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南不北

    一是因為二戰時大炮鉅艦主義在日本盛行,日本人堅信大口徑大噸位代表了力量與勝利

    二是因為大和更像日本精神的象徵,從起名便能窺之一二,日本人自稱大和民族,立志要成為世界一等民族,便要有一艘能代表日本人所謂的精神的世界級戰艦。當然,歷史告訴我們,艦載機時代,大炮鉅艦就老老實實的當老二就好了,建立在用暴力欺凌他人給別人帶來不幸上的理想與精神,最終會被更大的暴力所欺凌,比如說小男孩,還有胖子

  • 2 # 志摩37918289

    當時日本非常盛行大艦巨炮,且日本做過測算一艘大和級相當於1.5~2艘普通的戰列艦,而為了縮小美日之間的差距,日本選擇建造大和級戰列艦

  • 3 # 多才的南風影視剪輯

    因為由於日本受到軍國主義的嚴重影響,思想根深蒂固,影響著他們走向對外侵略的道路,開始主張侵略中國,佔領中國的土地,壓榨中國的人民,竊取中國的寶貝,發倔中國的資源,把他們用大和號運送回日本,供他們炫舞揚威,使用中國資源,攻打我們國家。

  • 4 # 史錄

    日本在1930初日本即成為世界海軍強國之一,而當時盛行的軍國主義更是讓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格外膨脹,並試圖進一步挑戰美、英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 5 # LY傳媒or大雜燴

    日本是個海洋國家。海軍是國家軍事主力。

    在1943年,日本和美國爆發太平洋戰爭的幾年。傳統的海軍和美國消耗的快沒了,航母沉的沉,飛機摔的摔,日本的戰備後援物質基本快枯竭了,而美國的戰爭機器才剛開動。軍艦像下餃子一樣,航母一口氣造幾十艘,戰艦不計其數。反觀日本海軍。力不從心了,怎麼辦?

    當時日本人嚮往武士道精神,嚮往單挑,嚮往大炮鉅艦,單對單在太平洋戰個痛快,同時為了減少日美差距,就開始建造大和號,大和號是科技的產物,舉日本全國之力打造的海上信仰。為了和美國海軍決一死戰的最後武器。

    後面大家都知道了,美華人務實,傻子才和大和號單挑,結果是兩個航母艦隊戰鬥群,300多飛機。群毆大和一個大和

    喜歡我的右上角關注

  • 6 # 381嗑藥炮警告

    大家都造戰列艦,難不成就日本不造?好歹當時的日本也是一流海軍強國。二戰美國建成10艘新銳戰列艦(此外還有2艘衣阿華停工,4艘蒙大拿計劃取消);英國建成5艘新銳戰列艦,算上戰後建成的前衛就是6艘(還有兩艘未建成的獅級);德國造了2艘俾斯麥,2艘沙恩霍斯特(還有未建成的H級);義大利造出來3艘維內託級(此外帝國號未建成);就演算法國開局沒多久就投降都造了敦刻爾克級和黎塞留(讓巴爾戰後完工)。日本知道拼數量拼不過美國,當然想造更大更粗更強的嘍。實際上美國的衣阿華單艦造價也超過了大和,德國的俾斯麥似乎也比大和貴,所以相對來說,大和算得上是“物美價廉”了。從現在的角度看,二戰早期航母在夜間幾乎沒有戰鬥力,這時候戰列艦的用處就大了。從當時來看,戰列艦還是海戰的核心,不可能不建造

  • 7 # 陳悅漫步海邊

    (1940年8月8日,“大和”艦下水儀式)

    (1941年9月20日,在吳工廠舾裝進入尾聲的“大和”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大和”開工於1937年,建成於1941年,這一時期的日本正是為了不斷擴大對外擴張而摩拳擦掌的時候,還談不上物資匱乏。真正物資匱乏,是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尤其是美國展開太平洋反攻,日本的海外運輸線受到嚴重威脅時。

    日本人之所以要建造“大和”,是因為日本在1936年甩掉了套在海軍發展之路上的枷鎖,即退出《倫敦海軍條約》,不再受條約關於各國軍艦戰力的重重限制。

    在條約時代,日本沒有建造新的戰列艦,只能對舊有的戰列艦修修補補。一朝退出條約,為了迅速擴充海軍戰力,彌補之前的海軍主力艦發展的欠賬,以和美國海軍進行鉅艦大炮的艦隊決戰為假設,日本海軍於是在1937年就設計、開工了實力超強的“大和”級。

  • 8 # 國平軍史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所建造除航母以外排水量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曾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永不沉沒的戰列艦”,但在沖繩島戰役中,這艘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寶貝疙瘩,官兵引以為豪平常都捨不得出戰的戰列艦,為了帝國的苟延殘喘,僅裝有單程燃油,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被美軍的航彈和魚雷所擊沉,隨著這艘全球最強大的戰列艦葬身海底,預示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徹底戰敗,以及日本軍國主義即將覆滅。

    作為排水量超過7萬噸的巨型戰列艦,大和號裝備有數百毫米的裝甲防護帶,3座3聯裝460毫米的艦跑,僅一發炮彈的重量就高達1.5噸,比當下一般反艦導彈的爆炸威力都要強大,可見此型戰列艦的戰鬥力確實非同凡響,成了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眼中盯肉中刺,海軍情報部門都盯著此艦的一舉一動,確實大和號戰列艦不沉,本身就是對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巨大威脅。

    二戰時期,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並不豐富,因此大力發展海軍,極力對外擴張,奪取維持戰爭的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就逐漸成了日本海軍和陸軍(特別是其北進計劃遭到蘇軍沉重打擊以後)的共識,依靠海軍南下作戰,奪取南洋的石油和橡膠,至於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海軍高層與美海軍太平洋艦隊決戰的產物,即以戰列艦為艦隊核心,輔以航空母艦、輕重型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艦艇,企圖透過一場大規模的海戰一決雌雄,將美海軍太平洋艦隊殲滅或徹底打殘,將美海軍勢力趕出西太平洋打回姥姥家。

    由此,大和號戰列艦,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產物,儘管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是最早使用航母和艦載機的軍隊,同時也最早憑藉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完成了對夏威夷珍珠港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襲擊,取得了打沉擊傷美主力戰列艦的輝煌戰績,但日本海軍高層並未真正認識到航空母艦的威力,依然疵迷於戰列艦決戰一戰定勝負的美夢,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的個人眼界和思維不無關聯。

    日本海軍明確提出了對美海軍的打擊戰略,即日本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時,開戰初期,即必須消滅美在遠東的海軍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再以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截擊並殲滅由美國本土前來增援的美軍艦艇編隊。

    由於日本是資源匱乏工業基礎薄的島國,無法在戰列艦數量上和美海軍抗衡,因此日本按照 “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方針,確立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的海軍發展戰略,人類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的大和號戰列艦就此脫穎而出,成了日本帝國的象徵,如此強大的大和號戰列艦被美海空軍的航彈和魚雷所擊沉,那麼日本帝國的戰敗,也是板上釘釘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9 # 漩渦鳴人yy

    本質上來講,大和級戰列艦就是為了接下來在太平洋戰爭裡面遇到英國和美國的戰艦,能夠有與之相匹敵的作戰實力。

    我們大家都知道日本人這個民族呢,本身有點自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高其他人一等,所以日本人在設計戰列艦的時候,總喜歡比別人多出去一點點,比如說噸位,我要多個1萬噸,或者說我戰列艦的口徑要比別人大個一英寸。

    但是日本人當時最先進的戰列艦是長門級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是條約內部的戰列艦,什麼是條約間條約艦規定戰列艦噸位不能超過35000噸,戰列艦的口徑不能夠超過350mm,在這種情況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陰雲密佈,各國之間都展開了軍備競賽。華盛頓海軍條約,此時傑只不過是廢紙一張,所以日本人覺得應該建造一款屬於自己的,用於決戰的,主要就是用來對付美華人的大型的戰列艦。

    有人會問了,這個時候航空母艦去哪了?航空母艦這個時候還只不過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 由於航空飛行器技術發展的停滯性,所以在航空母艦上面起飛的戰鬥機攜帶的炸彈不能夠穿透戰艦的甲板玩飛機上面的魚雷速度太慢,沒有辦法追上戰艦,所以這個時候航空母艦被視作雞肋,在海洋上面,在茫茫大海上面,真正起到決定性力量的還是戰列艦。

    日本人因此設計了大和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超7萬噸,戰列艦,火炮口徑406mm,這樣的噸位,這樣的口徑是戰列艦上面的空前絕後。

    對於日本人來講,它是一個兩頭在外的國家,也就是生產需要的原料,我需要從外面進口,然後運輸到國內,由國內生產加工以後,然後再運輸到各個殖民地進行銷售,獲取利潤,這樣兩頭在外的經濟體,也讓日本人對於自己這條海上的航線安全更加重視。海軍不強,日本人根本就走不出自己的島嶼。

    所以日本人一直要求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海軍,日本聯合艦隊,什麼都是拿最好的資源是最好的,用的是最好的,吃的也是最好的,有這麼一個笑話,日本陸軍看不慣日本海軍自己建造的航空母艦質量太差,日本海軍嘲笑日本陸軍,說你們這造的是什麼,換我們來造,我們造日本坦克造出來日本坦克比日本陸軍自己使用的都好。

    所以設計一款大和級戰列艦,幫助海軍做一款屬於自己的決勝利器,對於日本政府來講,這是義不容辭的義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訊服務行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