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是依媽吖

    1.乾燥的小顆粒黃豆 1斤 ,洗淨浸泡至2-3倍大。氣溫在5℃時泡24小時,18℃左右時泡12小時,27℃以上泡6-8小時。

    2、泡好後用水沖洗乾淨,過掉漂浮的碎皮和泡沫,倒進裝好8斤水的盆裡。

    3、用原汁機磨出豆漿,倒入鋪了紗布的盆裡。

    4、用紗布仔細過濾豆漿,可以左右搖晃,但不要用力擠壓。

    5、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大鍋中,大火煮開,小火繼續煮1-2分鐘,勺去表面的泡沫。

    6、用盛來大約2斤的清水,倒入煮開的豆漿中降溫。

    7、在等待降溫的時候,將50ml的白醋用250ml的水稀釋。

    8、等待溫度降到80多度,用勺子將稀釋後的白醋分3-5次,慢慢劃圈攪拌著放入鍋內。點醋的整個過程要保持在80-85℃,若溫度下降了就要等加熱之後再繼續點醋。

    9、邊點醋邊觀察是否出現豆花,如果看見有豆花出現,就停止點醋,讓水和豆花慢慢分離。再開火加熱1-2分鐘,讓豆花充分凝結。

    10、當水和豆花幾乎完全分離時將水舀出。

    11、將準備好的紗布平鋪在豆腐模具上,用湯勺把豆花勺進模具中。

    12、將豆花包好,四周紗布摺疊蓋平整,

    13、蓋上模具蓋壓緊。想吃老豆腐,就用重物壓制15分鐘左右,壓得越久就越老,如果想吃嫩豆腐,用手壓3-5分鐘即可。

  • 2 # 法克尤爾馬澤爾

    1.乾燥的小顆粒黃豆 1斤 ,洗淨浸泡至2-3倍大。氣溫在5℃時泡24小時,18℃左右時泡12小時,27℃以上泡6-8小時。

    2、泡好後用水沖洗乾淨,過掉漂浮的碎皮和泡沫,倒進裝好8斤水的盆裡。

    3、用原汁機磨出豆漿,倒入鋪了紗布的盆裡。

    4、用紗布仔細過濾豆漿,可以左右搖晃,但不要用力擠壓。

    5、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大鍋中,大火煮開,小火繼續煮1-2分鐘,勺去表面的泡沫。

    6、用盛來大約2斤的清水,倒入煮開的豆漿中降溫。

    7、在等待降溫的時候,將50ml的白醋用250ml的水稀釋。

    8、等待溫度降到80多度,用勺子將稀釋後的白醋分3-5次,慢慢劃圈攪拌著放入鍋內。點醋的整個過程要保持在80-85℃,若溫度下降了就要等加熱之後再繼續點醋。

    9、邊點醋邊觀察是否出現豆花,如果看見有豆花出現,就停止點醋,讓水和豆花慢慢分離。再開火加熱1-2分鐘,讓豆花充分凝結。

    10、當水和豆花幾乎完全分離時將水舀出。

    11、將準備好的紗布平鋪在豆腐模具上,用湯勺把豆花勺進模具中。

    12、將豆花包好,四周紗布摺疊蓋平整,

    13、蓋上模具蓋壓緊。想吃老豆腐,就用重物壓制15分鐘左右,壓得越久就越老,如果想吃嫩豆腐,用手壓3-5分鐘即可。

  • 3 # 無風亦無聲

    說起豆腐都知道這是一個意外的產物,淮南王煉丹偶然在豆汁中加入了石膏,第一次發現了豆腐。此後,豆腐就成了華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鄰家王嬸做豆腐做了幾十年,方圓10裡的人都知道王嬸的豆腐好吃,每年過年很多人都來找王嬸做豆腐,每家都是一大鍋一大鍋來做。豆腐的口感其實也是一流的,可能很多人並不認同。原因可能是你吃的豆腐並不是傳統工藝做出來的豆腐,傳統豆腐做起了是比較麻煩的,要把豆漿在大鍋裡熬開。滷水盛在一個小碗裡,倒裡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不是一般人還真學不會。豆漿變成豆腦後,把它們撈起來放到木框中用石頭壓好,一段時間後豆腐就做好了。所以很多人認為豆腐不好吃,只是自己沒有吃到真正的豆腐罷了。好啦下面來說一下詳細過程!

    製作方法:

    1、黃豆洗淨泡發,直到黃豆都充分泡發。

    2、泡好的黃豆撈出瀝乾水分,放豆漿機磨出豆漿。

    3、磨出的豆漿倒入鍋裡。

    4、鍋裡的豆漿慢火熬煮,直到表面結了一層薄薄的豆油皮,冷卻到80度左右。

    5、鹽滷用清水兌開,倒入豆漿裡;慢慢滑動豆漿,使滷水充分與豆漿混合均勻。

    6、大約30分鐘左右的時間,豆腐就差不多慢慢凝固好了。

    7、凝固好的豆腐趁熱放入豆腐槽裡,壓實即可。

    8、大約30分鐘後差不多就壓好了,壓好後脫模,切塊即可。

  • 4 # 露營美食旅行

    中國豆腐中的極品當屬錦州黑山的滷水豆腐(黑山老妖的故鄉)。

    因當地獨特的水質與傳統制作工藝進行完美融合,才使得黑山豆腐的口味獨領風騷。甜如蜜、嫩如脂、白如玉、鮮如魚是黑山豆腐百年傳承的經典所在。

    黑山豆腐發展到今天吃法更是紛繁,可燉、可炸、可烤、更可生食或涼拌均能獲得非凡的味覺體驗。

    外來的食客品嚐後紛紛讚不絕口!卻因不能長期儲存和長途運輸,所以要想品嚐這樸素而難得的人間美味只能身在黑山才能一飽口福了。

    恰巧岳父年少時家裡開過豆腐房,而得製作方法供大家參考。主料:大黃豆、滷水。

    優質的大豆去殼篩淨,洗淨後放進水缸內浸泡,冬天浸泡4~5小時,夏天2.5~3小時。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了豆腐而只能做豆漿了。

    磨豆濾漿。黃豆浸好後,撈出,按每公斤黃豆6公斤水比例磨漿,用袋子(豆腐布縫製成)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捏緊袋口,用力將豆漿擠壓出來。豆漿榨完後,可能開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勻,繼續榨一次漿。一般10公斤黃豆出渣15公斤、豆漿60公斤左右。榨漿時,不要讓豆腐渣混進豆漿內

    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不必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漿沸後溢位。豆漿煮到溫度達90~110℃時即可。溫度不夠或時間太長,都影響豆漿質量。用水舀子稀釋適量的滷水放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裡、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鐘後,豆漿凝固成豆腐花.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結約15分鐘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盆裡,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板,壓10~20分鐘,即成黑山豆腐

  • 5 # 桐柏視線

    配方:黃豆,白醋

    1.將幹黃豆洗淨浸泡至2-3倍大

    2.用水沖洗乾淨。

    3.倒進裝好8斤水的盆裡。

    4.用原汁機磨出豆漿。

    5.將豆漿倒入鋪了紗布的盆裡。

    6.用紗布過濾豆漿。

    7.將過濾好的豆漿倒入大鍋中,大火煮開,小火繼續煮1-2分鐘,勺去表面的泡沫。

    8.用量杯裝2斤水,量杯是500ml,裝兩杯正好2斤。

    9.將水倒入煮開的豆漿中降溫。

    10.降溫的過程中,將50ml的白醋用250ml的水稀釋。

    11.用電子食品溫度計測量溫度。

    12.溫度降到80多度,用勺子將稀釋後的白醋分3-5次,慢慢劃圈攪拌著放入鍋內

    13.幾分鐘後豆花出來了。

    14.開火加熱1-2分鐘,讓豆花充分凝結。

    15.當水和豆花幾乎完全分離時將水舀出。

    16.將準備好的紗布平鋪在豆腐模具上,用湯勺把豆花勺進模具中。

    17.將四周紗布摺疊蓋平整。

    18.蓋上模具蓋壓緊。

    19.想吃老豆腐,就用重物壓制15分鐘左右,壓得越久就越老,如果想吃嫩豆腐,用手壓3-5分鐘即可。

  • 6 # 熙陽美食

    你好,謝謝邀請。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豆腐在人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分。它的區別在於點豆腐的材料不一樣,南豆腐是用石膏點制,凝固後豆腐所含水量很高。但是口感細膩。北豆腐是用滷水點制,含水量較少,質地比南豆腐老。因此豆味更濃郁,更有韌性。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豆腐的製作方法吧。

    需要食材:黃豆200克、清水1500毫升、內脂5克

    製作步驟:

    1、把黃豆提前泡一夜,熱天的時候注意換水。泡好後,瀝乾水分放入豆漿機裡,加入清水。

    2、用豆漿機把黃豆打成豆漿,把豆漿過濾一下,這樣豆漿更細膩。

    3、把過濾好的豆漿大火燒開後,轉為小火,記得攪拌一下,煮3分鐘。煮的時候小心豆漿溢位來。

    4、豆漿煮開後把火關了。把內脂用溫水融開。然後倒入電飯煲裡。這時,把煮好的豆漿提高一點衝入有內脂的電飯煲內,這樣就混合均勻了。

    5、把電飯煲調成保溫狀態,設定為20分鐘。時間到後,豆漿已經凝結成豆腐腦。用濾布鋪在做豆腐的模具裡,把豆腐腦倒在濾布上。

    6、然後把濾布蓋好,找一塊比豆腐模具略小的木板放在濾布上,然後上面在放上重物,壓、壓、壓。

    7、如果喜歡吃嫩點的豆腐可提前結束。喜歡吃老點的請繼續壓!

  • 7 # 李文日記

    自制豆腐的做法

    用料:黃豆或黑豆250克、水2600克、醋30克、鹽5克

    1、豆子浸泡8小時,浸發至二倍大。清洗乾淨後放2000克水用破壁機打成豆漿。

    2、然後用紗布過濾隔渣,反覆過濾三到四次即可。

    3、上鍋中火煮開,要小心溢位。煮的過程中去稱量醋、鹽和100克水,混合均勻備用。豆漿煮開後勺開泡沫,再煮二分鐘後關火,倒進500水攪拌均勻。

    4、用勺將醋鹽水混合物慢慢打圈勺進豆漿,等幾分鐘豆花就凝固了。

    5、這時候再用篩子按進去,把篩子裡的豆腐水用勺子勺出。

    6、放置30-45分鐘,豆漿成型,這時將豆花裝進模具裡。

    7、包好紗布蓋上模蓋,壓上重物,壓榨多餘的水分。

    8、放置3-4小時即可脫模,按個人喜好切塊就可以煮來吃了。

  • 8 # 小白羊

    你好!豆腐的製作配方?不知道你指的是哪種豆腐!

    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白豆腐那麼很簡單!把黃豆放在水裡泡5–9個小時使黃豆膨脹!然後用豆腐機或者榨汁機把黃豆打碎把渣過濾出來!然後把榨出來的豆漿燒開!

    再用食用石膏或者滷水點豆腐!過一會就成塊了!然後倒入模子沙布里排一會水!最後木板壓住石頭加重!放1–2個小時開蓋豆腐OK

    時間越長豆腐越硬!越短水量越大!

  • 9 # 大個的生活日記

    1、黃豆300克洗乾淨泡一夜,直到黃豆都充分泡發。

    2、泡好的黃豆倒入豆漿機加水打成豆漿。

    3、用大點的紗布放入盆裡,把豆漿倒盆裡,用紗布過濾豆漿,剩下的豆渣可以留著蒸窩頭。

    4、把豆漿倒鍋裡小火熬煮,邊煮邊攪,煮到沸騰關火,把浮沫撇乾淨,冷卻到80度左右;

    5、內脂4克用半碗溫水化開,倒入豆漿裡;慢慢滑動豆漿,蓋上鍋蓋燜10分鐘,

    6、這時候就成了豆花,把紗布放盆裡或豆腐模具裡,把豆花舀進去,多餘的水舀出來,把紗布蓋好,用一盆水或其它重物壓住,大概壓30到40分鐘,開啟豆腐就做好了。

  • 10 # 菜譜來了

    老豆腐

    製作配料:黃豆適量 鹽滷適量 清水適量 溫水適量

    製作方法:

    1、黃豆洗淨泡發,直到黃豆都充分泡發;

    2、泡好的黃豆撈出瀝乾水分,放豆漿機磨出豆漿;

    3、磨出的豆漿倒入鍋裡;

    4、鍋裡的豆漿慢火熬煮,直到表面結了一層薄薄的豆油皮;冷卻到80度左右;

    5、鹽滷用清水兌開,倒入豆漿裡;慢慢滑動豆漿,使滷水充分與豆漿混合均勻;

    6、大約30分鐘左右的時間,豆腐就差不多慢慢凝固好了;

    7、凝固好的豆腐趁熱放入豆腐槽裡,壓實即可;

    8、大約30分鐘後差不多就壓好了,壓好後脫模,切塊即可;

    豆漿機一般都是豆漿與豆渣分離的,豆渣一般還要再次磨一遍出豆漿;現在豆腐一般都用石膏來做,鹽滷做出的豆腐有嚼頭,不容易爛,燉菜特別好,而且味道特別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能在這分享一下你的撩妹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