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方略
-
2 # poplare
【Pop職言】企業制度和管理流於形式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制度本身先天不足、企業高層不重視、宣貫培訓不到位、監督執行不到位等方面。
1.制度本身先天不足如果企業管理制度的有關條款本身就不合理,那該制度就存在先天的不足,釋出後也難以執行,最終會流於形式。
因此,企業起草規章制度,一定要按照規範的編制審批流程,透過啟動、分工、草擬、徵求意見、專家評審、報批、批准、釋出、培訓宣貫、執行、修訂等環節。
2.企業高層不重視制度也許是好制度,雖然釋出了,但是如果企業領導和管理幹部不重視,不嚴格遵照執行,那麼就會上行下效,企業基層員工也不會當一回事,最終制度流於形式。
因此,企業制度的執行,領導要做表率,要起模範帶頭作用,這樣制度才能執行到位。
3.制度宣貫培訓不到位如果制度釋出了,但是制度的歸口管理部門在企業內部宣貫培訓不到位,或者根本沒有組織培訓,那麼該制度就會由於缺乏落地執行的條件而執行不好。久而久之,制度也就流於形式啦。
4.制度監督執行不到位制度釋出後,特別是制度實施的初期,管理部門必須花大力氣監督執行。
因為員工在新舊制度的過渡階段,會出現執行盲區,也會有牴觸情緒,這就需要制度執行部門給予解釋說明,並監督執行。時間久了,養成良好的習慣,制度執行就順暢了。
-
3 # 小朱記職場記
我是跟隨公司一步步走過來的,期間也有很多形式化的存在,我來講下我知道的具體的因素。
第一、企業目標指定過高或者過於理想化,畫餅畫的太大,員工使出吃奶的勁道也無法完成。時間一久,員工感到前途渺茫,再努力也達不到,反正努不努力結果一樣,索性就懶散墮落,敷衍了事了;
第二、制度流程完美,但缺乏有效執行措施,也就是執行力,銷售界有句話:銷售不跟蹤,萬事一場空。同樣的道理,執行力的缺失,只會讓一些好的制度形同擺設,大家都只是在應付中度過,從中層管理到下面員工,每個人都在“磨洋工”,甚至去鑽漏洞;
第三、制度獎懲不合理,講究公平。職場上沒有公平可言,員工出來上班最終是為了賺錢,但重罰輕獎,把一些風險轉移到員工身上,導致員工處處謹小慎微,做事畏首畏尾。不願意去挑戰,不願意去進步。那麼這個制度也就沒執行力度了。
-
4 # 春語清文
成功的企業必定是制度建設健全,管理卓越;而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同,但深究其原因,制度流於形式化,執行力不強,管理不完善是其主要症因!下面對造成企業制度和管理流於形式化的主要原因做一分析:
1.老闆及管理高層對管理缺乏認知,不重視企業制度建設。
現代企業不是手工作坊,“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它是一個群體團隊,而要管理好這個團體,必須有共同價值觀和共同認知,形成經營理念、制定戰略目標;對行為“定規矩”、“劃紅線”;凡是能做到的都要形成政策、制度、標準、流程、規範;確定管理模式,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其管理模式就是:機構+制度+執行。
制度建設與管理方法的確定,必須要得到老闆及管理層的高度重視與認可,並率先垂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如若不然,企業制度與管理是難以實施的,必然流於形式化,形同虛設。
2.沒有共同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缺乏引導共同行動的思想內涵。
共同價值觀是企業發展的底蘊,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靈魂,它與企業的經營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的思想內涵——精髓,可以創造出制度規範和管理方法,而在這種內在的共同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引導下,老闆與員工必會自覺調節自己的行動去服從企業制度與行為規範。反之,企業則如同一盤散沙,“各打各自的小算盤”,敷衍了事,甚至會發生內耗,阻礙企業的發展。
3.員工對企業制度與管理沒有認同感,使制度與管理成為“無根之草”。
任何成功的企業制度建設與管理,都需得到高層管理團隊與全體員工的共同認同,使員工個體價值觀與企業群體價值觀達成一致,這是重中之重。可以說,沒有廣大員工思想上的認同,就沒有企業制度建設與管理。當然,也不能把企業制度建設與管理,狹隘的理解成老闆管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得不到員工認同的企業制度與管理,就會成為擺設,成為“無根之草”,變得毫無用處。
4.圖省事,照搬複製其他企業的制度或管理方法,使企業制度與管理“水土不服”。
制度與管理方法,是每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經營中不斷摸索總結而形成的,它是獨一無二的,萬萬不可照搬複製其他企業的。“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否則,為圖省事,完全照搬他人的方法,要麼是“水土不服”,要麼是適得其反。
5.企業制度與管理方法不科學,既不適用,也無操作性。
企業制度與管理模式,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戰略理念、經營目標、共同願景、技術工藝等自行設計。既要科學,又要適用,要具有可操作性。所以,企業在制定政策、制度、規範、流程、標準時,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重要的是必須廣泛徵求全體員工意見,得到他們的認同。上下結合,科學論證,既要有前瞻性,又客觀合理,便於執行操作。不科學的、無法操作的制度等於廢紙一張,不適用的管理方法如同是“濫竽充數”。
6.企業雖有制度與管理模式,但執行力虛弱,落實效率差。
制度不一定以多取勝,符合為好,管理模式不求複雜,適用就行,但一經實施,就得嚴格執行,不能搞“人情”管理。同時,要減少管理“中轉站”,避免層層傳遞虛耗資源,組織機構須呈“扁平化”,使執行力與落實高速、有效。
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是硬道理,不是口號,“制度誠可貴,執行最為高”。制度不能簡單的貼在牆上,而應該貼在員工的心裡。制度是“刀刃”、是“紅線”,無論是老闆或是員工都應一視同仁。老闆及管理高層更應帶頭嚴格執行,起到榜樣表率作用。別隻會在頭腦中陶醉,落實才是一切,執行才是生存之源。否則,沒有執行力的制度必然流於形式。
執行=戰略+運營+員工=企業
7.制度與管理執行缺乏保障,執行力消極懈怠,落寞而終。
任何一種制度或管理模式的執行,都需有共同價值觀作為保障。照章辦事,客觀公正;有執行,有考核;績效獎懲:有理、有據、有力、有節。好的,要激勵。獎勵既是發給員工的“甜棗”,也是精神催化劑;錯的,要懲罰。處罰既要有巴掌,也要有原諒。獎懲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藝術。獎懲的典型事例,可為制度與管理的規範執行樹立榜樣,維護制度與管理的公平公正與持續久遠。
企業制度與管理執行,最怕的是模糊不清、“和稀泥”、“充好人”,“幹好幹壞一個樣”,它會使制度與管理變得碌碌無為、落寞而終。
8.企業制度與管理方法陳舊落後,缺乏創新,沒有先進性。
制度與管理方法保持活力和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是企業健康常青的良藥。社會是發展的,環境是變化的,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 就會面臨一個戰略轉折點。此時,各種因素的平衡在結構、經營方式、競爭方式上都會發生變化,需有新的戰略理念引導創新,摒棄陳舊制度,創新管理方法,與時俱進。否則,企業必會步入衰退的低谷。
沒有永遠的經驗,只有不斷的創新。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創新提高,唯有創新,擁有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的能力,才能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才有企業未來。
行動決定價值,執行反映思想。只有嚴格執行的企業制度與管理方法,才行之有效;而流於形式化的企業制度與管理方法,是徒勞無益的!
回覆列表
管理制度的根本作用是控制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如果制度出現形式化,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企業職責許可權不清晰;
所有的管理制度一定要有責任人,還要給予他們相應的權力。
第二,管理制度過於繁瑣,不具備執行的可行性;
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要結合組織情景,量身定做才能執行,不流於形式。
第三、制度沒有監督、績效、改進的機制。管理制度不流於形式的重要因素一定要執行過程檢查、考核、改進活動持續進行。
這樣,企業才能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