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華樓

    這個想法可行,我認為球隊就不要增加了,現在賽程夠密集,經常一週雙賽,球員過度勞累,極容易產生傷病。增加外援很有必要,下半賽季,足協己經調整了,註冊四名,上場三名,中間可以輪換一名。比上半賽季有進步,也更合理。不過最佳配置,應該是註冊五名,上場四名,前場放三個組織進攻,後衛線放一個負責防守。這樣一來比賽就會精彩紛逞。可能也有人會擔心,多上一個外援,會擠掉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這個就好比下棋,跟好的棋手下會長棋。足球也一樣跟好的球員一起踢球,能提高球技。遠的不說,就上港的賀慣和石珂,本來球技一般,2017賽季跟足球名將卡瓦列踢了一個賽季,現在進步明顯,大家應該都能看到。

  • 2 # 奔向地球d賽恩思

    完全有可能!估計中國足協也會這樣計劃,中超逐年擴軍,但外援5—6名,要視國際足球環境而定,分析如下:

    擴軍?可行

    一、中甲中乙逐年擴軍是趨勢,已寫入足協檔案。

    2019年,中乙已擴軍至32支分為南北兩區,降2升4,附加賽再定2支球隊,2020賽季仍維持32支球隊不變(接著看);而中甲計劃2020年擴軍,降1升3,附加賽再定2支球隊,將從16支增加到18支。

    至於16支中超球隊是否會擴軍,目前沒有確切訊息,但這種可能性正在逐年變大,中甲擴軍,應該是為中超擴軍做的鋪墊。

    二、擴軍可以讓足球均衡發展,提高中超品牌價值

    從2019年中超球隊的版圖看,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還缺少中超球隊。中超球隊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一是環渤海地區7支,二是長三角地區3支,三是珠三角地區3支。球隊多半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不利於足球均衡發展,擴軍後,可以讓更多準一線城市,擁有頂級球隊。同時,球隊數量增加,也會提高中超的總體品牌價值。

    三、誤讀——球隊過多,疲於奔波不利於比賽

    這是一種多餘的擔心。沒有距離,如何區分主客場?筆者認為,距離,反而會讓比賽更有看點。況且飛機已不是唯一出行方式,特別是超級高鐵技術的成熟,將縮短旅途時間。若三年內,2000公里/小時的技術一經應用,3小時內能將球隊傳送到任何省會城市的球場!

    增加外援數?不可行

    一、現行外援政策

    目前,中國足協的外援政策是,中乙球隊不可以有外援;中甲球隊的註冊外援數一般為3人,上場外援數為2人。中超球隊註冊外援數一般為4人,上場外援數為3人。2019年,亞足聯對亞冠球隊外援數又有了新規定,可以同時上4名外援。與此對應,中國足協也將3外援政策調整為:三名外援同時在場上。這意味著一場比賽可以上4名外援,但必須用一名外援替下另外一名外援。

    二、增加外援數量,給俱樂部增加了經濟負擔。

    由於金元足球效應,中超可以吸引更多大牌球星加盟。但若外援數量過多,會讓中小俱樂部難以承擔高昂的轉會費,與豪門球隊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加劇中超兩極分化,降低聯賽的觀賞水平。這樣會讓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球隊倒閉,有違中國足球均衡發展的初衷。也就是說目前三名外援上場,是相對合理的。

    三、增加外援數量,會壓縮國內球員的生存空間。

    由於中國足球人口嚴重短缺,甚至無法組建一支強有力的國家足球隊。2019年中國男足首次依靠歸化球員來提升實力,實屬無奈之舉。若在中超擴軍的前提下,同時增加外援數量,這是一柄雙刃劍。在提高聯賽水平和觀賞性的同時,也壓縮了國內球員的鍛鍊空間。

    四、外援擴軍,目前並不是最佳時機

    基於中超成為世界第六大聯賽的夢想,外援擴軍也並非不可能。至少它會提升中超對外援的需求,從而造成中超品牌溢價,提升中超的競爭力。當然,在基礎軟硬體尚不完善的今天,外援擴軍不可取。當務之急還是應該抓好青訓,完善職業足球體系。

  • 3 # 蜀小叨

    泱泱天朝,23個省市自治區,副省級城市十幾個,退一萬步來說,假如一夜回到計劃經濟時代,按照如今各省市Gdp水平,每個省和副省級城市最少養活兩隻中超隊,有何問題?

    如此這般,湊足30只以上的中超隊,不是難事。一年下來,至少58場聯賽,一週雙賽簡直極為普通,至少對於提高球員的平均體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每隊引入6名以上外援完全沒有問題。有錢的可以全部用完名額,沒有錢的全華班也可,根本不用擔心國內球員鍛鍊問題。30只中超球隊,國內的主力球員至少200人以上,這個人數世界第一。加上一定的歸化,可選人才更多。

    30只中超隊位於塔尖,中甲則應該有40~50只,球隊太多,只能分東西南北區比賽。乙級聯賽更是如此,60-80只吧。

    這樣一來,球員工作崗位必然增多,需求也大,各級別青訓自然有市場,可做大做多,職業球員基數增多,足球水平必然提高。

    好了,編太多,越編越覺得足球就是“國球”啦,睜開眼睛,就是世界第一,選40人組建兩支球隊,也是世界盃冠亞軍水平。足球,作為國球,很快在國際上就是一項只有華人玩的運動了。

    實際上,就華人的體質和意志力而言,別說58場聯賽,就是踢45場聯賽就已經完全沒有體力,恐成散步隊了。算上恐怖的足協盃和亞冠,前六的球隊隊員,必須練了中長跑的童子功才行啊。

    除了計劃經濟時代可以幻想,如今完全不可能。倒是22只中超球隊比較合適大國身份,可惜,大多數感興趣的老闆們實際上都很缺錢,有錢的又不感興趣。這很難搞起來。

    你認為呢?

  • 4 # 老張足球觀點

    中超聯賽完全可以擴容到20支球隊,外援放開到5-6名!中超聯賽作為中國最高級別的聯賽,是中國最高水平球員馳騁的舞臺。只有保證了中超聯賽的高質量,才能保證國足的高水平,所以高水平的外援是必不可少的。至於中超聯賽擴容則有以下好處:

    1、中超聯賽擴容,增加了中超聯賽國內球員的總容量,基數的增加,有利於湧現出更多的球星。

    2、中超聯賽擴容,增加了中超聯賽的比賽密度,客觀上促進了球員體力的提高。

    3、比賽密度的提高,客觀上要求各俱樂部要保有更多的一線隊球員,增加了中超球員的保有量。在中超聯賽擴容的同時,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並且借鑑國外年輕球員的培養模式,那就是允許俱樂部以自己的青訓球員踢低一級別的職業聯賽。

    拿魯能泰山為例,足協要允許魯能泰山以自己的青訓球員組織魯能泰山B隊,這支B隊只能由魯能泰山自己的青訓球員組成,不允許有外援和內援。這支球隊可以從地區聯賽打起,可以升級到中乙,也可以繼續升級到中甲,但球隊始終不能有內外援。

    以自己的青訓球員組隊踢低級別的職業聯賽是各足球強國培養青訓球員的不二法門,遺憾的是我們的足協一直看不見,反而弄了一些023政策,真是東施效顰。

    期待陳戌源主席能夠早日意識到這一點,早日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把振興國足落到實處!

  • 5 # 體育一席談

    中國足球水平的提高,不是僅僅透過增加球隊和外援的數量就可以做到的,如果這個辦法有用的話,恐怕中國男足早就位居亞洲前列了。

    將球隊數量從16支增加到20支,不可否認將會使聯賽的比賽輪次增加到38輪,每支球隊會多打8場比賽。比賽場次的增加,會對球員的技戰術水平提高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有限。

    過多的比賽,會使球員的身體更加疲憊,增加受傷的風險。同時,也給國家隊備戰造成了影響,不利於在大賽前的狀態調整。另一方面,無論如何調整賽程,最終受影響的還是球員,尤其是輪換比較差的球隊,主力球員到了國家隊恐怕就是強弩之末了。

    至於外援人數擴大到6人,則更不可行。從職業聯賽的角度來看,無可厚非,但是這樣一來,將使得中國男足的選材面進一步縮小。中國足協之所以炮製出了U23政策,就是因為外援能力太強,本土年輕球員得不到上場時間。

    英超聯賽規定,一線球隊必須有8名本土球員,這項政策的出臺讓英國本土球員非常吃香,很多英國籍球員的水平也許沒有達到相應的水準,仍然可以拿著高薪。其實這一幕和當今中超聯賽的本土U23球員何其相似。如果我們將外籍球員的名額限制放開,將會使國內球員奇貨可居,中國男足的水準勢必進一步降低,這是必然結果。

  • 6 # 喜喜羊羊喜喜喜人

    不可以!這次疫情恰恰更印正了大國搞聯賽大迴圈,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做法,用地球的版塊對照,中國與歐洲正好是亞歐大陸的兩端,歐洲與中國的面積差不多相當,如果歐洲也是純用城市來搞全歐大聯賽,相信歐洲的足球人口水平可能比中國更差,足球是人口、資金、土地、物質都要投入非常巨大的體育娛樂活動,不是單單11個運動員落場比賽這麼簡單的,要藉助非常發達的交通網配合支援才能有效運作,國家太大運動員移動到目的地比賽,損耗體力時間就非常大了,所以歐洲就用賽會制就符合歐洲洲情,中國用省級制才符合中國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風標緻408用什麼機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