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有一帥罷了
-
2 # 荊棘綻放的天城
這個要看孩子的資質,走這條路是需要非常謹慎的!巔峰期都是孩子年輕的時候也是學業緊張的時期,兩者是無法兼顧的,遊戲雖然是一時的但是遊戲產業也是非常豐富的,如果入了這條路不打職業也可以發展周邊,積累粉絲賣產品賣技術賣知識,甚至可以入職遊戲公司…讀書固然沒錯,如果還有天賦異稟那絕對可以朝著這個方面發展。還要根據家庭條件來抉擇,前期的投入肯定需要錢和精力,家裡有能力就可以嘗試一下以後不行可以找條後路,如果家庭條件不足還是慢慢來謹慎一點
-
3 # 三生有幸3846
其實目前大部分家庭都不願意讓孩子走上這條道路,中國的傳統思想就是這樣,況且電競成名的有幾個呢?有多少投身這個行業的人被淘汰,這些都是沒有資料統計的,更可怕的是一個電競選手巔峰期就那麼幾年,淘汰了就面臨失業,所以電競終歸不是長久出路。
-
4 # 匯音素
選職業需要看兩點。
1.行業大環境 2.個人能力要求
行業大環境:
1.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批准電子競技成為第99個體育專案。2018年雅加達第亞運會,電子競技納成為表演專案。2022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將電子競技納為正式比賽專案。
2. 伽馬資料顯示,2018年末,中國電競使用者已超過4.3億,並且增長率在20%。電競產業的估值也在不斷增長,2018年末已達887億。龐大的使用者基數,爆發式的產業估值,行業前景廣闊。
對個人要求(職業選手)
1.電子競技吃的是青春飯,在職業賽場上23就已經成為高齡選手,想掙錢就需要用這短短的幾年,擁有足夠的知名度,能支撐你即使退役也能搞個直播,繼續掙錢。
2.電子競技這個東西,是需要天分的,不要無腦輟學去選擇職業。沒有天分,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而且浪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年。
3.即使你天分夠,當愛好成為工作,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枯燥訓練,你能堅持多久?即使你能堅持,你有一顆大心臟莫?大家都懂,在職業賽場上每一個微小的失誤,都會成為整盤遊戲的勝負手。如果犯失誤的是你,你需要面對無數人的口誅筆伐,你確定你能繼續走下去?
入行有風險,請務必謹慎!
-
5 # 我是一隻鴨紙
隨著社會發展,打遊戲慢慢變成了正經職業。從業人數44萬,平均薪資1.1萬,當前比較熱門的網路遊戲,像英雄聯盟、DNF、吃雞等網遊,湧現了相當多的知名主播和職業選手,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他們的豐厚的收入,像年入百萬這樣的職業人非常多。像鬥魚直播平臺的一名普通主播,僅靠刷禮物就可以做到月入10萬➕,像旭旭寶寶、大司馬這樣的大主播,年入千萬都不是問題,也許我們上班一輩子都不會有這種成就,因此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這種職業我們可以考慮讓我們的孩子當作事業發展?
首先,我認為網路遊戲是可以益智,但不能算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對社會的進步並沒有起到絕對促進的作用。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孩子偷竊犯罪等嚴重問題。
其次,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上述那樣月入幾萬,這需要一定的遊戲天賦,掙不到錢的主播也大有人在,我們不能只看到這個行業頂尖的遊戲人。
同時,我們不能讓孩子沉迷遊戲而放棄學業,不要本末倒置,一定要以素質教育和高等教育為主。
最後,發表一下個人觀點,如果我們的孩子確實有過高的遊戲天賦,我們可以加以引導,雙重發展,不能嬌慣墮落。
-
6 # 莫默驀墨
看到當下叱吒在電競舞臺的少年們,感嘆唏噓,當年為什麼沒有這麼大的平臺這麼包容的社會環境讓自己一展鴻鵠之志。
十數年的發展歷程,網路遊戲給人的印象從玩物喪志的代名詞到入選亞運為國爭光,網遊界的明星從電擊法王楊教授到中單法王HERO久誠,遊戲頂尖高手的待遇從網咖流浪到年薪百萬,遊戲行業從業者也從寥寥無幾到百花齊放。
電競從某種意義上講,和傳統競技體育專案並無多大不同。同樣都需要艱苦卓絕的系統訓練,同樣都會在賽事生涯裡帶來傷病,同樣都需要萬里挑一的卓越天賦,同樣都會為了競技高度而選擇暫時放棄學業,同樣都需要眾志成城的團隊意識,同樣都會在退役後重新融入社會時無所適從,同樣都會賦予最出色的選手無上榮耀,同樣都會造就萬人敬仰的超級巨星,當然,最重要的是,同樣都會給人帶來快樂。
總有人認為網路遊戲是毒害青少年的軟性毒品,但我覺得,無論什麼事,只要沒有掌握好它在你生活裡所佔的比重,都會成為影響你一生的毒藥。所以,沒必要一概而論,畢竟,那些第一批吃螃蟹的電競少年們已經憑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光明大道。
如果你問我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遊戲從業者,我會回答:如果這是他選擇的路,那我會支援他鼓勵他鞭策他,成為這條路上最棒的人。
-
7 # 七嘴八舌聊電競
首先平均並不靠譜,把我和馬雲平均一下,我的身價也不低。同理現在電競行業從業人數較少,而經歷了大直播時代的主播們動則上億的收入也是被平均進去的!
但是電競行業是一個充滿機會的行業,一個新的行業,變革的行業。換句話說就是在這個行業成為金字塔頂端的百分之二十要比其他行業容易。這裡不是說你可以懶惰,可以混,而是它對於你原生家庭的要求低了很多。孩子可以憑藉自己的天賦到達較為高的層次!太多的屌絲逆襲在這個行業發生,而且在未來會繼續發生!
所以如果考慮孩子是否要走這條路,第一要相信孩子的天賦給他展示天賦的機會。如果有天賦,並且傳統教育不適合他,那麼他走電競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有天賦又有傳統教育的根基,那麼可以選擇休學嘗試或者畢業之後踏足。如果沒有天賦但是熱愛電競,可以好好學習和電競相關的專業曲線救國。如果只是逃避家庭,逃避社會,那麼需要好好正視孩子的心理問題和原生家庭的問題,來挽救孩子!
-
8 # 邪小笑
首先得明確一點,電子競技行業不單單指職業選手,還有許多其他相關職業,如解說,教練,後勤團隊,遊戲媒體等等。
作為一名職業選手,不論是傳統體育還是電競選手,都有自己職業生涯的黃金期,同樣也都會有自己行業的職業病痛,而且要成為職業選手,天賦是最重要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建議各位想打職業的人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或者說自知之明吧。
解說這一行,要對遊戲有著充分的理解,個人遊戲水平不談,必須得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對賽況能實時分析,賽後做好總結,能帶動觀賽者。
教練應該具備的應該有對遊戲的理解,對版本的理解,對局勢的分析,能和隊員有良好的交流溝通,有管理隊員的能力等。
後勤團隊和遊戲媒體其實與傳統的類似行業差不多,只是服務物件變了,這其實一般人比較容易進入的行業。
電子競技行業沒有想象的那麼難進入,如今電競正在蓬勃發展,對於從業人員的需求肯定是比較多的,近幾年來應該暫時不會飽和,如果真的熱愛電子競技,考慮好家庭的實際情況,是可以選擇從事這些行業的。
電子競技不是洪水猛獸,但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視個人能力而定吧。
回覆列表
足球巨星,籃球巨星比這個薪資高的多的是,然而有誰會問,你願意讓孩子從事這方面的職業嗎?
因為很多家長心裡清楚,當運動員需要天賦,需要身體素質,需要努力。然而他們卻並不瞭解電子競技,以為電子競技也只是玩玩遊戲而已。
實際上電子競技也是一種競技類專案,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不管是什麼職業,做到最好都需要天賦和努力。而對於電子競技來說,做不到最好,就做不了。
傳統體育也是一樣,跑步跑到全省最快很難,然而卻也沒有多大用處,既不太出名,也掙不了許多錢。跑步跑到全國第一,可以說是很令人驕傲了吧。可是拿不到奧運會冠軍,不打破幾項紀錄,也並沒有什麼用。
電子競技也是一樣,如果能達到一個省前10的水準,那估計也只能是勉強混口飯吃,在各種次級聯賽追逐夢想,每天打十幾個小時遊戲,打到吐。然而遇到一些天賦型選手,照樣發現,人與人之間有不可跨越的鴻溝。
而且更殘酷的是,籃球的規則,可以幾十年幾乎沒什麼太大的改動,足球,乒乓球也是一樣。可是電子競技不一樣,電子競技隨時都會更新版本,而只需要一次版本更新,一個選手的夢想就有可能因此泯滅,而一個遊戲衰敗則更是滅頂之災。
雖說一個遊戲能玩的很精的選手,上手其他遊戲也不會太差,但只要不是頂尖,就沒有用。何況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都是青春飯,打遊戲打出頸椎病的選手也不是沒有。如果被大浪淘沙,以後的人生又該如何選擇呢?
最後的最後,能不能打電子競技不是你我說了算,需要拿出實力,對於不懂事的青春期小孩兒來說,也不排除是拿來逃避學習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