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動如脫韁兔

    如果要評價澶淵之盟,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澶淵之盟?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之間簽訂的一份停戰和約。時光要回到一千多年前,那是在公元1004年的秋天,遼國在遼聖宗和蕭太后的率領下,大舉進攻宋國。一時間,宋國西北邊境城市的告急文書象雪片一樣飛往朝廷。宋真宗膽小懦弱,不敢出兵,致使遼國如入無人之境一樣,很快殺掉了澶州城下。澶州隔黃河與開封相望,已經是宋朝最後的屏障,如果再丟了,則大宋亡矣。

    在這危急時刻,宰相寇準力主宋真宗御駕親征,宋真宗也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來到了澶州前線。皇帝的出現,大大激勵了守城將士的意志,加上此時遼國師老兵疲,遠道而來,因此宋軍一戰得勝。得勝的宋真宗馬上向遼蕭太后提出了議和,遼國就坡下驢,於是雙方就在城下籤訂了一份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細看澶淵之盟的內容,很多人會把它和後世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相提並論,說它是一份賣國求榮的和約。你看澶淵之盟的內容有,宋遼互為兄弟,互相停戰,以現有地界為限。宋向遼每年繳納銀三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開設邊境貿易,也就是“榷場”。從和約的內容看,宋確實吃了大虧,很是慫包。但是如果從以後一段時間宋遼兩國發展的歷史來看,你就會發現這個條約其實對宋來說,並不吃虧。

    說到宋給遼的每年三十萬兩白銀,看起來真的好多人,但是因為宋遼之間的停戰,宋每年節省的軍費達到了多少,你知道嗎?整整三千萬兩呀。而且兩國開設邊境貿易,宋向遼輸出了絲綢、茶葉和瓷器,那三十萬兩白銀轉個身不又回到了大宋嗎?更重要的是,透過澶淵之盟,宋遼兩國罷兵,宋朝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兩國的和平整整持續了近150年,這在“無日不戰”的封建社會是不可想像的,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所以,有人說澶淵之盟是城下的恥辱之盟,不能這樣看,宋因此而到的無形利益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 2 # 斷鷹攀崖

    澶淵之盟

    1、保持宋遼和平

    2、雙方偏安一隅,製造南北朝,製造分裂。

    3、不搞統一,被歷史所不容。後來的北宋、南宋、遼、金、西夏、大理、吐蕃先後被滅,既是例子。

    4、元世祖結束中國370年的分裂局面(907年唐亡——1276年宋亡)

  • 3 # 成都地產逍遙君

    看到很多人都對澶淵之盟是負面評價,其實深入剖析一下大家就會理解了。

    首先,澶淵之盟並不是像日後清朝與列強簽訂的《馬關條約》,《南京條約》那樣是一個完全有害無益的不平等條約。在領土上,北宋維持了自己的完整,沒有割地,在皇權與國家顏面上,北宋與遼朝皇帝也是以兄弟相稱,這可比當初後晉石敬瑭作契丹皇帝的老兒子有顏面多了。至於每年歲賜的三十萬歲幣,相比於開戰時的支出可以算是微不足道了,比宋真宗趙恆心中的百萬之數還少。

    大家可能會說,在宋真宗天禧年間,財政收支還能保持盈餘,到了宋英宗治平年間,竟有了鉅額虧損。對內則是冗兵冗官,對外則是饋贈與作戰,而尤其以作戰的支出尤其沉重。小小的西夏,不僅使得北宋用絲綢之路貿易的規模大為縮小,對北宋國力的創傷也遠遠超出遼朝。

    翻來西夏曆史,會發現詐降,一邊拿著宋朝歲賜一邊擄掠邊境,出爾反爾等行為屢見不鮮。而反觀契丹遼朝,在澶淵之盟後基本上履行了自己保持和平的約定。

    澶淵之盟是北宋避免了兩線作戰,可以把軍事力量集中到西北邊境,同時使得宋遼邊境的人民處於和平的安居樂業生活之下。另外一方面,澶淵之盟也使得北宋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荒廢,戰力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進一步增強。

    可以如果沒有澶淵之盟,西夏和遼朝一起對北宋作戰,或者用車輪戰的話,我覺得北宋會更吃力。

    為什麼?畢竟事實擺在那裡,一個小小的西夏就讓北宋軍隊屢遭敗績,傾全國之力不能在賀蘭山和橫山之地贏得有轉折點意義的勝利,反而使國力大為損耗。可以說,王安石變法時的背景正是主要由與西夏常年作戰帶來的國庫虛空的結果。而如果在此基礎上加上更為強悍的遼朝軍隊,那麼首先國內經濟生產會遭到破壞,而且軍事支出勢必要增加,這一減一增會給北宋財力帶來多沉重的打擊?

    而且北宋軍隊所謂的西北軍精英,那也是在和西夏長年的作戰中摸索出了經驗,磨礪了實力,是需要大量時間與大量物資培養的。

    大家可能會說,北宋乾脆硬氣一些,兩面開戰,培養富有經驗的軍隊,增強實力。但這可能嗎,北宋不是漢朝,北宋的重文輕武理念和軍權分離政策註定了他的軍隊力量只能達到一個有限的水準。

    咱們的北宋大軍,在和金國簽訂海上之盟,向燕京進軍時,一場戰敗把宋神宗在熙寧和元豐年間透過王安石變法積累的軍事物資全給敗光了。

    所以我認為,澶淵之盟的積極意義是多於其負面意義的。

  • 4 # 歷史知事

    如何評價澶淵之盟?

    關於澶淵之盟的前因後果,不必贅述過多,述其大概即可。1004年秋,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邊境告急。在主戰派寇準的力諫下,宋真宗御駕親征至澶淵。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此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有哪些內容呢?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對於澶淵之盟的評價,應當辯證地看待,其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從經濟方面來說,合約的內容之一是宋給遼歲幣,每年銀二十咱兩,絹二十萬。史學界多以此為詬病,認為這加重了人民的賦稅負擔,這其實有違事實,雖說這些錢來自賦稅,然則有宋一代,實行募兵制度,軍費支出頗為巨大,而三十萬兩歲幣,實不足軍費支出的百分之一,且合約中規定的遼宋互市,宋完全可以從貿易中賺回三十萬兩白銀,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合約中關於經濟的條款,對宋來說是賺了的,此後遼宋上百年再無戰事,有利地促進了北宋的經濟發展,加重人民負擔一說也是有失偏頗。

    澶淵之盟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政治方面。縱觀歷史,有宋一代最為憋屈。戰爭的結果是北宋勝了,結果卻是屈辱求和,與馬關條約可謂有得一拼。不可否認,宋朝經濟發達,所給歲幣對於國家財政是無關痛癢的,甚至是有利無害,然,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澶淵之盟所簽訂的合約是不平等的合約,雖勝卻敗。其代表的是民族氣節的死亡,有宋一代,不思進取,偏安一隅,本可以趁著遼國深入宋國邊境後勤補給難以跟進之時,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十六州,然主和派力主議和,毫無民族氣節,其喪失的不止是歲幣,是整個民族進取心的喪失,整個北宋至此再無統一北方之可能,始終未曾大一統中國,中於在積貧積弱中滅亡,澶淵之盟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宋朝自立國伊始,重文輕武的傳統不曾變過,武官受文官節制言重,而澶淵之盟後的一兩百年,由於邊境無戰事,更導致了整個北宋的武備廢弛,軍事力量愈發衰落,而最終靖康之恥後,之能偏安江南一隅,令人唏噓不已。

    總體來說,我認為澶淵之盟是失敗的,不可取的,其政治意義上的失敗遠大於經濟上的利益。

  • 5 # 與書居

    澶淵之盟是北宋朝廷與遼國簽訂的一個合約,根據合約北宋朝廷每年要向遼朝輸銀十萬兩、納絹二十萬匹。因為這個合約是北宋朝廷在打敗遼國的背景下籤訂的,所以歷史學家大多將其視為“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這樣的評價難免過於簡單,事實上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下,澶淵之盟的簽訂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最明顯的是“檀淵之盟”簽訂後,北宋與遼國開始罷兵,停止曠日持久的戰爭狀態,這為北方地區營造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和平環境,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經濟也獲得了比較迅速的發展。

    就農業來說,澶淵之盟簽訂後,北宋有了足夠的精力來發展農耕,這期間全國的耕地面積大幅度增加。使宋初還是“人少耕墾”的地區,這時已變成了百里良田的富庶之地。隨著農業的發展,商業、手工業、交通和科學技術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突破。

    因為宋遼和平相處,宋遼兩國也開始進行貿易,互通有無。透過經濟貿易,雙方也加強了政治、文化交流。這對於當時的社會發展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當然,我們也得看到它的負面影響,如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模需要定期更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