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屋閒聊

    《教育恐慌症,社會之頑症》

    印度喜劇電影《起跑線》,說的是社會底層成長起來的年輕夫婦拉吉和米塔,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改變命運,不被輸在起跑線上,不惜代價、想方設法讓孩子上當地名校,從而導致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而又發人深省的故事。看過本片之後,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影片中雖然反映印度教育方面的問題,在中國也有不同程度存在的。

    信步走進大街上,隨處可見培訓機構寒假輔導班門前,家長排隊報名,幾乎造成交通堵塞。寒假應該給孩子玩樂的時間,為什麼要把他們送進補習班呢?許多家長存在攀比心理,別人家的孩子在補課,我們家孩子不補,就會拉大差距,我們輸不起啊!

    是啊,很多家長說他們輸不起!我突然感覺到我們的社會存在著一種不正常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教育恐慌”。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我們能在很多教育機構、培訓單位或者媒體上能常常看到。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孕育時,我們就有了“胎兒教育”,放什麼音樂,看什麼電影電視,周圍的環境等等,都有講究。與之相伴的各類胎教教材、音樂帶、影片資料,還有相關的培訓班在社會上頻頻出現。為什麼孩子還沒有出生,就如此緊張恐慌,就是因為所謂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初中了,那就不得了啦,找門子、託路子,不惜花大價錢買學區房,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學校“去讀書受教育。孩子從能接受教育開始,就要參加各類興趣班、培訓班、輔導班、補習班等,搞得孩子不知所措,整天就在學習和各類班中轉來轉去,本該有的娛樂活動減少了,缺少了本應該擁有的玩耍和童真。家長的經濟壓力和精力付出也苦不堪言。大家都認為這樣不好,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因為隔壁老王家孩子參加培訓了,我們家孩子拉下怎麼辦,不能造成差距,“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到了高中,非義務教育階段,選拔性考試,這是中國考試製度的特色,分文理科,加班加點,強化訓練,奮力拼搏,為了能考上理想的高校,最後衝刺階段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社會上“精英班”、“一對一”輔導班,“精準輔導班”比比皆是。而“衡水現象”、“毛坦廠現象”也合理存在,經久不息。

    這一路走來,孩子們多累啊!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話聽起來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問題是人生是長跑,是一輩子的長跑,比馬拉松長很多很多的長跑,怎麼能夠用跑短跑的方式,去搶起步、搶速度呢?準確的說,人生應該是一路走過,不應該是跑,應該是科學的、適應人類成長規律的速度走,而且要休養生息,必要的時候需要稍息、漫步、加速、減速等等。注重孩子們的學習是應該的,我們孩子透過系統認真的學習,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全面拓展素質,以適應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的學校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快樂地學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終身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為需要而學才是有意義的學習。知識激增的時代,人們要不斷學習,“幹到老,學到老,人到八十還學巧“,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家長和學生都如此“恐慌”呢?問題的根源就是出在一系列激勵的社會競爭,傳導到孩子成長和教育領域裡了。現在社會上很多單位選人用人,非常看著你的學歷文憑,有些單位明確表示,本科畢業的院校必須是“985”、“211”高校的。不少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招賢引智的優惠政策,凡是北大、清華、浙大、交大、科大等一流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很好的優惠政策,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定級為科級幹部等。學生和家長們看到這些,無疑就緊張起來,於是乎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要上好學校,成績要保持一流,過五關,斬六將,一路上拼搏,高考作為選拔性成果考試的關鍵“龍門”,幾百萬考生,奮力爭奪“985”、“211”院校的入場券。中國的孩子從小到大,給他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大大小小的各類考試,“考考考,老師的法寶”,而現在已經是社會的法寶!你看公務員、事業單位“逢進必考”,乃至選拔科級、處級、廳級幹部也要考。整個社會的人才評價標準、選人用人機制,都是建立在激勵競爭的基礎上的。“教育恐慌”是社會問題,是不正常的社會現象,不是家長和孩子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庸人自憂”搞出來的!

    這是關係到子孫後代健康成長、持續發展的大事,必須引起全社會方方面面的高度關注,並要透過系統性的引導、整頓、治理,採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好在我們已經欣喜地看到,多部門聯合治理培訓機構的措施已經出臺,教育改革在持續深化,高考改革一直沒有停步……我堅信透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的“教育恐慌”社會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的疏導和治理。

  • 2 # H恆芯

    感謝悟空邀請!為什麼一邊說著孩子是負擔還一邊花著錢給孩子補課?因為想孩子長大成為一個有用之人所以就想著小的時候讓孩子多學習,知識學得多,本領才會越強大,也是因為不想孩子比同齡人差所以能讓孩子學的都想著讓孩子去學,這些都是需要花錢,所以才會有說孩子是負擔,也是承載了父母對孩子的希望和愛!

  • 3 # 小學教育栗子老師

    為啥說孩子是負擔?因為生養一個孩子太辛苦,花費太高,付出太多,而嚮往輕鬆是人的本性吧。

    為啥一面喊著累哭著負擔大,還要花費家庭大部分財力去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

    一,因為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怎麼贏?學的越多越好唄。

    二,還有很多家長,是迫於無奈,是攀比心理。自己不想報,可是周圍的家長都給孩子報了很多班,知識類的奧數班英語班啊,特長類的樂器啊舞蹈啊……還要強身健體,跆拳道學起來。越比報的越多,負擔越重,家長心裡越有抱怨。

    一邊抱怨教育環境呼籲給孩子減負,一邊生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班,這就是咱們的矛盾式家長。

    說到底,還是愛子心切。能理解。

  • 4 # CC山川

    有些家長在說孩子是負擔的同時還花著錢給孩子補課,大多數人會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有好的前程。我個人觀點,一方面少在孩子面前說父母為孩子付出多少,孩子們不一定買帳,現在的孩子都知道父母有養育他們的義務,說多了還不知道孩子會什麼語言回答你,找不痛快;另一方面即使要給孩子上補習班,不能強迫,強迫也許反作用,大多數父母都會講那種必上補習班的道理,但如果知道孩子的天生興趣豈不是更好,只有有興趣了,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5 # 倦遊的雲

    家長說孩子是負擔,同時卻花錢讓孩子進行著各種培訓。在家長看來,這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你想想,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給一個家庭帶來多大的歡樂呀。小時候,孩子一泡屎一泡尿地,難帶嗎?一方面笑罵:你這個臭小子,剛換洗好,又拉了。一方面又趕緊幫他換一換,擦一擦了。這種負擔當然也是甜蜜的負擔呀。

    當孩子進入學習階段時,看到跟他一般大的孩子又是吹又是拉又是彈又是跳的。誰希望誰的孩子落後誰呀,不報班也怕委屈了孩子呀。再說現在誰家也不是缺吃缺喝的。報唄。該花的錢也得花呀。

    學校不是也提倡要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嗎?可誰都知道,一所學校能有幾個專業教師呀,大多數還是隻會教語數外等考試科目吧。你想學一門樂器或一項球類學校,學校有那麼多的樂器那麼多的球那麼多的場地嗎?不去校外培訓機構你能學到這些嗎?

    所以,不能怪家長,家長也是想盡自己所能儘量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 6 # 阿虎8596

    “焦慮”“恐慌”是高考造成的,是用人單招聘看文憑造成的,絕不是補習機構幾個宣傳口號造成的,現在最流行的做法是把鍋甩給補習機構,讓補習機構成為眾矢之的,這是典型的嫁禍於人,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補習機構有多大能耐啊,能把全國的家長包括北京985 211畢業的家長忽悠了,乖乖去送錢?瞎扯淡的說法。家長送孩子去補習不過是為了孩子高考時考出更好的成績,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是很樸素的想法,人之常情。說到壓力,對一些家庭來說沒有壓力,對一些家庭會有些壓力,但是絕沒有媒體輿論渲染的那樣,因為補課都要破產的程度

  • 7 # 踏平坎坷1

    因為是負擔,才花錢給孩子補課,如果學習成績優秀,不讓家長為了學習而操心,也就沒必要花錢去補課,就不會成為負擔。

  • 8 # 寧靜致遠BADUN

    感謝邀請回答問題: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培養優秀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首先要自己喚醒自己。古人云:至要莫若教子。韓愈在《師說》中講到愛其子,擇師而教之。當代企業家李嘉誠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論語》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父母要懂得人文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培養孩子是成人成才的次第教育,明白這樣的教子有方的道理,就不會有負擔,而且知道只有這種教育將來才能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純玉米餵雞的成本是高還是低,對散養土雞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