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來自山水間
-
2 # 閒雲野鶴40
此詩:《草》白居易作
離離原上草∥平平平仄仄∥
一歲一枯榮∥仄仄仄平平∥
野火燒不盡∥仄仄平庂仄∥
春風吹又生∥平平平仄平∥
遠芳侵古道∥仄平平庂仄∥
晴翠接荒城∥平仄仄平平∥
又送王孫去∥仄仄平平仄∥
萋萋滿別情∥平平仄仄平∥
(按五律聲,是以平起不入韻式。僅管三,四兩句,仄對平。後四句還是符合五律聲韻。故我認為是《五律》詩!
-
3 # 雲卷飛山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成名作,五律《賦得古原草送別》其中一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指唐代科舉考試時的一種命題詩,人稱“賦得體”。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寫這首詩時剛剛16歲,拿著詩稿,懷揣夢想來到京城,拜在當時名士顧況門下。顧況看著名片上的姓名,斜乜了一眼年輕的白居易,漫不經心地說:京城米貴,白居不易呀!及至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猛拍大腿,突然改口道:有詩如此,居又何難!少年白居易僅憑這首小詩,一下子即躋身唐代詩人行列。
那“野火燒不盡”究竟有沒有什麼平仄問題呢?按現在的讀音,五字平仄為:仄仄平仄仄,這可不是什麼孤平拗句,是完完全全的出律,不存在下句拗救的可能,難道當今名士顧況不懂格律,盲聲叫好?
格律詩發端於南朝齊梁,到了盛唐中唐後,基本成熟。如果說大詩人李白經常藐視格律,總愛出一下格,如有唐詩意境第一之稱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首句故人西辭黃鶴樓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人”處明顯出律,下句首三連平也是無法拗救的。李白是誰,天字第一號大詩人,他的詩誰敢去跟他一較高低?所以出律了也就出律了,意境為王嘛。
可白居易此時才一白衣少年,而且是科舉考試的“賦得體”,白居易此時有無視格律的底氣和膽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開始筆者也是一臉疑惑,不過仔細翻檢《平水韻》後才有了答案。原來古時很多字都是可以平仄通用的,處在當平處就是平,處在當仄處就是仄,如:看、聽、為、教等就是這樣。“不”字在古代經常與“否”通用,《平水韻》下平十一尤“不”字赫然在列,並註明與上聲有韻“否”通用,所以“野火燒不盡”當時平仄應為:仄仄平平仄,並無出律之病。
又如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著名五絕《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首句如果按現在平仄,五字全為仄,更是一塌糊塗,但如果將“不”理解為平的話,就是仄仄仄平仄,只是一個孤平句,下句:驅車登古原,平平平仄平,在第三位補了個平聲字,就是有意的孤平拗救手段,也就無所謂出律之說了。
象這樣的例子在唐詩中還有很多,朋友們如有興趣,不妨再去找找。
我們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在看到與今天格律不相符,或與今韻不押韻的情況,一定不要輕易下結論,而是要多做比較,才能得到正確認識。
-
4 # 書煮一鍋香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題主用了“拗救”這個詞,說明題主懂得一些詩律常識。但後邊又問這樣的詩是不是格律詩,又說明題主對“拗救”沒有理解到位。“拗救”這個概念只能在格律詩中講,脫離了格律詩講“拗救”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那麼,什麼是“拗救”呢?“拗”指的是律句中某字的聲調不合平仄規定,應該用平聲卻用了仄聲,或者應該用仄聲卻用了平聲。如此一“拗”,律句中的平仄就失去了平衡。
為了讓律句平仄整體上保持基本平衡,當出現“拗”的時候,我們就要“救”,就是將另外某處的用字進行調整,使其聲調對拗字起到彌補的作用,基本原則是以平救仄,或以仄救平。
有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拗救”其實是違反了格律詩對平仄的規定的,那麼為什麼還要讓其存在呢?既然違反了平仄規定,那麼這還是格律詩嗎?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說一說“拗救”存在的意義了。
“拗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拗救其實是格律詩中一種變通的做法,旨在擴大詩人的選字範圍,保留意義上合適的字,避免因聲奪義。
格律的存在,簡單理解,就是為了讓詩歌抑揚頓挫,讀起來好聽,純是面子功夫,但不可否認,這也是詩歌重要的美學特徵之一。古人害怕只顧面子,傷及了裡子,所以在嚴格的格律之外,又提出“拗救”這種變通的手法來,既照顧面子,又讓裡子適得其所,避免因聲奪義。所以“拗救”也是格律的一部分,有“拗救”的詩歌自然也還是格律詩。
拗救是一種變通的手法,但卻不是隨意的,它是有嚴格規定的。拗救的型別主要有三種:
1.仄起仄收式的拗救(對句相救)懂得格律的人都知道,五言詩是基礎,七言詩只是在五言詩每句之前多加一個節拍。為了方便說明,我只以五言詩為例,七言詩不作說明。
仄起仄收式的標準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如果其中的第四個字(七言第六字)用了仄聲(本為平聲),就是“拗”。要“救”只能改對句“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為平聲,這叫對句相救。最後實際呈現出的平仄是這樣的: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如題主提到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這樣的拗救。“不”字位置本用平聲,卻用了“不”這個仄聲,這是“拗”。“救”落在了對句的“吹”字上,這個位置本用仄聲,詩人用“吹”這個平聲來彌補上句的“拗”。
2.平起平收式的拗救(本句自救或孤平拗救)平起平收式的標準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個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聲,犯了孤平,就是“拗”。“救”的方法是,把第三個字(七言第五字)改換成平聲,這叫本句自救,或孤平拗救。最後實際呈現的平仄是這樣的:
仄平平仄平
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中的“北風江上寒”,“北”為仄聲是“拗”,第三字用平聲“江”來“救”。再如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笑問客從何處來”,“客”為仄聲是“拗”,第五字用平聲“何”來“救”。
這類拗救有時候還會起到“對句相救”的作用,即所謂的“一字兩救”,如孟浩然《同王九題就師山房》中的“竹閉窗裡日,雨隨階下雲。”上句第四字本平卻用了仄聲“裡”,是“拗”。下句第一字本平卻用了仄聲“雨”,犯了孤平,還是“拗”。詩人用下句第三字“階”這個平聲,既救了上句,又救了本句,是謂“一字兩救”。
3.平起仄收式的拗救(鯉魚翻波)平起仄收式的標準格式是:平平平仄仄。如果第四字(七言第六字)用了平聲,就是“拗”。“救”的方法是把本句第三字的平聲改換為仄聲,最後實際呈現出來的平仄為:
平平仄平仄
看起來就像第三字和第四字掉了一個位置,所以俗稱“鯉魚翻波”。如杜甫《月夜》中的“遙憐小兒女”,用仄聲“小”救了平聲“兒”。再如李白《贈孟浩然》中的“紅顏棄軒冕”,用仄聲“棄”救了平聲“軒”。
那麼,白居易的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不是格律詩呢?我們把全詩的平仄標出來,探討一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古入聲字。)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接,古入聲字。)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別,古入聲字。)
平仄標出來,一目瞭然。這首詩平仄交替,相對相粘,押平水韻平聲八庚韻。這樣一首詩,不是格律詩,還能是什麼呢?
結論“野火燒不盡”出自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本句屬於仄起仄收式的拗救,由“對句相救”。“拗救”這個概念本就屬於“格律詩”的範疇,所以拗救之後,這首詩依然是格律詩。
@會說話的鍋
回覆列表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正格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出句第四字本應用平聲字而用了仄聲字,故在對句第三字該用仄聲字的地方,用平聲字來補救,這就是所謂的拗救。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出格體,但詩人們為了自圓其說,把這種出格詩叫作拗體詩。這就如同風水擇日家之神煞派們所杜撰的神煞學一樣,此日為凶神臨日,但為了取用,可以用各種趨利避忌之方法而矇蔽之,明擺著的自欺欺人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