涎”。

    志大才疏的天啟帝師孫承宗成為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孫承宗是東林黨,袁崇煥得到孫承宗的器重栽培,鎮守寧遠,袁崇煥也算是東林黨的徒子徒孫。

    閹黨與東林黨鬥得天昏地暗,袁崇煥為魏忠賢請立生祠,理由: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海內之共見共聞。當年李商隱夾在牛黨和李黨間便是“無行”,是忘恩負義的人品問題,袁崇煥像個雙面間諜,在勢不兩立的敵對兩黨遊刃有餘,親密無間。

    孫承宗柳河慘敗,大淩河失守,被迫離職。崇禎皇帝問袁崇煥平遼大計,袁崇煥說:“如果皇上允許臣下順勢而動,便宜行事,那麼,五年平遼。”崇禎皇帝被感染了,將尚方寶劍賜給了袁崇煥,有大臣問他哪來的自信,袁崇煥道:“聊慰上意而已。”

    袁崇煥上任,繼續施行關寧錦防線,修築城防和整軍備戰就要花錢,明朝財政嚴重透支,財政年支出八百萬兩,有五百萬兩花費在遼東關防。崇禎取消了所有地區農稅的減免,不僅要足額交稅,還要災民們歸還拖欠的稅款。官逼民反,鎮壓,就要用兵,用兵,就要花錢,弄錢,就得徵稅,徵稅就官逼民反……明末進入一個死迴圈。

    袁崇煥被殺理由之一是:“以市米則資盜”。明末,富庶的是江南,肥沃的土地被兼併養殖桑蠶,出口換白銀,不收工商稅,不收農稅,出口補貼,貧瘠的西北農業供給天下,市場化最徹底的富裕地區無法抵禦糧食危機。其時正是千年難遇的小冰期,天災不斷,冬天寒冷,夏天天氣酷寒。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生存環境後金更甚,遼東大地連年饑荒,生活物資奇缺,八旗軍甚至連穿的衣服都得到戰場上去搶,沒有搶劫,沒有明朝走私貨物,滿洲早就餓殍四起。四處搶劫金銀的後金八旗錢多,在晉商眼裡是商機,但急需打通後金到張家口之間的商路,蒙古是商路的必經之道。

    張居正因勢利導透過和談搞互市貿易擺平了和蒙古的關係。明末,蒙古四分五裂,成吉思汗之嫡系後裔林丹汗,掌握的察哈爾部是蒙古草原上最強大的部族,其次是幫助朱棣奪得皇位的僱傭兵朵顏三十六家,林丹汗和明王朝關係是朝貢親系,稱其為“插酋”, 經濟來源是明蒙貿易,明朝還給予“撫賞”。林丹汗與後金勢不兩立,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自願成為明朝僱傭軍,你給撫賞,我就幫你牽制後金。從軍事地理上,後金正面是大明重兵把守的關寧錦防線,東面是毛文龍東江軍事集團和附屬國北韓,西面是蒙古林丹汗部族,將後金圍困於遼東。

    袁崇煥上任後改“撫賞”為“馬價”, “崇禎元年,袁崇煥經略遼東,藉以買馬,皇上特允所請,敕發四十九萬。其時戶部所輸一十三萬八千餘金,兵部所輸二十七萬餘金”,袁崇煥給林丹汗的撫賞資金大幅度減少,之後乾脆停了“撫賞”,“撫賞”銀堆在京城兵部、戶部倉庫裡。袁崇煥說“我之邊人不肯為存恤”。 袁崇煥找那些小部族買馬, 偏偏不和林丹汗做買馬生意,而且壓縮明蒙貿易規模。蒙古各部族的經濟受到巨大的打擊,不得不互相搶掠乃至互相火併。林丹汗在宣府張家口和明王朝做生意的時候朵顏三十六家“往往截奪其貨物而殺之”。 朵顏部為了與林丹汗抗衡,倒向了後金,後金安排朵顏部到寧遠幫買糧食掙勞務費。《明史記事本末補遺》中提到朵顏部派出兩千人的隊伍來寧遠買糧食,其中還有四百滿人諜哨。大明饑民省下的糧食轉手成了敵人的口糧,幫敵人捱過天災。蒙古其餘部落見袁崇煥坑林丹汗,見風使舵,投靠大明成了偽軍,不打後金,不打大明,專打林丹汗。諸如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清孝莊皇后部落),直接與後金聯姻,崇禎六年,林丹汗病死,他的大小老婆各自改嫁給後金大小貴族,從此,張家口——蒙古草原——後金走私路線,暢通無阻。

    以介休範永鬥為代表的晉商透過張家口——蒙古草原路線將鐵器、火藥、火槍、糧食等等源源不斷輸送到後金,甚至京畿情報,細緻到每個關口的守將姓名、士兵的數量和裝備的清單,也由晉商提供。原本缺衣少食,兵器不足的女真人變成了裝備精良的虎狼之師。

    袁崇煥不僅賣給後金糧食,還剋扣毛文龍的軍糧,東江鎮士兵們嚴重缺糧,已瀕臨餓死的境地。毛文龍是正一品武將,依託東江島在遼東開闢根據地,有效牽制後金,後金忌憚,外出搶劫從不八旗盡出,不越過長城。後金八旗飢餓難耐,為了糧食,全力攻打東江鎮和北韓。袁崇煥不僅抗命不增援東江鎮一兵一卒,也不趁此良機襲擊後金老巢。戰後北韓與後金結盟。

    最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崇煥矯詔殺毛文龍,袁崇煥殺毛文龍列舉“十一當斬”。袁崇煥與王洽的通訊:“崇煥之殺毛文龍也,龍錫密語手書”。又崇煥與王洽書,“關東款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袁崇煥既殺毛文龍,欲力主款。因奏曰:臣亦不諱言款。”龍錫是陳龍錫,是東林黨的黨魁,關東款議是袁崇煥以“用間”名義和後金議和。殺毛文龍一是反對他的議和,二是執行東林黨的命令。

    毛文龍被袁崇煥殺害前,上奏疏寫道 : “操干戈於同室,此職之所益未解也”“知糧無應,豈舍十餘萬生靈,因職一人而並斃之”,毛文龍清楚地寫明瞭因為堅守東江這塊戰略要地,袁崇煥和東林黨對他同室操戈,甚至利用糧食鉗制,不顧十餘萬軍民死活。毛文龍至死想不到國難當頭,袁崇煥會矯詔痛下殺手,親者痛,仇者快。300年後的“皖南事變”如同一轍。

    毛文龍死後東江集團一分為四,毛文龍手下的精兵強將,紛紛投降,最有名的是三大藩王: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在袁崇煥的運籌帷幄下,張家口——蒙古草原——後金的商路和軍事路線洞開,後金解除了包圍圈沒有了後顧之憂。皇太極聽聞毛文龍被殺,“清主大喜,置酒高會”,立刻發兵,避開寧錦,繞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撲北京,這就是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皇太極先後五度攻入長城,兩次打到北京城,崇禎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極第二次攻入長城,七月,在延慶大敗明軍,八月,清軍猛攻昌平,遍蹂京畿,歷時四個多月,明稱“丙子虜變”。崇禎九年(1636年),清軍第三次攻入城,阿濟格的軍隊56戰皆捷,共克16城。

    唯一敢和後金軍打野戰的猛將滿桂被袁崇煥排擠出關外,差點死於袁崇煥之手。“寧錦大捷”只有滿桂拼著老命斬首的二百多後金首級撐門面,袁崇煥龜縮在寧遠城不予增援。戰後袁崇煥奏稱:被斃傷的後金軍最多一天四千人,重傷垂斃者逾萬,遺憾的是敵人的屍體全被後金燒了,所以沒有敵人首級。北京保衛戰,滿桂在德勝門與皇太極血戰數日,大小二十餘戰,滿桂兵力不支,退往廣渠門附近,想要袁崇煥的部隊接應,卻遭流矢射中,心懷芥蒂的滿桂判斷是袁崇煥放的冷箭,向崇禎哭訴袁崇煥要殺他。

    百姓鬻子賣妻,為袁崇煥打造了“武裝到牙齒”的關寧鐵騎。在北京保衛戰中與後金相遇,竟然有三分之一在副將王承胤帶領下逃跑。最後關寧鐵騎在吳三桂的帶領下成為後金鷹犬,躍進中原,所向披靡,殺義軍,掀南明,屠百姓,血債累累。

    崇禎死前自我點評:朕非亡國之君。毋庸置疑,大明實實在在亡於崇禎,其人刻薄寡恩,猜忌成性,慧眼不識能臣棟樑。殺袁崇煥是其難得的正確決定,袁崇煥卻在課本和廟堂裡被供奉為民族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被查出癌症的患者的家屬,應該告訴患者實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