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話影視
-
2 # 二師兄愛八卦
我是吐槽大會忠實粉絲,每一季都有看,感覺第一季最好看後來兩季感覺沒有第一季好偶爾某一期可能會好笑一些。第四季第一期開始我看到預告感覺要涼了,用卡姆的話來說都是一些“基層明星”除了袁詠儀(感覺很大牌的樣子竟然是個副咖)再看主咖李佳琦感覺有點low,沒想到意外的好看,尤其是樑龍,話說這哥們之前我真不認識,我特意還去百度搜了一下二手玫瑰樑龍竟然還真和王菲有過一段露水緣分,寶石樑龍一口的東北大渣子話很是搞笑!“哎呀媽呀,削他!”。袁詠儀表現的可圈可點基本都是拿自己老公開涮港式普通話別一番風味呀!卡姆不愧是新一季脫口秀大會的冠軍吐槽起來滿搞笑語速很快基本幾秒鐘就可以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紀錄。再來說說李佳琦表現中規中矩吧畢竟網路直播和現場還是不一樣的,不過也有很多小的高潮,這場吐槽大會之後我學會了“OMG 買它 ,amazing”!
-
3 # 使用者105519236107
李佳琦真的也沒什麼點可以吐槽,最後還讓他做了一手好公關……他自己本身初來乍到也不敢狠狠吐……感覺整個節目是個不痛不癢的樣子,各家利益平衡的產物……
-
4 # 左電視右電影
用“了無新意”來評價《吐槽大會4》第一期,真的是找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了。綜藝節目也好,脫口秀也好,如果一味地傳播那些惡俗趣味,那麼,這種節目是走不遠的。開始播出這檔節目之時,有些觀眾已經看出了問題所在,一是節目組就是在消耗前幾期累積下來的人氣,二是觀眾有更多更好的選擇。結果已經不難預料!
-
5 # 娛聞星記
《吐槽大會》第四季還是熟悉的配方,但是沒有了原來的味道。
正如卡姆說到第四季對嘉賓的吐槽,不如第一季狠,對待嘉賓也是溫柔了很多,想當初《吐槽大會》第一季的嘉賓,都是要槽點有槽點,要黑料有黑料,觀眾們最希望聽到的最狠的,吐槽隊的隊員們也都貢獻出了神吐槽。
估計這些第一季吐槽大會的嘉賓,一方面在心裡都是罵罵咧咧,另一方面在心裡又是美滋滋,因為自己的黑料終於被拿出來洗白了,自己又可以出來繼續營業了,《吐槽大會》又叫洗白大會之路正式開啟了。
沒有了李誕和池子的《吐槽大會》,始終是不完美的。《吐槽大會》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李誕和池子都會是固定隊員,而每場他們所帶來的段子,都會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也讓人大呼過癮。
對於喜歡吐槽大會的人來說,李誕加池子已經成了固定的模式,當李誕變成了誕總的時候,李誕的段子似乎沒有那麼犀利了,但池子的段子依舊是風格穩健,敢想敢說,敢說敢幹。
在《吐槽大會》第4季突然沒有了他們的身影,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習慣的,當池子宣佈退出吐槽大會的時候,我們所期待的李誕和池子在合體的,那些畫面也不會再有了。
-
6 # 睿講睿道
以前,
吐槽大會最不好笑的,
是張紹剛。
現在,
吐槽大會最好笑的,
是張紹剛。
智商也提高了,
學會了穿裙子,
不像前幾季,
為了有槽點,
非要把腿弄折
回覆列表
第一季追得火熱;
第二季間接檢視;
第三季隱隱約約在聽說。
這便是七話追《吐槽大會》的經歷,與很多觀眾一樣,七話亦覺得《吐槽大會》越來越不夠犀利、嘉賓越來越“和諧”、內容越來越有“洗白”嫌疑,頗有隔靴搔癢之感,一路下滑的評分也證實了它的高起點低走勢。
但第四季首場七話還是忍不住重新追回,畢竟看到張紹剛老師穿起裙子為節目打call,又怎麼能不去捧場?至少,我們可以在彈幕中與龐博一起愉快地吐槽上身柯南下身毛利蘭的奇葩造型,這也是生活的快樂源泉。
言歸正傳,該節目逐漸缺少有力度的內容,其實一定程度與嘉賓人氣、輿論影響等因素有關。節目影響力越強反而越容易受外力干擾,我們很難要求一檔已經紅出“圈”的節目維持原本的稜角,但仍期待它能在飛速成長之中保有初心。
而《吐槽大會》第四季首期播出後,節目老粉普遍評價不佳。豆瓣以6.5的低分開局,比二三季更不樂觀,評倫一水老粉吐槽。但客觀來說,新一期與節目剛面世的犀利感的確無法相比,但問題不在於“本子”不夠犀利而在於嘉賓。
嘉賓陣容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吐槽的犀利程度第四期首期的主咖嘉賓是直播一哥李佳琦,一個被九億女孩“包養”的當紅“流量”,是新晉熱搜常客。副咖除了脫秀口演員外,知名度最高的是袁詠儀、吳昕,兩位歌手樑龍、董寶石對大多數觀眾來說都是陌生的。
這些嘉賓,都有一個共性:槽點不多。
剛爆紅的李佳琦“黑點”並未出現,他本人呈現出的工作熱情,原本就非常博路人好感。除了他的“魔鬼”畫風與“不粘鍋粘鍋”翻車廣告外並沒有太多可調侃的地方,而這兩個“槽點”本身偏向搞笑風格,難有犀利感。
兩位女明星,吳昕除了業務能力外其實並沒有讓觀眾不滿之處,而她相對二線的人氣,註定並不會如歐陽娜娜般引發觀眾雪崩式反感。袁詠儀自是不必說,有童年女神濾鏡又有距離美存在,每每被提及只有接受讚美之詞的份。
這樣的嘉賓陣容,委實難為了摩拳擦掌準備大“吐”一場脫口秀演員們,再犀利的言語也難內涵到一個沒什麼可內涵的物件。相較而言,首季中曹雲金、李湘、周杰等爭議話題信手拈來的嘉賓,才是脫口秀演員們的無盡“寶藏”。
但嘉賓雖然爭議不多,節目準備的臺本卻盡最大限度cue到每位嘉賓的敏感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這些嘉賓被指出的問題一方面不在觀眾的“獵奇”範圍內,另一方面又相對比較無爭議性,所以吐槽效果很難與節目巔峰時期媲美。
這種情況下,老粉們會失望在情理之中,但七話卻能夠理解節目組的受限。若不走“洗白”基調,本身已經勸退太多有包袱的藝人,若仍舊選擇避重就輕又將再次步入前兩季高拿輕放的虛浮基調,兩者之間很難周全。
也許,《吐槽大會》真正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臺本犀利度,而是如何讓爭議大的嘉賓,真正敢於正視自己的槽點,或者跳開嘉賓範圍進行節目轉型。若不能在這一矛盾中破局,《吐槽大會》想要拿回第一季的驚豔感,基本無望。
嘉賓爭議點雖不多,《吐槽大會4》第一期卻讓七話看到了節目新的核心無法匯聚有爭議的嘉賓,若挖掘到其他觸動點,也是一種成功。而《吐槽大會4》第一期中,七話便從嘉賓樑龍、董寶石以及李佳琦身上,看到一些閃光點,尤其是前兩位,對觀眾來說很有生活感悟。
其實,在節目之前七話對樑龍、董寶石兩位藝人的瞭解非常少,即使後者是熱門神曲《野狼disco》原唱。七話對兩人的觀感,也是大部分觀眾對他們的認知,一個在搖滾圈赫赫有名卻無人問津,一個歌紅人不紅。
被節目科譜之後,七話才知道,原來二手玫瑰主唱樑龍老師當下已經轉型做了美妝博主(非調侃,是真實的)。隨手搜一搜樑龍老師的影片,看著這位中年大叔一本正經地展示美妝教程,果然比李佳琦還有“魔性”。
因為其他嘉賓的吐槽,七話也發現董寶石當下的境況並沒有想象中理想,歌曲紅遍網路後,他卻成為最不被《野狼disco》眷顧的人。兩位嘉賓將自己的經歷當成段子,再輔以東北人的幽默口才,硬是把原本不算槽點的槽點說得趣味十足。
可以說,這兩人的脫口秀魅力,一定程度上勝過了現場專業脫口秀演員,是本期最大看點。同時,他們也讓七話看到《吐槽大會4》挖掘出的新核心,用幽默、犀利的語言,向觀眾展示人生百態與追光能量。
兩人的經歷好笑嗎?好笑,但笑著笑著便有傷感湧出。無論是樑龍還是董寶石,其實都是非常純粹執著的人,他們都選擇了自己最熱愛的音樂,並且為之奮鬥十年、二十年,所付出的時間與努力並不如調侃中說得輕鬆。
而他們熱愛的音樂,並沒有給予他們相應的物質與人氣的回報。
“老男人”樑龍不顧外界眼光做美妝博主、董寶石目送自己的歌曲逐漸成為他人標籤,細想都有非常以酸的際遇。但樑龍為美妝吸來的新粉開始關注他的音樂而開心,董寶石仍舊感謝時代的補貼,在他們身上七話看到兩代音樂人的追光剪影。
大眾喜歡用“喜劇的核心是悲劇”來形容搞笑電影。
而《吐槽大會4》第一期,讓七話看到幽默搞笑下的生活窘迫,以及在浮華環境中樂觀通透的“普通人”。
這樣的能量呈現亦是節目不錯的挖掘點,有時候吐槽並不一定是批評夠勁爆,而是內容夠有價值。如果不能帶來爭議性強能娛樂大眾的明星,那麼帶來有笑點又有觸動的人生百態,同樣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