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向上奮鬥速度
-
2 # 舶來的世界TI游泳
拋開眾所周知的一些好處之外,來說說我的一些體會。
第一點,能更好地練好水性。自由泳對於初學者來說相對不太容易掌握,所以學習的週期也會相對比較長一些。但我覺得在長時間學習自由泳的過程中卻能更好地練習好水性。
想要游泳好泳,水性是至關重要的,只要水性練好了,那麼甭管怎麼遊,下水都會有種如魚得水的感覺。也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我會遊蛙泳了,而且遊得還不錯”。但這裡我敢肯定的說,當你在學習自由泳時出現沉水,不能換氣的時候,那你心裡一定還是會有些怕怕的感覺,因為害怕而學不會自由泳的人大有人在,這就說明即使是蛙泳遊得不錯了,但水性卻可能根本就沒練好。所以我覺得學習自由泳好處首先就是能更好地幫你練好水性。國外大多都是以自由泳作為初學泳姿進行教學的,我想通過自由泳的學習讓學習者更好地去熟悉水,練好水性也正是國外把自由泳作為初學泳姿進行教學的原因之一吧。
第三點,與健走,跑步等運動類似,動作不復雜。雖然自由泳學習週期相對要相對長一些,對於初學者來說學起來感覺有些難,但自由泳的動作相對於蛙泳,蝶泳來說,動作的複雜程度卻要簡單很多。它真的就是和走路,跑步是非常相近的一種運動,所以當掌握了自由泳的基本動作之後,也真就和走路,跑步的時候差不多了,所以與其它泳姿相比較,四肢動作的協調性方面也就相對要簡單很多,所以當能遊起自由泳之後,也就會覺得自由泳的動作真的是比較容易做到協調一致的。
第四點,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會游泳的人大有人在,但會遊自由泳的人與會蛙泳的相比那還是要少很多很多的,而真正能遊好自由泳的業餘愛好者也就和會有蝶泳一樣少之又少了,所以當真能輕鬆優雅地長距離遊起遊起自由泳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畢竟是解鎖了一項技能嗎,呵呵,這麼說可能也是出於自己的一些虛榮心理吧。
第五點,更能體會到游泳的樂趣。即使是在運動強度比較大的情況下,自由泳是依然能夠快速並進行長距離的遊進的一種泳姿。在游泳比賽中,也只有自由泳遊有長距離的專案。而我個人也覺得只有在能長距離遊的時候才能更好地體會到游泳的樂趣,這和長距離遊蛙泳的感覺絕對不一樣。
我自己主要的感覺是遊自由泳比遊蛙泳輕鬆很多很多,雖然自己遊得也不是那麼好,但感覺要比遊蛙泳時的樂趣更多一些。喜歡游泳的人都想有一種想要如水為魚的感覺,會遊自由泳後,尤其是能長距離遊之後這種感覺會更強烈一些,所以感覺樂趣也就會更多一些。
第六點,安全性。雖然任何一種運動都會有出現運動損傷的可能性,有很多自由泳愛好者也確實是游出了很嚴重的游泳肩,但那主要也是因為不標準的動作等原因造成的。不過我個人覺得自由泳倒是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最小的一種泳姿。另外我也覺的相對於蛙泳來說,自由泳能更好地緩解頸椎,腰間盤等部位的病痛,以前有說過這個問題,不再去羅嗦了。
第七點,最能鍛鍊到全身的一種泳姿。據說爬行運動是最能鍛鍊全身的一種運動,而自由泳又被稱為爬泳。那裡湊個數吧,呵呵。。
第八點,泳池裡不佔泳道,不討人厭,這條也拿來湊個數吧。呵呵。
-
3 # 斯諾客
我自己就是一位自由泳愛好者,簡單的說一下我的理解。
自由泳的好處:
1,改善心血管系統
游泳對心血管系統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過熱量調節作用與新陳代謝能促進血液迴圈;此外游泳時水的壓力和阻力還對心臟和血液的迴圈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時,身體所承受的水壓就已達到每平方釐米0.02—0.05kg,潛水時隨著深度的加大,物理條件的變化,壓力還會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會加大壓力負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組織能得到加強,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漸有所加大,心臟的跳動次數減少,這樣心臟的活動就能節省化,整個血液迴圈系統卻能得到改善,靜止狀態下舒張壓有所上升,收縮壓有所下降,因此血壓值變得更為有利;血管的彈性也有所提高。根據有關專家統計,一般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臟跳動約66—72次,每博輸出量約為60—80毫升,而長期參加游泳鍛鍊的人,在同樣情況下只需收縮50次左右,每博輸出量卻達到90—120毫升。
2,提高肺活量
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強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強弱來決定,運動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據測定:游泳時人的胸部要受到12—15公斤的壓力,加上冷水刺激肌肉緊縮,呼吸感到困難,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這樣吸入的氧氣量才能滿足機體的需求。一般人的肺活量大概為3200毫升,呼吸差(最大吸氣與最大呼氣時胸圍擴大與縮小之差)僅為4—8釐米,劇烈運動時的最大吸氧量為2.5——3升/分,比安靜時大10倍;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高達4000—7000毫升,呼吸差達到12—15釐米,劇烈運動時的最大吸氧量為4.5——7.5升/分,比安靜時增大20倍。游泳促使人呼吸肌發達,胸圍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氣時肺泡開放更多,換氣順暢,對健康極為有利。
3,加強面板血液迴圈
在游泳過程中,由於水溫的刺激,機體為了保證足夠的溫度。面板血管參與了重要的調節作用,冷水的刺激能使面板血管收縮,以防熱量擴散到體外。同時身體又加緊產生熱量,使面板血管擴張,改善對面板血管的供血,這樣長期的堅持鍛鍊能使面板的血液迴圈得到加強。
4,增強抵抗力
游泳池的水溫常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熱快,耗能大。為儘快補充身體散發的熱量,以供冷熱平衡的需要,神經系統便快速做出反應,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增強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抵禦寒冷。經常參加冬泳的人,由於體溫調節功能改善,就不容易傷風感冒,還能提高人體內分泌功能,使腦垂體功能增加,從而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5,健美形體
人在游泳時,通常會利用水的浮力俯臥或仰臥於水中,全身鬆弛而舒展,使身體得到全面、勻稱、協調的發展,使肌肉線條流暢。在水中運動由於減少了地面運動時地對骨骼的衝擊性,降低了骨骼的老損機率,使骨關節不易變形。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運動強度,但這種強度,又有別於陸地上的器械訓練,是很柔和的,訓練的強度又很容易控制在有氧域之內,不會長出很生硬的肌肉塊,可以使全身的線條流暢、優美。
6,增強對溫度的適應力
-
4 # 星期二De濤
我先練的蛙泳 蛙泳還可以吧 ,最近練習打腿,。。打腿還有點。蛙泳腿打腿好累。
-
5 # 泳樂圈
游泳和其它運動一樣好處有很多,比方說增強抵抗力,提升肺活量,延緩衰老,改善一些健康問題等等
但是就學會自由泳的好處來說,好處也是不少的:
①自由泳對於大眾游泳來說更有利於長遊,自由泳作為遊進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泳姿,更有利於在水中長遊,提升運動量,如果你想通過游泳來進行減肥,那自由泳絕對是不二的選擇。
②自由泳的速度更快,更適合公開水域,在一些公開水域游泳時,你需要速度和效率兼具,所以選擇自由泳是必須的,自由泳能在最節省體力的情況下,更快的到達目的地。
最後,如果你掌握了蛙泳再學習自由泳,那你在游泳時可以更加有趣,而且由於蛙泳和自由泳所用到的肌肉不同,多泳姿切換可以讓我們得肌肉得到更加均衡的鍛鍊!
-
6 # 呂山
1.速度最快,它快過蝶泳。2.最容易學,中中國人都是先學蛙泳,而國外都是先學自由泳,自由泳對協調性的要求最低。3.動作舒展好看。4.最省力,划水效率最高。5.不容易嗆水,因為是在側面呼吸。6.可以進行長距離的游泳,其他泳姿不太適合。7.對身體的塑形最有效,全身大部分肌肉群都參與運動。8.自由泳最安全,不會損傷關節。
-
7 # 寓教娛樂Liza
一、意外落水時的求生技能
二、自由泳是目前最快的游泳姿勢
三、鍛鍊人的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
四、不易出現運動損傷
五、可以塑造優美形體
六、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
七、加強溫度適應能力
八、游泳減肥
題主說八點就八點吧
-
8 # 極品跑男JP
泳遊就是一種求生技能!學習自由泳就像你學習滑冰一樣!剛開始會簡單的滑行!游泳剛開始學蛙泳!完事自由泳!就是從基礎到熟練度過程!
回覆列表
1,改善心血管系統 游泳對心血管系統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過熱量調節作用與新陳代謝能促進血液迴圈;此外游泳時水的壓力和阻力還對心臟和血液的迴圈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時,身體所承受的水壓就已達到每平方釐米0.02—0.05kg,潛水時隨著深度的加大,物理條件的變化,壓力還會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會加大壓力負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組織能得到加強,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漸有所加大,心臟的跳動次數減少,這樣心臟的活動就能節省化,整個血液迴圈系統卻能得到改善,靜止狀態下舒張壓有所上升,收縮壓有所下降,因此血壓值變得更為有利;血管的彈性也有所提高。根據有關專家統計,一般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臟跳動約66—72次,每博輸出量約為60—80毫升,而長期參加游泳鍛鍊的人,在同樣情況下只需收縮50次左右,每博輸出量卻達到90—120毫升。 2,提高肺活量 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強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強弱來決定,運動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據測定:游泳時人的胸部要受到12—15公斤的壓力,加上冷水刺激肌肉緊縮,呼吸感到困難,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這樣吸入的氧氣量才能滿足機體的需求。一般人的肺活量大概為3200毫升,呼吸差(最大吸氣與最大呼氣時胸圍擴大與縮小之差)僅為4—8釐米,劇烈運動時的最大吸氧量為2.5——3升/分,比安靜時大10倍;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高達4000—7000毫升,呼吸差達到12—15釐米,劇烈運動時的最大吸氧量為4.5——7.5升/分,比安靜時增大20倍。游泳促使人呼吸肌發達,胸圍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氣時肺泡開放更多,換氣順暢,對健康極為有利。 3,加強面板血液迴圈 在游泳過程中,由於水溫的刺激,機體為了保證足夠的溫度。面板血管參與了重要的調節作用,冷水的刺激能使面板血管收縮,以防熱量擴散到體外。同時身體又加緊產生熱量,使面板血管擴張,改善對面板血管的供血,這樣長期的堅持鍛鍊能使面板的血液迴圈得到加強。 4,增強抵抗力 游泳池的水溫常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熱快,耗能大。為儘快補充身體散發的熱量,以供冷熱平衡的需要,神經系統便快速做出反應,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增強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抵禦寒冷。經常參加冬泳的人,由於體溫調節功能改善,就不容易傷風感冒,還能提高人體內分泌功能,使腦垂體功能增加,從而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5,健美形體 人在游泳時,通常會利用水的浮力俯臥或仰臥於水中,全身鬆弛而舒展,使身體得到全面、勻稱、協調的發展,使肌肉線條流暢。在水中運動由於減少了地面運動時地對骨骼的衝擊性,降低了骨骼的老損機率,使骨關節不易變形。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運動強度,但這種強度,又有別於陸地上的器械訓練,是很柔和的,訓練的強度又很容易控制在有氧域之內,不會長出很生硬的肌肉塊,可以使全身的線條流暢、優美。 6,增強對溫度的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