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山谷居民一清

    如果從父系角度探索東亞人群演變

    當前,研究者已經對東亞所有人群的遺傳結構都進行了研究。在古DNA方面,雖然也已經有了很多測試結果,但對於充分了解整個東亞地區人群這個目標而言,目前的古DNA資料仍是嚴重欠缺的。

    中國在東亞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史,對於自身以及東亞人群的起源歷史,許多人都很感興趣。因此,即便是在古DNA資料不多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根據現代族群的資料,加上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研究成果,推測古代人群的演變和遷徙過程。本文將推測東亞主要父系型別在新石器時代(時間跨度大致為10000年前-2000年前)的主要遷徙、演變過程,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推測還有待古DNA證據來進一步驗證。

    02

    以D1a1-M15為主要父系的人群

    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5000年前之間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以D1a1-M15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東北部邊沿地帶。在距今大約5000年前之後,他們可能與來自關中地區的人群一起形成了藏緬語人群的始祖人群。之後,這個始祖人群向西南方向發生大規模的擴散,成為現代藏緬語人群。

    屬於父系D1a1-M15的古人在東亞的其他地區也廣泛存在,但比例可能很低。這些古人的後裔,都相應參與了不同地區的現代族群的形成。

    D以1a1-M15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的可能擴 散過程

    03

    以D1a2-P99為主要父系的人群

    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3000前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和早期青銅時代,以D1a2-P99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東北部邊沿地帶。在距今大約3000年前之後,他們可能參與了部分藏緬語人群始祖人群的形成。之後,這個始祖人群擴散到整個青藏高原,成為青藏高原人群。

    在藏緬語人群中,父系D1a2-P99主要出現在羌藏系人群中,在青藏高原之外的其他藏緬語人群比例很低或者為零。因此,可以推測D1a2-P99是在較晚的時候才開始擴散的。由於歷史時期的廣泛人群融合,父系D1a2-P99在東亞的其他人群中也有少量的比例。

    以D1a2-P99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可能的擴散過程。

    04

    以C2a1-F2613為主要父系的人群

    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5000前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以C2a1-F2613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生活在整個華北地區的遼闊地理區域。在距今大約5000年前,他們可能參與了當時的華北地區主要人群的形成過程,併成為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人群(包括南部的農業人群和北部的畜牧或半農半牧人群)的主要父系型別之一。之後,作為華北人群的一部分,這個父系在後世擴散到了相當遼闊的地理區域。

    在今天,C2a1-F2613的下游支系是中國中部地區人群的主要父系型別之一。此外,C2a1-F2613的下游支系同時也是位於北韓半島的北韓族、南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人、蒙古高原-阿爾泰-伏爾加河地區的蒙語語人群、中亞部分人群、印度東北部分人群、華南和東南亞人群的主要父系型別之一。可見,C2a1-F2613在東歐亞地區擴散得最成功的幾個父系之一。對於蒙古人種的體質特徵的形成過程而言,以C2a1-F2613為主要父系的古代人群可能也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相關的科學研究還在進行中。

    以C2b-M48、C2b-M504和C2b-F1756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可能的擴散過程

    05

    C2b-M48、C2b-M504和C2b-F1756

    父系C2b-M48即以前所稱的 C3c-M48, 在通古斯語人群中較為高頻;父系C2b-M504即以前所稱的C3-星簇(C3-Star Cluster),在蒙古語人群和哈薩克人中高頻;父系C2b-F1756即以前所稱的C3-DYS448del,在阿爾泰語人群中廣泛存在。

    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4000年前之間的新石器時代,以這三個單倍群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生活蒙古高原東部和黑龍江流域的遼闊地理區域。在大約距今4000年前,以這三個單倍群衛主要父系的人群開始在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大規模擴散,形成後世阿爾泰語人群的一部分。

    以C2b-M48、C2b-M504和C2b-F1756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可能的擴散過程

    06

    以N1a-F1206為主要父系的人群

    父系N1a-F1206下游主要分為三大支。N1a2a-M128 主要出現在漢族人群和中國北方人群之中;N1a1-M46/Tat遍佈整個西伯利亞,但在漢族和華北人群也有很多早期的分支;N1a2b-P43主要出現在烏拉爾語系的薩摩耶德語語人群和漢特-曼西人群中,在西伯利亞的其他地區(包括阿爾泰山地區)的人群中也有一定的比例。

    以N1a-F1206為主要父系的人群的擴散過程與東亞的其他父系是有較大差別的。在距今15000年至距今8000年前之間的新石器時代,以這三個單倍群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生活蒙古高原東南部、華北和東北南部地區。在距今大約1.2萬年前,以父系N1a1-M46/Tat的下游支系為主要父系的人群開始向北擴散,最終遍佈整個西伯利亞,從楚科奇半島到北歐。在大約9000年前,以父系N1a2b-P43為主要父系的人群開始向西北擴散,遷徙到西伯利亞西部地區,演變為薩摩耶德語人群和漢特-曼西人。

    在距今1萬年到4000年前之間,以N1a2a-M128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整個華北地區擴散,參與了新石器時代華北人群的形成,最終成為漢族人群和中國北方人群中的重要父系型別之一。

    以N1a-F1206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前後的可能的擴散過程

    07

    以N1b-F2390為主要父系的人群

    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6000年前之間的新石器時代,以N1b-F2390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生活中國偏西北部的地區。在大約距今5000年前之後,以N1b-F2390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參與了漢語和藏緬語人群的始祖人群的形成過程。在之後的歷史時期,父系N1b-F2390作為漢藏語人群的奠基者父系之一,擴散到了整個東亞地區。以N1b-F2390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前後的可能的擴散過程(虛線表示路線相對不明確)

    O單倍群命名方式參考最新的ISOGG2018版本

    08

    以O1a-M119為主要父系的人群

    父系O1a-M119從1.7萬年前就開始經歷持續的分化,不斷產生新的支系。根據這個父系後世的分佈,推測父系O1a-M119在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期間應該是生活在緯度相對靠南的地區,可供採集的食物相對較多,生存壓力相對較小,所以不像分佈在華北和亞洲北部的父系那樣,普遍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瓶頸。

    父系O1a-M119的下游支系向華南和東南亞地區的擴散可能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今天的華南和東南亞地區,至少有6個不同的O1a-M119的下游支系,分佈趨勢各不相同。父系O1a-M119廣泛分佈在東亞和東南亞人群之中,可能是侗臺語人群和南島語人群的主要父系型別和奠基者父系型別之一。這個父系在各地漢族人群中也有一定的比例,可能是在很古老的史前時期就已經融入中原地區的居民之中。O1a-M119擴散的具體歷史細節,還有待研究。

    以O1a-M119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新石器時代前後的可能的擴散過程

    09

    以O1b1a1a-M95為主要父系人群

    根據已有的資料推測,以O1b1a1a-M95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在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期間應該是生活在華南地區。O1b1a1a-M95譜系結果呈現與O1a-M119類似的狀態,從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經歷了持續的擴張,而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瓶頸。

    據推測,以父系O1a-M119和O1b1a1a-M95為主要父系的人群可能是在舊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馴化了水稻併發明瞭稻作農耕技術人群。隨著稻作農業在中國華南地區、北韓半島、日本列島、東南亞地區和南亞地區的擴散,單倍群O1b1a1a-M95的下游支系也隨之擴散到了這些地區,併成為這些地區的主要居民之一,如苗瑤語人群、侗臺語人群、南亞語人群和南島語人群等。這個父系在各地漢族人群中也有一定的比例,可能是在史前或不同的歷史時期融入中原地區的居民之中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生章魚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