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百邦的詩

    歷史觀的分類及介紹:

    1、階級史觀(革命史觀)

    又稱階級鬥爭史觀,從階級的視角去研究歷史,研究各個歷史階層中不同主導的階級和各個階級的發展狀況對所在歷史時期的影響;主要觀點是各個階級為了適應自身發展對原有統治階級開展了革命,開創了新的歷史時期;

    2、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絡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型別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3、唯物史觀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綜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係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當上層建築及其生產關係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的發生變革。在階級社會里,人類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

    4、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物件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

    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絡和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世界史時,重點考慮世界是如何從孤立走向一體的;重點理解新航路的開闢、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問題。同時,在學習中國史時,把它放在整個世界歷史的大背景、大視野下進行考察;

    5、(近)現代化史觀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就是(近)現代化。現代化史觀重點考察的就是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

    (近)現代化史觀的基本特徵是:認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近)現代化的型別可以分為原發型和傳導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英法美是原發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日本是傳導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近)現代化;

    6、英雄史觀

    強調個人英雄對歷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往往會犯(課本上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的強調個人對歷史的絕對性作用;

    7、正統史觀

    這種史觀主要處於君主專制的歷史時期,君主為了維持自身統治,而倡導“正統”一說,即自身身為君主的合法性和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君主神化(如:出生有異象或教皇授冕)或者賢明化(即早期賢王名臣的後裔),以及“五行更替說”;

    8、社會史觀

    即從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不同社會狀況和社會變化來研究歷史的發展,主要表明社會變化對歷史的影響和預兆。相比其他各種史觀,該史觀更加註重底層民眾的社會生活狀況,以研究社會風土人情為主。

    9、個人歷史觀

    就是個人把歷史熟讀後,有新的體驗,新的啟發,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世界觀與歷史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

    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

    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指出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在階級社會,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打破了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一統天下的局面,是歷史觀的偉大變革。

    唯心主義歷史觀

    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否認物質生產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把個人的思想觀念、理性或“絕對精神”、“神”說成是歷史 發展的動力,認為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 2 # 辰晨木

    什麼是歷史史觀?其實就是人們對歷史從不同角度行解讀而形成的觀點。在新高考改革前高中歷史所涉及到的史觀主要有:唯物史觀、文明史觀、近代化史觀(現代化史觀)、全球化史觀、社會史觀、生態史觀等。

    這是新高考之前所涉及到的。在這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唯物史觀、近化化史觀、全球史觀三種。但是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把唯物史觀放在了五大核心素養之一。很明顯,這是在有意識的淡化其他史觀,突出唯物史觀。所以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唯物史觀就可以了。

    唯物史觀

    先上圖(手寫

    唯物史觀涉及到的幾個層面的關係: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其中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精神生活的總和,是社會存在的總體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和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

    兩者的關係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2.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生產力簡而言之就是人們進行生產活動的能力。高大上的名詞其實很簡單理解,你就想一下以前農民用什麼種地現在用什麼種地,以前農村孩子還有麥假,為什麼呀。因為老師也得去收麥子,一放假就是半個月。現在呢,全部機械化了,所以生產力是什麼?這樣一想也就明白了。生產力從學術角度來講包括勞動物件、勞動資料、勞動者和科學技術。就人類社會而言,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經歷了學會工具製作和火的使用、農業生產力和工業生產力這三大歷史階段。

    而生產關係就是人們在進行社會生產活動過程必然會發生的一種關係。封建社會你種的是誰的地,農民與地主是什麼樣的關係,你種的地豐收了產品如何分配。以這種生活化的方式來理解生產方式也就沒那麼難了。所以生產關係就物質生產資料領域而言就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想想土地屬於誰的問題就明白了)、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係、產品分配方式。

    二者的辯證關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

    我們現在常講的改革,就是在調整生產關係。目的就是讓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以此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畢竟只有生產力高度發展了,人類社會才會繼續前進。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關關係的總和,包括生產分工關係、交換和分配關係、消費關係、所有制關係。

    上層建築就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諸如政治、法律、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服務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生產關係即經濟基礎的變化,隨著經濟基礎的改變,上層建築也會或快或慢地發生著改變。

    4.社會形態的演變是從低給向高階階段發展的

    馬克思從這一角度出現,把人類社會的演變形態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即五大社會形態。

    5.正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

    即階級鬥爭學說。不過現在一般不太強調這一點了。

    6.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以上就是唯物史觀的主要內容。前三點是歷史學分析中常運用的。而後三點都是可以從前三點中找到依據的。所以理解了前三點的關係,也就掌握了唯物史觀的分析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量蜜蜂湧出巢門,如何判斷是要分蜂還是幼蜂認巢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