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金澎
-
2 # 王小店的小生活
可以說雍正能夠獲得皇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弘曆起的作用。
乾隆皇帝少時頗為聰慧,很受康熙喜愛,遍觀其餘孫輩,無一人能與弘曆天資相比。作為帝國的統治者,康熙眼光必須看的長遠,諸皇子中沒能發現才能可以和自己差不多的,雖然失望,但是也只能在蘿蔔堆裡挑人參,這方面雍正是合格的,勤勉,做事嚴謹,周密。看到這個好聖孫時,康熙放心了,他覺得終於看到了帝國未來的曙光,可以和他並駕齊驅甚至超過他的曙光。
康乾盛世,這個有很大的爭論,從我個人來看,我不喜歡清朝,少數民族奴役漢族,是中華之恥,它之所以能稱為盛世,也只是相比較其他清代皇帝他們做的稍微好一些罷了。
-
3 # 大老二爺
感謝邀請,老二來答。史書上對於康熙第一次見到乾隆時表現,用了“見即驚愛”這個詞。康熙六十一年,清王朝的三代帝王第一次在圓明園之中齊聚。那一日圓明園之中牡丹花開得正豔,康熙心情大好,和雍正喝茶閒談。雍正狀似悠閒地無意提起:“皇阿瑪,您的兩個孫子自打出生還沒見過龍顏。”康熙也是隨意一答:“好啊!那朕就見見吧。”
康熙一生一共有幾十個孫子,孫子長到十幾歲都沒看過爺爺,在皇家也是十分平常的事情。那時候的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已經十二歲了,長得靈秀俊逸,書也讀的不錯。康熙大半輩子看過多少人中龍鳳,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孫子就感覺這孩子不一般。弘曆見到康熙絲毫不膽怯,談吐得當,康熙出了幾道題考驗他的功課,他也是娓娓道來。反而再看旁邊一直木訥的弘晝,更加反襯了弘曆的優秀。 康熙讚譽道:“這是朕最出色的孫子之一。”這件事過了幾天,有個太監奉命來到了圓明園,讓雍正寫下了弘曆的生辰八字。在故宮博物院的檔案之中還保留著康熙61年對乾隆八字的整理和總結。就是從那時起康熙就有把皇位傳給弘曆他爸爸胤禛的想法,胤禛百年後把皇位再傳給弘曆,這樣大清朝三世興旺發達。大清的事業能走上一個巔峰。正是由於康熙的這一英明決定,胤禛才當上皇帝,這叫隔輩傳位。
據後來查證康熙這種做法的另一種說法,在康熙晚年,國庫入不敷出,國家經濟不復從前,朝臣們個個向國家伸手,他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大清國會被掏空的。自己已經老了,他只有把希望寄託在接班人身上,老八和自己很像,但是因為太像了皇位反而不能傳他,帝國被自己揮霍幾十年,禁不起來個和自己一樣的主兒再折騰一遍。 而老四和自己不像,臉酸,小心眼,斤斤計較,帝國正需要這樣的人來整肅吏治。 孫子優秀那就更好了,連盛三世
事實也證明了康熙的判斷很正確,雍正兢兢業業幹了十三年,得罪了一幫文臣武將,但是大清帝國的糧倉堆滿了,錢庫裡也堆滿了金銀。 所謂康乾盛世,如果沒有雍正這樣喜歡幹活的皇帝,不知道能盛多久。 但是雍正命運坎坷,幹了十三年就去世了,乾隆接過擔子,他處處向他爺爺康熙學習,拋棄了他爸爸在世時制定的很多政策,開始開創自己事業版圖。
所以第一次見到12歲的乾隆康熙驚的放下酒杯這件事有可能是假的,只是後來雍正或乾隆為了給自己更高的一種稱譽而自編的,康熙一生閱人無數帝王之相怎會讓一個小孩驚了,頂多就是有點好感而已。
-
4 # 一半秋色
最近,康熙被立儲之事,弄的心煩意亂。他聽說老四在家養魚種花,十分閒適,就想去瞧瞧,散散心。
雍正小聲向康熙稟報:“皇阿瑪,您有兩個孫子,都十幾歲了,還沒見過爺爺呢?”
康熙心生慚愧,都怪自己太忙,孫子又太多,確實很多孫子叫不上來名字,有的連面都沒見過。
“叫上來吧!”
不一會兒,兩個小孩帶上來了,大的叫弘曆,十幾歲了,另一個弘晝,稍微小了一點。
弘曆長相白淨,身材修長,儀表不俗,說話行禮落落大方;而弘晝,其貌不揚,呆頭呆腦,十分拘謹。
康熙又問了幾個問題,書讀的怎麼樣?我問你幾個問題?弘曆對答如流,落落大方,說起名言警句來,如數家珍;而弘晝磕磕巴巴,急得直冒汗。
弘曆與弘晝,誰優秀,誰平庸,高下立判,康熙對弘曆非常滿意。
回去之後,康熙命人測了弘曆的生辰八字,康熙拿來一看,大喜,乃大富大貴之相。
第二天,康熙就把弘曆帶到了宮裡,由他親自培養。
以上是康熙第一次見乾隆始末。
有人說,康熙見到了小乾隆,根本就是雍正設計的一出妙計,真的是這樣嗎?非常有可能!
康熙見小乾隆之前,大臣方苞給康熙上了一道奏摺,奏摺中有關鍵的一句話:“有一個好皇孫,可保大清三代盛世。”
此話給康熙留下深刻印象,這算是先給康熙預熱了一下。巧合的是,方苞和雍正關係匪淺。
幾天之後,雍正見到了康熙,提出膝下有兩個兒子,都十幾歲了,一直期盼見到爺爺。
康熙面露慚愧之色,答應忙完了這陣子就去。
後來,就有了康熙第一次見乾隆。
如何凸顯小乾隆的優秀呢?雍正煞費苦心地選擇了弘晝做陪襯,而弘晝表現的越拙劣,越愚笨,越能凸顯小乾隆的聰明。
說不定,雍正提前給小乾隆開了小灶,專門針對康熙可能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專項培訓,所以小乾隆才對答如流。
而弘晝呢?見康熙之前,雍正故意恐嚇他,爺爺怎麼怎麼厲害,你要小心說話。弘晝這麼一經恐嚇,更是緊張起來,磕磕巴巴那是必然的了!
雍正為了皇位,所以才故意給康熙設了一個局,而康熙直到死,還依然矇在鼓裡。
假如康熙泉下有之,一定氣的詐屍。
後來,乾隆剛愎自用,閉關鎖國,好好的大清朝葬送在他的手裡。
事實證明,康熙選錯了人!
-
5 # 不渝之詠
都閃開,讓我來,哈哈,康熙有沒有驚的放下酒杯我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事情是這麼說的。乾隆不是雍正的兒子嘛,雍正第四個兒子。這也挺奇怪的。雍正就排行老四,這爺倆都算是老四。當年在乾隆小時候,說等於是康熙隔輩指認,就說這個孫子能繼位。
他們去打獵,在打獵的時候把一頭熊給弄死了。但這時候熊沒有吃的死掉,呼一下就起來了,張牙舞爪的就往康熙那邊撲過去。這個時候,因為在那時候乾隆還很小。下意識的就站在熊和康熙中間,大喊說到,其實也就是替他祖父擋駕。其實這隻熊就是掙扎幾下而已,沒幾下就撲通溼透了。
但也是因為這個事情,讓康熙對他有了很好的印象,就說我這孫子知道護著我,而且勇氣過人。這時候康熙問弘曆,這個賞物應該給誰,這時候他的回答說,13叔獵獲得野獸最多,應該賜給十三叔。康熙也接著說,所有的阿哥都不應該得這個賞物,應該得這個賞物的是弘曆。
所以也就透過這個事情,康熙那個時候就隔輩指認了,在一輩的人就是雍正是皇上,在下一輩就是你乾隆。
-
6 # 夏目歷史君
驚沒驚到放下酒杯,這個還有待商榷。
但可以知道的是,康熙第一次見到自己這個孫子已經是乾隆12歲的時候了,不能按照老百姓的爺孫關係來理解,乾隆只是康熙眾多兒孫中的一個而已。
可以這麼看,一個領導下基層視察,結果一個部門經理的言談舉止不凡,領導看中後想要栽培,肯定會將這個人放在身邊。
康熙在第一次見到乾隆時大概就是這個反應。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這句話確實有點糙,但理還是不糙的。
康熙光是兒子和女兒加一塊就已經55個了,這55個家庭再生孩子,不包括孫女,只是看有記錄可查的孫子就有133個。
——若是放在現在一般規模的學校,應該能安排一個年級了,這裡面可謂是什麼性格的人都有,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乾隆也就是弘曆,算是他們這個輩份裡表現比較突出的一個,其他弘字輩的都不如弘曆穩重。
要說康熙喜歡乾隆到什麼程度呢?大家都知道康熙長壽,雍正當上皇帝的時候都已經45歲了,僅僅在位13年就把皇位順利傳給弘曆,也就是乾隆。
雍正也算是清朝非常特別的一個皇帝,非常踏實、勤勉的一個人,同自己兒子弘曆相比完全不一樣。
康熙既然這麼喜歡自己孫子那種霸氣凜然的性格,怎麼又會同時喜歡雍正這種“老好人”的形象呢?而且就定了雍正做接班人,看起來非常篤定的樣子,未免有些違和。
所以,答案可能有一個,康熙就是為了讓弘曆未來可以順利登基,所以有讓雍正來做個過渡的想法,就是喜歡弘曆到這個程度。
若僅僅有這些論據,自然沒有辦法佐證這個想法,還需要更多的證據,畢竟雍正,也就是胤禛有10個兒子。
除了弘曆之外,還有一個競爭者比較棘手,就是弘晝。
不過這兩個人完全不是一個風格,弘晝每次就表現出一個正常“孫子”樣子,沒事跑到康熙那撒撒嬌,幫自己爺爺做點事,瘋狂刷臉熟。
要說熟悉,康熙肯定對弘晝印象更深,但弘曆的表現一鳴驚人,成熟穩重大氣,充滿了帝王之相。
康熙只見了一面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並且專門找人算了八字,得到一個非常好的結果,自打拿到八字的結果,康熙就將弘曆帶在身邊。
表現一:康熙公開將弘曆帶在身邊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康熙一直到駕崩,弘曆基本上寸步不離。
不僅僅是康熙自己教書法、射箭,而且去哪都讓弘曆跟在身邊,一方面耳濡目染怎麼當皇帝,另一方面給其他人看。
這裡可能更重要的是給其他人看,給雍正看,讓他知道,未來一定要定弘曆為自己的接班人,雍正自然聽話照辦。同時也會給其他皇位競爭者看,老爺子心意已定,其他皇孫可以洗洗睡了,未來爭皇位的事情你們就別想了。
而且在這時候,康熙年齡已經不小了,挑這個時間點做這個事,難免讓人多想。
事實也確實如此,康熙把弘曆帶在身邊不到1年的時間就駕崩,雍正也順利即位,僅僅過了13年,不到30歲的乾隆登基。
一切都那麼順利,乾隆應該算是整個清朝運氣最好的皇帝,他爺爺把清朝做到家大業大,他老爹為人踏實肯幹,勤勉從政,把朝堂的事擺弄順交給他,正所謂康乾盛世也由此二來。
但乾隆的能力尚有爭議,這個後面再說。
表現二:迷信的康熙要說康熙第一面見到年幼的乾隆非常“驚喜”,那雍正就過於平平無奇,甚至還有著“十四阿哥”的傳聞。當年很多大臣都不認為雍正有能力即位,甚至傳說修改遺詔的故事,這也算人心惶惶。
也正是因為康熙第一面見乾隆後就對這個皇孫愛到不行,頂著很大的壓力也要將皇位傳給雍正,又能佐證康熙對幼年乾隆的喜愛。而且這裡面有個貓膩,也就是所謂的“八字”。
雖然乾隆表現優秀,但之所以讓康熙下定決心的原因其實就是算過的“八字”,這其中可能就蘊含著很多東西。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康熙是同時見了弘晝和弘曆兩個孩子,相信康熙都人算過他們的“八字”,估計弘晝的“運”不行,所以被淘汰。
現在大家廣為熟知的也都是乾隆的“八字”如何好,很有可能也是雍正提前安排好的,弘晝被當作犧牲品,這也是為什麼弘晝後來在乾隆年間也能耀武揚威的原因。
這裡又引發另外一個問題,康熙的眼力如何?稍微瞭解的人應該都知道,乾隆雖然被康熙定下如此高的基調,但能力確實一般,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花錢能力是一把好手。
倒是從乾隆的“八字”也能看出,“此命富貴天然”,這完全跟能不能當個好皇帝不搭邊,正所謂“見即驚愛”也不過如此。不過康熙倒是看中了一件事,弘曆是清朝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都能排進所有歷史的排行榜,足足活了89歲。
不過乾隆在85歲那年就主動退位,為的就是不超過康熙在位的61年。
這一點也能看出爺孫倆的感情確實很好,這也算跨越時空的對話,乾隆自己應該也清楚,相比他老爹雍正,康熙可能才是真正看中他的人。
反觀康熙,當時因為定皇子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皇子之間互相爭鬥,老爺子也是看在眼裡。這麼多孩子,沒有一個真正滿意的,反而是弘曆這麼一個12歲的小孩讓他看中。因為年齡小和輩份的原因,皇帝是當不了,但雍正算是佔了便宜,當上了皇帝。
不僅雍正心裡清楚,相信所有人都清楚,康熙就是認定乾隆要做未來的接班人。同雍正同輩份的“十四阿哥”雖然口碑很好,但硬是爭不過身為晚輩的弘曆,也算是一段爺孫佳話。
只是有一說一,這爺倆感情雖好,但乾隆花錢也真是如流水,硬生生把康熙和雍正攢下的基業給敗光。風光無限的背後有人替他負重前行,傳給嘉慶後,整個清朝的時運就大不如從前,一路走下坡路,頭也不回。
回覆列表
康熙見弘曆,原本就是雍正一次有意識的安排,要知道雍正這個人是一個思慮極遠、手段厲害的人,在他所處的時代,相對有清以來,都是最複雜、最兇險的。
在他成長中經歷了兩廢太子,九王奪嫡等等巨大的政治風波,他就能從容的從那麼一堆優秀的人中脫穎而出,可見其能力。
弘曆見康熙前,先是有武英殿修書Quattroporte方苞給康熙的奏摺裡面有一句話說:“有一個好皇孫,可保大清三代盛世”。接下來就是雍正見康熙時提出膝下有兩個兒子,一個都十二歲了康熙還從來沒有見過。康熙聽聞十二歲的皇孫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內心有些愧疚,便約定時間召見。
其實這兩件事情看似沒有關聯,實際上前後呼應,已經在康熙內心中有了一個心理暗示。待到召見的日子,康熙見到了兩個皇孫,弘晝有些拘束,而且略顯木訥,但是弘曆卻很有禮數,沉穩大氣,一舉一動機敏得體,從容而靜氣。
當時康熙就忍不住放下了酒杯,仔細的觀察弘曆。
據考證,康熙之所以有此反應,一方面他覺得弘曆似曾相識,其實曾經他們有過一面之緣,皇孫、瑣事那麼多,他不可能都記得。另一方面,康熙考查了他們兩個人的功課,弘曆不但是對答如流,而且有自己的見解,這讓康熙非常滿意,自然會有暈輪效應。
康熙是一個對漢學有很深造詣的人,篤信風水命相八字,於是叫雍正呈上乾隆的生辰八字,批語為:庚金生於仲秋,陽刃之格,金遇旺鄉,重重帶劫,用火為奇最美,時乾透煞,乃為火焰秋金,鑄作劍鋒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貴福祿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衝,又美傷官,駕煞反成大格。
康熙一看,弘曆命格這麼好,於是龍顏大悅,命雍正將弘曆帶入宮中,由他親自培育。
其實弘曆天資聰穎不假,但是雍正原本就是一個有心的人,他對弘曆施加的帝王教育也是歷史上最全面,也最成功的。有理由相信,當弘曆長到十二歲的時候,雍正已經意識到他這個兒子可以為他奪嫡獻一份力,否則他絕不會有意將弘曆引到康熙面前。
康熙一見而驚,那是因為雍正已審視栽培弘曆很多年了,都是帝王級的人物,自然是心心相惜、一見如故。尤其是弘曆還是康熙親孫子,其中還有舔犢之情,更是加深了康熙對弘曆的欣賞。
康熙養育弘曆後另一個訊號也很是意味深長,康熙破例點名要見乾隆的生母,見完乾隆生母后康熙給出的評價——你是有大福之人,更是耐人尋味。
此後,還發生一件讓康熙認定弘曆是命大福大之人的事情。有一次,康熙帶弘曆去狩獵,往常弘曆的膽子都很大,康熙射下獵物後,他從來都是大膽前往察看。
但這一次,當康熙射倒一頭熊後,任憑誰人催促,弘曆硬是不去。
正當康熙以為他膽怯有些生氣讓旁人前去察看時,那頭被射倒的熊忽然躥了起來,場面十分兇險,倘若開始弘曆去了,必然凶多吉少。
虛驚一場後再看弘曆,康熙越看越喜歡,覺得自己這個皇孫是吉人天相、貴不可言。
不過讓康熙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乾隆一生,確實乾綱獨斷、大富大貴、順風順水,但是他是富貴了,卻因為好大喜功、剛愎自用、閉關鎖國,為康熙理想中的煌煌大清江山敲響了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