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中快客
-
2 # 虎哥高分影視剪輯
中國古代每一個朝代都有其在文化方面的代表性,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唐以前的辭賦,每一個時期都是一次文化的變革和創新!
-
3 # 白鷺飛
唐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期,從朝廷到鄉野都盛行。唐朝的經濟繁榮,不是有大唐盛世的美稱嗎?文人墨客有時間、精力來研究雕琢詩歌。科舉考試也推崇詩歌,科舉考試考什麼呢?答案是:詩歌。詩歌寫得好,可以當官。從小就開始啟蒙詩歌,因此唐詩流行、繁榮。科舉考試(詩歌創作)有它的政治導向性。
宋朝的文人影響大,掀起改革浪潮。不需要講究韻律平仄,可長可短,便於歌唱。節奏感和韻律感更強,能夠引起人們共鳴,如豪放派的闊氣抒情;婉約派的低吟淺唱。詞之前也是有的,但是在宋代流行起來,成為這個時代的特徵。
-
4 # 笑看雲天62031586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時代各有各的標誌性文化形式,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永遠和政治經濟緊密相連,隨政治經濟發展而發展,伴隨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而繁榮,當然也會有歷史侷限性,有時會有個別領域相對滯後的情況,相對,僅僅是相對,整體大趨勢還是同步的,當然還會有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生活習慣,地域風情等,不一而足。
-
5 # 人文之眼
首先,唐詩很有名氣是事實,有宋一代的主流文學是詞也是事實,但是題主忽略了宋詩,在宋代,宋詩也同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僅僅以詩而論,唐詩和宋詩各有其特點,一重情致,一重說理。近人陳衍在評論中國古典詩歌時曾經這樣說“餘謂詩莫盛於三元,上元開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其中的開元和元和兩個歷史時期屬於唐朝,而元祐則是在宋朝,即王安石和蘇軾生活過的那個時期,王安石、蘇軾、歐陽修、黃庭堅、陳師道等大詩人一起把宋詩推向了巔峰,所以,我們在談到宋代文學時,除了宋詞以外,也應當對宋詩予以足夠的重視。
其次,每一種文學形式的形成都需要一個過程。詞,又叫做詩餘或者長短句,這種詩體在唐代已經出現,它和詩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是詞先有固定的樂曲,每一個樂曲的格律字數等又不相同。雖然詞在唐代已經出現,但是由於唐代的主流文學是詩,而詞作為茶餘飯後消遣的難登大雅之堂俚俗文學,自然得不到當時人們的重視,而且“詩莊詞媚”的觀念一直在文人中大行其道,就連近代大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都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由此可見,詞在唐代成就不高,難以和詩相提並論。
最後,宋代的主流文學之所以變成了詞,和當時社會經濟的繁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社會經濟的繁榮,隨之而來的就是市民階層的擴大,他們的訴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詞這種相對通俗的文學形式也就有了廣大的受眾,所以詞才得以繁榮。
詞在唐代出現後,又經過南唐二主和馮延巳的大力創作,更兼有宋代繁榮的社會經濟條件下,詞在宋代終於迎來巔峰時刻,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文學,文人也大力參與創作,所以才會從唐詩到宋詞。
-
6 # 卮言無言
我想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和一個時代的氣質有關。
談到唐詩宋詞,就繞不開一句流傳很廣話:詩言志,詞言情。詩每句字數相同,嚴整簡潔莊重。詞也叫長短句,生動活潑溫婉。在古時,詩這種體裁很長時間佔有統治地位。就是詞誕生以後,士大夫都是恥於作詞的。這種現象在以詞著稱的宋代都是很明顯的。詞對與詩來說,詞就是“靡靡之音”。那是一種墮落和萎靡的表現。看柳永的好多詞都是寫男歡女愛、妻妾溫婉的作品。這是為文人所不齒的。後來,宋詞在晏殊、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詞人,轉變了這種狀態。但是仍然改變不了詞言情的本質。在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後面還是有“小喬初嫁了”這種表達。給人感覺還是缺乏那種徹底雄強。就沒有“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剛斷。在唐代,尤其是盛唐,像武夫,氣質雄強。宋代尤其是在南宋,像書生,氣質是溫和的。每個朝代的氣質和所處的歷史時代有關,大家都知道,唐宋都是由亂世後而生的大的王朝。但是唐朝是大一統的朝代,並國力強盛有雄拓之象;宋朝卻不是大一統,他與其他國並存,偏安並重文輕武。一個威儀一個儒雅,一個外向一個內向,一個開拓一個內斂,這樣暗合一詩一詞,由氣質決定了選擇不同的體裁表現。
第二,文學體裁的求新求變
詩很早就出現,發展到唐朝,達到了一種很規範成熟的狀態。不是那種寫幾句字數相同押韻的句子湊在一起就叫詩了。比如對格式的要求:詩中的句數,字數,對仗,平仄,押韻等。比如表現形式的要求:絕句,律詩,排律,五言,七言。並且翻看《全唐詩》,可以感到生活無處不詩詞的感覺。所有美好的意象、凝練的字句,感覺都被唐人寫盡了,後人已無可寫了。文學再發展就需要突破、改變了,這樣詞就應運而生了。我們看李白有好多所謂的詩,每句字數不同,裡面就有詞的影子。他也是在突破自己,求新求變。歷史事實也證明,後人在詩上的造詣超越唐代詩人的寥寥無幾。
就這樣經歷了文學進化,對長短句的規範,宋詞就應運而生了。詞在宋就如詩在唐一樣,彷彿歷史重演,詞在宋達到了頂峰。融合了宋代的時代氣質,帶著鮮明的特徵,成為宋代一個標誌性的符號。
再後來文學進入到元曲、明清小說的演化,基本都有這種特徵。
-
7 # 文化指路人
盛唐的詩人頗多,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傑王勃詩豪劉禹錫、詩佛王維等,宋詞跟唐詩有一點差別特別大,每首唐詩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名字說的是詩裡的意思。 雖然宋詞也有名字,但是名字似乎跟詞的內容沒啥關係,並且好多宋詞的名字都一樣,這是因為宋詞的名字是詞牌名,從唐朝後期開始寫詞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喜歡詞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詞也就越來越流行,詩人對詞的態度也改變了,詩人寫詞寫到宋朝詞的地位也提高了,宋朝人有些詞已經不只是為了讓人唱,而是像唐朝人寫詩一樣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志向。 《唐詩三百首》我從小學到初中都在讀,在明清的時候宋詩一直不被人們看好,甚至有“苟稱其人之詩為宋詩,無異唾罵”的說法,雖然在唐代以後的詩壇宋詩偏重模仿盛唐,但是在整體宋詞成就上不及唐詩,宋詞也有其藝術價值,總的來說我認為唐詩很熱情,熱情之下有許多狗血之作,宋詩較平淡很耐讀。 因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由於時代的不同,再加上環境的差異文學所以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徵,唐代的詩和宋代的詞,由於唐代是一個國力強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所以唐代的詩中透漏出的一種積極昂揚的思想感情,而宋代的詞由於宋代積貧積弱民族危機,所以宋詞呈現出悲涼、抑鬱的風格特徵。
-
8 # Adans65
題主好,關於這個問題,與其說是唐詩的沒落,其實更是文化的悲哀。應為唐末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的統治,在文化上出現了斷層。
中唐以後,格律已經成熟定型,再加上‘四聲八病’一些學說的出現,使得中晚唐的格律詩失於蓬勃跌宕,而形成了平弱圓滑的同一詩風。就連當時的文章也是以駢驪唯美,矯揉造作。在當時已經有人反對這種詩風或文風,也就是韓愈和柳宗元等唐宋八大家所提出的古文運動。在寫詩上,則是與李商隱並稱的杜牧。歷代詩評皆雲,杜牧作律,多寓拗峭。即以拗句增加詩之險峻,頗有豪宕之風,不流於俗。然而他們沒有料到即將到來的一場浩劫。
唐末藩鎮割據,五代更替,十國並起,是一個大戰亂時代。對於文化的傳承發揚無疑是毀滅性的。同時五代十國多有少數民族執政,他們對於秦漢魏晉文化的理解和支援就很差了。反倒是一些街坊俚曲,通俗易懂,較為容易被統治者所接受,而逐漸成為主流。而近體詩則由於格律的限制,提高了門檻,失去了大眾基礎,失去了適應當時社會的活力而淡出,只留下華麗僵硬的屍體恭後人膜拜。
那麼詞就此崛起了嗎?還沒有。立宋以後,恢復漢統以後的文人雅士們,就在恢復律詩輝煌,還是讓宋詞這一新的載體更加風雅,更加有風骨一些,做出選擇。前者更像是出力不討好的,因為唐詩群星璀璨,很難超越。宋詞則不同,更容易在文學史上留下一筆。所以宋朝文人便對豔俗的內容加以拋棄,多一些文人家國情懷,才真正使宋詞,上升到了唐詩的高度。這裡邊又以蘇東坡居功至偉,功不可沒。詞至東坡,清蕩磊落,如詩如文,天地奇觀。
-
9 # 李齊蕭
唐詩有點官方的意思,寫得好,是可以推薦做官的。宋詞在蘇軾之前,類似於今天的流行歌曲,走的是娛樂路線,平民路線。
回覆列表
江山代有才子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每個時代,文學的表現形式與時俱進。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元代因為少數民族政權,對陽春白雪的詩詞有很大影響,更簡單通俗的元曲就更流行起來,到明清,隨著說唱藝人的職業普及,小說就更有市場。
到了現在,因為諮訊發達,節奏加快,七十年代流行革命樣板戲,八十年代流行現代詩,九十年代男看金庸女看瓊瑤,二十世紀開始網路文學,都是與世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