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田居士

    買房子交認籌款被騙,房子沒有買成,錢也退不回來,當初借款貸款,現在每月還高額的利息。加上親朋好友請客再送點禮錢,真的身無分文,為了省錢,走2個小時路為了省2元公交車,晚上11點過才吃午飯,不想買吃的就為了省5元第二天的車費,一年沒在外面飯店吃過飯,朋友聚餐聚會不敢去,一是沒錢買單,二是沒像樣的衣服,更不要說化妝了。唉,窮瘋了。可恨的房地產騙子。

  • 2 # 一隻貓星人的傳說

    人生起起伏伏,關鍵是調整心態。

    最近跌落低谷的事情應該說不上,但影響心情的事有的。

    常常看新聞,那些人倫慘劇讓人心情跌入低谷。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滄海桑田世事難料,觀滄海微瀾,觀一葉知秋,人間的事不觸動情懷,至少入世之人做不到。

    最近石春梅事件,北大軾母案讓人痛惜不已。

    一個是善良女子,她帶著兩個幼子跳河輕生了。

    兩個孩子未曾想過生命匆匆而去,實在替他們惋惜。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石春梅應當堅強扛起責任,但她選擇逃避。

    人生沒有過不了的坎兒,不,人生有了過不了的坎兒,過不去繞過去,硬碰死磕,來個魚死網破,何苦來哉。

    北大弒母案吳謝宇同樣令人惋惜,他抗拒來自母親的關愛,準確來講,他對母親一貫高壓管控反擊了,於是他用屠刀刺向了母親。

    其實父母打著愛的名義,對孩子實施高壓政策不是個例,應該是通病了。

    有的孩子成年後遠離父母;有的孩子慢慢調整與父母的關係,雖長幼有序但人格上力求平等。

    兩件毫無關聯的事件,卻讓人看見了親人的自相殺戮。

    讓我陷入思考,健康的人格應是積極樂觀的,如Sunny船溫暖自己,同時溫暖別人,更不會自相殘殺。

    病態的人格如同癌細胞,吞噬著健康的心態,裂變成地獄的惡魔般。

    這兩件悲劇讓人心情沉重,發人深省。

  • 3 # 感恩心幸福門

    水石斧話感恩第八十五回。

    開篇詩云:

    吃糖看來不起眼,能等一會不簡單。

    放下吃糖去吃苦,必成人間一好漢。

    1

    最近看到一篇介紹張一鳴成功的文章。

    文中,講了很多張一鳴的成功之道:

    如持續學習進化,始終保持克制,做事不設邊界,不對當下滿足,專注長期目標,鮮有焦慮迷茫。

    說實話,條條都不一般。

    而張一鳴說得最多、讓人一下子就能記得住的卻是“延遲滿足感”。

    這一條,他幾乎是掛在嘴邊,逢人就說,逢會必講。

    在網上隨便找一找,關於他“延遲滿足感”的說法實在是太多了:

    “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大多是因為沒有‘延遲滿足感’”。

    “延遲滿足感程度不在一個量級的人,是沒法進行有效溝通的。”

    “以大多數人延遲滿足感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延遲滿足感,成功才不會缺席。”

    “我很相信延遲滿足感。”

    看來,“延遲滿足感”正是他的獨門武器,是極其重要的。

    2

    “延遲滿足感”最初來緣於一個實驗。

    上世紀六十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做了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他找來三十多名學齡前兒童,男生女生各一半,年齡在三歲到六歲之間。

    然後告訴孩子們:如果你現在馬上就吃,可以吃到一顆棉花糖;

    如果你們能等15分鐘,可以吃到兩顆棉花糖。

    小朋友們在實驗開始後,有的迫不及待地把一顆棉花糖吃掉。

    有的則選擇了默默等待,或是用其他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獲得兩顆棉花糖。

    而幾十年後的跟蹤調查發現:

    那些願意等待、獲得兩顆棉花糖的小朋友,長大之後有著更好的人生表現——獲得更高的考試分數,擁有更健康的體魄,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於是心理學家得出結論:

    一個人的自控能力和他的收入水平、職業地位、生理心理健康、犯罪機率等指標有著顯著的相關性;

    自控能力對人生成就的影響,和智商以及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對人的影響不相上下。

    3

    其實,中國的古人早就有關於“延遲滿足感”的相關實踐,只不過我們不用這個詞。

    比如孔融讓梨。

    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們吃,自己吃小的。須知,此時的孔融只有4歲,而且這樣做不是出於能吃到兩個梨子的獎勵。

    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從小就明白了孝敬心行得到的快樂,比吃到大梨子的快樂更重要。

    因此,孔融會放棄吃大梨子的即時滿足,選擇更為高尚的禮敬他人。

    再比如有“天地間氣,第一流人物” 的范仲淹。

    早年在長白山醴泉寺讀書,生活十分清苦,每天將稀粥冷卻,分成四塊,早晚各兩塊,再配以鹽拌韭菜末,是為“劃粥斷齏”。

    他有個同學是南京留守的兒子,很想幫助他。於是送一些美食給范仲淹,但范仲淹婉然拒絕了。

    理由是自己喝粥習慣了,也不覺得苦;一旦享受豐盛的飲食,以後喝粥就索然無味了。

    他對即時滿足的害處,可以說是看得透透的。

    不僅如此,有一次,宋真宗幸臨南京,南京萬人空巷,應天書院師生也傾巢而出,爭睹聖顏,只有范仲淹巋然不動,繼續讀書。

    有人回來後問他,為什麼不去一睹皇帝風采?范仲淹說:將來覲見也不晚。

    他之所以能很好地堅持“延遲滿足”,是因為心中有遠大的抱負。

    4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吃葡萄的文字:

    “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這裡面講的就是延遲滿足的道理:把好的留到最後,把希望留給未來,人生就是快樂的。

    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收穫。

    如果採取的是即時滿足的心理,好的都吃了,想著未來都是最差的日子,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當然,關於類似的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

    一個農民留下了一筐蘋果,當時蘋果只是個別潰爛,有人建議他把爛的部分扔掉;農民捨不得,每次都先挑爛蘋果吃,把爛的部分削去,把剩餘的好部分吃掉。

    結果他不但總吃爛蘋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筐蘋果全都爛光了,再也不能吃了。

    看起來,吃葡萄吃蘋果的順序截然相反。

    但其實意思一致。

    不吃爛蘋果的意思是,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要斷然採取行動,而不是簡單地遷就自己、降格以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吃爛蘋果就萬事大吉。

    它的核心含義還是要及時清除爛蘋果,再來吃好蘋果,還是要把好蘋果留給未來。

    其實還是一種延時滿足。

    5

    延遲滿足不僅是一種有更遠大抱負的表現,是一種面對眼前快樂與長遠快樂時的智慧選擇,更是一種人性本身的強大自律行為。

    盧梭在《愛彌兒》中對父母們說: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那就是:百依百順。”

    當一個孩子發現能從父母身上得到一切時,他就會習慣這種實現願望的方式:自己就是來索取的,就是來享受的,就是天生要這要那的。

    這種思維理念一旦形成是十分可怕的。

    而最要命的是,這種百依百順給孩子提供的是一種虛假的“舒適區”。

    因為總有一天會面對這樣一個事實:父母根本就無法為孩子提供所有的需求。

    而一旦父母無法提供時,孩子不緊不會反省,還會指責父母無能。

    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失敗。

    從學會延遲滿足開始,試著學會等待,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學會有更高遠的追求,學會自己控制自己,這既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所有人過好日子、快樂生活的基本要決。

    《人民日報》曾發文說現在大學生:

    “上課時,不是發呆、睡覺、就是玩手機,課餘生活只有吃零食、看劇、沉迷遊戲。圖書館裡沒有你的身影,運動場你更是從不邁進去……”

    這不就是那一群立即吃掉一顆棉花糖的小朋友們長大了的樣子嗎?

    而科學家實驗還表明,這種不擅長等待的孩子,成年後更容易體重超標,養成壞習慣,更易上癮,成就相對很低。

    正如茨威格《斷頭王后》裡說的: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所以說,有些人,一生沒有什麼成就,活得不幸福,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結尾詩云:

    生活每天在選擇,沒有目標沒著落。

    莫圖眼前小安逸,點滴饋贈有價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杜蘭特比詹姆斯令對手更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