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最遙遠的地方在雲上

    秦帝國興亡沉浮的五百多年(從秦立諸侯國到帝國二世滅亡),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用那個時候的話說,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劇烈變化時代。用歷史主義的話說,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的轉型,隸農貴族經濟向自由農地主經濟的轉型,聯邦制國體向中央統治國體的轉型,使中華民族在那個時代達到了農業文明的極致狀態。

    這個輝煌轉型的歷史過程,就是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歷史過程。

    春秋戰國孕育出的時代精神是強力競爭,強勢生存。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所謂大爭,就是爭得全面,爭得徹底,爭得漫長,爭得殘酷無情。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紛爭組合,就像春水化開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聯邦王國時代的窒息封閉,鐵器出現、商業活躍、井田制動搖、天子權威削弱、新興地主與士人階層湧現,整個社會的生命狀態大大活躍起來。於是,舊制度崩潰了,舊文化破壞了,像瓦罐一樣卑賤的平民奴隸雷鳴般躁動起來,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峽谷竟然崛起為巍巍大山!進入戰國,這種紛爭終於演變為大爭,開始了強勢生存的徹底競爭。弱小就要滅亡,落後就要捱打,成為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的鐵血現實。徹底的變法,徹底的重新整理自己,成為每個邦國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發的人才競爭赤裸裸白熱化。無能的庸才被拋棄,昏聵的國君被殺戮,名士英才成為天下爭奪的瑰寶,明君英主成為最受擁戴的英雄。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中華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捲進了這場全面徹底的大競爭之中!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舉凡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在這種大爭之中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戰爭規模最大,經濟改革最徹底,權力爭奪最殘酷,文化爭鳴最激烈,民眾命運與國家命運的聯絡最緊密,創造的各種奇蹟最多,湧現的偉人最多……所有這些,都是後來的時代無法與之比肩的,甚至是無法想象的。

    在這樣的歷史土壤中成長的秦帝國,是那個偉大時代強力鍛鑄的結晶。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作為時代精神彙集的大秦帝國,最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中華民族的強勢生存精神。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之所以能夠綿延相續如大河奔湧,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傳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強勢生存精神,可以概括為六個基本方面:其一,徹底的不斷的變法革命,以激發民眾最旺盛的活力與國家最強大的實力為生存之本。“求變圖存”此之謂也。其二,對外部野蠻民族與愚昧文明的衝擊,實行“強力反彈,有限擴張”的戰略。其三,整合統一,霸氣巍巍。其四,統一架構文明載體,使不同習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載體下凝聚起來。其五,相容幷蓄,消解融會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其六,崇尚法制,實行英才治國。

    這種強勢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經在中國文明的歷史發展中一以貫之地表現了出來。否則,我們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度根本不可能在統一文明中頑強地生存數千年而成為世界唯一。

    大秦帝國又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黑洞,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謎。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

    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範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這些就是《大秦帝國》要用故事去表現的最基本內涵。

    雖然我們沒有忘記秦帝國,但卻也淡漠了那個時代的勇氣與創造力。

    在這種民族精神衰退面前,歐洲人的復興之路是我們的鏡子。

    當歐洲社會被中世紀的死海將要窒息時,歐洲人發動了文藝復興,力圖從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勃勃生氣的文明中召回強大的生命力。歷史沒有辜負歐洲民族。正是古希臘與羅馬帝國原生文明的光焰,摧毀了中世紀宗教領主文明的藩籬,引發了波瀾壯闊的啟蒙運動。一個新興的資產階級破土而出,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被塵封的歷史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原生文明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匯成澎湃江河的歷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澱、凝聚、昇華、成熟的樞紐期。這個時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將永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或決定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這便是原生文明。

  • 2 # 關好走過的門

    我也很喜歡這兩個朝代,那就逐個說咯。

    秦人奮六世之餘烈,方才振長策而御宇內,這句話已經說明了秦人的奮鬥史。自孝公開始,秦人就開始尋找各種辦法,進而讓秦國強大。但在這之前,秦國就像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一窮,二白,要啥沒啥,還喜歡和人打架,結果越打越窮。君位傳到孝公手中,孝公覺得再打下去秦國就沒了。於是,忍辱負重,不打了,你們欺負我我能不還手就儘量不還手。與此同時,開始謀求發展。終於,天不負人,孝公找到了使秦國強大的方法,並且踏著艱難的腳步帶領秦國走上強大之路。這完全就是個窮光蛋逆襲成高富帥的故事,一部奮鬥史,使人看來異常振奮。進而之後的秦王也規規矩矩的沿著孝公的路繼續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因為他們創業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一統天下。最終君位傳到始皇帝手中宣告完成。這個創業史歷經百年方才實現,一個字——彩!!!而大秦留下來的大部分制度,時至今日,我們還在受用,比如說郡縣制。

    隋朝建立之前,天下已經亂的像一鍋粥,整天整天的打架。而隋朝的建立做個比喻,就像是一群毒蟲放在一個罐子裡撕咬,最後大隋勝出,這活脫脫的一個百毒之王啊。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那是不可能實現的。就光這一條,著實令人欽佩,彆著急,讓人欽佩的還在後面。大隋建國以後,史無前例的開創了科舉制度,這給普通人提供了一個入仕的機會,在這之前是沒有的,自此,寒門世子有了飛黃騰達報效國家的機會,這極大的推動了民眾學習的熱情,對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另外還推行了改革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這一系列的制度,不僅直接使大隋的國力軍力迅速提升,而且也為後世提供了治國治軍的大綱。還有一條哦,在中國古代史上,日本唯一的宗主國就是大隋,這說明其武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隋朝更像是中國古代史承前啟後的關鍵紐帶,隨之而來的大唐,也是隋朝的鋪墊在起著重要作用。

    縱觀秦,隋這兩個朝代,有太多的相同點,

    1:都是在漫長的分裂,漫長的戰火中勝出的國家。(請注意漫長二字)

    2:這兩個朝代留給後世許多先進的政治制度,都對中國歷史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3:這兩個朝代的武力值那是相當相當高。

    4:覆滅的都是那麼快,著實令人遺憾。

    之所以有懷念,那完全是因為其偉大的功績,以及非凡的實力,和留給後世非常大的政治影響力以及世界影響力

  • 3 # 斜眼觀天下

    其他人懷念什麼我不清楚,我懷念秦朝和隋朝主要原因是源自於它們都是中國文明重要開創者。

    中國文明有三個重要歷史節點,周朝開封建、創禮制使華夏文明由點至面連在一起並使這一片地域上的人形成共識也就是華夏共識。應該說是先周為華夏塑造了靈魂

    秦是終結了先周的封建制開啟家天下的一個全新文明體制的朝代,這個朝代雖然短命,但是它樹立了"統一"這種觀念,在它手上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最關建是統一國家,並且是它使"統一"這種特徵深植於中國文明的血脈當中,為中國二千多年來歷經磨難卻始終能夠屹立不倒注入了靈魂,應該說是秦為中國注入了血脈。

    隋是在皇權極至弱化,文明崩潰了近四百年後建立的一個朝代,這個朝代依舊短命。但是它開啟了科舉制,這是一種新的文明特色,這個特色也是現今最先進的官員選拔特色。科舉制的開啟終結了中國大世族的權力及財富世襲。使中國的整個社會體制越來趨向平民體制,平民的生存壓力以及生存空間壯大了許多。

    這也是當科舉制最終淘汰貴族制之後,宋明清的改朝換代會平和許多的原固。

    可以說周塑造了靈魂、秦注入血脈,隋強壯體魄。這個社會終究是多數人的社會,科舉制為平民開舉了晉升通道,是偉大的創舉,也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節點,功在千秋。不輸周國創禮,秦國創家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皮石斛種子怎麼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