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史雜談說

    說“廢除科舉”是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個人覺得這個觀點值得商榷。

    科舉制度綿延上千年,到清朝的時候已經很成熟了,是中國古人的一大制度發明,為歷史王朝選賢舉能,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反觀清朝末期,西方國家的發展迅速,中西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清王朝經歷了被侵略,輸了戰爭,簽訂不平等條約歷史。相應的科舉制度,滿足不了社會進步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從科舉考試的內容上,方式上急需改革。

    因為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各派力量相互制衡,改革科舉又演變成廢除科舉。因為科舉制度廢除,清王朝選賢舉能突然中斷,一大批士人學子報國無門,看起來像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大清最終滅亡。

    其實清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清王朝因循守舊,不能變法圖強,先後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地方勢力基本脫離了中央控制,特別是江南幾個大省,作為財政來源地也紛紛獨立,辛亥革命給清王朝的統治以致命一擊!整個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退出歷史舞臺是必然的事。

  • 2 # 比活的長

    原因都算不上一個。

    直接原因是,經營國家這筆買賣賺的錢還不夠付出的成本。

    從各地收繳上來的稅收,已經不足以彌補國家的窟窿了。

    打仗打敗,被別人搶了10年的稅收。

    做買賣只看到虧錢。

    還有外國政府用毒品來收割財富也沒能力阻止。

    幹什麼都失敗,只能團結20-30萬滿人的政府,統治4億人口的漢族。

    你這個不滅亡都不可能,漢族可不想一直被統治,被吸血,被剝削。

    這個時候,不是你給幾個官位就能讓人放棄推翻你了。

  • 3 # 讀史明智的小電工

    個人認為,廢除科舉是清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自隋唐以來,科舉取士就是天下太平的保證。無數的底層知識分子透過科舉走向仕途,為朝廷所用,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必定會極力維護政權的穩定。一旦科場失意,士子們心懷怨恨,就可能會造成天下大亂。黃巢屢次考不上,於是斷送了大唐江山,洪秀全考不上,於是東南半壁遍地長毛軍,生靈塗炭。清朝驟然的廢除了科舉,不知道無形中造就了多少個黃巢和洪秀全。

    幾千年的科舉考試,清朝說不玩就不玩了,這下可好了,苦讀四書五經數十年的計程車大夫階層一夜之間沒了奮鬥的目標,只得自謀出路。於是給官員當幕僚、給軍閥當書辦、經商、做賬房等等,本來他們為了功名付出了多年的心血,這下全完了,利益被無情的踐踏,以後的衣食無著,肯定會對清政府產生怨恨,不會再繼續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可以說清王朝把很大一部原本自己的鐵桿粉絲推向了革命的陣營中,抽去了清帝國大廈的柱石,辛亥革命輕輕一推,就轟然倒塌了。

    科舉制度真的應該廢除麼?其實,阻礙社會前進的是“八股取士”而不是科舉本身,我們現在的高考不也是科舉制度的縮影麼?

  • 4 # 大國曆史觀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是一種選拔官吏制度,在中國選官制度上歷史上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始創於隋朝,終結於晚清,隨著科舉制度的結束,清王朝也走向了徹底覆滅,可以說,清政府廢除科舉,敲響了亡國的喪鐘。

    科舉考試現場

    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維新派的建議支援下,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維新領袖康有為上奏光緒帝,提請設立學部,以統一管理全國教育工作,誰知,學部衙門還未組建,“戊戌變法”就在守舊派的血腥政變中宣告破產,歷時僅103天。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新政”大背景下,政務處奏請慈禧,請求設立學部,得到批准後,滿清重臣榮慶擔任首任學部尚書,熙瑛、嚴修任左右侍郎,各省、府、州、縣均成立獨立的對應教育管理機構。學部的成立,事實上已經標誌著從隋朝開始,歷時兩千餘年的科舉制度已經在中華大地被正式廢止,近代中國文化教育也由此展開。

    戊戌變法

    中華民族會如此急切地開展新式教育,是因為近代以來,腐朽的清政府每每面對列強侵犯,無不慘敗,以恥辱的割地賠款收場,華人太想富國強兵,常常思考偌大的中華為何會落後於蠻夷列強,最後,人們得出的結論是槍炮不興,科技落後。而這一切歸根結底則是教育出了問題,罪責自然要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科舉制度來承擔了。朝野上下明白這點後,紛紛叫嚷廢除落後科舉,創辦新式學堂,卻沒意識到科舉制度在延續清王朝統治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今人看來,清朝滅亡歸於革命,其實不然,清朝最終覆滅與明朝、元朝統治者被武力推翻不同,辛亥起義軍遠遠弱於北洋新軍,除去武昌首義雙方爆發了幾場規模戰鬥外,其餘各省得以“光復”幾乎是兵不血刃。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清政府會倒臺歸根結底是因為其故步自封,不能變法圖強、抵禦外辱。

    自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清政府簽訂了許多無比恥辱的不平等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帶著光緒帝急忙西逃之時,“東南互保”局面形成,滿清朝廷就已徹底散失民心,辛亥革命之前,各省其實已經擁有了獨立實力,北京的宣統帝不過是維持中華統一的象徵。南方各省對於清廷不滿已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財稅來源要地江南淪陷,清廷失去了主要財政來源,無法籌錢發餉募兵。再加之八旗子弟早已糜爛,毫無戰力,清廷只能宣佈由各省自行籌錢募兵,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就是在此時崛起,這些軍隊的組建也導致地方財政、軍事大權落入各省督撫手中。清廷在剿滅農民起義後,仍能維持統一政權,暢通政令,則是透過把控地方的人事任免權,時機尚未成熟之前,縱然是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權勢滔天的封疆大吏,慈禧太后一道奪職懿旨就能將他們從天堂拉下。

    事實上,那時的中國與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相比,有頗多相似之處,國家能夠平息叛亂完全依靠各地獨立武裝,地方要員事後獲得該地兵政財權。不同的是,由於列強咄咄逼人與大清國情,當時中國並未出現唐末那樣的各地藩鎮割據局面,整個國家在中日甲午戰爭前仍能維持著一派祥和,甚至還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

    而八國聯軍侵華,則將這一切偽相披露出來,全國形勢急轉直下,央地矛盾尖銳,“東南互保”。不遵王令。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廷昭告天下,正式廢除科舉制度,“重文輕武”不再,維持清廷廣大區域穩定計程車紳共治局面被打破,在這之前,那些鄉紳、士人能夠在鄉里一言九鼎,備受尊崇,依靠的也是他們身上那進士、舉人的名頭。地位急轉直後,曾經不可一世計程車紳惶惶不可終日,自己合法獲得權力的渠道(科舉)被人廢除,激起了他們對清政府的不滿與怨恨。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的“金榜”

    而當時掌握各地軍事、財政大權的封疆大吏,許多都是埋首苦讀出身,對科舉有一種無可復加的推崇感,整個知識分子階層也都出身科舉,科舉制度被清政府完全否定意味著以科舉選拔人才的這一官僚體制失效的同時也表面清廷否定了自己,權力來源失去合法性的他們最終也將不被清廷所承認,早就對腐朽落後的滿清“異族”所不滿的地方大員與各地士紳,這下子完全站在了清政府的對立面,當革命浪潮掀起,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響應革命,親手埋葬這個落後的王朝。

  • 5 # 趣談國史

    這個觀點是很有道理的。

    雖然廢除科舉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來說是極其有利的,但對當時的清朝而言,確實加速了它的滅亡。

    自從隋唐以來,科舉就是天下讀書人的晉升正途。它非常神奇,只要你考中了進士,就能從一個窮書生變成朝廷命官,徹底改變命運。

    還記著范進中舉嗎?那還僅僅是考中了舉人,地位便急劇提升 。可以預見,一旦考中進士,是何等威武。

    因此,全天下的有志讀書人便專心致志,一心主攻科舉一途。

    可是,隨著慢慢發展,大家都把科舉研究透了,於是就形成模式化,變成了死板僵化的八股文。

    至此,科舉選拔人才的功能就越來越退化了。很多能人,難以越過科舉這一關,比如袁世凱;而八股文寫得很好的人,很多是迂腐的廢柴。

    尤其到了晚清,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於是,便有了廢除科舉八股文。這件事出力最大的,是一輩子連秀才都沒考中的袁世凱。

    廢除科舉,是有利於人才成長的。但是,由於讀書人失去了科舉這個目標和桎梏,心思越來越活絡。他們中的很多人接受了西學,開始覺得清廷的落後。後來,這些人變成了推翻清朝的革命黨。

    如果沒有廢除科舉,這些人就可能按部就班地研習八股文,科場得中,一步步最終成為清廷尸位素餐的一份子,不會成為清朝的對抗力量。

    所以說,廢除科舉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 6 # abcdefghi98765432101

    清朝滅亡是個偶然事件,本來也不是啥大事。

    軍人譁變而已,結果引發南方大規模獨立,獨立也不要緊,主力軍隊南下可以解決。結果主力軍隊倒戈。這就沒啥可說的。

    如果北洋不倒戈,還是能維持下去。

    和科舉關係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賣的蘋果品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