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李子姐

    李清照(公元1084-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宋代傑出的女詞人。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李清照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

    李清照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李清照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她曾作《如夢令》,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歡樂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時,濟南城西確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歲時,在汴京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之子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感情篤深,常投詩報詞。一年重陽,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歎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陸德夫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倉皇南逃。李清照夫婦也先後渡江南去,第二年,趙明誠死於建康(南京)。

    李清照獨身漂泊江南,在孤苦淒涼中度過了晚年。詞人連遭國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詞章更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摻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兩盞三杯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 2 # 一道霞光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

  • 3 # 文史社群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北宋滅亡後,趙氏南逃。當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任健康知府,由於城中有人反叛,趙明誠沒有抵抗就逃跑。在經過烏江的時候,李清照有感於項羽兵敗自刎,寫作了此詩。

    人話著的時候,就要做張良、蕭何、韓信那樣的人傑,要留下功名業績,即使事業失敗,也要跟項羽一樣,死了也要做英雄,絕不貪生怕死。

    在封建社會,做為女子,有這樣豪邁的英雄氣概,當之無愧的“千古第一才女”。

    有宋以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被冠以偉大的皇帝,不知何來偉大?諸君請看:趙匡胤做為七尺男兒,急急忙忙地將三尺兒童踹下龍椅,比之曹孟德,差遠了。屁股還沒坐熱,一杯甜酒,以釋兵權。對於功臣,當然是好酒,但對趙氏子孫,永遠都是苦酒。祖宗擔心,正是兒孫擔心的。於是乎,棄武用文,造成了整個宋朝,沒有幾個帥才,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 4 # 弄笛聽雪

    “靖康之難”發生後,身為健康知府的趙明誠在城中發生叛亂時,自己不思平叛卻先行逃離了,這首豪放大氣的《夏日絕句》正是此事之後李清照路過烏江時抒懷所作。李清照同丈夫路過烏江之時,望著茫茫江水,想到當年項羽不懼氣節,本就對丈夫身為知府臨陣逃脫行為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充滿失望的清照,在對比之下更恥於國家和丈夫的懦弱,吟出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五絕一改李清照往日哀婉繚繞的風格,磅礴大氣,豪放剛毅,也正是因為清照當時的心情極度悲憤。北宋亡國的恥辱,南宋朝廷的苟安,甚至和自己一向志趣相投的丈夫都在危難之時棄戰而逃,所有的一切都讓李清照感到恥辱憂憤,難以接受。

    後來路過烏江,她似乎在茫茫江水之上看到了當年的西楚霸王拔劍自刎的情景,一代英豪項羽寧自刎也不回江東老家暫避,項羽雖敗但那無懼無畏生死的氣節,不正是那些讓她感到恥辱的的人和事所沒有的嗎?此時的清照將心中抑鬱和豪氣皆傾注在了短短二十字中,即《夏日絕句》。

    值得一提的是,李清照隨口吟出《夏日絕句》時 ,身為丈夫的趙明誠聞之也為自己的行為羞愧不已,可以想象曾經相愛多年的夫婦二人默默佇立沉鬱,面對著浩蕩江水竟相顧無言。在發生棄城之事後,李清照的冷淡疏遠,加之這首名作的諷喻,趙明誠從此便鬱郁不振,在《夏日絕句》寫下的同年,1129年,趙明誠因發急病而終。

  • 5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李清照是在這首詩中用楚霸王的故事作題材,實際上是在諷刺南宋政府的妥協逃跑政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時中國的北部已經被金兵侵佔,南宋政府偏安一隅,屈辱地呆在中國東南一帶,不想北上抗金,收復失地。在這種大的背景下,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楚霸王的不願忍辱偷生的行為所產生的特別崇敬的心情!

    詩中的:人傑~泛指英雄人物。前兩句是說,活要活得意氣風發,做人中的豪傑;死也要死得悲壯激烈,寧可做鬼中的英雄。

    項羽~指楚霸王。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在和另外一個起義軍領袖劉邦爭奪天下時失敗,不願意重新回到江東(其家鄉),在烏江(今安徽和縣長江邊)自殺。

    江東~指江南。項羽原來是跟著他的叔父在吳(今江蘇蘇州)起義的,所以說“江東"。

    李清照(1084~1151) 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人。南宋女詞人。北宋文學家李格非之女,其夫是金石考據家、北宋宰相趙挺之之子趙明誠。

    李清照的詩詞多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表達了愛國的熱情,風格豪邁遒勁。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因其家庭生活的安逸,作品多是描寫閒適生活,嫵媚風流,韻調優美。後期因戰亂所致,多抒身世之感,寄寓家國之思,感情悽苦低沉。

    南宋王朝重建之後,其面臨著的首要問題就是抗戰和投降的兩種抉擇。抗戰派代表為宰相李綱和宗澤。投降派代表為中書侍郎黃潛善及汪伯彥,其力主繼續南逃,理由是:"汴都蹂踐之餘,不可復處","東南財力富盛,足以待敵。"宋高宗趙構聽從了投降派的意見,罷免了主戰派李綱的宰相職務,並且將上書力保李綱相位的太學生陳東、進士歐陽徹斬首示眾。

    正是在這種戰與降的大是大非的處境下,李清照寫下了此《夏日絕句》,旗幟鮮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態度,表達了對高宗為首的逃跑主義的憤慨和鄙視!

    另外,在南渡(指南宋建都杭州)後,李清照還寫了很多反映現實,流露愛國情感的作品,如其五言詩《分得知字韻》:

    "學詩三十年,緘口不求知。

    誰遣好奇士,相逢說項斯。“

    詩中的項斯,是晚唐詩人,因為受到晚唐國子監祭酒(官職名稱)楊敬之〈唐代文學家楊凌之子〉的賞識而聲名鵲起。

    據唐代李綽《尚書故實》說:"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嘗知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相逢說項斯。‘由此名振,遂登高科也。“

    注:其中有些史實參考於網路。

  • 6 # cxh詩酒趁年華

    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為劉邦所敗,逃至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暫避江東。而他己自殺告終。他的生當人傑,死為鬼雄的豪壯氣概令人感動。對怯懦,只顧逃命的南宋君臣的諷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襲人建議把寶玉搬出大觀園,王夫人為何沒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