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己巳之變是後金第一次入關,給明朝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正是這起兵災,埋下了袁崇煥被殺的根源。
8
回覆列表
  • 1 # 秦先生197429774

    小編,你寫這話從何處來?袁崇煥的先頭部隊是趙率教的5000騎兵,隨後袁崇煥自己帶隊的9000騎兵,大隊人馬比他們至少晚2天到達,袁崇煥儘管經歷的戰鬥不多,也不會拿這點人馬就擋住皇太極的13萬滿清鐵騎。再說,薊遼總督是劉策,換句話說,袁崇煥是在幫助劉策協防滿清,這個時候最心急的是劉策。最後,當時袁崇煥帶兵追趕滿清,他就是想和崇禎對話都不可能,你不會穿越到現在,讓袁崇煥打手機,或者用電臺吧!好了小編,希望你實事求是的研究歷史,科學評價歷史人物,不要誤導讀者,請你在公共媒體上給社會傳播真正的歷史,好吧!

  • 2 # FattyRabbit

    這就足夠證明袁大炮“口沫遮攔”的人格缺陷!對於一個十六、七歲初登帝位的少年天子,或許有條件一時間被矇騙; 可是崇禎不是傻子,時間可以讓他清楚袁大炮是什麼能力!

  • 3 # 99336916

    袁崇煥嘴上說必不令敵越薊西,在他趕到薊州,讓劉策回密雲,讓尤世威回昌平,讓楊春去永平,滿庫去遷安,周志武去豐潤,劉振華去建昌,蔡裕去玉田,侯世祿去三河,只留下祖大壽守薊州,卻讓皇太極不費一兵一卒潛越過薊門天險。滿桂從山西大同趕來路程遠,所以只有滿桂趕到北京城下血戰,其他北京周邊的總兵參將都讓袁崇煥遣散了,袁崇煥的詭異指揮,勤王還一路帶著喇叭,喇叭是滿漢使者,證明袁崇煥早就想好私下議和沒想打,直接到北京城下武力逼迫議和,自己帶兵堅請入北京城後,誰說了算?

  • 4 # 古海遊

    看過有關資料,必不令敵越薊西一步是崇禎的命令,袁崇煥回覆作了保證。這裡袁是按一般按軍事常理作出的估計,按軍事常理皇太極應該是直接攻取薊州,但他卻出奇繞過薊州直趨京城。從軍事上講這是一著險棋,如果在京城的軍事行動失敗。那麼他往回撤退時薊州就會成為阻礙,迴歸之路已被封死。不付出重大代價是難以回家的。幸運的是皇太極軍事冒險成功了。崇禎無腦逮袁,致關寧軍東潰,明軍戰鬥力大大削弱了。皇太極趁機擊敗其他勤王明軍。如果崇禎不無腦逮袁,則京城保衛戰皇太極難有機會,往回撤時來時之路已封死,想回家要付出慘重代價。

  • 5 # 晃天下

    己巳之變前,北韓派了辯誣使團出使,而使團的正使李忔曾在關門拜見袁崇煥。由於己巳之變的戰亂而停留在山海關,但將其所見所聞記載於《雪汀先生的朝天日記》中。在其見聞中記載“奴兵止二萬雲”,還嘲笑後金不知兵法而“懸兵深入”!

    在《滿文老檔》中,天聰四年五月至六月的記載:

      五月二十日……

      二十一日,白格依、松果圖、昂金等偕八人來報:“我軍將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而歸。”

      二十三日,汗御殿,集諸貝勒大臣眾民等,乃宣諭曰:“前我出兵時,每牛錄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毀明堅固邊牆而入,蒙天眷佑,故克其堅城,其所號天下雄兵,盡斬於各地。

      天以遵化、永平、灤州、遷安畀我,遂命每牛錄遣護軍三名,甲兵二十人駐守其地,兵數較前多,以阿敏貝勒、碩託臺吉及諸大臣為統師……

    “每牛錄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就攪的明朝雞飛狗跳,有沒有驚喜!有沒有意外!

    通常後金出征,有甲兵——抽丁的常備軍,還有無甲兵——沒有被抽丁的平民,還有伺候後金大爺吃喝拉撒睡、照看俘虜和戰利品的包衣奴才——廝役輔兵!加上蒙古協軍,總體能有二萬五千人就不錯了。被嘲笑“不知兵”“懸兵深入”的這點後金兵,袁大糞卻無法禦敵,讓後金一直從京城北劫掠到了京城南!

    所以,後金入京的兵力並不多,甚至連寶坻、三河都沒有淪陷(《明季北略》和《崇禎實錄》記錄有誤、前後矛盾,《崇禎長編》、《烈皇小識》記載縣令因守城有功被嘉獎)

    袁大糞的信心在於,以為皇太極傻——逢城就攻,錯誤的預估了形勢!這點兵力攻城啃牆泥,根本不夠塞袁大糞的牙縫。袁大糞就樂呵呵的等後金主動上門送人頭,結果別人直接從城下走過!

    那麼遣散援軍呢?個人認為,既然天下要掉這麼大個餡餅,乾脆獨吞軍功,把劉策等人都趕走,只剩下保定總兵曹某留下做做樣子,而保定總兵曹某非援兵只有一千五百人……

  • 6 # 甬城阿斌

    因為袁崇煥自信從遼人中抽精壯而成的關寧鐵騎完全有力量在薊西截住敵人,事實證明也是如此:當袁軍在薊西排開陣勢,後金兵不敢正面開戰,只能偷越而過去襲京師了。

    這裡要說明二個問題:

    一、"薊西"並非"薊門天險",後者是"黃崖關",在長城,又稱"小雁門關",是現在的"津門十景"之一,後金兵就在這裡破關而入長城;前者則是現在的天津市薊州區,是市轄區,離北京不遠了,沒有什麼天險。有人說袁按兵不打,聽任敵人越過薊門天險,這完全是不瞭解情況,搞混了地方;

    二、軍事千變萬化,不可能誰都能預測到敵人下一步的行動,除非在敵人內部有臥底。袁崇煥沒料到敵人會避開薊西決戰,直奔京城,但馬上跟著到了京城,在廣渠門外大戰,打退了敵人,證明他自信有力量在薊西截住敵軍也沒錯:倘若後金硬衝袁軍,必然失敗!但敵人虛晃一槍,直奔京城,一方面說明皇太極也非等閒之輩,善於用兵,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害怕袁軍,不敢對陣,否則他以優勢兵力在薊西擊潰袁兵,再襲京城豈不更好?現在這樣做,袁軍必然要從後追擊,豈不兩面受敵?但他實在也是沒辦法:後金國內鬧饑荒,一定要到關內來搶一票,否則會餓死很多人的!要是毛文龍在,他們還可以在皮島和毛做生意,用貂皮、人參交換糧食(清太宗實錄明載:毛文龍和中國通好,袁崇煥斬之。毛死後,袁派部下張斌良從皮島搜出貂、參百萬,全是與後金交易而來。作為回報,毛則把部份軍糧賣給後金,以致東江鎮餓死許多人),現在毛死了,做生意無門了,就是千難萬險也要冒一冒,闖一闖!

    要是當時據城堅守,以炮轟敵,在有利時以關寧鐵騎出擊一下,不要很久,後金兵就要不戰自潰了:帶的軍糧沒多少,吃完了啃泥土嗎?

    可是崇禎中了反間計,皇太極的冒險就成功了!

  • 7 # 有得觀史

    袁崇煥建立的關寧錦防線,除了山海關、寧遠、錦州三個主要城防外,還有很多衛星城,一城受到攻擊,其他城就會支援。城防配有紅夷大炮,八旗騎兵雖然戰鬥力強悍,可一旦進入紅夷大炮的射程內就不堪一擊。

    努爾哈赤打了一輩子勝仗,最後在攻擊錦州時大敗,身受重傷,不久死亡。皇太極面對關寧錦防線也是毫無辦法。

    袁崇煥的信心來自於他對自己構築的這一防線的堅固,來自對自己所帶部隊的信任,來自過往抗拒清兵的成功經驗。

    袁崇煥考慮的只是不叫清兵入山海關,他管不了清兵從別處入關。當然清兵從別處入關屬於非常情況,可能性極小。

    但是,皇太極就選擇了這極小的可能,他聽取漢人范文程的建議,率清兵越過蒙古部落,翻過燕山山脈直逼北京城。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皇太極走的是一步險棋,如果袁崇煥不去北京勤王,而是快速東進攻擊後金空虛的都城瀋陽,皇太極有可能無家可歸。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8 # 不沉的經遠

    按照己巳之變之前和後金軍作戰的經驗,袁崇煥當然有信心承諾“必不令敵越薊西一步”,崇禎也相信這個承諾,因為雖然野戰還不如後金軍,守城袁崇煥和關寧軍還真的沒失敗過。

    己巳之變後金軍繞道薊鎮入關,就是因為後金多次進攻錦州、寧遠一線不能得手,所以不得不另尋他路。在得到後金軍進犯的訊息以後,袁崇煥立刻抽調關寧軍回援,以趙率教先帶騎兵四千趕往遵化加強防禦,然後自己帶大軍隨後增援。然而在遵化和三屯營之間趙率教遇伏,全軍覆滅。

    在遵化堵截後金軍失敗以後,袁崇煥親自帶九千騎兵趕往薊州,並計劃在薊州堵截後金軍,也就是在這裡,他上奏說“必不令越薊西一步”。按照之前他守衛寧遠和錦州的經驗來看,這個確實不難辦到。

    後金軍當時的攻城能力比較差,一般都是靠內奸接應,而且長途奔襲也不可能攜帶笨重的攻城器械。加上薊州本來就是軍事要地,城牆高厚,城中“多有火器”,而且還有紅夷大炮,所以袁崇煥在薊州堅守幾天還是沒問題的。而只要能在薊州擋住後金軍幾天,就有足夠時間調兵遣將來應對了,不僅關寧軍的後續部隊就能趕來,其他勤王部隊也會陸續到達,無論是在薊州決戰還是在後方佈設新的防線都可以。

    然而皇太極卻並不攻城,而是指揮後金軍直接繞過薊州,袁崇煥本部人馬加上保定兵數千總兵力不過1萬多點,這點人守城可以,出城和數倍於自己的後金軍野戰卻做不到,所以只能坐視對方透過,袁崇煥的計劃再次失敗。

    皇太極這麼做按照傳統軍事常識裡確實有一定的風險,不拿下薊州,不僅後勤得不到保障,而且如果他們進攻受挫那麼連撤退也辦不到。但是後金軍是靠掠奪來解決後勤問題的,根本不用在意後路是否可靠,而明軍戰鬥力有太差,無法阻止他們前進,北京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袁崇煥繼續死守薊州就成了笑話,只能匆匆趕往北京。所以這次在薊州堵截失敗,是皇太極劍走偏鋒,不按常理出牌的結果,事前袁崇煥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做,自然還是有信心堵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動擋汽車在地下車庫爬破時,是用D擋好還是用L擋好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