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之美麗

    這是最起碼的禮貌,也是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反正我們家的教育就是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管誰做錯事了都得說對不起。有時候不小心碰倒了小孩,我也跟他說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他會說沒關係,原諒我了。養成習慣了以後,每次他莽撞做事,看我要發火,他就說,對不起,媽媽,我不是故意的。如果我沒道歉,他會說,你做錯了,為什麼不說對不起。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小孩就要從小教育做錯事要承認錯誤,做對了要表揚。要他明白是非對錯與觀念。做人要有責任要坦誠要有承擔後果的辨別能力。

  • 2 # 繁星若夢月如鉤

    孩子雖然小,但是TA在一定的認知裡面,也是有非對錯之分。大人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孩子也是大人日趨走向成熟的“老師”。

    孩子們“教會”了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做好父母這個角色,使我們一些衝動、不負責任的思想行為得到改善,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才更明白肩上所承受的重擔。

    而我們在教育上和生活中,難免會犯一些失誤和過錯。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而作為在塵世中摸爬打滾的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能理解和體諒孩子的心理歷程,從而產生了很多的誤解和誤會。

    當誤會解開了,和孩子說一聲“對不起,爸爸錯了!”或者是“對不起,媽媽不應該這樣子對你發脾氣”。這時,讓孩子感受到的是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也會讓TA覺得在這個家裡得到了尊重,而不是因為僅僅是父母的孩子而必須放棄自己所堅持的認知與觀念,不會覺得自己與大人在某些事的是非觀中是不同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時,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師”,TA們讓我們更明白了尊重不在於年齡,也不在於親疏之分。大人要做好的不僅僅只是父母的角色,同時,也要像對待朋友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讓TA們感覺到的是朋友般的尊重和關愛,而不是來自於父母的壓迫。

  • 3 # 奎花寶點

    很合適啊,沒什麼不合適的。

    對小孩說對不起,勇於承認錯誤其實不丟臉,明智的父母都有向小孩說對不起的勇氣。你不會對小孩說對不起,又憑什麼要求小孩向你或別人道歉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大人教導小孩不如引導小孩,因為小孩也有小孩的情緒,教導的語氣總會引起小孩的反感,而引導往往會起事到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言傳身教。

    對小孩說謝謝,是要小孩知道用哪種方法方式表達感恩之情。謝謝,不僅是表達感激,也是表達尊重。對孩子的一句謝謝,背後卻是兩個平等人格之間的相互尊重。孩子,感受到了對方的感謝和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迴應或感謝他人的幫助。這種人格之間的平等和尊重,更有利於孩子社交技能的提升。當孩子主動幫忙做某事的時候,謝謝是對孩子最好的認可,謝謝孩子才是看到孩子的真自我。

  • 4 # 上林院

    說個我小時候的事情。

    那時家在城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不同的村,我主要是外婆家長大的,每次到了爺爺奶奶家,都有親戚打趣問我是哪裡人,我就很耿直地回答我是外婆村子的人,爺爺大概聽了心裡不開心,就懟我說你是外婆村的人,來我們村幹嘛啊。

    我小時候氣性很大的,記仇,被爺爺懟了就跟爺爺賭氣不肯去爺爺家了,有一次路過爺爺村子,爸媽去探望爺爺,我不肯下車要在車裡等爸媽,當我在車裡想著不知道要苦等多久的時候,我爺爺來了,他笑著叫我小名,說:“算爺爺錯了好不好,爺爺跟你道歉,對不起。。。” 然後埋著頭不好意思的我就被爺爺牽著回家去了。

    要知道我爺爺在村子裡是威風八面說一不二的大家長型,鄭重跟我這麼個鬧脾氣的小屁孩道歉,我爸媽和一眾親戚後來都表示驚呆了。

    當時我才八九歲吧,心裡暖暖的,被尊重被愛護的感覺,現在還記憶猶新。後來我再也沒跟爺爺鬧過脾氣,可惜爺爺在我大學時候就過世了,好想念他。

  • 5 # 庭爸談育兒

    當然了,如果我們覺得不合適,有可能是因為這樣: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家庭的教育遺傳,從長輩到父母,進而到下一代,都已經預設與習慣了這種家庭的傳承了。

    2、覺得這樣沒面子,丟人

    有些家長不願意說對不起,是覺得在孩子面前要有威信,認為教育孩子需要樹立父母的權威。所以就會拒絕向孩子說對不起,會認為這樣的表態,是讓自己在孩子面前丟臉,是破壞父母威信的做法。

    3、會認為這樣的說法太虛了,一家人怎麼需要這樣

    有這種看法的家長相信也不少。他們會覺得,一家人何必如此有禮貌呢,這樣顯得也太生分了吧?所以對孩子,不要說這麼虛偽的話,真情實意的就好了。

    以上三種,是常見的家長心態。那麼,我們就需要改變這種認識了。

    此其一。

    其二,面子不是建立在我們這種掩耳盜鈴上面的,做錯了要勇於承認 ,以這樣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有錯就改,不怕丟臉,也會幫助孩子建立好的習慣。

    最後,一家人之間是要彼此尊重的,只要我們真正的用心,給予身邊最重要的人關心與暖心,會讓整個家更加和和美美。不是有句話說了嗎?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啊!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點贊或者轉發。也歡迎關注我。我是庭爸,家庭教育導師,幫助過上千家庭解決育兒問題,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打造好能力。育兒從來不是講大道理,而是藏在各種細節中,一定要用系統化的思維來徹底解決育兒高耗低效的現狀,重塑育兒與家庭關係。如果有興趣,可以與我交流。

  • 6 # 媽媽不煩

    有的父母會認為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供你吃、供你穿,自己就是權威,做什麼都理所應當。孩子聽話會幫忙是體諒父母,是應該的,也無所謂謝謝;孩子不聽話,訓孩子、罵孩子甚至冤枉了孩子,本意是為了教育,說對不起就失去了權威,沒辦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朵朵和子萱是同桌,母親節的時候,她們一起去買了一樣禮物,是幾十塊錢一條的項鍊。朵朵媽媽看到項鍊,很驚喜,開心地擁抱了女兒,直說謝謝,還讓女兒幫忙把項鍊戴在脖子上。子萱媽媽卻沒什麼特別的反應,只是跟她說以後不要浪費錢了,子萱感覺自己像是做了一件錯事。

    小濤媽媽一直抱怨孩子脾氣太倔,不好哄。前段時間,有親戚帶孩子來家裡做客,回去的時候看中了孩子的玩具車,小濤不願給,但媽媽說他已經很多玩具了,便自作主張把玩具送了出去。

    兒子又哭又鬧,小濤媽媽只當是孩子不懂事,過了就好了。可接下來幾天,小濤都不願意和媽媽和解,因為他明明是媽媽做錯了,還一直在教訓自己。

    有時候,孩子只要父一句“對不起”便能釋懷,可如果父母不說,孩子會有樣學樣,也會變得固執不講理。

  • 7 # Emma6145

    我覺得這恰恰是體現了中西文化差異的地方

    中方的絕大部分父母還是沿用傳統理念,講究的是孩子永遠是孩子,父母之愛最無私,父母之恩是最大,孩子永遠也報不完。反觀西方則是強調人人平等,所以和父母更多的是好朋友,要是關係惡化根本不會理的。所以很多西方人也很羨慕中國的老人。 那麼再來說“謝謝”,有道是大恩不言謝,父母在為你做事的時候是沒想過你要做出相應回報的。 比如說父母為孩子上學操心花錢,為了孩子找工作找物件操心花錢,為了孩子買房操心花錢。。。父母想過你將來要全部還款給他們?

    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父母的恩情很大很大,所以你這輩子報答不完給父母,就要繼續付出給你的下一代,如果無後,那就是自私的表現了。

    總結一下,把你和朋友說的“謝謝”放在對父母上是不合適的,他們應該區別對待,以至於沒有語言 可以表示,如果真要表示感謝應該默默的接受並付出行動來回饋,如果要沒有機會感謝(比如身負沙場)一般選擇叩首,跪地,什麼的。所以父母之恩不言謝,要把愛轉化成一種責任,給父母,給妻兒,給社會。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

    我希望大家可以多思考中國文化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一味地褒西貶中。西方的科學是好東西,但是文化不分高低,如果用西方的科學來嘗試解釋中國文化,你會發現中國文化真的是很有韻味,很有道理的。 關於西方文化,很多人只學到了表面,沒有明白其中道理,弄得個半中半洋,其實誰的精髓都沒體會到。

    其實從人類發展上講,為什麼漢文化可以連綿不絕,為什麼中國再被殖民老百姓也有個統一夢,反觀歐洲為什麼人口出生率那麼低,為什麼從羅馬以後就沒統一過?為什麼英國在歐洲那麼與眾不同,獨樹一幟? 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從文化上找到解釋。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維斯布魯克加入後,火箭下賽季能進決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