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仔同學
-
2 # 深雲
朱元璋聰明果斷,好猜疑,多忌諱,為了維護皇權和法度,洪武元年正月頒行了《大明律》,之後也一直在修改完善。朱元璋重視法律且執法嚴格。
為什麼周琬沒有被處決還被封官呢朱元璋是從“貧民”發家當上皇帝的,體會過百姓生活的艱苦,所以做了很多有利於民生的事情。在京城設立了”鳴冤鼓”就是其中一項,平民百姓如有冤屈得不到申訴,就可以敲鼓鳴冤,周琬也是透過敲鼓鳴冤才得以見到洪武帝朱元璋,並向洪武帝申述父親的冤屈,希望為父親平反。
(洪武皇帝--朱元璋)
不料周琬被押赴刑場後,不僅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而且還在笑。監斬官詢問周琬為何而笑,他慷慨發聲:”如果我死了,皇上能夠赦免我父親,那我死得值了;如果皇上沒有赦免我父親,那我跟父親共赴黃泉也是值得的。”
監斬官覺得周琬小小年紀,卻能說出這番話語,十分難得,於是趕緊把這一情況上報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聽後覺得周琬是難得的孝子,且年紀雖小卻有這樣的氣度,是個人才。於是朱元璋為周琬破例,赦免了他跟他父親的罪,還下旨封周琬為六科給事中,專門負責監察檢具官員的過失。
史料中這樣記載:周琬,江寧人。洪武時,父為滁州牧,坐罪論死。琬年十六,叩閽請代。帝疑受人教,命斬之,琬顏色不變。帝異之,命宥父死,謫戍邊。琬復請曰:“戍與斬,均死爾。父死,子安用生為,顧就死以贖父戍。”帝復怒,命縛赴市曹,琬色甚喜。帝察其誠,即赦之,親題御屏曰“孝子周琬。”尋授兵科給事中。 -
3 # 歷史時燒錄
朱元璋出身貧寒家庭,在歷史上的皇帝當中,他吃過的苦是少有的,因此他執法特別嚴厲。為此,他還頒佈了《大明律》,同時他也推行“以孝治天下”,對於有孝心的人,他是很贊同的。
朱元璋本要處斬一千年,後為何不但不殺他,反而封了他的官?史說有一個16歲的少年名叫周琬,他的父親擔任安徽的一個知府。有一次,周琬的父親因一件貪汙案子被牽扯進去,被判秋後問斬。而周琬從小在父親身邊長大,父親常常教誨他如何做人,所以他知道父親是遭人陷害。周琬千里迢迢來到京都“鳴冤鼓”旁要告御狀。周琬向朱元璋說明父親是被冤枉的,但是苦於拿不出證據。
無奈之下,周琬表示願意“代父受刑”。朱元璋見著少年神情坦然自若,毫無緊張之像,但是少年又空口無憑。於是朱元璋令周琬暫且先回去等待訊息,他會派人把此案查個水落石出。但是,周琬知道回去,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那樣也是難以挽救父親性命,於是索性一直跪在地上不起來。朱元璋見少年賴著不走,於是罵他敬酒不吃吃罰酒,心中大怒,令人拖出去斬了。
臨刑前,周琬沒有一絲恐懼,反而高興不已。監斬官員十分驚訝,心想幾十年了,還沒有見過這麼不怕死的少年,於是上前問周琬:“你才16歲就要被殺,怎麼不哭呢?”周琬淡定的回答:“如果我的死能挽救我爸之命,那麼我死也值了,如果我死了,我爸依然要死,那正好我們父子倆共赴黃泉,死又何懼?”
監斬官員見周琬小小年紀竟能說出此話,感覺這樣的人非同一般,於是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皇上。朱元璋聽了後,心想:這麼有孝心的少年,實在難得。於是下令免除周琬父子二人的死罪,另外讓周琬入朝為官 ,封他為六科給事官職。這種官職,職位不大,但是權力很大,屬於監察類的官職,主要負責督查皇帝交派下去的任務,若有怠慢者,可直接向皇帝稟報,一般官員不敢得罪。
結論:周琬小小少年,竟有如此膽略 ,受到朱元璋的賞識,而他也因父親一案而幸得官職。這樣的人可敬!
-
4 # 一半秋色
這個少年叫周琬,是個大孝子,要代父受刑,結果感動了朱元璋,老朱同志不僅把周琬放了,還封了他做了官。
朱元璋此舉有政治作秀之嫌。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孝,百善孝為首,然而凡事過猶不及,有些人“孝”過頭了,反倒成為笑話了。
明代《國朝史餘》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陳獻章是個大孝子,凡事不論大小都要先向母親大人請示彙報,經母親大人同意之後才去做。
每天晚上,陳獻章睡覺之前,都要先向母親請示:“母親大人,兒子準備給您生個大胖孫子,請您准許我到老婆屋子裡睡覺。”
母親回答:“準了!”陳獻章這才緩緩退出,到老婆房間睡覺去了。
後來,陳獻章四處炫耀自己的孝舉,他的上司知道此事之後,就把陳獻章叫到跟前,嚴厲地批評了他:
“我說小陳啊,你不知道你媽是個寡婦嗎?摟老婆睡覺這點破事,你還要向你媽請示,你不是故意刺激她老人家沒有老公嗎?你不是往她老人家傷口上撒鹽嗎?”
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陳獻章以後再也不幹傻事了!
言歸正題。題中這個微笑少年也是個大孝子,他叫作周琬,他爹是個地方官,後來犯了事,就被處以斬立決,朱元璋親自監斬。
行刑那天,只見周琬呼天搶地,急奔而出,見到朱元璋之後,撲通一聲跪倒於地,磕頭如搗蒜,直磕地頭破血流,邊磕頭邊大喊:“小人願替父受刑,請皇上成全!”
朱元璋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感覺有些愕然,他一生最大遺憾就是父母死的早,不能盡孝,少年冒死替父求情,其孝心讓朱元璋有一絲感動。
於是,朱元璋說道:“念你一片孝心,罪減一等,改判流刑,發配新疆。”
沒想到的是,周琬不依不饒,繼續說道:“皇上,發配新疆與死何異?小人願意替父去死,請皇上成全!”
聽了周琬這番話,朱元璋立馬火冒三丈,好一個不知好歹的年輕人,竟然和我討價還價,真是豈有此理!
“來人啊,把這個傢伙斬了!”
周琬被劊子手拖走了,行刑之前,周琬臨危不懼,面不改色,突然笑了出來“哈哈哈……”
朱元璋大驚失色,好一個少年,居然不怕死,俺老朱閱人無數,居然從沒見過如此有膽氣的,朱元璋決定放過他。
“好好好,好一個少年,有膽氣!今日饒過你了!”
後來,朱元璋親自給周琬提詞—孝子周琬,而且還封他做了官。
回覆列表
首先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要了解。朱元璋的執法很嚴的。《大明律》就很好的解釋了,所制定的每一條都極為嚴厲,只要有人違反,就毫不留情。像當初朱元璋唯一的親侄子朱文正,自恃功高違法亂紀,朱元璋就直接撤銷他的官職,要知道當時他可是樞密院的大都督,當朝最大的軍事統帥,但是朱元璋依然不留任何情面,可想而知,朱元璋執法之嚴格。但卻令人意外的是,一個16歲的少年曾惹怒朱元璋被判死刑,可後來朱元璋不僅免除其罪行,還給他封官了!這一切又究竟為何呢?
主人公名叫周琬,當時他的老爹在安徽做個知府,但不幸的是因一件案子被牽扯進去,秋後就要進行問斬。這讓周琬十分傷心,從小在父親教導下的他,深深的知道父親絕對是遭人陷害,無辜被牽連的。 由於朱元璋在京城專門設立了“鳴冤鼓”,任何百姓都可以直接來這裡告御狀。少年周琬就這樣見到了朱元璋,周琬一直聲稱父親是無辜的,但沒有證據誰能相信呢?於是周琬表示願意“代父受刑”。看到眼前這位少年神情自若,居然沒有一絲緊張,這讓朱元璋很意外,但少年空口無憑,朱元璋是不可能會聽他片面之詞的,畢竟這是關係到朝廷官員的案件,怎能聽一小孩就改判呢。 於是就託詞叫少年周琬先回去,周琬知道回去之後,父親還是會死!周琬就一直跪在地上不起來,不停的說父親是冤枉的!朱元璋見少年無動於衷,居然賴在這裡不走,敬酒不吃吃罰酒。瞬間大怒:“將少年拖出去斬首示眾!”少年周琬被押到刑場的時候,沒有一絲恐懼,反而高興萬分,欣喜若狂。負責監斬的官員十分驚訝,行走官場數十載,居然有人非但不怕死,而且將死之時還這麼高興。於是上前詢問:“你才16歲而已,但卻就要死了,怎麼還高興的起來?”周琬仰天大笑:“若我的死能換老爹一條命,死有何懼?若我死了,父親依然要死,那正好父子二人共赴黃泉,死又何懼?” 監斬官覺得此周琬小小年紀,卻英雄少年!能說出這般話語十分難得,於是趕緊把這一情況反饋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聽過後大驚,竟有此般少年!隨後又大喜:“傳朕旨意,周琬父子立刻免除死罪!”這還沒完,朱元璋立刻讓他入朝為官,直接封他一個 六科給事中的官職。官職雖然不大,但權力極大,屬於監察一類的官職,一般都是侍從在皇帝身邊。主要負責督查皇帝交派下去的任務,若有怠慢者,直接彙報皇帝。因此即使位居高位的朝廷官員,也無人敢隨便去得罪。
點關注,每天分享有趣歷史。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