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然呃
-
2 # 因為是麻麻
我會對孩子說“不”,因為世界不會一直圍著他轉,什麼該做什麼不改做早點清楚比較好。孩子,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結婚生子之前,看到小孩子都覺得特別可愛。想著以後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要很愛很愛他,給他最好的物質最好的教育。
同時,看到在商場苦著鬧著要爸爸媽媽買東西,哭鬧耍賴打滾的孩子,我也覺得好丟臉。心裡想著,我以後的孩子可不要這樣。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教育孩子?如果出現以上的情況我要怎麼處理?
分情況判斷1、一味滿足
小傢伙一到超市就好奇地到處看,然後拉著爸爸媽媽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
有時候家長想著,哎呀,小孩子嘛,喜歡什麼就給他買咯。
但我不會這麼做,如果確實是重複的、類似的東西,我就不會給他買了。
但是我會和孩子說明原因:“寶貝,這個玩具我們家裡有,是一樣的。下次我們再買個更好玩的?"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然後有的商量,下次一起選擇。
沒錯,幾個玩具而已。但是我不希望孩子看到一樣東西就想要一樣東西,而不去考慮他的意義和價值。
而且我也不想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讓我因為心疼他,然後給他想要的一切。我們現在能給孩子的很多,但是他離開家,走出社會了。別人會因為他哭就對他百依百順嗎?等他發現哭在別人面前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他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2、簡單粗暴地拒絕
經常看到另一種畫風:脾氣火爆地媽媽就會破口大罵了。
”說了不給買就是不行!“
”買了有什麼用?買他幹嘛?“
”下次再這樣丟臉,我再也不帶你出來了“
吧啦吧啦一大堆,然後就拖著哭得梨花帶雨的孩子去結賬買單然後火速走人。
我們可以拒絕孩子的要求,但一定不要帶有批判性語言,將想要東西等同於貪心、虛榮、不懂事。否則容易讓孩子認為我”想要擁有某些東西“是不對的、羞恥的,從而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如果你對孩子哭鬧著亂要東西而大發雷霆,那麼親愛的,我必須很直接的說,這是你的錯,是你站在成人視角,對一個2、3歲的孩子寄予了不切實際的期望。
如何處理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事情,但是我們需要用理智和智慧去化解。
比如去超市這件事。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
每次只能買2-3樣東西,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考慮。給他自主權。
在一次次的選擇中,他真的學會了很多,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真正喜愛的物品。
未經考驗的可治,最終只是順從權威,而不會從心底裡生出屬於自己的自控力和判斷力。 -
3 # 育兒小當家KING
我會對孩子說“不”,不同情況,說的方式不一樣,孩子接受的程度就不一樣。父母不能光說“不”,“不”之後的內容更重要!
01為什麼要對孩子說“不”孩子天性好奇,好動,好玩。
孩子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孩子由於認知問題的能力有限,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允許的限度不瞭解,導致孩子常常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這種要求僅僅是建立在利好自己的角度發出來的,若是父母毫無原則和底線去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那麼就會讓孩子的慾望膨脹,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可能發脾氣,和父母對著幹。所以對於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父母要懂得拒絕,要對孩子說“不”。
02走進孩子心裡給孩子說“不”怎麼對孩子說不?這是父母要思考的。我們說“不”的重點並不是拒絕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所以走進孩子的心裡很重要。
舉個例,我以這樣的方式給孩子說“不”,孩子容易接受,效果很好,屢試不爽。
某日,帶孩子去商場,孩子路過玩具區徑直就進去了,這時我心裡早有準備。孩子拿著一個芭比娃娃,滿臉歡喜的向我走來。
面對這種場景,你怎麼辦?首先我的解決思路有三個關鍵點:
一是家裡已經有了類似的玩偶,我的最終目的是不給孩子買,並且孩子要接受這樣的結果;
二是是孩子今天去很開心,我要儘量避免破壞這種氣氛;
三是我的方式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想法。
心中有了這三個關鍵點,我開展了自己的攻勢:蹲下身子來,說:“寶寶,媽媽知道你想要這個玩偶,但是家裡已經有一個了,這個我們不買可以嗎?”孩子這個時候肯定不答應啊,並且臉上已經表現出了不開心。這個時刻很關鍵,不能因為孩子不接受而讓你的情緒失控。緊接著,對孩子說:“寶貝,你是最聽媽媽話的孩子了,要不我們這樣吧,你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你,好嗎?”到這個時候,孩子心裡應該在思考了和衡量了,可能心裡的想法已經在動搖了,最後透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這個場面有個你滿意,孩子也能接受的結局,而不至於弄到孩子在商場大哭,你在一旁生氣。
03父母不能只說“不”,“不”字後面的內容更重要父母對孩子說完“不”之後,孩子心裡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如意,這個時候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後期治療,也就說“不”後面的內容要跟上,讓孩子接受“不”,但又要讓孩子看到另外的希望,讓這種希望促進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懂得什麼樣的要求才是合理的。
-
4 # 浮塵微草
父母對孩子說不說“不”,似乎無需發問,現實生活中我覺得不存在沒有對孩子說過“不”的家長。即使再溺愛孩子的父母也會對孩子說“不”,換句話說,不輕易說“不”的父母,大多數溺愛孩子。
那麼,為人父母,在什麼時候該說“不”呢?
在3-6歲的幼兒期,應選擇性地說“不”。據科學研究,這一時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最快期,到六歲時兒童的大腦重量就幾乎接近成人的腦重量了。這個生理的巨大變化,也使得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獨立的意識逐步增多、增強——即孩子的慾望變大了。中國古代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比如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就是其中之一。好比種田,放縱不管,一定雜草叢生。所以,父母肩負著“撥亂反正”的重擔,一定要有所選擇地對孩子說“不”,讓孩子明白的,凡事不可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慾望是有節制的。例如,孩子喜歡吃甜食,到了超市要買許許多多的糖塊,這時,父母就不能答應。
父母若能在孩子3-6歲堅守原則,有所選擇性說“不”,久而久之孩子就樹立起了“規矩”意識,為日後的順利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孩子無理取鬧時,要敢於說“不”。孩子的大腦發育“重量”達標,但還很不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不合理的慾望。再加上孩子處於叛逆期,發起脾氣來“摔東西打滾”。在這種情境下,不少父母往往選擇妥協投降,屈服於孩子,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殊不知,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當要挾父母成為家常便飯,父母對孩子就失控了。
所以,當孩子太任性時,父母不能因怕孩子受屈而心軟溺愛,一定要硬起心來,勇於說“不”,給孩子立下規矩,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比什麼都重要。
-
5 # 幼兒園最乖乖
當然要說不!
在這個情況下一定要拒絕孩子。
第一,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拒絕,不能讓眼淚或者哭鬧成為下一次無理取鬧的擋箭牌。
第二,觸犯底線或者明顯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必須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引導孩子形成一定的判斷能力。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於孩子可以進行獎懲,但過分溺愛或者苛刻,都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
-
6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你對孩子說“不”嗎?什麼情況下說?為什麼?
現代家庭,獨生子女較多,一家人圍繞一個孩子寵,不僅使得孩子養成了嬌寵跋扈的性格,還會喪失其基本的自理能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生活都形成了阻礙作用。
對孩子適時說“不”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幫助孩子快速建立起獨立意識,幫助他們形成自理、自主的生活習慣,更有利於健康成長。
心理學家李玫瑾指出,給孩子說“不”,能起到剋制任性、防止壓抑,學會控制,學會忍耐,防止自私,經歷挫折。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首先,我們要做到的是,6歲之前對孩子說不。
-
7 # 育兒如育己
肯定說“不”,看到過不修不剪長得枝枝杈杈不成材料的樹木吧,孩子也一樣,如果一味順從,他得長成什麼飛揚跋扈的樣子呢?
差不多每一對有良知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方式各異。做為一個普通的媽媽,我在原則性問題上是一定不允許孩子擅自而為的。
一、無故傷害別人,包括傷害一些動植類小生靈,不允許!存在即合理,如果不喜歡一些小蟲小草,請繞道而行。
二、傷害自己,透過自懲自傷向父母示威,來威脅父母做一些不能做的事情,不允許!在未成年階段,你的命不只是你的命,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用你報恩,只需你自愛,傷及自己傷及親人都是極為愚蠢的行為。
三、浪費糧食,不可以!
四、小偷小摸,不可以!、
五、亂扔垃圾,不可以!
六、不講公德,不可以!、
康德說,最令人敬畏的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我允許孩子有個性,有缺點,也認可孩子普通平凡甚至卑微。但是更希望他自愛自重,正直善良,平安健康。只要大的方向不錯,至於他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飯那是孩子的造化。
回覆列表
說啊!他要做的事情不對,傷人傷己,或者提的要求過分,或者有不良習慣,都會講的。
比如說,夏天,吃太多冷飲。見到玩具打滾,非得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