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農夫子

    1974年3月,秦兵馬俑在陝西臨潼被當地農民打井時意外發現,得以重見天日。兵馬俑規模宏大,栩栩如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考古學家發現,大量士兵兵俑頭上僅僅帶著一種麻布做的頭巾,軍官模樣的兵俑只帶著牛皮做的板狀帽子,而更多計程車兵則把長髮挽成一個個傾斜的髮髻。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秦國軍隊都一律不帶頭盔。

    秦軍不僅不帶頭盔,身上的鎧甲也極為簡單,甲片減少到了最低限度。主力步兵的鎧甲只是護住前胸和後背,陣列最前方的弓弩兵甚至連鎧甲也不穿。

    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便是諸侯國中十分富裕的國家,到嬴政時代秦國國力更是臻於極盛,有足夠實力為士兵配備頭盔、鎧甲。

    《史記》記載“秦,帶甲百萬”,可見秦國軍隊是穿盔甲的。但為始皇帝陪葬的兵馬俑卻令人意外,是什麼原因到這支作戰軍隊的兵俑不帶頭盔?歷史真相到底如何?

    兩千多年前的,秦國一位掌管法律的縣級管理喜為人們探索這個謎團提供了線索。

    喜曾經三次從軍,他在竹簡中記錄了秦軍在攻打刑丘時發生的兩起案件。在戰鬥中,秦軍士兵甲斬首了敵軍一個首級,而士兵乙則企圖殺死甲,從而據軍功為己有。卻被第三個士兵發現,妄圖行兇計程車兵乙當場被捉拿歸案。還有,兩個士兵為了爭奪一個首級也爆發衝突。

    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實行軍功授爵制度,只有立了軍功才有爵位、賞賜、土地、僕從和官職。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能受益。而證明自己軍功的東西就是拿回敵人的首級,首級越多,軍功越多,自然好處越多。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造成了秦軍對戰爭無比渴望。《韓非子》記載:秦國的人一聽到要打仗,就興奮地赤膊跳腳。

    秦軍一旦上了戰場,就會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前途和利益勇猛向前,甚至不穿盔甲、赤膊上陣。六國軍隊都難以抵擋秦軍的勇猛強悍。

    在兵馬俑中還有一隊士兵十分特別,他們手持白刃格鬥武器,不穿任何盔甲防護,這些正是秦軍的敢死隊、衝鋒隊。

    官吏喜還在竹簡上這樣記載:秦軍在戰前都會大量飲酒,使得精神亢奮,從而奮勇殺敵。

    如此看來,秦軍之所以不帶頭盔,甚至不穿鎧甲,就是為了減去這些負重,以免妨礙衝鋒殺敵,由此可見秦軍的兇悍與勇猛。也只有這樣悍不畏死的軍隊才有資格護衛秦始皇陵啊。

  • 2 # azhe6666

    這個問題,應該不難理解吧?兵馬俑是按照當時秦代士兵的原貌陶製的,這就說明當時士兵根本就不戴頭盔!如果問士兵為什麼不帶頭盔,那也好理解呀,因為沒有人規定士兵打丈必須戴頭盔呀。

  • 3 # 史海爛柯人

    我想大家都比較熟知一個常識,那就是秦始皇兵馬俑是仿照秦軍樣式製作的。而自從秦始皇兵馬俑重見天日起,因這些地下秦軍幾乎不戴頭盔,使得許多人都推測認為當時的秦軍普遍不用頭盔。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麼?顯然不是!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和發掘,是中國考古史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也為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而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就是為研究秦軍武器裝備提供了參考資料。

    多年來,始於王國維氏的“二重證據法”對史學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而考古也常常被視為證史和補史的學科,長期處於歷史學的“籠罩下”。事實上,以考古實物證史、補史,並不完全等同於考古發現就絕對等同於真實的歷史。

    尤其是地下世界的隨葬品,雖然是現實世界的直接反映,卻並不一定就與當時的歷史百分之百的一致。秦始皇兵馬俑也是如此。

    秦始皇兵馬俑是研究秦軍的珍貴資料,但並不意味著就是對現實世界的完全再現。

    要理解兵馬俑,首先要從其性質出發:用於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是一種隨葬品,所代替的是殉葬的軍隊,也可以稱為明器(也常作“冥器”)。

    墓葬中的明器,是一種象徵,是事死如事生觀念的產物。通常來講,明器的製作比較粗糙,成本較低,是古代喪葬文化中的一類重要器物。不過,皇陵中的明器在製作上,往往不同於普通墓葬,也有製作精美的器物。

    秦始皇兵馬俑,便是如此。這些仿照秦軍所製作的兵馬俑,是集權美的至高體現。整齊劃一、規模宏大的兵馬俑陣營,總能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彷彿親臨龐大的秦軍陣營之前。

    秦始皇兵馬俑,在製作過程中,也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必要的處理,不戴頭盔便可能是因此造成的。

    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秦始皇兵馬俑幾乎都是不戴頭盔的(因本人未做詳細統計,故用“幾乎”一詞,而未用“全部”)。受其影響,很多人覺得現實中的秦軍也是不使用頭盔的,並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秦軍為奪取戰功時更為輕便和作戰英勇的風格所致。

    然而,在前些年的考古發掘中,秦始皇陵區內發現了數量龐大的石制頭盔,只是未與兵馬俑埋葬在一起而已。而且,在其他地區的考古工作中,秦軍頭盔的出土數量也絕不在少數。

    秦始皇兵馬俑不戴頭盔,是因為如果在陶俑上增加頭盔,會很容易使得這些陶俑喪失個性。試想,一具具相貌栩栩如生的陶俑,套上頭盔後會成了這般樣子,也著實喪失了美感:

    當然,除了製作方面的考慮外,秦始皇兵馬俑之所以不戴頭盔,也是可能是因為這些軍士並非處於戰鬥狀態或是受軍隊性質所決定。不過,這也是都是一種推測而已。

  • 4 # 臨江煮茶

    秦俑無論是仿軍隊建制而定製,還是仿戰鬥英雄容貌而成,均不可能帶頭盔。

    如果兵俑是秦陵的組成部分,脫帽致敬是秦人的一種禮儀,自然不可佩戴頭盔。

    如果兵俑是歷次戰役中的英雄,紀念性雕塑人物如同如今人們身份證上的標準照。身份證有頭盔,派出所戶籍科能答應嗎?

  • 5 # 考古軍中馬前卒

    首先,答主認為,從秦兵馬俑中計程車兵沒塑造出頭盔,推測當時秦軍作戰也不戴盔,是個誤會。

    關於秦俑中沒有塑造頭盔形象這件事兒,很多人都做過研究。有些愛好者,包括一些專業的研究者都認為,秦兵馬俑就是當時秦朝作戰部隊的真實描繪,因此,真實的秦軍在打仗時就是不愛戴頭盔。

    為了支援這個觀點,他們還找了一些文獻證據,比方說,《史記》中記載說:

    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

    這裡,跟頭盔有關的就是跿跔科頭貫頤奮戟

    奮戟,所有人都能理解。跿跔、科頭、貫頤是什麼意思呢?幸好,古代學者在這裡做了註釋:

    跿跔,就是跳躍。

    科頭,就是不戴頭盔。

    貫頤,就是捧著人頭。

    於是,人們眼前立馬浮現出一副秦軍虎狼之師的可怕圖景:

    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一群秦軍士卒不戴頭盔,甚至不穿鎧甲,一手拿著人頭,一手拿著兵器,歡騰跳躍地殺向敵軍!

    但是,請注意,這裡開始但是了。

    我們都知道,張儀為了對付關東六國的“合縱”之策,採用了“連橫”的手段,說白了就是連蒙帶騙,各個擊破。

    因此張儀在勸說各個國君的時候,就發揮了他說客的特長,故意誇大秦軍的可怕,讓這些國君覺得,只要跟秦軍對抗,就是以卵擊石。

    答主並不否認秦軍的強大,畢竟單靠吹牛逼,是無法真正滅六國的。但是,要說秦軍打仗時都是這樣“奮不顧身”的樣子,答主表示不可理解——這是一群二百五,不是強大的軍隊。殺敵的前提是保全自己,秦軍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我們也認為,在戰鬥白熱化的時候,丟下頭盔、鎧甲去殺敵,是很可能出現的(我們可以參考《亮劍》當中的“大彪摔帽”)。但是反過來看,這樣的文獻記載,恰恰說明秦軍是配備有頭盔的,只是在某些時候選擇了 “科頭”,而不能說“科頭”是一種常態。

    其次,考古證據顯示,秦軍是有頭盔的。

    這一點,其他很多答主也已經指出了。即在秦始皇陵園中的一處陪葬坑(編號K9801)中,發現了數量龐大的石質甲冑。這些甲冑不是實用品,而是專用於陪葬的明器。其中就包括用甲片拼接編綴而成的頭盔。

    類似形制的頭盔,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中也有發現,為戰國時期燕國的武備,鐵質。這種拼接式的頭盔在漢代仍有沿用。

    因此,我們在看待歷史文獻和考古材料時,應當加以思考辨析,而不是簡單地相信或者不相信古人所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歷史中,俄羅斯在經濟、軍費困難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能拓展疆土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