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74898222410

      農曆臘月二十三,也是俗稱的“小年”或“祭灶節”。“過小年”是進入春節的一個重要標誌。在這一天,中國民間有送灶、祭祖、掃塵等習俗,傳統的民俗民間活動非常豐富。   民諺雲:“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棗山;二十八,貼年畫;二十九,去買酒;年三十,吃餃子;年初一,躬脊兒……”   往昔的民間過大年是從臘月起直到正月十五,足足要歡慶45天。在這一個半月內,又分為“備年”“過年”“賀年”三個階段。從臘月起到除夕是“備年”,在外的人要趕回家,在家的人要置辦年貨,做好過年的各項準備;從除夕夜到正月初五是“過年”,家人團聚,祭祀祖神,迎新納福;從正月初六到十五是“賀年”,花市燈綵,全民共歡、普天同慶。   為什麼要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備年”呢?這與中國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有關。舂米磨面、殺豬宰羊、縫製新衣、準備祭品,樣樣事件都是親力親為。到了“小年”這一天,一切都要準備妥當。這才能讓“灶神”上天彙報,一家人祈禱新的一年萬事如意。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三,祭灶官”,灶王爺一上天,這年也就快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又稱小年。   傳說中,灶官(灶王爺)是負責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潛伏在各家的廚房裡,監視一家老小。二十三這天晚間,他騎馬昇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一年來的善惡。玉皇大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彙報,決定這一家人來年的吉凶禍福。   由於灶王爺的彙報關係重大,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個祭拜儀式,俗稱“送灶”或“辭灶”。   除了發麵餅,一盤灶餅、一包芝麻糖、一把草料、一隻殺好的去毛公雞也是必備的:灶餅是讓灶王爺在來回天宮的路上充飢的;芝麻糖是用來粘灶王爺的嘴的,讓他沒法子說壞話;公雞是送給灶王爺的“天馬”;至於那把草料,自然是喂“天馬”的。   祭灶多在黃昏之時舉行,先把灶餅、芝麻糖、公雞等物品供奉在灶官像前,然後在像前點起三炷香,一家老小輪流給灶王爺磕頭。邊叩頭,邊燒金銀紙帛,再把芝麻糖放到火上燒成“稀”,糊住灶王爺的嘴。   禮畢,把草料扔到廚房頂上喂“天馬”。然後把灶官像揭下來,拿到院子裡焚燒。一邊燒,一邊“願意”(祈禱):“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灶王爺呀,您是一家之主,請您騎上駿馬,帶上乾糧,上天宮去,好話多說,壞話不講,下界時多帶吉祥如意,萬事亨通。請吧--”之後,燃放一掛鞭炮為灶王爺開路,就算把灶王爺送上天了。   如今,這種祭灶已經不常見了,不過部分家庭還會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請”張灶官像。   “小年”這一天,中國民間有送灶的習俗。在很多人眼裡灶王爺是男性形象。但民俗專家說,“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灶王爺早期是女性。專家介紹,母系社會中,灶是由氏族裡威望最高的婦女管理。據說最初的灶神是個漂亮的紅衣女郎。後來,又說灶神是崑崙山上的“種火老母之君”,她專門管理人間住宅,記下每家人的善惡,夜半上奏天庭。後世覺得種火老母比紅衣女郎更持重而富有親和力,便漸漸用灶神奶奶取而代之。漢代以後,出現了男灶神,但這卻讓後人錯誤地理解為,灶王奶奶是為灶王爺創造的配偶神,而非灶之主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尼斯的小艇怎麼教出記敘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