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旅人生l

    第二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1935年10月義大利悍然向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發起進攻,次年5月佔領阿比西尼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1940年7~8月,義大利又向英屬索馬利亞、肯亞和蘇丹發起進攻,佔領據點多處。1941年1月英軍發起反攻。4月,在阿比西尼亞游擊隊的協助下佔領亞的斯亞貝巴。5月,駐厄利垂亞和意屬索馬利亞的意軍停止抵抗,英軍遂將部分兵力調往北非。在北非戰場,早在1940年9月,英、意軍之間就開始了“拉鋸戰”。1941年2月,英軍推進至歐蓋萊。意軍面臨著被趕出北非的困境。德國遂派非洲軍團參戰

  • 2 # 記憶錄

    一戰爆發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的對比,後起的帝國注意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直接原因是帝國主義的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互相爭奪,瘋狂擴軍備戰的結果。薩拉熱窩刺殺事件點燃了一戰爆發的導火線。

    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是由於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依據當時各國實力的對比建立起來的,隨著發展不平衡的加劇,這一體系必然走向解體。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德日建立起法西斯統治,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而這一時期英法的縱容侵略使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更加囂張,區域性戰爭最終釀成了世界大戰。

    一戰初期戰場就是歐洲戰場,這一時期分了東、西、南三條戰線。交戰雙方是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但是戰爭很快就超出了歐洲範圍,越來越多的地區和國家捲入進來,一戰共牽扯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億人口。一戰實際上就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一次大屠殺。二戰分了三個戰場:歐洲戰場、亞洲、太平洋戰場和非洲戰場。戰爭初期法西斯國家瘋狂的侵略屠殺,激起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歷時近6年,參加國家60多個,20多億人口捲入戰爭。二戰更是一次史無前例的世界戰爭。

    同時在戰爭中由於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戰爭變得越來越殘酷,一戰中出現了坦克、飛機、遠端大炮、毒氣等,二戰中出現了新式核武器。從此戰爭改變了原先的作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發展為軍事武器、軍事技術的較量。一戰由於美國的參戰戰爭形式發生變化,協約國佔據優勢;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使二戰發生根本轉折。

    無論是什麼戰爭,受到傷害最深的永遠是人民。兩次大戰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經濟發展遭到嚴重破壞。但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一戰摧跨了德、奧匈、俄、土四個帝國,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國家。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並取得勝利,在世界上誕生了一個新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人類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二戰打倒了三個法西斯國家,英法遭到嚴重削弱,美國登上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在資本主義受到嚴重削弱的同時,蘇聯社會主義的影響空前壯大,戰後誕生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國家,並且以蘇聯為首形成了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了戰後世界的新格局。同時也給許多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創傷,留下了民族、領土、種族等方面的衝突和矛盾的種子。

  • 3 # 挖掘機式遂發槍

    第一個以人類的所有的黑髮明為武器的互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首先是在亞洲大地爆發的,日本鬼子來了,可不像大導演姜文的《鬼子來了》那麼善良的心,鬼子兵是機槍大炮開路,不好使就是毒氣彈,巜黑太陽七三一部隊〉就是真實的寫照。香港人拍的,這點大陸第五代,第六代導演耍好好的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非洲的戰火應該是首推人人喜歡諷刺的義大利領袖墨索里尼發動的第二次義大利與衣索比亞的戰爭,但是〈國際聯盟〉的老爺們與人為善,變相縱容了義大利的侵略,義大利的空軍參加對衣索比亞的侵略,義大利的陸軍不能戰鬥不等於空軍和海軍不好,全球第一個提前提醒人民宣佈空軍哇塞奪取了制空權的條件下能奪得一場戰爭的勝利的智者就是義大利人。

    義大利的海軍也是全球前五的水平,

    使得元首希特勒在自身的艦隊瘦身太嚴重的情況下,對豬隊友墨索里尼一再忍耐,退讓的想法之一就是參加過華盛頓條約談判5:3:3的日本和義大利的豪華艦隊!

    但是義大利的裝備有豪華助退器的義大利炮的意國陸軍,除了一血塗地的在東非索馬利亞的庫侖與英軍一決高下後,在非洲其它的地方都是一打就跑,一觸即潰。

    在非洲庫侖,英國東非駐軍(埃及駐軍為主,有印度阿三和大名鼎鼎的,庫爾喀僱傭兵。雙方在高海拔的多山的東非高原打了一場漂亮的攻防戰。也讓寫二次大戰回憶錄發財了的馬爾巴羅公爵的後代子孫丘吉爾有了一點可以吹牛的話題。

    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的朋友們,一定不要再被愛吹牛逼的丘胖子遍體鱗傷的騙了。丘胖子能吹的就是在德華人的:飛機和坦克下把三十萬受過訓練和實戰經驗豐富的軍人撤回去了,在“沙漠之狐"隆美爾的槍口下沒有讓第八集團軍全部崩潰,保住了埃及和蘇伊士運河和亞歷山大軍港沒有落入德華人手裡!

    如果不是美國山姆叔給英格蘭援助的格蘭特坦克和各種各樣的大炮。

    英格蘭人最好的結局是保護好了蘇伊士運河和亞歷山大港!

  • 4 # 戰略論

    二戰中歐洲戰場是規模最大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支陸軍在歐洲鏖戰(德國和蘇聯),後期又加入了兩大陸軍強國(英國和美國),在東線蘇聯軍隊保持在900-1100萬之間,一線兵力在600-700萬人,德軍在東線部署的兵力在300萬人左右,加上盟軍最多達到過400萬人,後期規模維持在200萬人。西線戰場於1944年才被開闢,此前德軍在西線僅部署了一些二線部隊,諾曼底登陸時西線德軍的總兵力在100萬人左右,盟軍登陸成功後,在西線的兵力總數在300萬人左右,德軍則一直保持在100萬左右。這樣綜合來看,歐洲戰場的作戰兵力規模達到1300萬人左右,總兵力超過2000萬人,超過了其他戰場的總和,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陸戰。

    非洲戰場的規模應該是二戰中最小的,拋開海、空軍不談,德意聯軍最初在非洲僅保持著不到10萬人的規模,相當於一個小型的野戰集團軍,英軍的兵力也一直沒有超過20萬人。1942年底隨著英美盟軍在北非登陸,盟軍在非洲戰場的軍隊規模超過了50萬人,而軸心國為了避免在非洲的失敗,也開始向非洲大量增兵,相應的增加到30萬人左右,如果再加上雙方的海軍和空軍,非洲戰場的規模在100萬左右。

    遠東戰場主要包括蘇聯的遠東地區、中國戰區以及東南亞戰區,在蘇聯的遠東和中國的東北地區,分別部署著100-120萬遠東蘇軍和100萬日本關東軍,到1945年蘇軍的兵力增加到近200萬人,而日本關東軍的數量則下降到70萬人。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的規模保持在400-500萬人之間,而日軍則在100萬-120萬人左右。加上東南亞的英美盟軍和日本軍隊,遠東戰場的規模在800萬人左右。不過由於大部分時間裡戰爭雙方都在進行戰略對峙,戰爭的集結程度遠不能和歐洲戰場相比。

    太平洋戰場是二戰規模最大的海上戰場,日本陸、海軍的兵力投入在百萬之上,而以美軍為首的盟軍以投入了近200萬人的兵力,這樣太平洋戰場的規模在300萬人以上,此外雙方投入的各型軍艦總數在2000艘左右。

  • 5 # 戰爭之王

    二戰中規模最大的便是歐洲戰場了,主要分為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東線戰場主要交戰方為蘇德兩軍,雙方為此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以及武器裝備,累計兵力超過1500萬人。德國二戰戰敗的關鍵原因就是蘇德戰場失利,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後,德軍已經開始喪失主動權,1944年已經開始潰敗,德軍的主力以及大量精銳都是被蘇軍殲滅的 而西線戰場則是在1944年6月才得以開闢,此後德軍再次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困局,本就不足的力量還要面對新加入的英聯邦軍隊、美軍,作戰雙方總兵力400萬左右。總的來說,西線戰場的強度還是無法和東線相比的,但是西線在牽制德軍等方面還是產生了巨大作用。 非洲戰場則是最為無關緊要的戰場,但是對英國卻生死攸關,非洲戰場的很多大戰役放到其他戰場完全是小打小鬧的戰鬥。由於實力不足、後勤困難等原因,非洲戰場的德意聯軍在輝煌了一陣之後,最終在1943年5月戰敗全軍覆沒。 遠東戰場則是中國戰場、東南亞戰場等,雙方兵力在700萬左右,但是由於技術水平、作戰策略等原因,大規模戰役不多,而且很多時候以相持為主,戰爭後期才掀起了對日軍進攻作戰,很快擊垮了日軍。 太平洋戰場則主要是美日兩軍以海空戰和兩棲登陸作戰為主,主要依賴於艦艇、飛機等技術兵器,因此雖然交戰區域極為廣闊,但是雙方參戰兵力不是很大,估計在400萬左右。而日本在工業實力、資源等方面處於絕對劣勢,因此1942年中開始就開始敗退,戰爭結束前日本海軍基本已經不復存在,完全失去了作戰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要牛鼻子上要戴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