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捍衛中華魂

    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最初很大程度沿襲包括五省在內的隋制,但他為尚書省設立了唯一的長官尚書令,由皇子趙公李世民(即後來的秦王、唐太宗)擔任。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成為皇帝,部屬無人敢擔任尚書令,尚書令一職空缺。此後,尚書省由兩位副長官尚書僕射領導(廣德二年(764年)十二月郭子儀因有大功被任為尚書令,但多次辭讓,六天後被解職)。大約當時,可能在唐太宗命令下,多宰相的制度被正式化,以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改名自內史省)長官被認為宰相。因門下、中書兩省經常有不止一個長官,宰相併不必是四個。唐太宗末期,他開始授特定的並非一省長官的高官參豫朝政等官名,指為宰相。貞觀十七年(643年),他修訂官名,將其正式化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因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和門下省長官侍中都是三品。這些宰相被柏楊稱為“實質宰相”。終唐一朝,門下省、中書省被數次改名,同中書門下三品也相應被數次改名(如唐玄宗年間,中書省、門下省分別短期改稱紫微省、黃門省,實質宰相就被稱作同紫微黃門三品)。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又設立了一個次等但權力與前者相同的官名,最初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被柏楊稱為“第二級宰相”。安史之亂後,實質宰相銜雖未被官方廢止,卻也不再使用,最後一個得此銜的是至德二年(757年)—乾元元年(758年)間的李麟;而二級宰相銜卻變得很普遍,在唐朝的餘年裡都得到使用。神龍元年(705年),尚書僕射不再被視為宰相,除非被授實質宰相銜。從初唐直到唐睿宗景龍四年(710年),參豫朝政一職的變體繼續出現,如參知機務、參掌機密、參知政事、參謀政事,柏楊稱之為“第三級宰相”。

      宰相們定期在政事堂相聚,政事堂最初在門下省。永淳二年(683年)侍中裴炎改任中書令後,政事堂移到中書省。玄宗開元年間,張說為相,又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為雙關語。又列吏房、樞機房、兵房、戶房、刑禮房於中書門下後。唐肅宗年間,宰相們開始輪流休假,確保至少一個宰相總能當值;當表文被上奏給皇帝時,署所有宰相之名,無論是否當值。中書門下也被改回政事堂。

    實質宰相

    此官職作為正式化前官職的變體重現,甚至在第一級和第二級實質宰相官職正式化後,但直到開元元年(713年)後才正式重現。官職為知軍國重事的劉幽求為最後一個以宰相銜變體為正式頭銜的,儘管大和四年(830年)裴度曾短暫為平章軍國重事。唐末,乾寧二年(895年)李知柔被短暫臨時受任掌管中書省事務,授權知中書事,因而也被認為宰相併列入《新唐書·宰相表》;類似地,盧光啟也被授兩個類似的官銜權句當中書事、參知機務。

  • 2 # 臨汾新秀達人

    唐朝是沒有宰相這一官職的。

    唐朝宰相,唐朝實行”群相制“,宰相是給中國唐朝一段時期授予一批高官的一項半正式官名。

  • 3 # 伊耆角木

    是的,正常情況下中晚唐(注意初唐盛唐都不是)排名第一的宰相確實是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這個職位只能有一個人,但宰相(加同平章事頭銜)總數就不定了,中晚唐一般同時二三人(偶爾只有一人),多則四五人。這涉及到整個唐朝宰相制度的演變問題,大體五個階段,需要一步步說明:

    一、高祖朝:三省六部制確立,尚書令(後為左右僕射)、侍中、中書令為宰相

    隋朝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延續。就是將相權一分為三,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稽核透過、尚書省下設六部負責執行。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同為宰相。不過三省級別並不一樣,尚書省長官尚書令為正二品,副長官左右僕射各一人為從二品,六部尚書正三品。而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都是正三品,副長官門下侍郎、中書侍郎為從三品。也就是說,最早尚書省權力還是很大的。李世民就曾經在高祖武德朝做過尚書令。但是正因為尚書省級別過高,所以李世民卸任後就很少授予官員尚書令官職了,一般為尚書左右僕射和侍中、中書令同為宰相。

    二、太宗朝中期開始:政事堂制度確立,侍中、中書令、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

    情況到了李世民即位後就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李世民自己做過尚書令,所以他即位後明確這個職務不再授予別人(到中晚唐虛銜化後有再次授予官員),尚書省事務全由左右僕射負責。而後,李世民又發現由於尚書省級別高,即使左右僕射的從二品也要凌駕於正三品侍中和中書令,即使六部尚書也與他們平級,這樣的話會造成尚書省一家獨大。同時,由於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有封駁權可以駁回,如果中書門下二省長官意見相左,則政令反覆被門下省退回中書省修改,勢必嚴重影響效率,於是他設立了政事堂制度。

    (長孫無忌即使官居正一品太尉,也是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入相)

    所謂政事堂,就是最初設在門下省的一個會議廳,宰相們在政令起草前先在政事堂開會形成統一意見再走流程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蓋章。所以,能進入政事堂才算進入核心決策層,才算宰相。進入政事堂的官員,中書令和侍中是必然成員,其他人由皇帝選派,加“同中書門下三品”(注意,不是指官員是三品官階,而是“同中書、門下二省的三品長官中書令、侍中一起商議政務”的意思)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這個頭銜只是差使,不決定官員的官階,理論上五品以上都可能有資格獲得皇帝任命成為宰相。即使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也只有加了這個頭銜才算宰相(通常三品以上稱同中書門下三品,三品以下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省左右僕射和六部尚書是否能入政事堂也看能否加這個頭銜。後來逐漸的,左右僕射成為虛銜,基本是年老高官退休後所加,不再掌實權,尚書省基本退出決策中心。

    三、中宗即位開始:中書令為首席宰相

    政事堂,不是一個機構,只能算是一個類似舉行國務會議的地方,政事堂中的人理論上沒有上下級隸屬關係。不過由於政事堂設在門下省,門下省又有封駁權,所以侍中可能較其他說話分量更重一些。

    但是到了武則天掌權開始,由於宰相們對她的反對,成為她奪權進而希望稱帝的絆腳石。於是,在高宗駕崩後,中宗親政之前,武則天迅速做出調整,將政事堂由門下省遷到中書省,因為當時中書令裴炎為武則天親信,有裴炎掌握宰相班子,便於為武則天掃清障礙。從此,門下省雖還有封駁權,但被嚴重削弱,中書令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

    四、玄宗朝開始: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中書令大權獨攬

    (李林甫以中書令官職為首席宰相)

    玄宗朝,為了進一步加強集權,李隆基採納時任中書令張說的建議,將政事堂正式改為“中書門下”。這不是簡單的名稱改變,而是徹底更改了格局。中書門下不再像政事堂那樣只是個臨時開會的場所,而是變成了中書、門下二省聯署辦公,由宰相班子統一領導。由於中書令為首席宰相,所以這時候門下省幾乎淪為中書省附庸。不僅如此,中書門下還設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負責各類事務。五房幾乎囊括了六部的職責,所以尚書省也被進一步削弱。中書令徹底大權獨攬。張說和此後著名的奸相李林甫、楊國忠等人都是擔任中書令(後一度改稱右相,侍中稱左相,在右相之下)。

    五、代宗朝至唐末,中書令、侍中虛銜化,同平章事為真宰相,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通常為首席宰相

    (郭子儀等藩鎮將領加中書令官職,但不參與政務)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宰相制度又發生了一個改變,那就是“使相”。所謂使相,並不是真的宰相,而是為了安撫那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給他們加上中書令、侍中官銜,不需要他們入朝(他們也不一定願入朝)處理政務,只是掛虛銜。而中書令、侍中品級由正三品升為正二品,比如郭子儀、李光弼等都做過中書令,但並不處理政務。

    (元載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首席宰相)

    而二省副長官中書侍郎、門下侍郎也隨之升為正三品。從此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才是真正負責中書、門下二省事務的人。但是,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原本不是正式能進入政事堂議政的人,所以需要加同平章事(這時候因為中書令、侍中已經是二品了,所以取消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說法)頭銜才能正式以宰相身份處理政務。因此,中書省的實際長官中書侍郎加同平章事以後,就成為了首席宰相。比如代宗朝元載、“牛李黨爭”中的代表人物李宗閔、牛僧孺、李德裕等。

    (中書侍郎缺位時,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為首席宰相)

    不過由於中書侍郎畢竟不是中書令,所以並不是法定的首席宰相,如果缺位,不一定會立刻遞補。這時候,中書省事務由資歷最老的中書舍人(正五品上)負責,那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就會變成首席宰相。比如德宗朝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祐甫病逝後較長一段時間沒有遞補,朝政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炎掌控。楊炎後來被奸相盧杞鬥倒,盧杞接任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依舊是大權獨攬。

  • 4 # 別問了比你聰明

    唐中後期宰相最常見的有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兩種名銜。在三省體制早已轉變為中書門下體制的前提下,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都作為同平章事的本官,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和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同為宰相,職權相同。以官資來講,門下侍郎略微高於中書侍郎,唐中後期有較多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再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的例子。(僅從官資遷轉來講,不代表兩者職權有高下之分,凡在中書門下處理政務的宰相,理論上職權都是相同的。)

    唐中書侍郎最多兩人,且中後期中書侍郎(保守起見加個幾乎)一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帕金森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