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農人張春
-
2 # 使用者漫遊田園人生路72
謝謝邀請:萬物生長對人類都有難解神秘之處,這些雜草,樹木都是自然生長的原生態植物,包括農作物,瓜果蔬菜,藥材,花卉類都是生長在適宜地域氣候土壤包括季節性,才能生存生長而旺盛到生殖期開花結果,而且因適宜生長期也避免了蟲害發生期或沒到蟲病害發生期就己經結束了生命史期。
而現在所種的農作物以及果樹類大都是改良培育品種又是嫁接,把原有的生長適應基因習性都有點改變生存開花結果又高產能的新品種,還要適應不同地域土壤和氣候中生長開花結果。
農作物果樹類想要豐產穩產,都需要加強管理,施肥噴灑葉面肥,植株就健壯旺盛才能達高產,而且農作物果樹類開花結果出的,瓜果豆糧食類都含有很高營養的蛋白質,維生素物質,糖分,碳水化合物的成份,所以生長中都吸收很多營養肥料和微量元素供養。
-
3 # 泥糖小丫
荒草指的是對人類的農作物有害的野草類,生命力極強,不受土壤的貧瘠和水土肥沃的影響,大有隨遇而安的生長特性。
山上的雜草有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有多年生的宿根植物,當四季輪迴,冬去春來時,枯萎的野草又會重新發芽開花繁殖。
野草的籽有休眠的特性,只要是飽滿的種子,即使放在乾燥的地方很多年,只要沒被蟲吃,待到合適的季節,有足夠的水份依然能發芽。所以春風吹又生,千年草籽萬年魚子的佳話可不是隨便說著玩的。
我們不難發現,只要你足夠心細,山上的雜草和田間的雜草是不相同的種類,雖然都是草,但看起來山上的雜草似乎要比田間的雜草生命力要強一些。
山上的雜草多數是落葉植物,時間一長,落在土壤上的葉子枯萎腐爛,反而成了這些雜草的養料,自然成了腐殖土,而這些雜草就會長的非常的茂盛。
田間的雜草呢,會搶奪人們施在地裡的養料,也是長得非常的好。那麼,為什麼人們種植的果樹,如果不施肥的情況下會長得非常的瘦小呢?
其實這些果樹和農作物都是非常嬌氣的,果村它本身就是人類透過嫁接得到的樹種,農作物也是人類培育出來的,它們的生長,若是沒有人類的管理是不可能有收穫的。
它會象人類一樣,缺乏各種元素,然後從植株上的某些部位表現出來,要麼出現葉黃不長,要麼出現樹冠不肥,要麼出現落花落果等等現象。
而且果樹本身是喬木類,不是灌木,也不是草類,它所需要的養料比草要多得多,如果土壤裡的有些元素不能滿足它的需求,他就會長得非常的矮小,果子也不好吃。
我們形容一種家禽,或者一種植物,叫肯吃不肯長,其實這也是一種病態的反應。大自然是很奇妙的,萬物的存在,都各有各的生存方式,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物種進化而來的規律,野草同樣如此。
-
4 # 老周說三農
為什麼感覺荒山裡從來無人施肥的叢林荒草都長勢良好,農作物和果樹就不行?
確實如此,山裡從來無人施肥的叢林荒草都長勢良好,在大山深處,野生植物是自生自滅,年復一年的生長與死亡,由於植物死亡後所含有的有機質在原來的地方存在,形成很厚的腐殖質。如果叢林荒草都被人類採走或者草食動物採食後,就沒有多少有機質留下來,土壤也就會變得非常貧瘠。
植物可以利用Sunny、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土壤中的礦物質和水分,透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質,下雨時的閃電能夠使空氣中的氮合成可溶性的氮素隨雨水降落到地面,供給植物的氮素,使叢林荒草都長勢良好,叢林的落葉和枯草就在原地儲存,經過微生物的發酵後將有機質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供第二年叢林荒草生長所用,土壤中的有機質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肥沃。
農作物和果樹光合作用的產物全部被人類收穫供人類享用,連農作物的秸稈都全部被收走,一點有機質都沒有留下,土壤中的營養素被農作物和果樹盡數吸收,土壤肥力越來越少。如果不施肥料,農作物和果樹就是在貧瘠的土壤中生存,很難結出水果和糧食。有支出才能有收入,就與俗語所說“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一樣,哪裡有白吃的好事。所以種植莊稼和果樹每年都要施肥和追肥,取回的糧食和水果含的營養素與給農作物施肥的營養素要相同。取回大於追肥,土壤就會越來越瘦,所以現在要求秸稈還田,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就是這個道理。
-
5 # 下壩毛哥
近年來,進入農村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到處是野草,這在15年前,是不可能存在的現象,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餵養耕牛,很多寨子因無草割還經常與周邊寨子上的人們發生口角甚至衝突,如今,耕牛不見了,而見不到草的景象完全變成了雜草遍地。
那為什麼荒山叢林跟荒草沒人施肥怎麼就那麼長得好,而種莊稼跟果樹不施肥卻不行呢?首先,我們說說農作物跟果樹
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農業歷史,農作物跟果樹也種了很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馴化及品質改良,在耕種過程中,大部分都是批次栽種,在各種農作物跟果樹生長過程中,對於營養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人們耕種的土地,從原始的土壤到耕地,肥力多數殆盡,所以在耕種時,就需要年復一年的補充肥料,才能使得果樹及農作物正常生長。
比如玉米需鉀量大,土豆紅薯需磷鉀肥及硼肥較多,果樹對於磷肥需求量大,在農作物跟果樹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肥,在土地還是原來的土地,土壤已不再是以前的土壤的情況下,就得補充各種營養元素及微量元素;
其次,再看看叢林荒草
在山野中,多叢林荒草,它們所處的環境,完全能滿足其生長。荒山上,沒有人類年復一年的耕種,土壤肥力消耗不是很大,只要人類不涉及不破壞,地上的種子,不管是荒草還是叢林灌木,都會自由的生長。更重要的是荒山上,各種野草及灌木叢林,都有其生長週期跟生長習性,樹上的葉子跟枯萎的野草,掉落在地上,就會慢慢腐爛,從而為來年的植物生長提供養分,週而復始,所以,荒山並不卻是自然肥料。
因此,不同的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差異,就會形成自然的生態圈,為了獲得更高的收成,就會透過施肥促進農作物及果樹的生長,而荒山叢林跟荒草,人類使用頻率不高,同時還擁有自然肥料,故此,荒山上叢林荒草長勢良好,而果樹跟農作物卻不行。
-
6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荒山上的雜草生長茂盛,但是種植農作物和果樹就不行?的確如此,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雜草和果樹、農作物生長目的的不同。一個是為了繁衍後代,一個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澱粉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需求,在什麼地方種植兩者都會有區別的。
1、農作物和果樹的生長形態發生了大的變化。我們種植的農作物、蔬菜、果樹甚至是家禽、家畜,都是從野生品種馴化出來經過種植或者養殖之後可以滿足人們對蛋白質、澱粉以及其他營養的物質的需求。所以,這些農作物、果樹和蔬菜等的形態與原始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玉米的穗變大了、小麥的穗也變大了、果樹的果實變大了、蔬菜的葉片變大了。這樣的話,如果沒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必然會出現產量低、品質差、長勢不良的情況發生。
2、一些農作物的營養生長量過大。如果您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雜草可以用茂盛來描述,雜草可以用茁壯來描述嗎?除了菖蒲等幾類較為粗壯的雜草之外,其餘的雜草個體其實都是很瘦弱的,瘦弱的莖稈、細細的葉片。但是我們種植的農作物呢?比如說玉米的莖稈多粗壯、小麥和水稻的莖稈細但是分櫱數量較多,這麼大的營養生長量還是集中到一個點,所需要的養分必然會遠遠的高出雜草正常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3、生長的目的不同。雜草生長的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的生產種子來繁育後代,而且為了提高種子的數量大部分的雜草種子都已經儘可能的小,也只有種子儘可能的多,才能繁育跟多的後代。農作物呢?目的是為了提供更多的果實或者葉片等供人們食用,滿足對養分的需求。所以,在養分供給不充足的情況下,雜草還是可以茂盛的生長。但是農作物呢?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這些草其實都是雜草,適應性特別強。據全國農田雜草考查組調查,共發現雜草種類有77科,580種。其中:稻田雜草129種,佔22%;早地雜草427種,佔74%;水田和旱地均有的雜草24種,佔4%。在這些雜草中,一年生雜草所佔比例最大,共計278種,佔48%;其次是多年生雜草,共計243種,佔雜草總數的42%;再次是越年生雜草,共計59種,佔雜草總數的10%。其中,菊科雜草種類最多,共計77種,佔13%;禾本科雜草共計66種,佔119%;莎草科雜草居第三位,共計35種,佔6%;以下依次為唇形科(28種)、豆科(27種)、蓼科(27種)、十字花科(25種)、藜科(18種)、玄參科(18種)、石竹科(14種)、蓄薇科(13種)、傘形科(12種)。
雜草不但適應性強,基本上什麼地塊條件都可以生長,而且有雜交授粉,連續落籽等特性。要不然怎麼會發明除草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