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國年間那些事
-
2 # 鬯岅
鄭和下西洋是建立在朱棣篡位的基礎上,一面在國內大力屠殺建文舊部,另一面需要外族臣服。由於能力有限,五伐蒙古無功,此時需要在其它方向突破。發明了朝貢制度,即你認我當老大,我給你錢,勾引東南亞酋長訪明,由於花費巨大,後世子孫禁海,從此中華帝國落後於歐洲諸小國。
-
3 # 肖邦老師的課堂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宦官專權,東漢,唐朝和明朝。這三個朝代的滅亡或多或少都與宦官亂政有關,因此大家對宦官的影響很不好。那麼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好宦官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明朝著名的大宦官鄭和。鄭和雖然受到明成祖朱棣的器重,可他並不像其他宦官那樣專權亂政,而是給明朝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這些貢獻甚至對當今中國的發展都有影響。那麼鄭和都有哪些貢獻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1.創造了明朝良好發展的國際環境
鄭和是雲南人,朱元璋平定雲南時,俘獲了鄭和。回到南京後,鄭和做了宦官。幾年後進入了燕王府,鄭和很聰明,做事也勤快,反應也靈敏,朱棣很喜歡他,就把他留在身邊。朱棣還讓鄭和學習文化知識,因此鄭和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明朝初期國力很強盛,朱棣做了皇帝后,就想向外發展,但此時,離中國較近的東南亞一帶局勢並不穩定,東南亞國家之間為了爭奪資源,互相攻打,因此海上也出現了很多海盜。
那麼這樣一來,不僅影響到朱棣向外發展的計劃,而且還威脅到中國海域邊境的安全。這樣朱棣提出了要與東南亞和平共處的政策,那麼朱棣派誰去做這項工作呢?當然是鄭和,因為鄭和聰明,知識淵博,而且也是朱棣信任的人。鄭和於是率船隊來到東南亞國家,調解了這些國家之間的矛盾,穩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的局勢,為明朝對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促進了明朝與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
朱棣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力強盛,加強同國外的聯絡,派鄭和出使西洋。鄭和出使了亞非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了肯亞,索馬利亞等國。鄭和到達這些國家後,受到當地的人民友好歡迎,鄭和與這些國家進行了貿易活動,中國的絲綢,瓷器,鐵器,茶葉非常受亞非國家的喜愛,鄭和的船隊一到這些國家的碼頭,鄭和所帶的貨物很快就被他們一搶而空,而且他們交易時還可以用明朝的銅錢。同時,鄭和也購買了西洋國家的一些珠寶,香料,藥材等土特產,使得明朝與這些國家互通有無,經濟貿易得到良好的發展。
後來一些國家的國王和使者乘坐鄭和的船隊來到明朝訪問,感謝明朝對他們的幫助。鄭和出訪西洋,不僅促進了經濟貿易的發展,還進行了文化交流。當時的西洋國家很不發達,對中華文化很好奇,鄭和到了這些國家後,還與他們講解中華禮儀,曆法,度量衡,農業,製造業,建築業,醫學,航海等技術。鄭和完成出使西洋任務回到朝廷後,明朝的民間有很多人帶著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來到東南亞,幫助東南亞國家發展經濟,改善基礎建設,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有很多華人後裔。
3.開闢了亞非航海路線
鄭和下西洋是從今天江蘇太倉出發,然後沿海南下,到達越南,寮國,高棉,泰國,印尼,新加坡,印度;然後到達西亞阿拉伯等國家,比如沙特等;最後到達北非,東非等國家。他開闢了太平洋西岸與印度洋的航海路線,同時他在航海途中還收集了很多海洋知識,給後來編寫的《鄭和航海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資料。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已是60多歲了,這次他沒有再回到明朝,62歲時在印度病逝。
現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路”就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它也是源於鄭和所開闢的亞非航海路線。鄭和一生都在為航海事業做貢獻,他作為一個宦官,多次出使西洋,很好地完成了明成祖交給他的任務,他為國為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最後在國外去世,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很難得。他做出的貢獻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乃至世界上都留有他的足跡。他雖然不在了,但他的形象依然屹立在中國。他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宦官,外交家,Nautilus。
-
4 # 梧桐樹邊羽
如何看待鄭和七下西洋這件事?
看了下這個問題屬於歷史,不知道文化的回答會不會降權重。其實中國文史哲向來不分家,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那就說幾句。
鄭和下西洋作為咱們的驕傲,促進了海上交流,甚至可能還發現了美洲,這些問題是歷史領域細節,而且也反覆被傳誦,前面不少回答也講得很清楚。
這些我們就不重複說了,反正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我們說說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真的是為了拓展海權,衝出中國,走向世界?還是為了友好鄰邦,促進物質交流?抑或是私下裡傳的明成祖朱棣為了尋找神秘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為什麼一個傳承多年的陸權國家忽然進行二十幾年的花費巨資的外海航行?
我們要了解這些,只需要瞭解皇家態度即可。
歷經漢唐宋元之後,大陸血戰得來的明朝天下,外交思路基本為零。也就是說朱元璋也好,朱棣也罷,根本還沒有外交平等之類的認識,基本上還是“君主華夷”的老觀念。相對於唐的對外開放,宋的口岸經商,明朝皇帝恨不得關上門來,老子天下第一,所以明朝曾經有過有關“海禁”的議題。
在這種視海外各國為夷狄的思路之下,鄭和卻在二十八年間七次遠航,這種行為很難用“拓展海權”、“發展外交”、“促進商貿”來解釋。
至於坊間傳聞的尋找建文帝的說法,則更多是演義傳奇。畢竟誰能保證朱允炆就是跑出海去了?為了一個沒影的線索浪費國力,用曠日持久的遠航來驗證,是完全不符合現實邏輯的,不過這是民間野史和當代編劇最喜歡乾的事情。
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作為“天朝上國”來巡視的。
說得好聽點就是“揚我大明國威”,說得透徹一點不過就是追求“四海賓服”的繁榮假象。
從漢唐起,中華自封上國天朝,對四海夷狄的態度一直是偏縱容的。我泱泱中華,可以不要你的地,不要你的人,但是要你一個“服”字,也就是不管你怎麼搞,只要對我稱臣就可以了。明朝皇帝比較完美地繼承了這種“外交”思維。
所以鄭和下西洋,代表的是大明王朝。講究的是什麼?面子。
聲勢浩大,一兩萬人的規模,二百多條船,滿船的金銀財寶、瓷器鐵器絲綢,當時那些國家,誰見過這陣仗?鄭和對這些“夷狄”慷慨施捨,同時收得各種土特產作為回禮,而這些回禮,就被認為是繼承了漢唐時期邊境小國的朝貢系統。
明成祖朱棣要的就是這種“萬邦來朝”的感覺,從多維度、多角度證明自己是個明君,搶了侄兒的皇位是“順天應人”。
所以,鄭和下西洋實際上就是明朝皇帝特有的“外交”,以慷慨援建、不對等交換建立起獨特的“朝貢系統”,營造出真正的大國、真正的世界中心的表象。
至於等價交換?促進經濟?探索新世界?征服海上領地?發現美洲?那都不是皇帝考慮的事情,也就絕非鄭和的目的。
說白點,這就是個面子工程。
維護的是大明皇帝的面子,也維護了咱們今天講起這段歷史就得意洋洋的人的面子。
至於其他成就,那都是客觀結果,並非主觀意願。
回覆列表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國婦孺皆知,在當時的條件下,鄭和下西洋可謂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
鄭和
鄭和出生在雲南一個回族家庭,很小便被明軍俘虜,閹割後帶回宮中,後來當了燕王朱棣的貼身太監,深受朱棣的寵愛。朱元璋死後,其孫建文帝即位,燕王朱棣反動叛亂,攻陷京都南京,宮殿毀於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終。不久,朱棣在北京稱帝,是為永樂皇帝。鄭和在朱棣爭奪皇權的戰爭中立下功勞,被朱棣賜名鄭和,並提拔為內宮監太監。 鄭和與海外國家交往圖
1405年,朱棣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並且提高他在國外的威望,擴大其政治影響,於是派鄭和率領艦隊出使西洋。鄭和下西洋之西洋,並非今天的歐美國家,而是泛指中國南海以西的海洋,包括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區。
朱棣之所以派鄭和出使西洋,原因如下:
一、鄭和是朱棣的親信,深受朱棣信任。
二、鄭和有回教徒和佛教徒雙重身份,便與與西洋的回教徒及佛教徒溝通。
三、鄭和父祖輩曾到麥加朝聖,鄭和從小耳濡目染,具有這方面的經驗。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一共7次下西洋,每次率領水手、軍士等數萬人,乘坐寶船幾十艘,到過今越南、高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孟加拉、印度、伊朗、葉門、沙特、索馬利亞等國,比哥倫布等人發現新大陸,早了半個多世紀,可見當時華人的航海技術、地理及天文知識等均居世界前列,這也是全體華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