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園丁
-
2 # 茅八的初心—鄧偉偉
◎下面開始介紹五角楓:
落葉喬木;冬芽紫褐色,有短柄。葉長6—8釐米,寬9一11釐米,基部心形或淺心形,通常5裂,裂深達葉片中部,有時3或7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頂部漸尖或長尖,全緣,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基部脈腋有簇毛。花黃綠色,成頂生傘房花序;萼片和花瓣各5;雄蕊8,:生於花盤內側。翅果極扁平,長3—3.5釐米,兩翅開展成鈍角或近水平,翅長為小堅果的1—2倍。生於山坡、林中,有些庭院作觀賞樹種栽培;廣佈於東北、華北、西至陝西、四川、湖北、南達浙江、江西、安微等省。
木材堅韌,用途較廣,嫩葉可作菜和代茶。
中文學名 華北五角楓
拉丁學名 Acer truncatum Bunge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8-12米,幹皮黃褪色或灰色,縱裂,當年生枝綠色,後轉為紅褐色或灰棕色,光滑無毛。鱗芽端尖光亮,單葉對生,掌狀5裂,裂片全緣或僅中間裂片上部出現2小裂,葉基截形或稍凹,兩面光滑,偶見背面脈腋有簇毛,具長葉柄,花雜性同株,頂生傘房花序,具花6-10朵,花黃白色,萼、瓣各5枚,雄蕊4-8枚。翅果,熟時淡黃色,兩果張開成直角或鈍角,翅長與果體近相等。花期4-5月,果熟9-10月。
華北五角楓 生長環境 耐陰性較強,喜側方庇廕。喜深厚肥沃疏鬆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乾旱瘠薄,但長期乾旱影響正常生長。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萌芽力中等。不耐澇,抗煙塵。 華北五角楓 分佈範圍 產各地,生於山坡、林中,有些庭院作觀賞樹種栽培;廣佈於東北、華北、西至陝西、四川、湖北、南達浙江、江西、安微等省。
◎栽培技術 :
一、圃地選擇 苗圃地要求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有良好的灌溉條件,土層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質壤土、輕粘壤土、壤土。粘土地、沙土地用作圃地應採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機肥料,大量混沙或客土。 華北五角楓
二、育苗地準備 華北五角楓育苗地實行秋深翻,春淺耕。秋耕的深度為25至30釐米,春耕的深度為15至20釐米。耕地時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圈肥、土肥、堆肥)3000至5000千克,速效性氮肥10至15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同時用2%至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4千克/平方米或5%至6%的敵克松1.5至2千克/畝,進行土壤消毒。 華北五角楓育苗,採用低床條播,要求床面寬1米,低於步行道10至15釐米,做床時間多在播種前進行,床的方向以南北向為宜,方便採光。
三、種子處理及播種 採集種子的母樹一般選用10年生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性狀優良的植株。華北五角楓5月開花,10月果熟,當果實由綠變為黃褐色時即可採集。採收的翅果攤曬3至4天,風選淨種,普通幹藏。為促使種子發芽快而整齊,應進行低溫催芽處理。其方法是:在播種前30至40天,先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取出後密閉30分鐘,用藥液浸完後把種子撈出,用清水沖洗2次,放入20℃的溫水中浸種24小時後撈出。選地勢乾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地方挖坑,坑深0.6至0.8米(在地下水位以上),寬0.5米,長度視種子數量而定。坑的周圍設排水溝。坑底鋪20釐米厚的卵石,種子、沙子的體積比為1:2或者1:3,沙子的溼度為飽和含水量的60%,即手握成團,鬆手即散為宜。 將種子、沙子混合均勻,厚度為25至35釐米,上鋪20釐米左右的溼沙,其上用溼潤的蒲包片或草簾蓋好。經常翻倒和補充水分,播前一週將種子移至溫暖向陽處增溫處理(18℃至25℃)催芽。一般情況下,種子在10℃左右發芽力微弱,隨著溫度增高發芽力逐漸增強,在20℃至25℃時,發芽快而整齊,超過35℃時發芽受到抑制。待種子有1/3露白時即可播種。 華北五角楓以春播為主,宜早不易晚,在3月中下旬,氣溫上升到15℃以上,採用條播方式。為了使播種溝通直,應先劃線,照線開溝,深度要均勻,溝底要平。為防止播種溝乾燥,應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每畝播種量為5至8千克,播後先鎮壓一次再覆土,覆土厚度為2釐米。覆土後再輕輕鎮壓,並經常保持土壤溼潤,播後3至4周左右出土,10至15天內出齊苗,出苗率為50%至60%。
四、苗期管理 出土前的管理,適宜的水分是種子發芽必須具備的條件。播種前灌足了底水,出苗前可不進行灌溉,但苗圃地易生雜草,奪取土壤養分、水分,需進行鬆土除草。鬆土除草一般在雨後進行,行內鬆土要淺於覆土厚度,行間可適當深些。 出苗後7天左右進行第一次間苗,株距3至5釐米。第二次間苗在5月中下旬,株距5至8釐米。每畝留苗3至4萬株,間苗最好在雨後土壤溼潤時進行。拔除苗木時注意不要帶動保留苗的根系。間苗後及時進行灌溉,使苗根與土壤密接。補苗宜早,結合第一、二次間苗進行,用鋒利小鏟掘苗,帶土移栽於較稀處,適當壓實。五角楓的幼苗忌積水、排水不良的土壤,易造成根系腐爛,所以雨季應注意設定排水溝,防止苗木澇死。 根據幼苗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確定灌溉的時間及灌水量,種子發芽期間的灌溉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幼苗出齊後,灌溉量要多,次數要少,每5至7天灌溉一次,每次要澆透灌足,灌溉要在早晚進行,切忌中午大水漫灌。 苗期為促進苗木的加粗生長和加長生長,應在7至8月份進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如腐熟的人糞尿、尿素、硫酸銨、過磷酸鈣、氯化鉀等。 幼苗期以氮肥、磷肥為主;苗木速生期氮、磷、鉀適當配合;苗木硬化期以鉀肥為主,停施氮肥。一般追施3至4次,追施化肥的方法應集中施用,採用溝施,將肥料施在根系附近。 根外追肥宜在陰天或潮溼的早晨進行,將肥料噴施在葉子的正反兩面,連續噴2至3次。一般尿素的濃度為0.2%至0.5%,每畝使用量為0.5至1.0千克;過磷酸鈣濃度為0.5%至1.0%,每畝使用量為1.5至2.5千克。當年苗高40至60釐米,2年生苗高1.5至2米時可出圃栽植。 華北五角楓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褐斑病,多發生於6至8月的雨季。為了防治病害,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後7至10天,噴灑0.1%的敵克松或採用五氯硝基苯混合劑,即五氯硝基苯三份、多菌靈與敵克松各一份,混合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多種病原菌。幼苗發病後來勢快,必須立即採取措施,噴布1:2:200倍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劑。 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天牛,前者危害嫩枝葉,後者蛀幹。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500倍液或90%的敵敵畏乳劑300倍液,注入樹幹入孔處,並用黃泥封口。 華北五角楓 五、大苗培育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圃地,精細整地,施足基肥,南北向作苗床。床寬1.6米,高30釐米,定植株行距為1米×1米,即每畝667株。移植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休眠期為最好。移植時應先用鋒利的平板鍬平整地面,切斷深入土中的根,儘量使土團不破裂。移植完畢,及時澆定根水,並做好清溝、培土工作,移植後的灌水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應根據氣候條件、土壤含水量及苗木的生長髮育特點,適時適量進行。灌水後應進行鬆土,使土壤通透性良好,利於根系的生長髮育。鬆土與除草結合進行,深度為10至15釐米。 整形修剪是培育大苗的重要措施,華北五角楓直乾性差,初期生長緩慢,要使苗木具有一定的幹形和冠形,應從幼苗開始進行系統地人工修剪。日常管理主要還有病蟲害防治。經過3年左右的培育,苗木高可達3米,胸徑可達2.5至3釐米,此時可出圃用於城市園林綠化。
◎ 繁育栽培:
以種子繁育為主,冬季幹藏,播前用溫水浸種可提高發芽率至80%左右。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樹形美觀,葉片光潔,花色清淡,翅果美麗,是良好的園林綠化和行道樹種。耐陰性強,可作為間作或下木樹種。抗煙塵能力強,適於廠礦綠化,也可作樹樁盆景材料。木材堅韌,用途較廣,嫩葉可作菜和代茶。
✔介紹一下藥材作用:
【功用主治】:治關節疼痛,骨折。 【選方】①治關節疼痛劇烈:鮮五角楓根二至三兩,鑽地楓一至二兩,八角楓、紫青藤根、鬼箭羽、紅牛膝各二兩。水煎衝酒,早、晚飯前服。《浙扛天日山藥植志》 ②治骨折:五角楓根皮,配合五加皮、八角楓同搗爛敷患部。
-
3 # 田禾必
五角楓廣佈於中國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各省;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蒙古、北韓和日本也有分佈,是中國槭樹科中分佈最廣的一種。多生於海拔800~1500m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在西部可高達海拔2600~300m之高地。
-
4 # 情深雨濃2
目前來說,山東省!河北省!陝西省,種植的最多!
山東泰安市栽植的最多!從小苗到直徑20釐米的都有!
回覆列表
五角楓學名色木槭,不知道你這裡提問的是不是把葉片是五裂的楓樹都歸結到一塊統稱的?
色木槭產地集中的為河北及周邊省份,這些省份的苗木主產區內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