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涼州七里

    秦朝六世應該是取自《過秦論》“奮六世之餘烈”一句,分別為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六代君主。自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開始秦國逐漸強大,後來明君輩出,能臣無數,逐漸積累優勢而於秦始皇時鯨吞天下。

    先說明一下,先秦沒有丞相,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

    如果非要較勁的話,提問所說的丞相指的是“宰相”,要麼擔任過最高文官“相邦”比如張儀範雎,要麼承擔過宰相職能,比如商鞅的這些人。

    題幹說的沒錯,六世乃至秦始皇時擔任過文官領袖的人歸宿都不怎麼樣。商鞅被車裂;張儀被驅逐回魏國;甘茂欲被送還楚國而不得,最後客死魏國;范雎因鄭平安投降而獲罪;蔡澤被勸退,呂不韋被賜死;李斯被趙高陷害而腰斬,確實都沒有好下場。

    這些人都非秦國本土人士,究其得到秦國重用的原因,第一,秦國文化落後,民風野蠻,不具備出產頂級文臣的條件;第二,秦王有見識,能夠慧眼識珠;第三,出生低微,大多都是在本國未受重視之人,出生也難以以躋身貴族階層。第四,這些人沒有基礎,其權利地位全在於國君,不至於威脅君權,用完也好收拾。

    因此這些人為啥會前赴後繼地去秦國送死,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梁書·到溉傳》

    首先,高官厚祿的誘惑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擋的,從社會低層到出將入相,是戰國“士”階層的最高理想,李斯面對“倉鼠”和“厠鼠”的感慨就是如此;

    其次秦國能夠給外來士子提供建功立業的舞臺,比如張儀,其縱橫家的套路唯有憑藉秦王的鼎立支援和秦國的優秀地緣方能發揮最大功能;

    第三,秦國廟堂的包容性,而列國還處在貴族政治的局面,比如商鞅,如果母國給他一點機會的話,想必都不會去秦國了;

    第四,秦統一六國趨勢逐漸明顯,立身秦國無疑具備最大的投資價值。

    因此列國士子都搶著去秦國當官,當年李斯寫《諫逐客令》時,朝堂之上能一下子少了好幾百人,丞相一直又怎麼會不為人所惦記呢?

  • 2 # 老鴨說歷史

    首先 ,不是說這個位置不好,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處事用人也不一樣。

    其次,這些丞相在信任他們的君王面前一直受到重用。只是後繼者不喜歡他們,處置了他們。誰也無法預測自己的將來。

    秦孝公重用商鞅,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當孝公在世時,商鞅既有封地,地位也非常顯赫。

    秦惠文王時重用張儀,對張儀言聽計從,當張儀入楚,惠文王送去大量財力去保全張儀。惠文王去世,秦武王不喜歡張儀,張儀用計去了魏國,並未受到多大創傷。

    秦武王在位時間短,他的左丞相甘茂受到重用。武王死,秦昭王繼位,甘茂被人排擠,到齊國為相。但是他的家人得到保全,他的孫子甘羅還為秦始皇的丞相。

    秦昭王前期魏冉,魏冉和姐姐及姐姐與義渠王生的兩個外甥是秦朝四貴,阻擋了秦昭王專政的道路。但是魏冉是他的舅舅,魏冉被收回權力,錢財卻傍身不少。

    秦昭王后期,寵信范雎,即使范雎為私利,在昭王面前構陷了白起,以致白起身死,昭王並沒有怪罪,一直很寵信。

    秦孝文王繼位時間太短,不提。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任用呂不韋,呂不韋權勢熏天。

    秦始皇繼位,因為嫪毐和太后私通生下兩子,並陰謀造反。而嫪毐是呂不韋獻給太后的,以至於受到牽連。

    秦始皇寵信李斯,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了一己私利和趙高擁立胡亥。趙高獨大,將李斯滅族。

    這些人在位上,一般都受到寵信,並不是所有人下場都不好。

    最後,丞相權利極大,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封妻廕子,封侯拜相。面對權勢,沒有一個在乎名利的不去追逐的。

  • 3 # 謝峰聊影視

    想做類似丞相這樣高官的不會是目不識丁的老百姓,至少是一個知識分子,我這裡廣義的稱他們為“士”人。

    1、士人的政治理想只能在秦國得以施展。山東六國還在講出身,講門第的時候,秦國已經開放言路,廣納人才,無論王公貴族,還是草根布衣,只要有功必獎,有過必罰,在晉升的道路上一視同仁。即使是“外華人”,秦國都能用“客卿”制度以禮相待,給客卿的官位、權力、利益,一樣都不少。

    2、士人的政治投機。在秦孝公後期,秦國已經崛起,到了秦惠文王更是擊敗老冤家魏國,成為最佳績優股。搭車就搭早班車,為自己謀取更好的發展空間,這個時候不加入,更待何時?

    3、士人的僥倖心理。秦國無論官職名稱如何變化(左庶長、大良造、相國),行政一把手的下場雖然不太好,但仔細閱讀歷史,發現除了秦國內部權力爭奪之外,和他們自身的缺點,錯誤也有一定關係。貪汙受賄、培植自己勢力、飛揚跋扈、打擊異己等問題,在歷史上都有記載,他們對皇權的威脅程度,才是決定他們生存狀態的衡量標準。後來者都認為自己可以趨利避害,倒黴的事情不一定落在自己身上。

  • 4 # 搞史小乖

    丞相的位置屬於當時的正國級幹部,僅次於國君,權利之大不容想象,我們看看秦國所用的丞相全部是其他國家得不到重用而流落到秦國的,異國他鄉都想往上爬,根據歷史經驗,相信這些人才也會看到作為國家二把手不會有好下場,至於他們為什麼不害怕我覺得有一下幾點,

    第一 心裡多少有點仇恨,只有官大才能揚眉吐氣比如范雎,他從魏國過來的途中,半條命都差點沒有了,魏華人一心想整死范雎,到了秦國剛開始還處處躲著,心裡總有不快,後來他當上丞相後果然也報了仇,

    第二 當時處於封建時期,能夠讀書學謀的都想幹一番大事業,李斯本身也很清苦,一直想讓一種環境給他平臺,所以他流落到秦國,發揮了他的才華,果然也如願以償

    第三 也會對金錢美女所誘惑,不管一個人才能多大,他都有他的七情六慾,誘惑肯定也會存在,

    所以說沒有人會逼他們上位,只是當時的社會歷史所需

  • 5 # 三世皈依

    秦朝這個奮六世之餘列的王朝,自秦孝公重用商鞅開始,他們就踏上了收復六國,兼併四海的征程,這期間秦國曆代君王和他們的丞相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尤其是歷代丞相,為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大業,有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秦孝公的丞相商鞅,在秦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變法,這次變法,改變了秦國社會的上上下下。一下子,將社會上所有人的能力都調動起來,投入到秦國征戰四方的大潮中去!這裡有個特殊的群體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那就是秦國的舊貴族,他們是舊制度的維護著和利益的繼承人,新興改革派和舊貴族的鬥爭是伴隨著秦統一中國的歷程。

    商鞅最後死於舊貴族的反彈,後來歷任的丞相都和舊貴族有鬥爭,他們大多都是從其他國家來的能人力士!至於為何秦國丞相命運不好卻還有好多人爭著當這個國家的丞相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秦國曆代國君的胸懷,還有他們一統天下的決心。秦國自秦孝公開始改革就註定他們走上了一條稱王稱霸的道路,後來的繼任者也沒有放棄這種理想。而重用外來人才是他們走上稱霸道路的重要的人才儲備方法。

    第二,六國對人才不重視。秦歷任丞相有好多都是在其他國家沒有受到重用或者被他國拋棄的人才。好人才別的國家都不用或者不敢用,而秦國卻敢用,而且大膽的去用都委以重任。秦國層曾有過一次逐客令,但是很快被廢除,原因就是他們國家的發展是離不開外來人才的幫助!而當時的六國大都腐朽守舊,對好的人才提出的施政方針都不用或者不敢用!

    第三,來秦國的人才他們大都是這個時代裡最厲害的精英,他們看出了戰國時代社會的弊端,知道怎樣改革才能使一個國家爆發活力,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精英。而這些人的思想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在當時不為高層當權者甚至是下層百姓的理解。像軍功制,這在其他六國很難推行下去,就是因為六國制度僵化,認為只有貴族才能享受軍功待遇,打仗是貴族的特權,所以在六國無法推行!

    第四,百家爭鳴的社會趨勢,迫使各個學說派系之間相互競爭。這種競爭最大的表現層面就是,怎樣讓統治者運用他們的學說來治理一個國家,並取得有效的陳果,而秦國是一個很理想的實驗平臺。自從孔子游列國開始,各派學說家都在不斷摸索著讓統治者接受的學說,最終證明,只有法家在戰爭年代最有力度,其他各派是為其戰爭服務的動力!

    第五,這些當丞相的為了在歷史上青史留名,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在當時看來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可以的。畢竟實現報復的機會不多,就一次!

    最後,總結一下,秦國丞相雖然下場不好但還是有人有當,就是因為巨大的利益和社會背景的驅動,二者缺一不可。這也為我們認識歷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可以吃醪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