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小馬
-
2 # 雷老師說歷史
首先說說項羽一生的歷史背景,青年項羽在蘇州舉兵反秦,募集了八千士兵。項羽帶領著這八千人爭奪天下,最終攻佔了秦國都城咸陽。這個時候手下勸項羽定都咸陽,項羽不願意,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富貴發達了卻不回故鄉,在陌生的地方發展,就像穿著華麗的衣服在黑夜走路一樣。沒人看呀,穿什麼好衣服都等於沒穿啊。
項羽是一個很驕傲的人,一生都想著功成名就,返回故鄉蘇州。隨後項羽自封西楚霸王與漢王劉邦對峙。西楚國的首都並不在項羽的故鄉蘇州,而是彭城也就是現在的徐州。最終劉邦和項羽雙方決戰,當時項羽並不是一戰敗就自刎,而是因為糧草不吃光了選擇退兵,撤退過程中被劉邦幾路人馬追殺,一敗在敗,直到項羽被劉邦大軍團團包圍後,項羽還是選擇了帶領心腹精銳八百騎兵突圍而走。一直退到安徽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項羽身邊只剩二十八個騎兵。或許是想到了當年帶領八千江東弟子渡江打天下的壯闊場景,或許想到了自己曾經說過要衣錦還鄉的豪言壯語。看到自己襤褸的戰袍,寥寥無幾的隨從,項羽不願意在繼續撤退了。驕傲的項羽在這裡說出“無顏見江東父老”的遺言後,選擇了自刎。
至於如果我是項羽在烏江邊會怎麼做?我是小人物,沒什麼遠大的理想。我就終極人生理想也就是在長江邊上買一個大平層住宅,閒暇時看看江景,逗逗娃,遛遛狗,人生也就圓滿了。項羽家族可是楚國世代的貴族,項羽的爺爺項燕就是當年當年統帥楚國所有軍隊,擊敗秦國李信二十萬大軍,最終和秦國王翦傾國之力動員六十萬軍隊決戰,兵敗導致楚國被滅的。項羽小時候又是讀書,又是學擊劍,又是學兵法的,家庭條件肯定不差。我要是項羽不需要起兵反秦也能實現自己小人物的理想,所以我根本不會跑烏江邊去溜達。
-
3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當然,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此時的江東,確實已經沒有力量與劉邦控制下的整個中原對抗。江東,實際上僅僅是當下江蘇的南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其中浙江與福建一帶,有甌越與閩越人的存在,廣東一帶則有南越國。項羽若想自保,就必須能達成與越人的同盟關係,而後才能抵禦漢軍的渡江攻擊,就項羽此時的心態及人才儲備而言,這個確實有點難。
其次我們也要看到,雖然難,但並非完全沒有可能——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很大程度是依賴韓信、彭越等多股勢力,從北到南,依次有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臣等等。
其中,燕王臧荼與劉邦關係並不密切,獨立性很強,假如項羽不倒,他未必就會向劉邦完全投誠。事實就是,最終他於(前202年)七月起兵反漢,被劉邦消滅。而項羽若是依舊在江東存在,劉邦就未必能斷然出兵滅燕。
其次是韓信、彭越這兩家,可以說這是決定天下走勢的力量。項羽若能與韓、彭在長江一線維持勢力平衡,使他們無法入侵江東,那麼形勢說不定就會發生變化。因為劉邦對於韓信、彭越這兩家,是完全不放心,隨時做好了背後捅刀子的準備。所以項羽如果在退入江東之後能與這兩家達成一種明戰暗和的狀態,那麼他就能儲存翻盤的可能,至少是保有江東。
當然,以項羽的能力,恐怕是很難做到的,最大的可能,還是韓信、彭越跨江追擊,而甌越和閩越在背後翻臉,項羽最終仍難免一敗。
-
4 # 歷史雲頂
歷史上有名的武將層出不窮,例如關羽、張飛、馬超、項羽等,各個拎出來都是能以一當百的人物,既然每個都這麼優秀,自然就會有人對他們進行一番比較,項羽被排在了首位,如果他的英勇排第二的話,就沒人能夠排第一。
項羽少時是個猴子性格,學什麼都是學一段時間就不學了,沒有一樣能讓他堅持下去的,他的叔叔項梁對於他的這種行為很不滿,訓斥了他好多次,最後妥協的跟他商量說可以不學書本知識,但是一定要有一身的好武藝,項羽同意了,雖然也是吊兒郎當的,但好在一直堅持下去了。成年了之後,項羽就去了項梁的軍隊裡當兵,那個年代,大小戰爭此起彼伏,項羽雖然剛入軍,但也是得上陣殺敵的。之前在家裡習武都是假把式,從未真刀真槍的打過,這突然上了戰場,見識了血腥的場面,項羽本身就是個一根筋的性格,尤其怕別人笑話。遇到這種情況之後,他的反應並不是逃跑,而是意識到他必須得強大起來,要不然自己可就危險了。有了這樣的認識,項羽在習武方面越來越上心,經常是放棄吃飯休息的時間,一個人悶頭苦練,每次戰爭結束之後,他都會反思一下。閒暇時間,他還會聽叔父和將領們討論軍事戰略,漸漸的,他的戰鬥能力越來越強,“西楚霸王”的名聲也由此而來。
項羽能力強大之後,項梁開始讓他來統軍,帶兵打仗。秦二世元年的時候,項梁和劉邦協議聯盟攻打秦軍,派項羽和劉邦一起去攻打陽城,自己則領兵進攻東阿,前期項梁軍隊一直處於優勝狀態,眼見著要拿下東阿了,秦軍的援兵大部隊到了,項梁被殺,於是項羽和劉邦從陽城撤離。撤離的時候,兩軍還都留了一手,選擇的駐紮地是一南一北,正面而對,防止對方突襲。項梁被殺的訊息傳來之後,軍心開始動搖,在和其他將領商議之後,決定第二天啟程回去,先穩定軍心,這個大好機會,劉邦怎麼可能錯過,命士兵修整一夜,第二天在項羽大軍開始啟程的時候,從後面包抄而來,殺了項羽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時候,項羽這邊本身就處於軍心渙散的狀態,怎麼能抵擋住精神煥發的劉邦大軍,在一番抵抗廝殺之後,項羽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僅帶著28個手下向烏江方向逃跑,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逃跑的速度會快一些。在項羽一行人到達烏江的時候,追軍還沒有來,完全是有機會渡江而去的,部下也都在做渡江準備。可是項羽這麼驕傲的人,是接受不了江東父老指責的,堅決拒絕逃跑,最後自刎在烏江。 -
5 # 漫步文史
我是抽菸侃歷史,我來回答一個。
如果我是項羽,在烏江邊同樣選擇自刎。
自項梁戰敗身死之後,項羽智鬥楚懷王羋心,殺大將軍宋義,鉅鹿之戰摧毀秦軍主力,之後統兵攻入關中。自封西楚霸王之後,平叛齊地耗費了太長時間,給了劉邦攻佔關中機會,進而拉開了楚漢戰爭大幕。垓下之戰,兵敗自刎。但是項羽並非因劉邦而自刎,他沒有敗給劉邦,而是敗給了時勢。
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之後,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加強了中央集權。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是社會的進步。
然而項羽攻破關中、佔領咸陽城之後,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返回彭城的時候,自封為西楚霸王之後,分封了18路諸侯王,徹底結束了秦始皇一統的局面。這是逆勢而為。
各路諸侯王分封中,雖然顯示了項羽的霸王智慧,但一旦為王便失控,甚至還有很多實力很強的諸侯王不滿意這種格局。齊地田榮反楚,便是項羽走向陌路的開始。本來齊地項羽是要慢慢納入自己管轄範圍的,齊王之後田榮便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田榮造反,項羽立即發兵前往,並且打起了持久戰。劉邦乘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佔領了關中地區。
當劉邦佔領彭城之後,項羽才想起亞父范增的那句“奪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後悔當初鴻門宴沒有殺了劉邦,想到了楚懷王羋心的用心險惡。欲殺劉邦而後快。
然而成皋之戰中,兵形勢的項羽卻敗在了兵權謀的韓信手中,努力爭取來的鴻溝協議,被劉邦輕而易舉的撕毀,隨著而來的就是戰略追擊。此時項羽楚軍實力已被消耗大半,垓下之戰楚軍主力徹底被漢軍摧毀。
烏江邊,項羽想到的絕不是劉邦、韓信等人,而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和那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假楚懷王羋心。
回覆列表
我是項羽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和他一樣的選擇吧!
有人說大丈夫能去能伸,失敗了算什麼,不大了從新再來就是了。
但我們不是項羽,我們知道他的處境卻無法瞭解我們的楚霸王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
項羽可能真的累了,少年跟隨叔父起兵推翻暴秦。無數次屍山血海,無數次九死一生。但是他都一路打過來了。這一路好漫長啊,很多人都離他而去了。亞父走了,最忠心的龍且死了,英布叛變了,自己心愛的女人虞姬死在了自己的懷裡。最早跟隨自己出徵的八千子弟無一生還,我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的家人,我有什麼臉面去見江東父老。
這一路行來,經歷了多少生和死。原以為推翻了秦朝就能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沒想到還是讓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
身後的漢軍,緊緊的圍著自己。他們的身體在顫抖,他們的眼神有貪婪也有恐懼,據說拿下我的人頭賞千金,封萬戶侯呢!想到這,項羽笑了。他望著中軍那個熟悉的身影,那個曾經和自己一起推翻秦朝的兄弟,那個後來天天想著置對方於死地的人,也在凝望著自己。此一望,已是一眼萬年。
是時候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了!
劉邦你聽著,就讓我項羽的死,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建起你大漢的宗廟!
霸王自刎,劉邦呆滯了在他的臉上看不出高興還是悲傷……
無數計程車兵紅了眼睛,發了瘋的湧向自刎的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