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對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國家和政府投資建設的鐵路工程和城市軌道工程也在逐漸增多,其建設規模和建設數量都呈上升趨勢。 考慮到鐵路和城市軌道工程的複雜性和重要性: 鐵路為我們提供了交通出行,也為我們提供了便捷。 但是城市的建設發展又圍繞著鐵路去建設,鐵路的噪音和震動,鐵路旁的平民房,鐵路橋下的違章建築的等等 在城市中我們與鐵路有關的故事和記憶分享的呢?
1
回覆列表
  • 1 # 詩弟李金意

    春運如潮人如海,

    一票奢求奈何天。

    歸心似箭倍煎熬,

    如隔三秋見親人。

  • 2 # 白沙洲生活圈

    "你呆過這麼多的地方,你最喜歡哪個地方?"--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該怎麼去評價一個地方呢,從規模?還是從繁華程度?我想不知道,但是規模,繁華程度這些都可以被取代,政府說,我想要打造一個都市夜景,OK,都市夜景;政府說要建設鐵路,OK,三五年後,鐵路可以貫穿整個城市,所有這些金錢可以解決的事情在某些程度上並不是問題。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沒有哪一座城市是不可取代的。但迴歸情感,那些在這座城市裡發生的故事,那些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深夜,是任何一個地方所取代不了的。

    我在新疆呆了很久,十年應該有了吧。我看著一座小城,有多小呢,5塊錢的計程車起步價,用不了20塊錢就能逛遍全城,沒錯,就是這樣的一座小城,我看著它,從什麼都沒有(它只有兩家大的超市,兩家大商場)到我高一時,三分鐘路程一個的shopping mall,真的變化的很大,十年,不長但也絕對不短,一座城市見證了我的成長,我也見證了它的成長,從沒有肯德基,麥當勞,只有百富漢堡,德克士,到第一家肯德基入駐;從只有一家樓頂漏雨的電影院,到數十家裝飾豪華的電影院;從只有六樓的樓房,到現在遍地開花的高層,真的是變化很大,它變化的一點一滴,我都有所參與。

    我也從一個一年級幼稚懵懂的小孩子到現在出落成一個安安靜靜的小姑娘。這座城市在我看著它成長的同時,也看著我成長。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價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它於我的意義,十年,十年!十年裡,發生的事情太多,在這座城市裡有太多開心的事情,也有好多不開心的事,我記得我笑的沒心沒肺的時候,但我也記得我的眼淚。雖然有些記憶早已模糊,但是還是會記得,這些不好不愉快的記憶就像牆上的釘子,把它拔下來,雖然拔下來了,但是牆上的印子還是會存在,還是會提醒你這些不愉快的經歷以及那時糟糕的自己。但也不僅僅是有不開心的事,也有許多開心的事,比如,我的朋友啊,閨蜜啊,父母啊,他們都在啊,我的一路,我的十年,他們都陪在我的身邊,給我鼓勵和陪伴,小時候雖然學習不怎麼好,老是被我爸揍,和弟弟總是吵吵鬧鬧,互相捉弄,但那段時光也是很珍貴,不是嗎?

    高一轉學,回浙江,把過去的經歷放下,到了一個我以前只有一年一回的城市,對這座城市的記憶只有忙忙碌碌,喧喧嚷嚷的春節,可現在,我在這裡經歷了兩年完整的春夏秋冬,我見過它下雨的樣子,見過它狂風大作的樣子,見過它春風和煦,Sunny融融的樣子,亦見過夏日颱風前的整日悶熱;我喜歡它的每一個樣子,我喜歡坐著公交車穿行在這個城市之中,喜歡在週末的下午坐在書城,翻一本書,也喜歡拉上同學去逛女人街,喝奶茶,逛超市,雖然它在我的記憶中的存在時間不長,但我喜歡它,即使它沒有上海的繁華,也沒有很多的景點,但我就是喜歡,沒有過多理由。

    我很慶幸,我是一個溫州人,我也很慶幸,我能在新疆呆過十個春秋,這些記憶帶來的溫度,是不能被取代的。也許在外人看來,溫州也好,新疆也好,它只是一個城市,沒有什麼特別,它的名字不過只是符號,就跟"北京","上海"一樣,除地理位置,政治意義,城市規模,人口規模,經濟發展程度外,無異。但是對於在那裡生活過的人來說,它是有溫度的,有喜怒哀樂的,就像溫州,新疆之於我一樣。

  • 3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年過半百,早已過了知命之年,即將“耳順”。已經坐過不知多少次火車了,回首過去,與鐵路的故事和記憶,縈繞心頭,情思綿綿,實難忘懷……

    我是一個出生農村的窮苦人家的孩子,家裡姊妹眾多,共有七個。父母是普通的農民,家裡經濟狀況可想而知,度日艱難,短褐不完。到了我出生的時候,還好,不至於捱餓,但整天吃的是山芋、山芋幹,甚至還吃過山芋秧,以至於上大學(那時生活費國家提供)乃至工作之後到現在,對城市裡一直火爆的烤紅薯,避之惟恐不及,很簡單的道理,吃傷了,吃過了,吃怕了。而當時村裡絕大部分人家的經濟狀況和我們一般無二,彼此彼此。

    礙於這樣的經濟狀況和條件,記得小時候,汽車都很少看到,但火車卻是例外,看到的次數比汽車多得多。因為我們在隴海鐵路附近,近水樓臺。

    隴海鐵路東起連雲站,與海運港口相接;西行至蘭州,是貫穿中國東、中、西部的鐵路幹線。這條鐵路的修建,海州人沈雲霈功不可沒,居功至偉。

    沈雲霈生於1854年,地地道道的海州人。沈雲霈是清光緒二十年甲午科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農工商部右參議轉左參議、郵傳部右侍郎、郵傳部尚書、津浦鐵路會辦大臣、吏部右侍郎等職,時為蘇北著名的在京高官。

    1916年,隴海鐵路通至徐州以東,對於這條鐵路的出海口問題,沈雲霈與當時另一個實業鉅子南通的張謇發生嚴重分歧。沈雲霈主張隴海鐵路修到海州,張謇則主張把東隴海鐵路修到南通。這場爭論在當時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江淮人士更是議論紛紛,各有所屬,互不相讓。在沈雲霈的力爭下,隴海鐵路東段最終修到了海州洪門,成為海州經濟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從此,海州成為中國鐵路交通線上的一個新起點,更成就了今日連雲港。

    非常巧合的是,我出嫁的大姐家就住在鐵路線的北側,相距不到一公里。在大姐家門口,鐵路一覽無餘,更遑論過來過去的龐然大物火車了。為了看,為了多看火車,我還未上小學的時候,經常賴在大姐家裡。上小學時,只要是假期亦復如此,初中人大了些,火車見得多,才不再經常上大姐家去住。記得有一次那時大概五六歲的樣子,聽到火車的汽笛聲,立即放下吃飯的碗,拔腿就跑,因跑得過快,被門檻拌了一下,摔痛了腿,摔破了皮,也不管不顧,爬起來繼續跑,只是想多看一會火車風馳電掣的身影……但遺憾的是從來沒坐過,因為捨不得花費,甚至可以說沒有錢讓你花費。因為那時候連區區的一二塊錢學費都交不起……

    高中畢業考上大學,每年開學放假有好多次坐火車的機會,而且車票半價。每次坐火車的心情都是挺激動的,就是現在,外出和返回,可能的情況下,我也寧願捨近求遠,多花費些時間,選擇坐火車。

  • 4 # 影片小白闖天涯

    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火車去杭州玩,是那種綠皮車。當時很慢的,要開1天多才能到。我抬頭看見天上有很長的一條好像什麼東西飛過留下的白煙,我就大喊“看流星、流星”。車上的人都很吃驚的抬頭去看,看完之後全都樂了。現在才知道那是飛機飛過留下的白煙。

  • 5 # 牙刷掉根毛

    人生第一次做火車是上大學,從亳州到巢湖。清晰的記得1409次,提前兩個小時到火車站火車,生怕趕不上,揹包裡面帶了母親準備的一大包吃的熟雞蛋等等。開學季火車很擁擠,空調很冷,又從揹包裡面拿出來厚衣服穿上。

    後來上學期間也多次就做這個往返的火車,因為只有它能買到座位,夏天空調很冷,冬天空調很熱,火車接頭的廁所味道超級重,這便是大學四年的火車經歷。

    等到工作了之後就很少做火車了,工作十年到現在,前面5年在車間從一線工人打掃衛生做到工程師。後面5年轉了銷售,又開始了火車之旅,每週不停的出差,但是都是買動車了,提前20分鐘到達即可搞定坐車,從來沒有趕不上的,乾淨又舒適。真是感嘆中國高鐵的發展。

    在後面2年便買了車子,出差也是自己開車,就很少做火車了。

    隨著工作的發展,最近一次做火車是到迪拜,做軌道交通,體驗感覺還是比較舒適的,兩邊的高樓大廈風景也是非常的壯觀。

    關於火車或者軌道交通,前兩天聽到的悲慘新聞就是蕪湖還未建好的輕軌橋樑,有一段斷裂掉下來了,真是可悲,又有多少人要去坐牢了。身為一個新蕪湖人,以後就算建好了,還敢坐嗎?

  • 6 # 開著封閉三輪樂

    我家緊挨著二連浩特火車站對面居住,我記得二連火車站站前種了許多沙棗樹,因為沙棗樹是耐乾旱的樹木,二連是比較缺水的城市,風沙特別大,所以車站為了擋避風沙,種了很多沙棗樹。這也成了我們鐵路邊小孩兒玩耍的天堂。那時候家裡窮吃不起糖,而沙棗樹的沙棗對我們這些小孩有很大的誘惑力,二連車站沙棗樹的沙棗又大又甜又沙,但是沙棗樹上的倒刺也很多,小時候我不知道,因為拔沙棗掛爛多少條褲子,捱了多少頓揍!

    二連浩特市與蒙古的扎門烏德接壤,二連火車站是國際性車站。二連車站站臺上經常存放的許多出口的貨物食品,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我就經常上火車站站臺上偷好吃的,什麼糖呀!沒見過的水果,各種罐頭,各種乳酪小米等等!但是因為這些我也沒少捱揍,我父親管理是很嚴格的,記得有一次我從站臺上偷了許多罐頭,糖,乳酪,小米還有飲料。讓我父親知道啦!那頓揍呀,打的我三天沒有下地,至今還印象深刻。對於二連車站,我有很多小時候的故事,有著非常懷念的往事,在記憶中那就是我最快樂的兒童時代!是我一生珍惜的寶貴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桶一次性衝不淨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