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隧道測量筆記
-
2 # 愛吃甜品的包子
很扎心的一個問題。
既然養兒防老不靠譜,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呢?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吧。
在我還沒有結婚,未懂得婚姻的意義時,我已經打算好生兩個娃了。
這應該是長期耳儒目染的結果。周圍所有的人都告訴你,婚姻需要孩子,你會覺得沒有孩子是不正常的。
中中國人最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傳宗接代,直白點說,我們從小就被洗腦了。
等我真的結了婚,我就覺得婚姻確實需要一個孩子。
當夫妻倆長年累月,就只有兩個人在一起時,家裡就比較空曠清冷。
有了孩子,感覺就有了煙火氣,一個家才鮮活、生動起來。
孩子,其實是來拯救我們婚姻的,有他們,我們的婚姻才能穩定下去。
我想,在所有孩子小的時候,多數都是爸爸媽媽手心裡的寶貝。他們乖巧可愛,就像小天使。見到他們可愛的笑臉,我們就覺得生活有了盼頭。
很多時候,我們不怕老去,不怕死去,是因為我們有了孩子,我們認為他們會將血脈傳承下去。
因為自身原因,我二胎現在還沒有造出來。我經常問自己,為什麼還要那麼辛苦再去懷孕生個娃?
我想了很久,就只有兩個理由:我怕失獨,還想順便給孩子一個伴。
都沒有想過孩子以後替我們養老。以後,他們能經常來看看我們就不錯了。
終究,我們是害怕孤獨的。
而孩子,能將自己照顧好,好好活下去,不拖累別人就不錯了。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
3 # 雪鐵龍26
養兒防不防老都制度控治的,兒女沒這個能力怎麼養你的老?因為我們國家制度一切資源都屬國調配的,權貴們會那麼公平分配嗎?所以爭權奪利成為時尚!胃名頂替,偷樑換柱,弄虛作假成了不以為然,這些只有有權利才能辦到!
-
4 # 東方聽禪
從古至今養兒防老也不靠譜,正如《紅樓夢》所說“孝順子孫誰見了?”,如果兒養父母是普遍的現象,恐怕就沒有“二十四孝”做為典範美德向人們推祟了,正因為稀有才號召人們效仿學習。
至於明知不靠譜還要生孩子就是傳宗接代,並寄予了美好期望,萬一生個末來的國之大臣甚至天子,不是光宗耀祖嗎?但是這難度與買彩票中大獎差不多,從未失望卻總是失望,永不放棄直到老態龍鍾。
其實中國傳統賦予兒子對父母的責任是“養老送終”,現實中子女們大多隻做了一半就是“送終”,能披麻帶孝,流幾滴眼淚,送你最後一程,就是孝子了,還要求什麼呢?
-
5 # 嶺上鬆8618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返哺之義。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是人類幾千年的傳統。那些“養兒防老不靠譜”的說法只能算是謬論,或者說是為他(她)自己不忠不孝找託說罷了。
-
6 # 2260786807785
養兒防老,這是人之倫理,人留子孫草留根就是這個道理,人與獸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思維,有情感,大多數人是一定養老的,除非一些智障或老子有水的人不養活老人。因為風水輪流轉,你也會老的。
-
7 # 詹太太
生孩子就是養老嗎?不一定。重點是看你怎麼教育孩子。如果教的不好,反而啃老。當然,教得好,就不怕老年沒人養···
-
8 # 走之車
現代社會,養兒防老已經不現實了,每個人在年輕時就該好好規劃一下了。
我當時生孩子之前,並沒有想過為什麼生孩子,結婚之後就懷孕了,就接受了孩子的到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被折磨的筋疲力盡的時候,就想我為什麼要生孩子啊?當時的我,生孩子的不好可以說一火車,不生孩子的好,可以說一火車。現在的我,想法已大有不同了。因為我看到一句話:養育孩子是是父母的一場修行。也是在自我成長,自我完善。有孩子之前,我雖然時間很多,卻都是用來浪費的。有孩子之後,屬於自己的時間少了,但我卻特別想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學習育兒知識,學習理財等等,因為我想先成為我希望孩子成為的那種人,所以,當孩子對著我的耳朵,輕輕對我說:媽媽,我最喜歡你了。我心裡的幸福就開始盪漾起來,心也飛起來,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覆列表
養兒防老現在確實是已經不現實了,現在孩子能把自己養好,不啃老就已經很不錯了啊。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養兒不能防老,那為什麼還要養孩子呢?
生孩子養孩子最重要的是一種感受。是一個人一輩子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體驗。這個只有你生了孩子之後,你才會深有體會。
在生孩子養孩子的過程中會很累很辛苦,但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快樂,你也會在撫養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對孩子付出很多的愛,以及老了之後享受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現在因為社會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感覺生孩子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甚至也出現了很多丁克的家族,甚至都不願意生孩子了,但是個人感覺對於孩子必須要有一個生一個孩子是必須的,至於是否生第2個或第3個,這個完全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經濟條件以及生活理念。
在這裡必須反駁一下,很多人說生兩個孩子,養兩個孩子跟一個孩子沒有多大的區別,其實現在社會的話,你仔細的去計算一下,其實區別是很大的。我現在已經生了一個孩子了,第2個孩子是否要生還在糾結之中。我感覺生一個孩子是底線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