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城山張道士

    寫西塞山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曾經是軍事要塞,而今山形依舊,可是人事全非,拓開詩的主題。我覺得可以改為:人生無需悲往事,恰如西塞屹江流。

  • 2 # 劉道嚴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一詩中以西晉滅吳的歷史故事懷古傷今。前四句表面上描寫西晉滅吳,個人卻覺得是劉禹錫寫的是國家一統,天下必合,是必然趨勢。後四句則描寫了西塞山,傷感西塞山依舊,而世事人非。

    若結合前四句來看,到了“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不僅僅提現了劉禹錫的傷感,更是達到了收攏且簡潔的效果,直點全詩主題,感傷世事無常,變幻難料。

    接著看“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這兩句的承接。

    全篇中心於第五句一言而畢,而且非常巧妙。個人認為第五句妙在上括前四句外,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描寫,傷感世事,但“幾回”和“往事”則表達了更多的無奈,但無奈中還透著家國之心。

    劉禹錫在前四句之後,於第五句中直接 利落的點名全詩主旨。於第六句寫到了西塞山,但卻沒有描寫西塞山山姿如何。卻用了“山形依舊”四個字,來表示西塞山的山勢未變,特別是“依舊”二字更是在原有之上凸顯了對世事變幻的無奈。結合金陵城六朝古事,西塞山在旁一同見證了多少興亡成敗。又更加對第五句的“傷”進行了對照,更體現劉禹錫的所“傷”,“傷“了國家興衰,“傷“了山河日下;“傷”了世事變遷,“傷“了人生無常。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二句意境最重,單獨拿出已是在主旨明確之上帶有意境,而意境之中又強調了主旨。在全詩中則為全詩詩眼,為全詩最重要之處。

    至於題主所問能否改動而讓詩句更有韻味,個人認為想改的話可以改,但改完之後是否能有劉禹錫的意境我不知道。個人又水平有限,無法無法提出什麼改的建議,所以對我目前而言還是不改的好。

  • 3 # 張忠學8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我覺得劉禹錫這兩句詩寫的很好。說要改動不敢。可否這樣說:人生如夢往事多,世間萬物皆為好。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 4 # 素心流年

    出自劉禹錫懷古詩的代表作,無論藝術與思想,都歷來評價甚高。

    1 原詩

    《西塞山懷古》(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西塞山:今湖北黃石東面的長江邊。嵐橫秋塞,山鎖洪流,形勢險峻,是六朝重要的軍事要塞。

    824年,已50多歲的劉禹錫由夔州(今重慶奉節)刺史調任和州刺史(今安徽和縣),沿江東下,途經西塞山,想起六朝歷史,公元280年,晉武帝命王率領以高大的戰船組成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詩人以此,有感而發。

    劉禹錫任和州刺史之前,因參與王叔文變革,陸陸續續已經歷長達二十來年的貶謫生涯,雖沒有像蘇東坡那樣徹底看淡,卻也對仕途感悟頗多。

    清代學者錢朝鼎評價這首詩:“此真唐人懷古之絕唱也。”

    唐人懷古詩中,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與《烏衣巷》是不得不提的千古佳作。

    2 這首詩寫什麼?

    先寫古!

    王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王是誰?

    晉武帝司馬炎得力的干將,鎮守益州(今西南地區,三國時三大州之一),密謀伐吳。公元280年,自成都出發,順流而下,逼近吳都建業,率先進入南京西的石頭城,接受吳末帝孫皓的降書,實現西晉大一統。

    據說王濬造有連舫大船,長達千尋,每船可裝二千多人。船上建有城樓,可馳馬。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從未有過,名副其實的“樓船”。攻打吳國時,遇到了吳軍設定的攔江鐵鎖和江中的鐵錐。又做了幾十個大木筏,筏上扎有草人,鐵錐都被筏帶走。又做火炬,灌上麻油,點燃,熔化鐵鎖,一路無阻。

    當王濬高大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時,自古繁盛的帝都南京城的王氣一下子就消失殆盡了!

    詩人看到西塞山天然的地理優勢與戰略重要位置,自然想起曾經的歷史,即使再顯赫一時,也成了後來人的感嘆而已。

    第一句妙在一“下”,一“收”:一“下”,如何迅速,何等氣勢,一“收”,又如何狼狽,何等可悲!益州與金陵,相距遙遠,可戰爭來得太快,一方是聲勢赫赫,精心備戰,一方已是強弩之末,還妄自尊大,無辜的金陵城黯然失色。

    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這一句寫戰事的結果。

    百丈的鐵鎖攔江,千斤的鐵椎沉底,自認為是堅固的防禦,誰能料,石頭城上還是升起了降旗。

    這一句又是對比,一句是堅固無比的防禦工事,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憑藉長江天險,江中暗置鐵錐,江面橫鎖鐵鏈,自以為是,高枕無憂。一句卻是意想不到的失敗,石頭城上降旗飄揚,東吳被滅,充滿了諷刺。

    再強大的帝王基業,也有黯然失敗,悄然落幕的時候!詩人在感慨歷史的興衰,也在表達人為因素對改變歷史的重要作用。

    再抒懷!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由思緒裡的歷史,回到眼前的現實:人世有多少令人感嘆的往事,西塞山一如從前,枕著滾滾而逝的長江。

    傷心事顯然指的是歷史興衰更替的往事。西塞山一如歷史般的重要,只是,曾經在這裡上演的大戰,無論是勝了的司馬炎的西晉,還是被滅亡的吳國孫皓,如今,連殘存的痕跡都沒有了,只剩山川依舊,江水長流。

    這句話在寫景,然而西塞山什麼景,如何山勢險峻,怒濤滾滾,詩人卻什麼都沒寫,因為這一切都“依舊”,千百年來,始終都一個樣,卻早已物是人非,時過境遷,滄海桑田了。

    這一句若改,無非是一個“寒”字。然而,無字可替。從字面上照應尾句的“秋”,秋涼,江水生寒。更深一層,是意境,環境給人的心理感受,西塞山依舊,然而早已恢復了平靜,甚至是秋意蕭瑟中的冷清荒涼,如此顯赫之地也會被世人所遺忘,淒寒無聲,令人惋惜。

    懷古詩中,類似的句子比比皆是:

    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人們為何都有相同的感慨?懷古傷今,順帶傷己。以歷史的悲劇警醒當前的時事,以古人的作為感嘆自己仕途失意,功業無成。

    劉禹錫以西晉滅吳的史實來表達上層階級的思想與作為對於國家興亡有多麼重要,“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是針對晚唐日益哀微的國勢,有感而發。只是一個臣子的良苦用心,君主未必就能體會到。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如今,四海統一為一家,往日的軍事堡壘,如今已荒廢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

    如今的家國一統,不同於以前了,詩人顯然在表達生活在大唐由衷的優越感。

    曾經重要一時的軍事壁壘,在蕭蕭秋風,一片蘆荻中,更顯荒涼冷寂,這是曾經的六朝覆滅的見證。最後一句景有無限嘲諷意:任何佔據一方的分裂勢力,最終都會被滅亡,江山統一,是歷史的趨勢。詩人有意強調四海為家,實在暗諷晚唐的藩鎮割據,顯示大唐不可侵犯的威嚴。

    這首詩以西塞山為觸點,以西晉滅吳為基點,表達歷史興衰,世事變遷的感慨,卻帶著詩人強烈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意識,一方面,以大唐一統為榮,暗諷割據勢力最終覆滅的下場,一方面又感嘆統治階級的思想作為對於國家的重要作用,為晚唐的前途與命運而憂慮。

    一首詩,寫歷史,寫現實,短短八句,包含無數情感的解讀,是一個詩人對國家的一片赤誠,也是作為臣子報國無門的無奈流露。

    與《烏衣巷》相比:“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同樣懷古,表達歷史的滄桑鉅變與人事無常的感傷,然而從思想方面,《西塞山懷古》要深刻些,七律更為整飭,精琢。《烏衣巷》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意境更勝一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駕遊,走川藏線吃住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