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笑看風雲過
-
2 # 鑫哥投資
實體經濟是錨,第三產業金融地產目前都發展迅猛,已經迅速快於第一和第二產業。虛擬經濟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之上才是有源之水。
我們看美國,一個定位於消費拉動經濟的國家,金融領域強悍無比,消費市場無可匹敵。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疫情百般折磨,反反覆覆的要解禁疫情限制,禁了又開,開了又禁,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傷不起。因為他們國家是一個消費型國家,沒有民眾的消費,經濟就會嚴重萎縮。
從美國每年的貨物貿易額來看,美國整體是“出口商品遠小於進口商品”,且年年大幅逆差。美國憑著美元強大的世界貨幣霸權,吸收全球貨物,印錢就能拿到貨。所以美國政府的債務年年升高,沒有生產的支撐,僅靠消費總有一天美元霸氣洩露,債務是無法承受的。
只有製造能力提高提升收入,有了收入增加消費,消費促進製造能力繼續提高,這樣形成一個正迴圈,所有的經濟得以健康發展。
那虛擬經濟發展史怎樣的一個模式呢?虛擬經濟發展導致產業空心化,少數金融從業者收入上升,並且擠壓實體經濟發展,大多數的實體產業從業者收入下降或者相對下降,消費無法獲得有效增長或者下降,導致製造業進一步衰落,然後刺激消費繼續下降。而虛擬經濟發展成為無源之水,泡沫變大。消費惡化到一定程度,泡沫無法支撐破滅,導致嚴重經濟危機。
-
3 # 天府武安君
首先,從社會學原理來說,人類社會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生存的需要,這是一切經濟發展的終極源頭。在這個大前提下,經過數千年的發展,經濟發展的方式經過了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業為主的奴隸、封建時代,再然後就是以發展第二產業,也就是工業為主的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社會深入發展後,衍生出了第三產業的興旺。這個第三產業並不僅僅包括服務業、餐飲業等型別的經濟模式,還包括虛擬的金融經濟等模式。
而實體經濟就包含了農業、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的餐飲、服務等模式,屬於跨產業經濟。實體經濟最簡潔的表達方式就是:實際產生使用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的經濟模式。從整個意義上來說,其實房產經濟也可以說是實體經濟,只是經過與金融產業的深入融合後,異變為了金融房產經濟,比較特殊罷了。
人類社會最初發展經濟的時候,不管是農業,還是工商業,都包含著最原始、最初級的金融萌芽:槓桿。怎麼理解?從農業來說,農民向莊園主借種子,租地進行耕種後,再以收成的一部分作為報酬給予莊園主。這個迴圈裡面,借貸就是槓桿,農民本來什麼也沒有,只有勞動力,但是通過槓桿,農民獲得了勞動的基礎及應用場景,藉此產生收穫。這個收穫也可以叫做經濟,或者叫增量經濟。農民通過槓桿,產生了增量經濟,從整個社會範圍來說,就是增加了全社會經濟產出,這就是經濟的作用。而金融經濟在這裡面扮演的是:輔助的作用,如果沒有勞動產出整個過程,那麼槓桿無處可用,而經濟也沒有增量,那麼金融的作用也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實際意義。
這是金融最為初級的運用,在這裡面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也是很多人認為金融經濟價值巨大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們仔細分析這個模型裡面,如果沒有底層的實際產出,經濟增量,那麼金融經濟在整個全社會經濟體系裡面的作用就是空中樓閣,在空轉,對於推動全社會的經濟增量毫無意義,只有資料的增加,而無實際的經濟產出,長此以往積累後,就是所謂的虛擬經濟落不了地,產業空心化。
因此,綜上所述,實體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作用是核心位置:產生實際的經濟增量。而金融經濟也好,房產經濟也好,在這裡面的作用是為實體產業經濟服務的,脫離了實體產業經濟的金融經濟是空中樓閣,毫無實際價值。
-
4 # 善待夢想人生
實體經濟是源頭,是所有經濟的源頭。
實體經濟是相對於虛擬經濟而言的,是指以有形的物質為載體,進入市場的要素以實物形態為主體的經濟活動。
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主要就是融資和投資行為,金融的核心在於資金的流動,資金無法順暢的流動起來,就會產生金融危機。而房地產行業在中國實行住房改革後,通過產權交易方式進入了資金流通領域,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金融的本質就是實體產業投射在天上的影像而已,金融必須踩著實體的節奏。一旦金融脫離實體節奏,就會進入泡沫階段。
金融和實體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相互競爭互相排斥的一面,沒有金融,那麼企業的效率會大大降低,有好主意的人沒有錢,有錢的人沒有好的投資渠道,資源利用效率就會大大折扣,但是如果金融過度投機,又會造成其他領域的資金、人力成本上升,從而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
一、相互依存
1.金融行業不能脫離實體而獨立存在,實體經濟是基礎,而金融行業則為上層建築;
2.實體行業通過金融槓桿可以有效的加快生存發展的速度與資產的積累過程;
3.二者保持適度的平衡與比例,可以有效的實現資產的合理配置,產能的提高促進社會就業,控制房價等等。
二、相互競爭排斥
1.當金融行業過度發展,會嚴重影響資金流向,提高社會總成本。例如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嚴重製約實體經濟的發展;
2.當實體經濟過度發展,會嚴重浪費社會、自然資源,造成過度生產,商品過剩的無序競爭。
-
5 # 愛股軒友
首先先說下金融: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也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這些年金融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金融中心城市遍地開花、產權和衍生品交易所多如牛毛、居民理財產品爆發式的增長、民間借貸和融資銀行過分膨脹等。
2、金融業脫離實體經濟自我迴圈、自我創新、自我膨脹,導致了資本配置失衡,產業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出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出現了空心化趨勢。虛擬經濟虛胖必然助推和加速金融資本、資產、資源的泡沫化,同時也導致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微小企業融資困難。產業資
金流失、實體經濟失血,國民經濟虛弱萎縮。在這種情況下,有形商品與無形商品變相證券
化、債權化、資本化,所以地下的影子經濟和金融虛擬經濟激進發展,正在極大地衝擊實體
經濟,導致經濟目前過度投機化、超前虛擬化、人為空心化。
3、金融業必須面向實體經濟。因為金融來自實體經濟,金融業的發展必須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經濟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非實體經濟因素,如金融證券、債券、房地產和金融投機交易,只要控制在適度的範圍,對經濟是有利的;但如果嚴重脫離資本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必然會導致虛假繁榮和泡沫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金融和房地產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這兩個領域“脫實向虛”傾向也比較突出,不少金融問題的要害恰恰就在一個“脫”字上。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各行各業和各個地區,尤其是實體經濟加快發展的“利器”。通過銀行貸款間接融資,通過證券市場實現直接融資,不僅促成一些企業起死回生,而且幫助許多企業迅速崛起,有的還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爆炸式”增長。
然而,金融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容易傷害實體經濟,還會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範圍內自我迴圈、自我膨脹。所謂“以錢生錢”,既是金融領域的一個特點,也是許多“聰明人”“聰明企業”,特別是“看不見的手”尤為喜愛的“魔方”,好萊塢拍攝的《金錢永不眠》對此多有描述。撥弄這個“魔方”,能夠一夜暴富,亦會傾家蕩產;能夠有效促成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亦會“亂點鴛鴦譜”;能夠推動居民財產收入增長,亦會對各行各業的利潤做出轉移抑或再分配。一般企業雖然可以借其“助力”,但金融企業搞起來更加“近水樓臺”“得天獨厚”,有的還很“得心應手”。
美國紐約州審計長前不久釋出報告稱,由於金融市場充滿挑戰,上年度華爾街獎金和利潤雙雙下滑,員工獎金水平同比削減9%。即便如此,華爾街員工縮水後的獎金,仍是全美家庭平均年收入的近3倍。中國的情況雖然與之不同,但有些現象也值得重視。實體經濟之“瘦”與虛擬經濟之“肥”,所形成的反差相當大。許多產業利潤微薄,許多行業步履維艱,但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等往往獲利豐厚,一些人才和資源甚至紛紛“脫實向虛”。長此下去,實體經濟豈能不受傷害?!當然,單是抱怨金融機構也不對,有時候還要歸咎於“無形之手”的偏頗。
怎麼辦呢?其一,掌控“有形之手”的管理部門必須履職盡職,該出手時就出手,採取必要政策措施,調控和處置好“虛”和“實”的關係,著力引導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滋潤實體經濟;其二,眼光要放長遠,生產企業雖然不能賺“快錢”,但是,對於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其三,金融單位必須強化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抓緊解決“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堅決遏制資金“脫實向虛”的傾向,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唯有如此,振興實體經濟才能有好的條件和環境,才能邁出堅實步伐。
房地產行業的許多事情也是這樣。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一個重要定位。應該說,“住”為實體經濟,“炒”就是虛擬經濟了,是搞“以錢生錢”,並且演變成金融問題。炒房不僅會加重樓市泡沫風險,還會將房地產業發展引入歧途,並且惡化實體經濟的環境。遏制房地產炒作必須依靠“有形之手”。
前不久,一些城市再度出現房地產炒作。對此,有關管理部門及時出臺調控措施,限制“炒房”牟利行為,很快取得明顯成效。這就是該出手時出手了。
掌控“有形之手”的管理部門很多,能否都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遏制一個“炒”字?既是一種考驗,更需要全社會監督。
所以說為什麼一定要發展實體經濟
-
6 # 大江東去723
我們偉大的祖國就是一座大廈,這大廈的基礎,就是千千萬萬勞動者,這大廈的承重柱就是我們各種實體產業 ,金融和第三產就是水泥裡面的減水劑。
如果說去了實體,等於沒有抗震柱那麼這就成了一座危房,一座隨時可能倒塌的大廈怎麼可能發揮它自身的價值,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失去了就業,就是動搖了大廈的基礎,那麼這座大廈就塌了,那麼依附在大廈上面的三產和金融不就成了一堆瓦礫。
-
7 # 人生無常D
實體經濟是我們的根本,其他只是依據實體經濟延伸出來的枝丫,如果沒有實體經濟,會造成我們根基不穩,大量的就業人口也無法解決,畢竟其他產業容納人口有限。而且對於我們這麼一個大國來說,目前全球唯一的10億級的全產業鏈國家來說,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其他第三產業自然也會跟著發展壯大。
-
8 # 招財密碼
金融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實體經濟,金融就會空心化,那麼它就會失去原動力,也就是說像人一樣沒有心臟。
-
9 # 研報精選勇叔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基礎,是真正創造財富的經濟形態。中國經濟想要穩健發展,就要充分重視實體經濟,大力創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和制度安排。
1、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的真正載體。
2、過度的虛擬經濟將失去紮實的基礎。
3、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發展實體經濟,不僅要重視現代服務業,重視高科技,還必須重視現代製造業,以及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德國、日本、南韓、新加坡、義大利、以色列甚至包括美國其製造業都特別發達,享有極高的聲譽。
製造業不僅是發展實體經濟的主力,而且涉及我們由誰裝備的問題。一國經濟中製造業佔相當的地位,即使有了高科技,大多數情況下也是用高科技的成就裝備和改造傳統制造業,而不是淘汰制造業。
-
10 # 閥門有限雜談
金融房地產的目的是什麼,兄弟可能沒有搞清楚。
先說說金融,金融是融資,融資的目的就是為實體籌集資金髮展產業。
所以要大力發展製造業、科技、醫療、鍊金、能源等等
當發生戰爭的時候,也能開啟工業革命,製造裝備、保家衛國。所以實體非常重要啊
所以一定要發展實體經濟,實體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沒錢怎麼辦,就向金融公司發行債券、股票募集資金,然後實體經濟產生的紅利再回饋給債券投資者、股票投資者等。
房地產本來是房子,用來居住的,但是由於資本炒作,賦予了它金融屬性,所以就變質了。
房子就像是股票一樣有漲有跌,低買高賣。所以他的價值就是金融性質的升值價值了,而不是簡單的居住。
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滿足人們日常需求後,多餘的資金就會進入虛擬經濟了。要想發展虛擬經濟,首先得擴大實體經濟產品的需求量,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基本能夠滿足國內的消耗還有盈餘,可以選擇出口型經濟實體的發展。以後全球經濟一體化,未來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的。
-
11 # 股市隨風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基礎,是真正創造財富的經濟形態。中國經濟想要穩健發展,就要充分重視實體經濟,大力創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和制度安排。
1、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的真正載體。
2、過度的虛擬經濟將失去紮實的基礎。
3、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發展實體經濟,不僅要重視現代服務業,重視高科技,還必須重視現代製造業,以及對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德國、日本、南韓、新加坡、義大利、以色列甚至包括美國其製造業都特別發達,享有極高的聲譽。
製造業不僅是發展實體經濟的主力,而且涉及我們由誰裝備的問題。一國經濟中製造業佔相當的地位,即使有了高科技,大多數情況下也是用高科技的成就裝備和改造傳統制造業,而不是淘汰制造業。
-
12 # 蝦子Michael
事實上,三個產業的劃分是不準確的。
房地產雖然有金融屬性,但更應該劃入第二產業。
而金融則是被美國強行劃入第三產業的,其實應該劃入第四產業,虛擬產業。
我們準確理解經濟發展是為了什麼,一是為了維持人類的生存和社交需求;二是形成技術和知識升級的無形資產;三是自然改造資源加工所創造的商品和實物資產。
中國幾千年的經濟發展留下了什麼?都江堰、京杭運河等寥寥無幾的基礎設施,山林湖海的少量開發和少量的技術更新。
金融脫胎於貿易,交易的可以是資源、商品、其他各種權益和各類衍生品,只有將貨幣化的資產低買高賣才能形成收益,本質上是零和交易,並不產生價值。
所以實體經濟才是發展的核心。
-
13 # 熱島釣叟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是相對的概念。按照產業劃分,房地產屬於實體經濟範疇,金融屬於第三產業,屬於虛擬經濟範疇。
題主所說的“價值多”,表達的意思比較模糊,是不是說更能賺錢的意思?
一國經濟的執行,生產是基礎,當然交換、分配、消費也都很重要。離開基礎環節,其他四個環節便成了空中樓閣。所以實體經濟弱化,虛擬經濟是不可能支撐一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相較而言,德國在保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做的很好,而美國則出現了製造產業空心化問題。
房地產雖然屬於實體經濟範疇,但是它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可以帶動gdp增長,但是對實體經濟質量提高並沒有太大的貢獻,甚至起到相反作用。所謂房地產支柱不可持續,早已成為共識。
回覆列表
實體經濟,指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通過思想並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以及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建築業、文化產業、交通通訊業、商業服務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資訊、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
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實體經濟除了提供基本生活資料功能、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增強人的綜合素質的功能。還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1.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原因。
現實生活中的重要科技進步是實體經濟發展和日常生活中的迫切需求,實體經濟併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或者資助相關實驗,科學家找到了研究課題並付諸努力。雖然不是每一個研究課題都能夠成功,但一旦成功就將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蒸汽機、電力、核能的普及應用。
2.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
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軍隊數量和武器先程序度的競爭,而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即使武器先程序度也依賴於發達的實體經濟。
如果一個國家產業鏈完整而豐富,各項科技都比較發達。那麼這個國家將不懼怕任何國家的經濟制裁或者競爭,可以輕鬆應付各種危機。比如此次疫情,中國經濟率先恢復,全世界援助其他國家,都與中國實業強大息息相關。
3.解決社會就業的主要途徑。
如果光靠金融、房地產等式遠遠不能解決這麼多的就業人口。實體經濟通過僱傭大量職工,一方面生產各種型別的產品,滿足社會需要,另一方面給職工發放工資,從而形成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實體經濟的產品通過消費市場變現而獲得利潤,社會才會進入良性迴圈。
4.虛擬經濟發展的載體。
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那麼虛擬經濟將會是無根之木,無水之源。相反,虛擬經濟也會對實體經濟產生重要的作用。如果作用發揮得當,虛擬經濟將大大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樣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都非常繁榮。
中國目前的問題是實體經濟不振,虛擬經濟相對更加發達,很多資本都不願意進入實體經濟。如果長此以往,社會經濟就會出現系統性問題。
所以一定要發展實體經濟,即使第三產業金融房地產比實際價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