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滿船清夢壓熙和
-
2 # 裝備空間
以彈改炮,主要原因是為了更好的使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所以大部分國家的坦克炮都改用滑膛炮,目前還在堅持使用線膛炮的基本上只有英國和印度了。那麼我們就先來看看線膛炮和滑膛炮的炮管:
上圖就是線膛炮身管裡的膛線,總體來說,在六十年代之前基本上還是線膛炮統治坦克火炮的天下。線膛炮的膛線可以讓出膛炮彈產生自旋以穩定飛行姿態,達到提高射擊精度的目的。確實對於早期的坦克和彈藥來說,線膛炮的優勢是滑膛無可比擬的,尤其是火炮精度方面,線膛炮優勢明顯。
上圖滑膛炮身管內,沒有膛線,基本就是光滑的。線膛統治坦克炮的時代到來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了巨大改變,隨著坦克複合裝甲、反應裝甲以及綜合防護的技術進步,傳統的破甲彈、碎甲彈對於坦克的毀傷能力迅速被削弱,為了應對裝甲目標的技術革新,新型的穿甲彈“APFSDS"(脫穿)就開始走入歷史舞臺,並迅速成為坦克的主要彈種。然而我們知道APFSDS這類動能彈不同於HEAT這樣的聚能彈,其發揮威力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1、材料;2、形狀;3、出膛時動能。
首先,APFSDS的材料與線膛滑膛之爭沒有關係,我們略去不說。其次,形狀問題,為了增強AP的穿深能力,現代APFSDS的彈杆長徑比基本上都超過20:1,這樣的長杆形彈芯並不適合線膛炮發射產生的自旋轉,炮膛內的高速旋轉會降低彈藥的結構強度;飛行中的旋轉會令”長彈杆“抖動而降低射擊精度;旋轉的彈芯在接觸到現代傾斜裝甲時,因旋轉帶來的切向力更容易發生跳彈。最後,動能問題,作為動能彈藥,APFSDS如果用線膛炮發射,火炮身管內的膛線會讓彈藥在膛內就損失大量動能,無疑令其穿甲效果大打折扣。
那麼為何如今英國仍在堅持使用線膛炮呢?主要原因是當年英國L7線膛炮技術的確十分突出,以至於在其他國家大量使用滑膛炮時,英國仍然不願意輕言放棄,並將之用在挑戰者2主戰坦克上。等到發現其線膛炮效能與北約其他國家主戰坦克滑膛炮存在較大差距時(主要是線膛炮打APFSDS,還要加滑動單帶,射擊效果有多渣就不必多說了),英國連坦克生產線都關閉了,還改什麼跑啊?另外,英國還有傳家寶碎甲彈等著線膛炮發射呢。
-
3 # 軍武最前哨
所謂“線膛炮”顧名思義就是指在炮管內壁刻有膛線的火炮,而膛線也被稱之為來復線;需要強調的是,來復線不僅在火炮中有應運,在槍械中也會被使用,而且歷史十分久遠,最早可追溯到十五世紀。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各國主戰坦克所配備的火炮基本上都是線膛炮;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線膛炮幾乎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很多人可能會問:膛線之於坦克炮的意義何在?
簡而言之就是透過鍛刻在炮管內壁的螺旋狀凹凸槽,給射出的炮彈一個旋轉運動進而產生陀螺儀效應穩定飛行彈道,同時儘可能地提高射程和射擊精度。
借鑑二戰期間線膛炮的使用經驗會發現,這種設計對於坦克炮的口徑、炮彈初速度以及膛壓要求都比較低。比如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其使用的是88毫米口徑火炮、使用PzGr-40鎢芯穿甲彈的炮口初速度為930米/秒;這些資料在當時已算十分出色。
但反觀後來的豹2系列裡面的A6型坦克,其搭載的是一門120毫米口徑的滑膛炮(RH120-L55),炮口初速能達到1750米/秒;不難發現,現代主戰坦克的火炮口徑、炮彈初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所要承受的膛壓也越來越高。
當然,憑藉當前的技術水平也能做到線膛炮服務大口徑、高射速、高膛壓,但勢必會增加生產成本上,而且在一些特殊彈種的使用上,滑膛炮相比線膛炮擁有很大的優勢,比如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作為目前各國主戰坦克最主要的反坦克火炮彈種之一,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外形設計相比常規炮彈並不流線,而且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殺傷很大程度上是依賴自身的動能,這就需要較大的膛壓和炮彈初速。
膛壓如何才能增大?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炮彈裝藥量,這也是造成炮管口徑增大的一個主要原因;膛壓的提升會產生一個最直觀的效果,即提高了炮彈的初速度。從理論上講,動能越大,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穿甲能力就越強。
但線膛炮的使用存在一個與之明顯相悖的缺點:彈體自旋出膛雖然能消除推力偏心、穩定彈體飛行,但同時也會因錐形運動而產生誘導阻力,繼而減弱彈體的初速度和射擊距離。
也有人會繼續疑問:滑膛炮沒有膛線,那它射出的彈體就無法自轉,該如何保證飛行穩定和精度?很簡單,脫穿彈的尾翼在出膛後會為彈體提供自轉力。所以說,現代主戰坦克普遍使用滑膛炮很大程度上是服務於推陳出新的炮彈。
-
4 # 航空君
現代坦克等我主炮口徑基本上是在120毫米和125毫米,之前105毫米的時代基本上還是線膛炮的天下,不過如今的坦克火炮基本是採用滑膛炮了。滑膛炮與線膛炮的區別就是在於內部的膛線,之前為了提高炮彈的穩定性,使用膛線可以讓炮彈沿著前進方向旋轉起來,這種方式對於普通的炮彈是有優勢的。
隨著炮彈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為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也就是所謂的次口徑彈,這種炮彈是使用鎢合金或者貧鈾合金來製造,穿甲彈是用一根細長的杆子實現打擊能力,因為打擊依靠的是動能,所以並不需要合金細長杆進行旋轉。
所以膛線對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是沒有任何作用,所以乾脆就取消了膛線變成滑膛炮。滑膛炮在製造工藝上要比線膛炮容易了很多,包括俄羅斯,美國,德國等都是使用滑膛炮的。
但是坦克火炮發射的並不僅僅都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如果發射普通炮彈就缺乏了精度。現在坦克打擊的基本上是裝甲目標,相對來說穿甲彈用的機率會高很多。
-
5 # 灌木叢裡的蜈蚣
主要是坦克第一個敵人是坦克本身,而對坦克本身最有效的武器是長杆穿甲蛋,轉動會讓長杆失穩,所以線膛炮使用脫殼長杆穿甲彈結構複雜,威力低下。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其實不復雜。
線膛炮理論上來講精度會比滑膛炮高。因為複雜的膛線帶給炮彈強烈的自傳,會形成一種類似陀螺的效果增加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從而提高精度。不僅是炮,槍也是這樣的。所以現代除了噴子從手槍到拉大栓的高精度狙擊步槍都是帶走膛線的。
為何到了現代主戰坦克這裡反而大多使用滑膛炮了呢?
第一個原因:不是對精度要求降低了。
而是因為滑膛炮相對於線膛炮有一點最大的優勢。
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簡稱APFSDS。(不絕對,線膛炮不是完全不能發射,後面再說)
現代主戰坦克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打敵人的坦克。火力支援反而是坦克伴侶,自行火炮,步戰,輪式突擊炮等等的活。
主戰坦克負責把對面穿板甲的幹掉是最主要的任務。
那麼把所有坦克可以發射的炮彈列一張表來看,APFSDS無疑是效果最好的彈種。(順便吐槽說155重炮把坦克轟成零件或者榴彈糊臉不震死成員最起碼破壞觀瞄裝置的謠言,當初美帝拿M60做過實驗的,155重炮糊臉連M60那種薄皮大餡的貨都破不了防。就別提現代動輒50-60噸的鐵烏龜了)。
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不需要自轉。因為它太細。長徑比太大(最新版本長徑比已經接近30),沒有足夠的直徑,強烈的自傳不但不會給彈芯帶來穩定效果反而會引起飛行過程中穩定性下降的問題(因為強烈的旋轉導致彈芯在空中抖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APFSDS是依靠彈芯後部的尾翼來提供飛行中的穩定性。
而且,膛線也會消耗一部分能量來驅動彈體自轉,也就降低了相同裝藥量下的炮口初速。
這是第一個滑膛坦克炮取代線膛坦克炮的理由。
但是不絕對,因為挑戰者2作為著名坦克,至今裝備的還是L30線膛坦克炮。
如何不讓彈芯隨膛線自轉呢?加一個滑動彈帶。但是還是會影響初速,比如英國佬的L30炮口初速只有1500多點。而同時期美帝和兔子的炮口初速都已經1800+了。差距太過明顯。
第二個原因。線膛炮無法使用破甲彈(HEAT)。
破甲彈都是使用的聚能裝藥戰鬥部,依靠聚能效果擠壓藥型罩形成一股高溫高壓高速的射流來破壞對方裝甲。如果帶走強烈的自轉,強大的離心效果會導致射流趨向於發散從而導致破甲效果嚴重降低。
第三個原因:由於炮尾膛線根部所導致的應力集中,所以在耐高膛壓方面沒有滑膛炮表現的堅挺,如果膛壓過高會有炸膛風險。
但是線膛炮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碎甲彈和榴彈這種吃旋轉的彈種線上膛炮的表現就遠超過滑膛炮。挑戰者就曾經在5300米距離上擊毀過T55,使用的彈種就是碎甲彈。無疑證明了線膛炮的精確度確實高於滑膛炮(當然不排除狗屎運的成分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