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江路292號
-
2 # 阿鵬詩書
孫武寫的《孫子兵法》是兵書之祖,誕生於春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西方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孫子兵法》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高瞻,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朽名著。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後世李靖、戚繼光寫的兵書,均參考取法了孫武創作的《孫子兵法》,解決當時的軍事問題。但他們的影響有歷史的侷限性,是難以比肩孫武的。
-
3 # 顏逑君
孫武兵法遍傳世界,後者可以借鑑前者,前者無法借鑑後者,然後者始終無法超越前者,肯定前者影響更大,所以論成就孫武兵法影響成就是最大的
-
4 # 小龍女5505
以上三位歷史名將中寫兵法著作成就最大的是戰國兵法大家、一代名將孫武寫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成為後世兵法謀略的鼻祖之作,也為後世名將所尊崇學習的兵法典範。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消滅日寇、護明疆土、盡忠報國、聲名最響,唐朝開國功臣猛將之一李靖,為唐太宗李世民消滅東突厥、除其心腹大患,開疆拓土,功勳最大。
-
5 # 洗衣軍哥
孫武的兵法講的是戰略問題,其他兩位講的是戰術問題。孫武講國家的軍事政治外交等的整體戰略,李靖和戚繼光講怎麼練兵佈陣打仗。孫武的戰略思維能運用到從古至今的戰場商場甚至為人處事等等各個方面,永不過時,李靖和戚繼光的思維是練兵打仗的,普通人用不上,就是打仗也是冷兵器時代的一些思維熱兵器時代大部分也用不上了。
-
6 # 王月生
三者之間孫武最早出現,而出自其手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幾千年一直沿用的最重要的兵法,就是現代戰爭,孫子兵法也能用上,而李靖,戚繼光雖然在各自朝代都立下汗馬功勞,他們寫的兵書或多或少都有孫子兵法的影子,所以說孫武的孫子兵法應該是中華幾千年來最出色的兵法。
孫武、李靖、戚繼光這三個軍事家的關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如同孔子、朱熹、王陽明這三個儒家的關係。肯定是孫武的成就更大。
北宋彙編的《武經七書》是兵家必學的經典,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其中孫武的代表作《孫子兵法》,李靖的代表作《李衛公問對》(這本書可能是後世偽作,但代表了李靖的軍事思想。),戚繼光的代表作則是《紀效新書》(不在《武經七書》之中。)
《孫子兵法》、《李衛公問對》和《紀效新書》的比較:
《孫子兵法》講的是鬥爭的哲學,人與人、國與國鬥爭的藝術,把經濟、政治、地理、外交、心理、戰術、戰略等領域綜合起來,來歸納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規律。很多人對《孫子兵法》有誤解,覺得講的是各種陰謀詭計和具體戰術,什麼以小搏大、以弱勝強,都是錯誤的。它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最終決定勝負的永遠是生產力和人心。《李衛公問對》在戰略視野高度上就差了《孫子兵法》一截,它的很多軍事思想是對《孫子兵法》的發展和補充。比如: “致人而不致於人”,要掌握戰場上的主 動權,讓敵人受制於自己。這一思想在《孫子兵法》中就有體現。李靖的“奇正思想”“奇正相變”等等,都是對《孫子兵法》的發展和強調。《紀效新書》是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平倭寇時練兵和治軍經驗的總結。涉及將帥、操練、陣型、治軍、武術、兵器等具體戰術細節。戰術過於具體,很容易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而過時,但是戰爭的規律和思想卻不會因為時代而變色。綜上,《孫子兵法》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