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砍名著
-
2 # 清風明月話歷史
宋江並非誠信讓位,他的推讓是一齣戲,也是套路,自古以來,每朝每代皇帝登基之時,都要裝模作樣地搬演一次。這套形式叫做“三勸進”。顧名思義,就是臣子要勸進三次,皇帝要推讓兩次,最後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我們來好好還原下《水滸傳》中的這齣戲。
梁山的老寨主晁蓋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不幸中箭身亡,臨死前當著眾兄弟的面,跟宋江說:“誰要拿得史文恭那廝,誰當梁山之主。”
後來宋江領兵攻打曾頭市,史文恭卻是被河北玉麒麟盧俊義擒獲的,按照晁蓋的遺言,這梁山寨主的位置應該是盧俊義的,宋江最多也只能當個副寨主,但是兩人經過一番推讓之後,最後宋江卻當了梁山寨主,盧俊義只是一個副寨主,作者將這個場面寫的很精彩,我想給大家仔細講講。
宋江令人將史文恭剖腹剜心,領著眾位兄弟祭拜晁蓋完畢後,在忠義堂上,與眾位兄弟商議立梁山泊寨主的事情。
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是吳用,說道:“兄長你當寨主,盧員外當副寨主,其餘眾位弟兄,位置順序不變。”
為什麼第一個站出來說話的人不是公孫勝,不是林沖,更不是武松,而是吳用呢?
我們知道當時晁蓋已死,宋江為梁山立下了赫赫戰功,108將中很多人都是宋江介紹入夥的,他早已是梁山的“無冕之王”了,而吳用上梁山比較早,一直是梁山上的軍師,乃是梁山的核心人物(二號人物),所以以他這樣的身份出來推舉宋江才是最有份量的,令人信服。林沖,武松,甚至公孫勝出來講這話都是不合適的。
其實這是第一次勸宋江當寨主,由二號人物吳用一人完成的。
宋江聽完後,推卻了,說道:“晁天王臨死前曾有遺言:誰要是捉得史文恭,不管什麼身份,便當梁山泊之主。現在盧員外生擒了史文恭,並將那廝的人頭祭獻給了晁天王,報仇雪恨,應該立為梁山之主,你們不必多說。”
盧俊義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雖然生擒了史文恭,但是入梁山比較晚,立功較少,而且108將中只有燕子浪青是心腹,哪裡當的了寨主,於是連忙說道:“小弟我德薄才疏,怎敢當梁山寨主啊?要是能上108將的榜單,即使排到末尾,我都覺得有些愧疚。”
宋江聽完後,還是不肯接受寨主寨主之位,並一一列舉了自己三個地方不如盧俊義。
第一,論長相。說自己“矮矬黑”,不如盧俊義“高富帥”,相貌堂堂。(我也是醉了,這是當寨主,講智謀,論能力,又不是去相親……)
第二,論出身。說自己出身較低,不如盧俊義高貴,而且自己還是個逃犯,不適合當寨主。
第三,論能力。說自己手無縛雞之力,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而盧俊義武藝高強,力敵萬人,而且還通今博古天下,誰不望風而服。
三點列舉完畢後,宋江站出來推舉盧俊義當寨主。
盧俊義聽完這些話後,嚇得不輕,連忙拜倒在地,說道:“兄長你不要再說了,我就是死,也不會當梁山寨主的。”
其實這是第二次勸宋江當梁山寨主,由盧俊義一人來完成的。
這時,梁山上的軍師吳用又出來勸說了,對宋江說道:“兄長為寨主,盧員外為副寨主,我們底下眾人全都拜服。兄長如果還是要再三推讓的話,恐怕寒了眾人之心啊!”
原著上還有這樣一句話,“原來吳用已把眼視眾人,故出此語。”意思是說,吳用說這話之前,已經用眼神關照了底下眾人。(我覺得作者寫的很到位啊,影視劇有演出這種味道嗎?試問大家看懂了吳用的眼神嗎?)
吳用用眼神關照了108將之後,那就熱鬧了。
首先,黑旋風李逵跳出來哇哇大叫道:“老子在江州捨命把你救下,眾人都饒讓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讓來讓去,做甚鳥!我便殺將起來,各自散夥!”
第二個是武松。他見吳用眼神示人,也當場發作叫道:“哥哥手下許多軍官,受朝廷誥命的,也只是讓哥哥,如何肯從別人?”
第三個就是赤發鬼劉唐,他也趁機叫道:“我們起初七個上山,那時便有讓哥哥為尊之意,今日卻要讓別人!”
最後連花和尚魯智深也按捺不住了,當場大叫道:“若還兄長推讓別人,灑家們各自撒開!”
宋江見底下“群情洶湧”,這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當梁山之主。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如果真以為宋江是不願意坐這梁山寨主之位,是在108將的逼迫之下,這才上位當了寨主,那麼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宋江早就覬覦梁山寨主的位置了,他在眾人面前退讓一番,只是裝裝樣子,演戲罷了,並非出自真心。
其實一切都是套路。自古以來,每朝每代皇帝登基之時,都要裝模作樣地搬演一次。這套形式叫做“三勸進”,顧名思義,就是臣子要勸進三次,皇帝要推讓兩次,最後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一般來說,第一勸進都是由在百官之中有威望,有號召力地二號人物提出,先是“拍馬”一段,說你本是布衣,經過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之後,終於開創了今日地局面,主公應該順從天意人心,登基稱帝。
主公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心中自然竊喜萬分,但是臉上卻裝出一副十分驚訝的樣子,然後說自己無德無能,不能登此大位,全是一些言不由衷地假話。
第二大臣看到主公推卻後,連忙再次進言,進行第二次勸進。說主公啊,接著馬屁一通,最後說你不登此位,沒有人比你更合適了。
主公聽完後,還是搖搖頭,擺擺手,繼續推卻,隨便找個理由,說自己不合適,不能登此大位。你看宋江連自己長相醜這種理由都搬出來了,我也是醉了。
這個時候,其他文武百官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誰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誰肯放過這麼好的拍馬屁的機會呢?於是紛紛跳出來進言,將勸進推進了高潮。
第一個跳出來說,主公啊,您若是不登此大位,老子心也寒了,還不如回家賣紅薯了。
話音剛落,第二個又跳出來了,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磕頭,哭道:”主公啊,您要是不肯大位,我也告老回鄉了,大家散夥得了……“反正是一邊磕頭,一邊哭,就像家裡死了人一樣的悲痛。
第二個還沒有哭完,第三個跳出來了,大聲叫道:”主公啊,我們大傢伙跟隨您打天下,求的是什麼,還不是希望有一天你能登基稱帝,帶領大夥過上好日子啊,你現在不想登上大位,那我也不想活了。“說完,這人便要撞向柱子自盡。這個人一定要“影帝”來演,因為難度很大。
演的時候,一定要裝出一副主公若是不登基稱帝,他就活不下去的痛苦樣子,而且撞下柱子速度一定要控制得恰到好處,如果撞得太慢,太假,大家一眼看穿,那便成了笑話。如果撞得太快,大家來不及攔阻,真的一命嗚呼,那就太可悲,可嘆了!
最後,主公總不能眼睜睜地看手下一個個不是撞死,就是告老還鄉吧,於是只得點點頭,勉為其難地登基稱帝。當然登基稱帝之前,主公肯定會表白一番的,說這個位置我真的不想坐,是你們逼迫我的。當然臉上的表情是極為痛苦的,就好像要被拉出去砍頭一樣痛苦。(其實主公的心情自然是高興萬分,但是臉上卻要痛苦萬分,不是影帝估計也很難做到的:))
其實三勸進這齣戲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但是封建社會還是照演不誤,不演不行。因為演完之後,大家各有所需,大臣可以加官進爵,主公可以做皇帝,可謂是皆大歡喜。
-
3 # 張慶軍看世界
在梁山,盧俊義的本領是一流的。所謂河北三絕,槍、棒、拳無人能及,一身好武藝,號稱:棍棒天下無對!北京人尊稱其為盧員外,江湖上人送綽號玉麒麟。盧俊義如書中所言“盧某生於北京,長在豪富之家;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更兼俊義作事謹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其人家世清白,為人謹慎,世居大名府。可是這樣的人為何不能做梁山的老大?
其一,梁山的大哥內定的就是宋江。儘管這個人武藝不怎麼的,但是梁山兄弟都唯他馬首是瞻。比如花榮、李逵、武松等人,更有宋江的幾名親隨,比如他的學生孔明、孔亮。宋江是當時梁山的二把手,是晁蓋最信任的兄弟之一,雖然宋江與晁蓋骨子裡兩人有分歧,但是表面上一團和氣。晁蓋在世時,梁山上大小權力尚且是宋江行使,何況晁蓋一死,梁山上更無人敢撼動宋江的老大的位置。宋江待人一團和氣,很多人都是他的死士。盧俊義雖然武藝很高,但新加盟梁山,根基未穩。何況自己的命還是宋江等人前去營救,自然不敢放肆。宋江對自己有恩,盧俊義是個講究信義的人,受人點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豈可中途奪人所愛,如果那樣做自己豈不是不仁不義的人。盧俊義上了梁山,做了二把手,和當年宋江在晁蓋手下做二把手,那是雲壤之別。晁蓋是綠林好漢,說話直來直去,從來不像宋江,雖然表面上如春風拂面,卻背地裡捅刀子。
盧俊義是一個誠實君子,哪裡有宋江那些機謀,因此踏踏實實做一個籠子的耳朵(擺設),不亦宜乎?另外吳用、公孫勝在梁山兄弟中的份量。當年在晁蓋手下,吳用屬於宋江一黨,他知道這梁山早晚屬於宋江的,因此很快棄晁蓋投奔宋江;相比之下,公孫勝比較厚道,他對晁蓋較為忠心,曾經看不慣宋江架空晁天王,而一個人回到故鄉歸隱。但這兩個人如今都在宋江手下做事,一旦面對著一個並不熟悉的盧俊義,當然是只認可宋江。
其二,盧俊義是宋江的一個棋子。當年梁山晁蓋一死,梁山群龍無首,宋江想做一山之主,但晁天王有話:誰能生擒史文恭,便讓他做梁山之主。那宋江既沒有林沖武松的手段,也沒有花榮秦明的功夫,更沒有張清等人的暗器,想要生擒史文恭豈不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但是他在梁山有威望,梁山大小頭領,誰不是仰仗山東及時雨孝義黑三郎的名號,得罪了宋江,就是得罪了黑道老大,凶多吉少。所以說盧俊義可以說武力沒話說,書裡面講槍棒使得天下無對。但是除了匹夫之勇其他一無是處。要說盧俊義去梁山的時候,梁山上已經很壯大了啊,不單單在驚動了朝廷,好多朝廷的一流大將也都是在梁山上了,包括呼延灼、秦明,還有在江湖上文明已久的高手,林沖、魯智深。那打仗前根本就不做好功課瞭解敵人的狀況就直接上去殺奔將去,不是傻子就是不怕死的瘋子。
盧俊義是空有一副好皮囊,也有做領袖的氣質,就是沒有做領袖的智慧。再加上盧俊義被逼上梁山,他不但跟底淺,屬於最後一波上梁山的;而且也比較窮——家產都“給散梁山”了;另外他見識也比較淺,說句不好聽的,也就是個武藝高強的土財主。梁山上一夥當時也就根本沒打算讓盧俊義當泊主,口頭上那樣說只是為了收買人心,然後宋江也就是靠口頭上說讓盧俊義當寨主的辦法,讓他最終死心塌地留著了梁山。同時盧俊義自己也不傻,當時梁山眾人都是聽宋江的。就算他當了寨主,自己在梁山沒有自己的勢力,最終只能是被架空,當個有名無實的傀儡寨主。所以他自己肯定也不會坐那個位置。
其三,盧俊義不敢和宋江爭。盧俊義本來是河北首富之家,被宋江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哪裡還敢再說別的話?當年盧俊義入獄,雖然是老婆賈氏和手下李固通姦,但如果不是梁山吳用藏頭詩的加害,如何讓別人有可乘之機。盧俊義進梁山,只有一個燕青,如何敢在與宋江爭功?毫無疑問他當然不敢,或許說盧俊義在上梁山前那種自傲、自信的氣質上了梁山後是一點也沒有了。他深深的知道宋江和吳用能把梁山做的這麼大那絕對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政治。這恰恰是盧俊義的短板。再說他剛活捉史文恭了,宋江推他做老大,咱們看看下面的那些好漢是怎麼表態的,李逵、武松、劉唐、魯智深這些大漢,那是一邊倒的支援宋江。盧俊義即使他再腦瓜子遲鈍也能看得出來這個老大的位子不能接啊,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了宋江自己做個第二把交椅比較好。所以在打東平、東昌二府的時候,盧俊義說什麼也不敢先贏宋江的了。你別看宋江要把梁山老大的位子讓這個讓那個的。你看哪個敢接老大這個位子?再說了,盧俊義不過是宋江裝點門面,藉以抬高自己身價的一件衣服。有了這件衣服,宋押司便不再是押司,而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
盧俊義既然是河北玉麒麟,一定是非常有名望的,斷不會貪圖蠅頭小利,他也知道宋江辛辛苦苦打下的水泊梁山,不會輕而易舉的拱手讓人,既然是虛情假意,更沒有拿來主義的意思。再說了,這盧俊義本是正經人,原本與黑社會沒有半點瓜葛,是這些江湖老大強拽入夥的。(也算是逼上梁山,只不過是梁山所逼,與林沖有所不同。)這種人也能做得了老大?江湖中誰人能服?
-
4 # 鳳舞香羅
我不認可宋江是真心的讓位,而盧俊義不做梁山寨主,可以說他心思細密想到的結果,只可惜後來一樣沒有善終。
那怕是宋江真心讓位,盧俊義都不會接受寨主之位的,所謂戰場如商場,盧俊義是河北首富,在商場打滾多年,深知沒有根基是難以長遠發展的。
盧俊義在河北商場上是有知望有地位,但商場的人只是金錢交易,而且當時盧俊義已經可以說家道中落,給人陷害,在商場人眼中,已經是一文不值,可以說盧俊義已經沒有任何心腹手下,有的只有一直跟著的燕青。
宋江不一樣,首先在上山上都人稱呼保義,在做人方面是圓滑的,已人際關係上已經建立了大量的關係網,而且上梁山前已經有花榮,李逵等人。而且在山上又建立了大量的人際關係,馬步頭領有大量擁戴他。看盧俊義加入梁山之後多次出兵,只是帶著一些剛在朝廷招安回來的人,並沒有多少原梁山的人。這個時候聰明的盧俊義都看在眼裡的。
無錯,盧俊義的武功可以說是當代天下第一,但問題是他上梁山可謂是宋江和吳用所賜,這樣的搶恩人位置的事,他不敢做,而且不會做。而且他只是殺了史文恭,這個誰殺史文恭誰做寨主一說,只是當時晁天王臨終前說的,這個所謂的口諭最多隻是原梁山那幾個好漢認可,其他人都不會認可的。
在一個重文輕武的宋朝中,盧俊義心中本來就對這些梁山聚義行為看不起,只是為了保命,要保命的他肯定不會做這個出頭鳥,而且宋江本來就是一個局,只是一個為了應付晁天王的遺言的局,只要盧俊義真的接受了這個局,他的腦袋肯定很快會搬家的。
宋江本來就是要借梁山與朝廷協商,重回正道官場,如果真的為了梁山一眾手足,那麼這麼容易招安,可以說這就是宋江的一步棋,他的內裡太強大了,可以說騙了107個好漢的心。
盧俊義是看清梁山這個世道,只是看不清朝廷的多變,最終還是逃不過被害的局面。
-
5 # 水滸傳理性分析評論者
先說宋江的情況,宋江雖為小吏,但實際上是個胸懷大志的人,其人生格局及智商在108將中是排在前列的,他很早認識柴進(王族後代,世襲,享有一定特權)、花榮(朝廷命官,武藝高強,箭術舉世無雙,單近身兵器武功可排在梁山第六或第七位),與盜賊晁蓋等也有私交,與跟自己地位近似的武官朱仝、雷橫也認識,後來因為發配經歷,還結識李逵、張順、穆弘、王英等人不下二十人,願為自己賣命。不單如此,宋江還是個勵志大師、忽悠大師,亡命之徒武松初次殺人逃亡後,也被宋江鼓動放下包袱,尋找特赦機會施展抱負當個官不枉一生……。宋江上至貴族,下至三教九流,都可結識一下,為自己的人生大志服務,因此宋江無奈上梁山後,很快就建立自己的勢力,當然,宋江表面還是尊重寨主晁蓋,因為他知道晁蓋的缺點,格局不行,人脈不很強,知道自己遲早會當上寨主,只是找個合適的機會當罷了。他也知道軍師吳用雖有些謀略,但威信不行,難以服眾,也知道林沖雖然武功了得,也是梁山元老,但其個性實在無法擔當大任,至於公孫勝,是個道士之類的人,個使然無興趣當官,他完全明白梁山有點能力的人,對自己一點威脅也沒有。
再說盧俊義,盧俊義的年齡可能比宋江小一點,是富豪,武功天下第一,儀表堂堂,身長九尺,力敵萬人。總之,錢多的是,是個員外,遠近聞名,有點文化,對軍事謀略也略懂一點。不用說,盧俊義是戰鬥的好手,幾乎無敵。當初宋江吳用設計騙盧俊義上山,目的很明確:一是增強梁山的戰鬥力,因為梁山將領不多,實力與朝廷比差距明顯,盧俊義上山,朝廷來圍剿的話,可有力扺抗官兵的緝捕;二是盧俊義是名門出身,天下聞名,盧俊義上山,宋江的長遠招安計劃,能增加與朝廷談條件的籌碼。至於用盧俊義對付殺死晁蓋的兇手史文恭,也是一個考慮因素,因為史文恭太強大,宋江無法知道梁山誰能捉到或打敗史文恭,剷除這個梁山公敵。
盧俊義也是個有頭腦的人,其智力水平不在關勝林沖呼延灼等人之下。吳用帶李逵去盧俊義府上為盧算命後,盧俊義已知道有人想謀自己的財物或什麼,只是不知道是何方神仙,因此他遠途遊歷消災前,已帶滿幾車財物,路上用於打點。後來盧俊義也無法避免被迫上梁山。他也只好認命,他知道自己被利益集團無形綁架,違抗只能是死路一條。因此上山後,盧俊義儘量避免爭利益好處,捉到史文恭後,無論宋江出於真誠還是假意,推舉盧俊義當寨主,盧俊義堅決推辭,他知道自己當寨主,會很麻煩甚至災難。吳用獻一計,提議宋江帶兵打東平府,盧俊義帶兵打東昌府,誰先拿下誰當寨主,其實這是吳用二全其美之計,目前是讓宋江名正言順當寨主,讓盧俊義不當有個理由。果然,宋江先攻下東平府。盧俊義打張清,不是無法取勝,張清石子厲害,盧俊義帶很多強將,謀略也有,智擒張清也不很難,只是盧俊義不想快點贏張清。
盧俊義不想當寨主,其實是看破宋江意圖,以及明白自己在梁山的弱勢地位。
-
6 # 人生五味123
宋江是否誠心讓位?以在下之愚見,是不會的。宋江其實就是個小人,機會主義者。對權力,地位垂涎三尺,潯陽樓上酒後作反詩就可見一斑!他寫道:恰如猛虎臥荒邱,潛伏爪牙忍受!試想有這般志向的他怎能將大勸拱手讓人呢?還有他在眾好漢劫法場將他救回梁山後,宴席上說他提到街市流傳的小兒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暗示前兩句正合他名字,宋江二字。各位看官,宋江為何此時提出這童謠?一般分析,這話他提出是不合適的,那晁天王的地盤,容得他說出嗎?這正是宋江陰險之處,初來乍到,把這童謠丟擲來為自己在梁山立下資本,好讓人得知他是合天意的。晁蓋那時心中頗為不滿,只是難以發作,宋江也是看透了晁蓋的義氣和老實。吳用那廝也估計那個時候易主的。
待的宋江在梁山坐穩以後,首先是把忠義堂改成了聚義廳。以在下看來,他是在試探山寨各頭領的反應,有無反對的聲音。但梁山文人頗少,這招不靈。於是有了讓賢盧俊義這一出。
宋江說,曏者晁天王遺言,但有人捉的史文恭者,不撿是誰,便為梁山泊之主。這話透出的意思是在暗示眾人,這話是晁蓋說的,但他已經下野了,其二,不撿是誰,難道一個小嘍囉捉住,你們也會尊他為王嗎?這個時刻,是他給眾人表明立場的機會。而寄人籬下的盧俊義,做個副職就已經燒高香了,面對狡詐的宋江,他又看了看自己的心腹燕青,還不至於自己形單影隻,哪還有做梁山之主的心思呢!當然是以死相逼,不敢接受了!
-
7 # 正說清代十二朝
原因很簡單,因為宋江並非誠心讓位,而盧俊義也真想不想做梁山寨主!
晁蓋靈前,宋江推舉盧俊義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場表演而已!
擒住史文恭以後,宋江率軍迅速返回梁山,按照之前制定的工作計劃,主持召開了梁山前任話事人晁蓋的追悼大會。
追悼大會上,宋江向晁蓋表達了沉痛哀悼,並用仇人史文恭的首級祭奠晁天王英靈以後,宋江痛陳自己對晁蓋的虧欠:
哥哥去日不久,小弟日夜思念,哥哥恕小弟無能,今日將哥哥暫且安置此處。宋江對天發誓,終有一日,將哥哥排位移至東京,讓後人世代供奉,青史留名。
自從登上梁山,宋江的終極夢想就是歸附朝廷,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以求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只是,梁山好漢中真正支援“招安”計劃的人並不多,除了晁蓋嫡系外,宋江嫡系中也滿是反對聲音,所以,宋江但凡有機會就會強調“招安”帶給梁山的實際好處,以求慢慢滲透,逐步贏得所有人的支援和擁護。
宋江的這句話很明顯篡改了晁蓋的臨終遺言,人家本就打算葬於梁山,只是宋江並未答應。可有了這句話,宋江就有了更為充足的招安理由:
晁天王不想葬於梁山,想把排位移至東京,想要實現這個理想,就只能歸順朝廷!
好了,宋江的“招安”計劃直接轉變成了晁蓋的臨終遺言,甚至還關係到晁蓋的身後之名,誰還好意思反對?
宋江首先發言:
依晁天王之遺願,但有捉住史文恭者,便做梁山寨主!盧員外生擒此賊,當為尊位。盧員外,請!
宋江將盧俊義逼上梁山,就是為了讓這個“外人”擒住史文恭,可盧俊義初上梁山、根基不穩,梁山好漢們定然不會同意讓盧俊義來做梁山之主。只要大家不同意,也就相當於直接推翻了晁蓋的臨終遺言,既然遺言都被推翻了,宋江繼位也就不存在“合法性”的問題了。
只是,這個逼著大家反對盧俊義繼位的過程非常關鍵,於是,宋江便開啟了“三推三讓”的循序漸進。
這句話,即為“第一讓”!
宋江的“第一讓”出現了,盧俊義自然要給出“第一推”:
且慢!盧某德薄才疏啊,恐難承此重位,兄長就不必推辭了!
其實,盧俊義始終無心坐上第一把交椅,實力不夠、根基不穩是一方面,骨子裡的正氣凜然和傳統道德約束也註定了他絕不願接管梁山。所以,盧俊義的推辭並無半點虛情假意。
“一推一讓”結束,宋江想要的效果立馬出現了,吳用第一個站出來提出了反對意見:
諸位,我梁山至今日,已有一百單八位英雄,今日諸英雄在聚義廳重排座次,不分上山先後,只論功勞大小。自宋公明上梁山,替天行道,招納四方豪傑,打破祝家莊、大名府、高唐州、曾頭市,及時雨宋公明聲名遠揚,各方英雄無不慕名而來,使梁山聲威大振。這寨主之位,理應宋公明哥哥來坐。
看看,“三推三讓”僅僅進行了三分之一,晁天王的臨終遺言就已經被徹底掩埋了!
宋江同志就任梁山二把手以來,確立了梁山的發展綱領、明確了梁山的未來規劃,為梁山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同時,宋江同志不辭辛勞,始終奮戰在工作第一線,表現優異、成績突出,大大提高了梁山的企業形象和企業規模。
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宋江同志才是梁山之主的最佳人選!
另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下吳用對宋江稱呼的三次轉變:
第一次稱呼——宋公明,這是官方稱呼,代表了吳用是以梁山領導層的官方身份對宋江給出的評價;
第二次稱呼——及時雨宋公明,這是江湖綽號,代表了吳用是以江湖好漢的身份對宋江給出的評價;
第三次稱呼——宋公明哥哥,這是尊稱,代表了吳用是以下屬身份對宋江繼位的支援和擁護。
吳用的這段話以後,我們來看下宋江的反應——欠身、拱手併吞嚥了一下唾沫。從心理學上講,這是典型的“滿足”表現,是內心想法得到滿足的真實反應。很明顯,吳用的一席話說到了宋江的心坎上。
只是,自己“誠心”推舉盧俊義繼位的形象塑造尚未完成,宋江還得繼續自己的“三推三讓”。
於是,“第二讓”出現了:
論其表,宋江黑矮,不及員外凜凜一軀、堂堂儀表;論出身,員外生於富貴之家,常有豪傑之譽,而宋江出身小吏、畏罪在逃;再者,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劍之功,而員外力敵萬眾、通今博古,如此才德,正當為梁山寨主。
宋江的“第二讓”看似理由充分、不容辯駁,可這是哪裡?這可是梁山泊,事實上的綹子,一個土匪頭子還需要注意外貌、出身?更何況,梁山好漢中出身低微、相貌醜陋的人佔據了大多數,這句話勢必會引起這些人的逆反心理。
儀表堂堂,了不起?出身高貴,了不起?俺們偏就不同意讓你當老大!
有招,你想去;沒招,你死去!
至於宋江所言“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更是絕對的謙虛,因為他已經透過數次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領導才能,贏得了梁山好漢的認可。
更重要的是,宋江陳述了自己的“不足”後,還強調了這樣一句:
日後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封官授爵,眾兄弟們也隨之盡生光彩。
既然“招安”已經成為了梁山的必然歸宿,“招安”計劃該如何推進,就必然會成為梁山好漢推舉話事人的重要參考依據。
一個是“招安”計劃的制定者和堅定推行者——宋江,一個是剛剛上山,從未接觸過“招安”工作的“新人”——盧俊義,梁山好漢們會如何選擇,可想而知。
其實,宋江的這句話翻譯一下可能更好理解:各位兄弟,你們的命運就要交到這位“新人”的手裡了,驚喜不?意外不?同意不?
不同意?那就趕緊亮明反對聲音,擁護我上位啊!
沒等好漢們給出反應,盧俊義便嚴格按照“三推三讓”的具體流程,趕緊給出了“第二推”:
兄長啊,請勿多言,盧某實難從命!
注意,“三推三讓”的關鍵在於最後一讓,所謂“事不過三”,如果宋江緊接著給出“第三讓”,盧俊義就算再不同意也必須給點積極反應,否則就是矯情,甚至是不識抬舉。
所以,宋江的“第三讓”絕對不能出現;所以,等到宋江剛要開口說話的時候,吳用趕緊站了出來:
公明哥哥!兄長為尊、員外為次,皆人所服,兄長若再三推讓,必冷了眾兄弟的心吶!
注意,吳用的這聲“公明哥哥”,聲調極高,很明顯就是要阻止宋江發言。再來注意吳用這句話中的兩個關鍵:
“兄長為尊、員外為次,皆人所服”——這是一個折中意見,是吳用給宋江準備的臺階:你要覺得對不住盧俊義,覺得不能說話不算話,那就讓他當個二把手唄!
“兄長若再三推讓,必冷了眾兄弟的心”——這句話是說給盧俊義聽的:心裡有點數,慎重給出回答,這些兄弟要是冷了心,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我可不敢保證。
行了,宋江的“最後一推”被吳用阻止了,盧俊義也受到了來自吳用的威脅訊號,接下來該做什麼,盧俊義自然心中有數。
盧俊義直接下跪,用實際行動先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給出了自己的“最後一推”:
哥哥,你若再推辭,盧某寧可去死啊!
此時的宋江已經不需要再推辭了,為了不冷兄弟們的心,為了不讓盧員外去死,只能“勉為其難”了。
最後,需要昇華一下,我們來看宋江的巔峰表演——先轉向晁蓋靈位:
哥哥在天英靈,莫怪小弟無信!
哥哥,你睜眼看看你這幫兄弟,他們都不把你的臨終遺言當回事兒,非逼著我執掌梁山!
再轉向梁山眾好漢:
既然如此,宋江就依了弟兄們?
注意,這句話中的詢問語氣才是靈魂所在,這是逼著眾好漢趕緊表態!
事已至此,誰還能說什麼,跪下喊大哥吧!
哥哥在上,小弟唯命是從!
經過“火併王倫”、“晁蓋中箭”以後,水泊梁山正式迎來了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梁山之主,梁山的悲劇時代就要來了!
回覆列表
宋江並非誠心相讓,盧俊義早就看破了宋江的詭計:
首先,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之後,忠義堂上,宋江列出三條不及盧俊義處,要盧俊義坐老大的位子。其實,何止三條呢?宋江哪一點能和盧俊義比呢?!盧俊義堅辭不受。吳用又指使武松、李逵、魯智深等人從中搗亂,盧俊義更不敢受。於是,宋江提議攻打東昌府和東平府,先打下的就做老大。看似天意,其實是陰謀。
其次,結果是宋江先打下了東平府,收雙槍將董平;然後過去幫盧俊義打下東昌府,收沒羽箭張清。於是,宋江心安理得做了梁山老大,不再推辭,不再謙虛。天意如此,理所當然!之後又跟吳用和公孫勝搞了個石碣受天文的把戲,穩穩地坐上了寨主之位。這一系列的陰謀,盧俊義早就識破了!
再次,盧俊義根本無意與宋江爭老大,他之所以同意分兵去打東昌府,不過是配合宋江演一齣戲,滿足宋江的虛榮心。書中交代清楚,盧俊義提兵臨境,一連十日不出廝殺。根本就沒打算贏。張清罵陣,盧俊義只派郝思文和樊瑞出去應付了一下子,就再沒有迎敵。整個戰場冷冷清清。不然,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親自出馬,不可能不是張清的對手!
最後,盧俊義看穿了宋江的陰謀,對自身的情況也很清楚。這個位子不能坐,即使坐上,也沒有好日子。宋江在梁山經營日久,樹大根深。自己初上梁山,只有一個心腹燕小乙。連與世無爭的魯智深都說:“若還兄長推讓別人,灑家們只好撒開!”在他們眼裡,盧俊義只是一個“別人”,他們還沒把他當做自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