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的干將,清朝的降臣,這是一些史學家對洪承疇的評價
5
回覆列表
  • 1 # 麻辣kuk多辣

    貳臣!曾給效命的主子都這樣評價他!現在還有人提問,難道是想給漢奸翻案?洪的問題是民族大是大非的問題,他不光是背叛了大明,更是為異族為虎作倀,甘之若飴的充當異族的劊子手,甚至主動獻計入關,積極出力剿滅南明勢力,雙手沾滿本民族人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這種人若是定義還有疑問,不知鄭成功、張煌言、閻應元等無數鐵骨錚錚,誓死不降異族的民族英雄該如何評價?1840年以來,反抗外國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該如何評價?設想以後如有外敵入侵,我們該如何選擇?學洪承疇無恥投敵,媚外族,殺人民,得榮華富貴,幾百年後還有為搏出位的無恥之徒為其翻案,稱其迫不得已!還是學先烈奮起反抗,身死族滅,英靈永在,浩氣長存於天地?殷鑑不遠,心有凜然。

  • 2 # 榮光與溫柔

    提到中國歷史上的大漢奸,洪承疇時絕不可能繞過去的一個人,此人文韜武略,才識過人,是當時漢人精英階層的傑出代表。當時,國家和人民對他寄予厚望,奈何此人竟然兵敗被俘,最後投降了滿清,並不遺餘力的為滿清出謀劃策來滅亡明朝政權。在滿清滅亡明朝的過程中,此人之功,幾無出其右者。

    洪承疇像

    洪承疇以進士出身,先是憑藉剿滅陝甘地區農民起義軍的功勞坐上陝西三邊總督,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在剿滅義軍的過程中,洪承疇進退有據,指揮有方,這些軍事行動無不顯示了他華人的軍事才能。非但如此,他在與農民起義軍鬥爭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對大局的預判能力更為出色,如果洪承疇的故事到這裡便終結,那麼他至少還會給大家留一個好印象。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軍兩路南下,京師危急,崇禎帝不得不調洪承疇來防衛北京,其後,更是封洪為薊遼總督,將復遼之重望,寄託在他身上。不料松錦大戰兵敗,又加上叛徒出賣,致使洪失身被俘。

    洪承疇在被俘之初,堅決不降清。清廷每每派人前去招撫,皆被大罵而歸。到後來,皇太極對洪降清之事已幾乎不抱希望,無奈只能派自己的寵臣范文程前去招降,若還是不成,只能殺了以絕後患。范文程雖然勸降無果,不過在勸降過程中,范文程注意到了一個小細節:“兩人談話之時房樑上掉下來的灰塵落在洪承疇的肩膀之上,洪承疇隨即抬手拂去”。因此,范文程判定洪未必是真的想死。回去後,范文程對皇太極說,若是一個真心求死的人,怎麼會在乎身上的灰塵呢,再勸勸吧,還是有希望的。最後皇太極親自為洪承疇披上大氅,洪才決意歸降。

    野史盛傳莊妃委身勸降洪承疇,恐不足為信

    本來那時崇禎帝以為洪承疇已經殉國,更是為他主持了規格及高的葬禮,洪作為松錦之戰的指揮官,對於戰事失利,肯定有無法逃脫的責任,但習慣於遷怒他人的崇禎並沒有為難洪的家人。試問一下,明廷可有對你不住的地方?

    我看來,洪承疇歸降,一是惜命,二是惜才,惜自己的才華隨自己的生命而去。

    洪在明朝多年為官,這些經驗使得他對明朝內部所有的情況幾乎瞭若指掌。滿清有了洪承疇,就能在決策層上處處壓制明朝。而洪承疇為了證明滿清政權是天命所歸,為了證明自己降清一事是順應天命,真是為了他的新主人殫精竭慮,夙夜憂會。如同哈巴狗一般出謀劃策。而清朝統治者們,則對他處處提防,不肯委以實權。當年滿清決定入關,便是他極力促成的。

    在洪承疇為清廷經略江南時,更是大肆撲殺抗清義士。屠戮同胞這種事,他幹起來真是得心應手的很。之後勸降鄭芝龍,更是讓清廷兵不血刃佔領福建全境。

    本事張獻忠義子的南明將領李定國,在與清廷作戰的過程中,連戰連捷,並兩次擊殺清廷的親王,打破了八旗兵野戰無敵的神話。抗清的事業迎來了新的高潮。

    這一系列事件搞得清廷惶惶不安,竟想要與南明議和。這是洪承疇挺身而出,力主堅持作戰,並被委任五省經略。他在湖南前線,機關算盡,對南明將領各種分化拉攏,最終拖到了孫可望與李定國內訌,並招降了孫可望。自此,南明政權再也沒有與清廷鬥爭的本錢了。

    清廷對這種漢奸走狗,從來都沒有誠心對待過。卸磨殺驢、過河拆橋這種事幹起來真是熟練之至。洪死後,僅僅封了一個三等車騎都尉。這個連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都不入的爵位,更像是一種赤裸裸的侮辱。

    到乾隆執政時,更是把洪承疇打入“貳臣”的佇列之中,想你一代人傑。自詡安邦定國之才,竟留罵名於千古,不亦悲乎?

  • 3 # 江東汪郎

    站在今天的角度,洪承疇是一個擁護國家統一的“英雄”,但站在明末清初的那個特殊時代,洪承疇的“三觀”已經粉碎,完全違背了當時的社會導向,是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大騙子,所以他才會被清乾隆列入“貳臣傳”的行列。

    當然,乾隆的行為有過河拆橋的嫌疑,很不地道。洪承疇為了大清能夠打下江南,是做出了一份很大的功勞的。

    如果沒有洪承疇在江南奔波、招降,清軍想拿下江南不一定有那麼快。而乾隆為了收買江南漢族士族的心,將他一巴掌拍死,恐怕洪家後人都要羞愧死吧!

    不過洪承疇沒有什麼可以洗白的,在他接受了皇太極勸降的那一刻,他的臉譜化就已經註定,不管他此前為了大明朝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一切化為泡影。

    因為作為歷史人物,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儘可能的還原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洪承疇的所作所為,嚴重違背了儒家提倡的價值觀。

    不忠:身為大明人,在松錦之戰被俘後不思殉國以求仁,卻轉身投向皇太極的懷抱。

    不孝:身為漢人,為了榮華富貴毅然加入清朝漢軍鑲黃旗,甘願成為旗下一奴。

    不仁:擔任清廷的“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成為鎮壓南明反清義軍的急先鋒,先後破南京、宿松、寧國、徽州、南昌、南康、九江、瑞州、撫州、饒州、臨江、吉安、廣信、建昌、袁州等府,“江南眾郡縣以次定”。

    不義:殺抗清義軍領袖金聲、黃道周、李守庫、徐君美、石應璉、應璧等人,不留活口。

    大騙子:欺騙了大明朝上至崇禎,下至普通百姓的感情,讓大明朝上下都以為他已經殉國了,並給他建立祠廟祭奠他,一時之間讓他成為天下人的“英雄”。

    洪承疇還是有大才的,他不僅協助多鐸平定江南,還在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開始,以“經略大學士”的身份坐鎮荊州,指揮清軍對華中、華南的反清義軍進行鎮壓,並完成了對兩湖、兩廣、貴州的軍事佈局。

    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洪承疇再次奔赴到雲南,坐鎮昆明,排程吳三桂等滿漢八旗軍對內地南明義軍進行最後的剿滅。

    事實上,自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投降皇太極開始,洪承疇就已經成為清廷的第一文人,他為清廷做出的貢獻是遠遠大於范文程的,因為清軍在平定長江以南的反清勢力時,洪承疇一直是戰略策劃家,清廷的戰術基本上都是他提供的。

    所以,要真正給洪承疇一個定義,那就是滿清平定天下的大明第一降人,大清朝的真正干將!

  • 4 # 有得觀史

    洪承疇是明朝的干將,大清的降將,這是對事實的描述,沒有問題,問題是,說他是大清的降將,接著就沒下文了,好像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降將,沒有盡力為清朝服務。

    其實,洪承疇降清後,為大清打江山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他提出了採用漢制建議,奠定了大清朝政治基礎。他還提出了滿漢融合的思想,為大清朝統治者治國奠定了思想基礎。他協助清兵消滅反清勢力。就這麼一個為大清朝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被後來的乾隆皇帝列為貳臣,貳臣是貶義,意思是不忠之臣。

    乾隆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他當然希望他的臣子個個都是忠臣,皇帝不管多麼昏庸,都不能背叛。這是封建統治者的愚人策略。

    紂王無道,武王伐之。這有問題麼嗎?沒有。明朝末年,大明王朝這臺國家機器已經破敗不堪,官場腐敗透頂,老百姓實在生活不下去了,紛紛起來造反,才有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他們起義有問題嗎?沒有。不造反就是死,造反興許有條活路。

    大明朝行將就木,洪承疇投降大清,那叫良禽擇木而棲。大明朝滅亡是必然的,大清要做大明朝的掘墓人沒有問題。

    大清朝的開國者努爾哈赤是建州女真的部落首領,歸大明朝管,大明朝安排他守衛邊疆,結果他反了,由此說來努爾哈赤就是個叛臣,或者叫逆臣。但是有人這麼說嗎?

    如果說大清朝取代明朝是歷史的進步,那麼洪承疇選擇先進的政體就沒有錯。所謂的漢奸是一種狹隘的思想,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漢人統治中國,還是滿人統治中國,對中國來說沒有本質區別。

    站在當時的歷史時期看,洪承疇是個漢奸。客觀的看,站在中國這個大範圍看,站在當今的角度看,如果還認洪承疇是個貳臣,是個漢奸,未免太狹隘了。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國的美食,來自俄羅斯的羅宋湯究竟要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