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阝東木每言燕

    【河】黃河古稱“河”。《說文解字·水部》:“河,河水,

    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原注海。”

    【河水】黃河又稱“河水”。《山海經·西山經》:“積石之

    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

    【中國河】黃河出積石山,進入現甘肅省,稱“中國河”。

    《漢書·西域傳上》:“蒲昌海,一名鹽澤池也。……其水亭居,

    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雲。”

    【西河】黃河流經中國西部地區,有“西河”之名。《尚

    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

    【金城河】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南,漢代置金城縣,黃河經

    流於此,稱“金城河”。《水經注》卷二:“河至金城縣,謂之

    金城河,隨地為名也。”

    【上河】今寧夏中衛縣古稱±r卷,黃河於此稱“上河”。

    《水經》卷二:“河水又東北逕±r卷縣故城西。”酈道遠注:

    “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也。”

    【南河、北河】黃河進入陰山南麓,分為兩支,稱“南

    河”、“北河”。《水經》卷三:“河水又北,屈而為南河出焉。

    ……河水又屈而東流,為北河。”

    【大黃河、小黃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黃河改

    道,一支由鳳陽進入淮河,另一支流向徐州,分別稱之為

    “大黃河”、“小黃河”。《明史·河渠一》:“(黃河)洪武二十

    四年改流,從汴梁北五里許,由鳳陽入淮者為大黃河,其支

    流出徐州以南者為小黃河。”

    【九河】遠古時期,黃河在今山東境內分為九支,統稱

    “九河”。《尚書·禹貢》:“九河既道。”孔安國傳:“河水分為

    九道。”按九河分別是:徒駭河、太史河、馬頓河、覆釜河、

    胡蘇河、簡河、.e河、鉤盤河、鬲津河。

    【逆河】九河又合而為一,名“逆河”。《尚書·禹貢》:

    “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孔安國傳:“同合為一大河,

    名逆河,而入於渤海。”

    【濁河】黃河水流含泥沙極多,一石水有六鬥沙,故稱

    “濁河”。《史記·高祖本紀》:“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

    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

    【大河】黃河水面遼闊,故稱“大河”。《史記·孫子吳起

    列傳》:“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

    其南。”

    【洪水】洪,大也。洪水即大河之意。《水經注》卷四引

    《淮南子》:“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

    名曰‘洪水’。”

    【洪河】同“洪水”。徐幹《齊都賦》:“川瀆則洪河洋洋,

    發源崑崙,九流分逝,北朝滄淵。”

  • 2 # 使用者2527517653058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

    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裡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

  • 3 # 曇花一現71742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巫婆口中需要娶媳婦的河伯指是漳河。由此可見,一條小小的漳河尚能令古人因恐懼而拜祭,更何況是被稱為“中國第二大河”的黃河呢?

    李白曾經在詩中豪氣地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沒錯,李白眼前的黃河之水,正是從“天上”而來的,可是所謂的“天”又在哪裡呢?除了李白想弄清這個問題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同樣也持有如此疑問。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曾派遣大將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人探尋黃河源頭,史書記載稱:“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至貞觀15年時,文成公主外嫁吐蕃王松贊干布,吐蕃王親自率軍在河源迎接。由此唐代人認為,黃河源頭就是河源,位於青藏高原之上。

    唐代在中國古代王朝中雖出類拔萃,卻礙於科技發展力的限制,並沒有真正考察到黃河的本源。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長河,它一直受到了各朝統治者的注意,而元代與清代的統治者更是如此。

    公元1280年時,元朝專使都實奉元帝之命負責查勘河源,他一路循著黃河的軌跡而上,發現唐代史書中所記載的“河源”,應該在一個叫做“朵甘思”的地方。在此之後,他為元帝的上表中這樣寫道:“有泉百餘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渙,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勝人跡,弗可逼視,履高山下瞰,燦若列星”。

    意思是說,“朵甘思”有數百個大小不等的泉水,在一塊很大的地方匯聚,從上方望去,猶如黑夜中的繁星一般,故此得名“星宿海”,元人認為它才是真正的黃河發源地。

    至清代時期,黃河開始頻繁的泛濫,當時的朝廷與百姓紛紛祭奠河神,祈求其不要再發洪水淹沒良田。清代帝王為了能夠表達對河神崇拜的誠心,便先後派專使拉錫和阿彌達到黃河源頭,在當地告祭河神。

  • 4 # 使用者9182628042023

    黃河,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孕育著浩瀚的民族文化,然這條母親河卻以善淤著稱而決口改道頻繁。據記載自公元前602年始,黃河決口近1600次,較大的改道達26次,真可謂“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河道的變遷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先秦時黃河單一固定河道的形成

    先秦時期,因無提防束縛,古黃河下游在平原沃野間自由的遷徙漫流,遂形成多股河道,即“北播為九河”。《山海經·山經》和《尚書·禹貢》可謂最早記載黃河古河道的古代文獻,其記載的河道分別稱《山經》河和《禹貢》河。兩者在今衡水深州市附近分道而流,《禹貢》河折向東,經今滄州市青縣後入海。而《山經》河應為“北播為九河”中最北的一支徒駭河,在今天津市區南入海。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首次大改道,即自宿胥口奪河東徙。黃河河床淤高,又無堤壩護佑,每遇汛期免不了漫溢氾濫。故戰國時,各國為保疆域紛紛營建防河大堤,即“堤防之作,近起戰國”。自此黃河有了單一固定河道,《山經》河、《禹貢》河等岔流漸次消失,專走自宿胥口改道的《漢志》河(因《漢書·地理志》記載其河道故名)而結束了多股分流的局面。此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西漢末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焊接機器人的輻射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