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味社

    人們都說闔家忙年,過年的氣氛正是從喜滋滋的忙碌開始的。

    過了臘八,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並把這段時間的忙碌現象稱為“忙年”。

    正如民謠唱到: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當然,年貨的種類遠不止這些,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乾的、鮮的、生的、熱的……分門別類,統稱為“年貨”。

    年味兒在置辦年貨的“忙碌”氛圍中越來越濃,如今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不光是因為置辦年貨越來越簡單,連年俗也變得怎麼省事兒怎麼來。

    正月初一:拜年

    正月初一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拜年,拜年在老北京人觀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據史料記載:老北京人會準備食盒來接待客人,食盒裡有各式各樣的乾果,稱為“吉利果”。

    家中的食盒永遠是滿的,這樣才能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正月初二:祭財神

    正月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以示對新年招財進寶的祈福。

    當天的家宴必須要有餛飩,餛飩的形狀類似元寶,又被稱為“元寶湯”,吃餛飩表達了人們希望新年可以招財進寶,財源廣進的美好祝福。

    正月初三:小年朝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意思是再掀起年味兒的高潮。

    根據《清嘉錄·小年朝》記載:(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於井欄,並將井上除夕所封的紅紙條揭去,名曰開井;有些地方,人們掃積塵於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叉路口,以示送窮。

    民間傳說,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人們早早睡覺,以免“打擾”鼠輩,並在屋角撒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正月初四:灶王爺查戶口

    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彙報,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間,因此這一天不宜離家。

    雖然是民間傳說,但符合人們連續過節中需要一天在家調整的需要。

    不過這一天侄子可以出門看姑姑,正所謂“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說明姑奶奶在家裡的地位,這也是老北京的民俗特色。

    正月初五:破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表達了人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老北京人講究“破五”吃餃子的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剁的,不論是肉餡兒還是菜餡兒,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了。

    正月初六:送窮

    老北京民俗謂:這一天,家中的婦女偶爾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

    正月初七:人勝節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

    根據《燕京歲時記·人日》記載: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如果這一天天氣晴朗,就預示著人身體健康,表示對人有益,民間講,這幾日中哪一天的天氣特別好,就主這一年中這一樣的生物都是順順當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回鄉偶書》的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