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善良之子86
-
2 # 陳之煜
多羅,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借荊州,三氣周瑜,拿下漢中,夜觀天象,罵死王朗,火燒藤甲兵,七擒七縱,空城計,死諸葛嚇跑活司馬,太多了。
-
3 # 大鵬說國學
其實主要原因就是
1、諸葛亮本身的歷史形象本來就比較光輝,比較高尚,汙點也少!迎合了羅貫中這種文人士大夫不得志的心理!他多麼希望有人也對他三顧茅廬啊!言聽計從啊!他的理想全部透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寄託在了諸葛亮身上!
2、出於這個原因:周瑜被羅貫中小氣了,魯肅被羅貫中迂腐了,曹操更是被更奸詐了!
3、火燒博望和新野給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主要功勞給了諸葛亮,智激周瑜給了諸葛亮,舌戰群儒給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給了諸葛亮!扮演道士借東風給了諸葛亮!取荊州和取西川也給了諸葛亮!罵死王朗給了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都給了諸葛亮!死諸葛嚇退活仲達也給了諸葛亮!八陣圖給了諸葛亮!
也正是這個原因,諸葛亮成了魯迅口中的多智而近妖的妖人!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還會奇門遁甲之術!!
移花接木啊,能給的都安裝給了諸葛亮!
-
4 # 路遙lgy
謝謝邀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幾乎貫穿整個篇幅的描述諸葛亮的神奇。從三顧茅廬的神秘,大夢誰先覺?開始,隆中對,天下三分之勢!一出山,就是火燒博望坡,接著火燒新野!再接著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然後又是一把火,火燒赤壁!赤壁派兵,故意讓關羽守華容道,算好了曹操不該亡!這點太神了!這時要是關羽或是換成別人殺了曹操!豈不是更好圖中原了!再後來入川,交代關羽守荊州,八字方針要記好!後面的七擒孟獲,什麼八陣圖,空城計,收姜維,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臨死還授一計殺了魏延!這本三國演義基本就是諸葛亮傳奇!
-
5 # 阿楚故事
諸葛亮是個家道中落,帶著兄弟姐妹到岐山種田。劉備三請出茅廬,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之前的日子,諸葛亮一邊讀書,一邊種地,是個知人情冷暖,嘆世道艱難的才子。這也就更讓人敬仰,他身上沒有驕奢淫逸之氣,為人食淡泊而寡慾,不求一時功名,而真心輔佐劉備建立蜀國。
在三國交戰的過程中,他使用了連環計,火燒連船,赤壁一戰擊敗了曹操;有空城計嚇破司馬懿,即會做工具,又會看天氣借東風,羅貫中把他寫得十分傳神,後世受小說的影響也對諸葛亮評價頗高。
在三國裡的周瑜與他相比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不僅心胸狹窄,見識計謀也遠不如諸葛亮,就是有了苦肉計,打了黃蓋,卻也抵不過諸葛亮黃雀在後。最後還有被諸葛亮氣死的嫌疑,所以在羅貫中的筆下,諸葛亮是當世第一神人,堪比文曲星轉世,不是凡夫俗子。
-
6 # 追夢草堂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裡就《三國演義》寫人物有失真實。曾指出: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充分說明,羅先生對諸葛亮賦予了太多的個人感情偏好,導致後來我們認識的諸葛亮神通廣大,神機妙算,已經封神了。一部三國除了關羽封聖,就是諸葛亮了。這裡我羅列了諸葛亮平生事蹟:三顧茅廬,隆中對策,火燒新野,巧借荊州,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火燒赤壁,智算華容,巧設八陣,氣死周瑜,罵死王朗,嚇走司馬,計收姜維,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淚斬馬謖,空城退敵,木牛流馬等等。羅先生的對諸葛亮的造神鋪設可謂全面,系統。但《三國演義》畢竟不是陳壽的《三國志》,不足為信。留茶餘飯後的談資足矣。
其實唐朝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蜀相》,詩云: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首詩卻是鬱郁不得志的杜工部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過的歌頌。
再者,有前後《出師表》的加持,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宛然成了後世傳統文化對忠臣的集中概括。
縱觀諸葛亮一生,可用一副對聯總結: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賬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除外,他也留個後人警醒: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7 # 駝毛日智
諸葛亮其人在羅貫中筆下近乎神人!可是現實中有這樣的人嗎?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與田野為伴,飽讀詩書!但是當時沒有手機?怎麼能知當時天下時事?道聽途說也只是片面之詞!這就提到了炒作,炒好了才有劉備的“三顧茅廬”得“臥龍”“鳳雛”之一才可安天下這些典故,為什麼“鳳雛”就平平呢?大概作者把諸葛寫的滿滿,寫到“鳳雛”不知道安給哪個君主了!最後落個“鳳雛”只是一掃而過,沒有什麼豐功偉績!
雖然有些不符合邏輯,但是諸葛亮有識人之術那是肯定的!不瞭解周瑜他也氣不到周瑜吐血!不瞭解孟獲他也不可能“七擒七方”!至於“借東風”這件事就是作者故弄玄虛了!
-
8 # 海納百川233699882
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為了塑造諸葛亮這一萬人敬仰的神話人物,不惜張冠李戴,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裡就《三國演義》寫人物有失真實,曾指出:“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究竟給與諸葛亮那些光環呢?
一、草船借箭。借箭的起因是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生嫉妒,想找個殺諸葛亮的藉口,故意讓他十天之內造處十萬支箭。而真正的“草船借箭”這個典故,據《三國志》記載它和諸葛亮無關,因為“草船借箭”主角是孫權。在《魏書》中說孫權坐著大船來窺探曹軍陣勢,被曹操發現後下令射箭,萬箭齊發,箭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轉船頭,使“箭勻船平”,孫權也就回去了。從《魏書》中看“草船借箭”確實存在,但是不是發生在諸葛亮身上,更不是事先謀劃好的,而是帶有偶然性。
“草船借箭”之後,最讓讀者和觀眾稱頌叫好的是,就是“空城計”。不得不說羅貫中在這一篇裡寫的最到位。《三國演義》中講述的空城計是紙上談兵的馬謖“意外”失街亭後,司馬懿15萬雄兵直逼西城,而當時駐守西城的諸葛亮身邊只有區區2000兵馬。與司馬懿的15萬大軍相比,2000兵馬就顯得微不足道。聽說司馬懿大軍逼近,一眾為官嚇得半死,只有諸葛亮鎮定自如,對大夥說:“別驚慌,我略用小策,便可叫司馬懿退兵。”於是才有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在《三國志·蜀·諸葛亮傳》中,只有對失街亭進行了記述,確未提及諸葛亮的空城計。到是在《三國志》裴松之注所引《魏書》中,對空城計有較詳細的描述。大意是曹兵出城收麥子,呂布突然領兵來犯。因城裡的兵才千餘人,於是曹操就擺了一出空城計。呂布怕有埋伏,不敢貿然進攻,所以曹輕鬆退兵。
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明知“草船借箭”和“空城計”不是諸葛亮所為,而將其加在諸葛亮的頭上,這是演義小說慣用的伎倆,用來提高演義的
觀賞性,剝得讀者的歡心。藉以提高《三國演義》的賣點。今天來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
努力提高諸葛亮的形象,重筆神話諸葛亮有其社會的積極性,認何社會都需要有代表性的人物出現在人民的心目中樹立榜樣。羅貫中選擇這樣一個正面的形象,再透過藝術加工,就能為當時的社會塑造氣一個性格特色鮮明、影響深遠的藝術形象。
今天,我們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看,羅貫中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是無比成功,諸葛亮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智慧的象徵,在社會生活和建設中發揮作用。
-
9 # 評說天下善留心間
開心就行了。但是,返回頭來說,陳壽的《三國志》,誰人敢說沒有埋汰諸葛亮呢?畢竟,陳壽之父陳式被諸葛亮所殺。咱們這些吃瓜群眾當個文學愛好者對作品品鑑品鑑即可,何必認真呢,又不是真正的史家。就像武俠小說,本身就是假的,何必認真的比較來比較去,即使比較也是玩玩。
-
10 # 笑居江湖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將諸葛亮描寫的神乎其神,似乎天文地理、兵法謀略、治國安邦、人情世事,諸葛亮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精的,甚至有時僅僅靠幾個錦囊妙計就能在複雜的局面中逢凶化吉。
事實上真實的歷史當然不是那麼一回事,諸葛亮是一代賢香這無法否認,但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治國理政是諸葛亮所長,但在軍事上並不如小說寫的那樣出色,至於他培養的接班人也大多籍籍無名,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嘛“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那麼羅貫中為什麼那麼的神話諸葛亮呢?理由大概有幾條:
一是諸葛亮輔佐的是漢室正統。
二是劉備三顧茅廬,提現了對知識分子的極端尊重。
三是諸葛亮的人格魅力。
回覆列表
確實大,把很多周瑜的事蹟移植到他身上,結果還成功的讓大家信了幾百。不誇張的說,很多人甚至把三國演義當正史,經常跟某些正牌歷史系書生爭得面紅耳赤。
不過隨它吧,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成功的把諸葛亮塑造成神,已經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