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津

    “無燒”紅藍寶石就是純天然、沒經過任何最佳化處理的。如圖:

    “有燒”就是透過最佳化,“加熱處理”過的。如下圖

    對於“有燒”通常珠寶圈內比較有信譽的供貨商都會宣告“有燒”,例如:

    為了增加顏色、減少雜質,“有燒”紅寶石的鑑定特徵有:1.緬甸抹谷紅寶石處理過了的會有小白洞;2.紅寶石中間處理不夠時會有小黑點;3.緬甸孟宿百分之八九十經熱處理的。

    國標“燒”是最佳化,需正確看待。紅寶石和藍寶石的處理易引發爭議,如下情況,大家當心點:

    警惕紅寶石低溫熱處理!基於市場“無燒”紅寶石的需求比較多,“有燒”直接影響價格,GIA實驗室曾釋出過紅寶石低溫熱處理的報告,IRspectra變化可以檢測出來,沒檢測出化學組成。用陰極射線發光儀在電子束的激發下發出中等強度的深紅色或紫紅色,顯示六方生長環帶或角狀生長帶,則是天然無燒紅寶石。

    熱處理+新增劑:取決於處理型別,擴散處理的效果或僅限於表面或擴散到整顆,這些處理GRS不可接受,證書寫H(Be)就是鈹擴散處理。

    警惕:裂隙的有色和無色充填或空洞的玻璃充填;輻照(淡黃色藍寶石變深黃色;會褪色);成品折邊鑲嵌看不到寶石腰稜,這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舉例:如果五六克拉紅藍寶石戒指標價一萬至兩萬,那麼懂行一看就可能是染色、充填處理、“有燒”過的。

    對於消費者而言,變化是在實驗室內才能被看清楚,普通人需認準信譽度高的商家、仔細核對證書、認真檢視實物與寶石證書是否一致。

  • 2 # 蒙玉如

    作為一名從業者,如何判定有燒無燒,除了放大鏡來看,最靠譜的方法還是看證書。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一般消費者靠著網上學習的東西和一知半解的皮毛,想要自己判斷紅藍寶有燒無燒很困難,恐怕很多人不要說看有燒無燒,就算區別紅寶石、石榴石、碧璽、尖晶石等相似寶石都很困難吧。

    為啥一定要看證書,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國內國外不同鑑定體系的差異了。國內絕大多數鑑定機構對於燒這種處理方式極為寬容,是劃分到最佳化裡面,在開具證書時不體現。比如瑪瑙,很多是燒過的,照樣出證書。還有翡翠,對於翡翠裡酸洗注膠染色等都會寫BC貨,但是翡翠裡的紅翡大部分是燒過的,但是開出來卻是A貨。

    那對紅藍寶呢,國內證書基本也是不寫燒不燒。比如山東昌樂藍寶,原礦都是黑不溜秋,不燒沒法用,幾乎全部燒過,證書照樣不會標誌。

    透過國內證書無法判斷燒不燒,那哪些證書會標註呢。其實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古柏林、GRS、GIA、AIGS、EGLab等等。所以一般來說,購買時如果在意有燒無燒,儘量選擇這些證書的貨品。還要注意選擇靠譜渠道,因為紅藍寶證書一般不像鑽石那樣有瑕疵分佈,有腰碼。

    另外還要說一點,有燒不代表廉價,現在很多燒過的紅藍寶依然價值不菲。市面上有十分廉價的紅藍寶,幾克拉幾百塊還很漂亮,那是人造紅藍寶,不要跟有燒的混淆。

  • 3 # 女神愛美麗Emily

    條哥條姐,你們對於明星整容怎麼看?你身邊有多少明星是一絲絲都沒整過的呢?想來,腦子你馬上就反應出誰誰整了哪裡而不是有誰沒整過吧?因為你幾乎就找不到壓根沒整的明星,整漂亮了,喜歡的人反而更多了,不是嗎?既然大家對帥哥靚女的整容是喜歡的為什麼就不能接受紅藍寶石的整容呢?

    美麗姐負責任的告訴你,燒就是一種對寶石的熱處理方式。熱處理可以使寶石顏色變濃豔,如紅寶石在加熱後變得更加嬌豔欲滴,淡色的藍寶石顏色可以變得更藍。可以把一些顏色過深的寶石變淺,使顏色更好看。熱處理可以改變寶石的顏色,很典型的就是將黃褐色的坦桑石經過加熱變成好看的藍紫色。

    市場上很少有無燒的紅藍寶,除非是數百年前留下的古董珠寶,或是出礦時已經美的不用燒了,或是品質很差預期達不到燒過之後的效果的。因此可以說,今日市場上所有的紅寶幾乎都是經熱處理,絕大部份的藍寶、大多數的深黃色、粉紅色以及菊色的剛玉也都是處理過的。有燒的紅藍寶石至少可以說明它是天然寶石,否則連燒的資格都沒有。

    那麼大家為什麼會糾結“有燒”還是“無燒”呢?因為你陷入了二個誤區,一個是自己的寶石是不是天然,另一個是自己的寶石是不是值錢。第一個誤區已經不成立,第二個誤區不是每一個原石都可以燒得美, 還要取決於原石的成份和質地,才能燒出好質量,因此熱處理不像工業產品可以量產,它依舊維持寶石的稀有性,此稀有性乃是貴寶石必備的條件之一。換句話說,有燒的紅藍寶依然名貴,依然值錢。

    在此,女神愛美麗特別提醒下:選擇有色寶石最重要的是在保證寶石為天然的前提下,應把寶石的美觀度放在第一位,如寶石顏色,質地,透明度,淨度,火彩等引數即色彩鮮豔、質地優良、透明無瑕、光彩奪目大顆粒的寶石為上品,然而自然界達到上述標準非常之少,其價格十分昂貴,而一些顏色,質地,透明度,淨度,火彩不好甚至達不到寶石條件的其價值是很低的,因不美觀漂亮、且數量眾多,所以男神女神在選購的時候不要進入消費誤區。

    如果一定要知道寶石是否有燒,對於非專業人士還是看證書好了,國內檢測機構的證書對藍寶石 “有燒 無燒” 均沒有標註說明,如NGTC(國家珠寶質量檢測中心)和GIC(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只有瑞士的GUBELIN和GRS、美國的AGL、GIA,斯里蘭卡的EGL等證書才會有對 “有燒、無燒” 的辨別標識。

    如果天然寶石有加熱處理或者顏色非天然,那在comment 一項裡就會顯示 H、E、LIBS等字母:H俗稱 “舊燒” 或 “老燒”H(Heated) 代表熱處理無殘留物,視為永久性處理,只經過簡單熱處理,而沒有被注色。

    E(Enhanced)代表最佳化處理,包括加熱後淨度和顏色之最佳化,癒合裂隙及洞痕處可含微量外來殘留物,視為永久性處理。

  • 4 # 十點珠寶

    有些紅藍寶(剛玉)的顏色不理想,透過熱處理可以改變剛玉中過渡元素的化學狀態,擴散或脫水,以此改善寶石的色彩和淨度,加強表面的星光效應等。而這種熱處理過程並沒有新增物滲透到寶石中,只是靠加熱讓寶石內部的最佳化條件突顯,因此被認為是天然的處理方法,而經過熱處理的紅藍寶石也被視為「天然寶石」;相反的,如果是有新增物滲透的紅藍寶石,就算是人工加色,而非天然寶石了。

    如何辨別

    1.觀察顏色

    熱處理後的剛玉有顏色不均勻的現象,如特徵性的格子狀色狀,不均勻的擴散暈,另外處理前後原色帶的顏色,清晰度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如蘭卡的乳白色剛玉經過 處理後,藍色常集中在一些不規則的色帶和色斑裡,放大觀察可見這些色帶和色斑是由一些邊緣模糊的藍色質點聚集而成的霧狀物。

    2.看內部包體的變化

    看圖說話,以下的一系列圖片就是熱處理後內部包體的變化

    黑色礦物和負晶加熱後變白

    氧化鐵染色區域黃色變成藍色

    鋯石群破裂呈現白色

    絲絹狀的包體熔化

    緬甸藍寶石中的金紅石(未加熱前)

    金紅石,閃鋅礦和方解石的晶體在加熱後炸裂

    3.表面特徵

    由於高溫溶解作用,加熱後的紅藍寶會發生區域性熔融,產生凹坑,二次拋光後會出現又腰稜和多面腰稜現象。

    4.紅外光譜測定

    通常會缺失450nm吸收帶。

    5. 看證書

    對熱處理的標準,國內檢測機構的證書對藍寶石“有燒無燒”均沒有標註說明, 如NGTC(國家珠寶質量檢測中心)和GIC(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 只有GUBELIN和GRS、AGL、GIA,AIGS,EGL等證書才會有對“有燒、無燒”作辨別標識。

    H(Heated)代表熱處理無殘留物,視為永久性處理,只經過簡單熱處理,而沒有被注色。

    H(a)、H(b)、H(c)、H(d): H(a)熱處理微量殘留物(癒合裂隙有硼砂等殘留物)小範圍注色,性質比較穩定。 H(b)熱處理少量殘留物(癒合裂隙有硼砂等殘留物)內部大量注色,性質不太穩定。 H(c)代表熱處理中量殘留物(裂縫或洞痕癒合處有硼砂或玻璃狀物質等殘留物)內全部注色,性質極不穩定。 H(d)代表熱處理明顯殘留物(裂縫或洞痕癒合處有硼砂或玻璃狀物質等殘留物)。 H(Be)代表以輕微元素進行之熱處理,鈹擴散處理。

  • 5 # 石頭的溫度C

    僅憑三言兩語,行家說不清,外行聽不懂,搞不好反倒把人坑了!還是以商家的可靠程度結合證書來判斷為好,要不就是進入行業學個一兩年,肯鑽研的話也能肉眼分辨出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寶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中式建築有哪些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