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下點史
-
2 # 四平
西域三十六國,比較有名的像Murano,車師,龜茲等,由於西域所處地理位置在今新疆及中亞地區,氣候乾旱,所以他們必須逐水而居。而西域有水的地方,除塔里木河,羅布泊,以及一些周圍高山上因冰雪融水而形成的一些小河外,廣大的地域都是沙漠,這就註定了他們國家的發展壯大遇到了瓶頸。所以,國家小,人口少。一旦遇到強大的民族入侵,不是滅國,就是受制於人。像大月氏,就被匈奴控制。因為這是沒辦法的事,實力決定命運。所以這三十六國必然消亡於歷史的風雲之中。
-
3 # 水墨鄂州
西域,在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地域。漢朝時是指玉門關以西的地區,主要在今日新疆及中亞的部分地區。漢朝時西域有許多小國,包括龜茲(讀qiu ci),焉耆,若羌,Murano,且末,小宛,戎盧,彌,大月氏等。據《漢書?西域傳》,這些小國位於現在新疆的南疆地區,就是在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地區。
漢朝在西域設定都護府,漢朝滅亡以後,西域36國的最終歸宿如何?
到唐代小國有鄯善(位於今新疆若羌縣),婼羌(位於今若羌縣東南),烏託(位於今新疆塔什庫爾疆和田),西夜(位於今新疆葉城以南),子和(位於今新疆西南),且末(位於今新疆且末),於合(今新疆和合),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焉耆(今新疆焉耆),高昌(位於今新疆吐魯番),尉犁(今新疆庫爾勒)等。由上面古名與今日地區名對照分析,可以看出,它們也是多在今日南疆地區。
到清朝時,西域是指甘肅嘉峪關以外的地方。東南接肅州,東北至喀爾喀(今蒙古),西接蔥嶺,北抵俄羅斯,南接蕃藏,輪廣。到乾隆皇帝時,西域就改稱新疆了。
漢朝在西域設定都護府,漢朝滅亡以後,西域36國的最終歸宿如何?
由上面敘述,可以看出,所謂西域36國,是指西漢時期,《漢書》記載曾經存在過的,在中國版圖以西,緊靠中國的36個小國。這些小國,國雖小,但是都有國王,有城郭,有軍隊。經濟是從事農牧業,舉世聞名的新疆坎兒井就是在西域地區的天山以北,即在吐魯番盆地,坎兒井建設始於西漢。西域還出產有銅,鐵,玉石等礦產,當時西域人能用銅鐵製造工具和武器。最大的國是焉耆,有8萬人口,一般華人口兩三萬,人口最少的國僅一兩千人。原住民有的是漢族,有的是羌族,有的是塞種人,有的是當地土著人。
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西域36國被匈奴勢力控制,匈奴在焉耆設有幢僕都尉,匈奴向各國徵收徭役和賦稅。
漢朝時期,漢武帝為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曾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間是在公元前143年,西出隴西,在經過匈奴地盤時被匈奴擒獲,匈奴勸降不成,為軟化他,把他拘留10年之久,給他娶妻,生兒育女,他在被拘留期間學會了西域語言,瞭解了當地情況。但他忠於漢庭,不忘使命,在尋機逃脫後,繼續西去,途經大宛,康居,先到了大月氏,後又到達大夏。返途為避免再次被匈奴捉到,他改道南路潛行,但是仍然被匈奴擒獲,這次被拘留一年多,在前1261年趁匈奴內亂,逃回漢朝。
漢朝在西域設定都護府,漢朝滅亡以後,西域36國的最終歸宿如何?
在公元前119年張騫又被朝廷派遣,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15年返回。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組織了三百多人的龐大外交使團,每人配有兩匹馬,帶著一萬頭牛羊,和許多金帛等財物,到烏孫遊說,烏孫派使者隨張騫返回,從此漢與烏孫建立了外交關係。此後漢朝又派使者到安息(波斯),受到安息國兩萬餘人的盛大歡迎,從此漢朝與安息建立了外交往來。自張騫出使西域之後,漢朝與西域的外交往來頻繁。所以歷史上稱是張騫開拓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到達的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小國有姑師(今新疆吐魯番),尉犁,焉耆,龜茲,溫宿,姑墨(今新疆阿克蘇),疏勒等。歸途經過的塔里木盆地南部小國,有菇羌,且末,于闐(今和田),莎東等。
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乃至波斯的經濟文化交流。我以前寫的《植物漫談》文章中,就曾講過植物和人類糧食,蔬菜等農作物傳播途徑的往事。透過絲綢之路,中國的棉花,線麻,絲綢,茶等傳向西方,而大蒜,苜蓿,石榴,胡桃,芝麻等,也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中國來。中國的三大發明和傳統文化也由絲綢之路傳向了西方世界。
西域36國有些是在歷史長河中,相互兼併而不復存在了,有些是後來在漢武帝西征中被征服為藩屬國了。到唐朝時回紇人遷徙到此,又發生一番征戰和民族融合。另外在塔里木中間地帶自有人類以來,就是沙漠,所以有些小國是因自然條件變化,而不適合人類存在,而搬遷了。例如位於羅布泊附近的古Murano國,現在僅存的史蹟,也就是被荒沙淹沒的頹垣斷壁,當年存在的佛塔,糧倉,街道,民居都已經分辨不出形樣來了。據歷史記載,Murano先是在漢昭帝時被征服,令其南遷改名為鄯善。雖然國家遷走,但是百姓中還有少數留戀故土的人留在了原地,以後隨著水源枯竭,也只好到別處謀生。這個有八百年曆史的Murano古國也就不復存在了。
回覆列表
前言:西漢時期 西域小國林立,在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國家,經常受到匈奴的控制以及奴役。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對匈奴進行大面積的作戰,為此,漢王朝開始對西域進行整合。
公元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前往西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張倩出使西域”故事。張騫在西域地區,發現西域一共大大小小有三十多個國家,從西域回來之後與漢武帝報備後,統稱為西域三十六國。
西域國家主要地區為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以及北準格爾盆地的邊緣地帶,並且利用的是從高地上的水源為生,塔里木河以及羅布泊為西域國家的主要生活水源。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有名的商業要道,然而西域就是分佈在絲綢之路周邊,比較有名的是:“烏孫、龜茲、焉耆、若羌、Murano、莎車、疏勒、車師、大宛、安息”等,這十幾個屬於較為規模龐大。
那麼漢朝在滅亡之後,西域三十六國最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呢?
01 烏孫烏孫國……居赤谷城,在龜茲西北,去代一萬八百里。其國數為蠕蠕所侵,西徙蔥嶺山中……太延三年,遣使者董琬等使其國,後每使朝貢。-《魏書·西域傳》烏孫在漢朝滅亡後,大概五世紀初到五世紀中葉時期,南部遷移至蔥嶺,並且逐漸的被塞人(亦為塞迦人)所逐漸同化。
在被塞人同化之後,不再繼續獨立成小國,成為了塞人的一部分,後續並沒有具體述說,並且直接就從歷史上消失不見。
遼代檔案野史部分有提及烏孫國,但只是一筆帶過,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一烏孫國王府”的意思。
參考:薛宗正, 柔然汗國的興亡──兼論丁零、鐵勒系族群的西遷與崛起, 西域研究. 1995年3期, 37-46頁。
02 車師國車師前國於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高昌的沮渠安周引柔然兵攻破而滅亡,王族逃入北魏。
參考:《魏書》卷十三 列傳第十八
03 莎車漢朝時一度強盛,三國時代的史書《魏略》西戎傳中記載,疏勒國吞併了楨中國,莎車國,竭石國,渠沙國,西夜國,依耐國,満犁國,億若國,榆令國,損毒國,休脩國,琴國。
在北魏時代,莎車國稱為渠莎國,都舊莎車城,在子合國西北。後為疏勒國所屬,之後莎車國不再出現。
在疏勒國之後,莎車國就不在存於世間,成為了疏勒國的一部分。
參考:《漢書·西域傳》
04 危須國史書記載,東漢以後,危須國成為焉耆的屬地。
記載如下:
危須國,西域古國。國王治所在危須城。離長安七千二百九十里。700戶,四千九百口,勝兵2000人。屬官擊胡侯、擊胡都尉、左右將、左右都尉、左右騎君、擊胡君、譯長各一人。西至西域都護治所五百里,至焉耆百里。
參考:《漢書·西域傳》
05 狐胡狐胡國屬於遊牧國,在車師柳谷,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達坂城。被車師國所滅。
漢朝時期的狐胡國屬於西域都護、西域長史,屬於自然的國家戰爭,被日益龐大的車師國所滅亡。
參考:《漢書》
06 尉犁尉犁國在歷史上記載,是在三國以後被焉耆所吞併。
尉犁國有尉犁侯、安世侯、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君各一人。漢朝時屬於西域都護府、西域長史。
還有其餘國家,大家可以參考《漢書·西域傳》來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