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皮糖
-
2 # 禮士
其實孩子的叛逆和自以為是是兩碼事兒。
自以為是隻是叛逆的一種表現,不是叛逆的全部。
現在好多人,可以說大部分人對叛逆持否定態度,是不可接受的。我認為這種想法不正確,起碼不值得肯定。
叛逆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行為。叛逆本身沒錯。
叛逆是一種想自我表現的行為,想標新立異,其實就是一種求異思維。
難道標新立異錯嗎?求異思維錯嗎?
現在一些家長的認識,孩子們表現應該是一樣的,自己的孩子不能不同於絕大部分孩子。
如果自己的孩子的表現和大部分孩子的表現不一樣了,家長就認為孩子是叛逆,是孩子錯了。
這個結論其實有點武斷了。
由於現在中國的國情,應試教育的存在,現在的家長直接將孩子的標新立異、求異思維給否定了,武斷的消滅在萌芽狀態。
這也就造成現在的國家沒有活力,缺乏創新,墨守陳規。
往小了說,其實叛逆也是成長,是成長的過程而已。
但大多父母將孩子的標新立異、求異思維剛剛露頭就給打壓,直接否定,也就造成了孩子的反彈,甚至反抗,接著就是家長再度打壓,週而復始,造成最後的不可控。
其實一開始,家長將孩子的所謂叛逆加以正確引導,說不定能夠成就一個天才呢!
但大部分家長都放棄了這個機會。
說到最後,說孩子叛逆,說孩子自以為是,難道不是家長的自以為是嗎?
其實現在好多真正叛逆(走上邪路)的孩子,家長不應該反省自己?是自己的自以為是將孩子推向了深淵嗎?
-
3 # 小風車媽咪
首先孩子在人生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孩子到了這個時期,自我意識慢慢覺醒,意識到自己和媽媽都是獨立的個體。於是,他們會越來越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凡事喜歡親力親為。而且這個時候的寶寶有了自我意識,會爭奪東西,達不到要求就會撒潑打滾。但是家長們要是以暴制暴怕是達不到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家長要有耐心,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也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外界都充滿了好奇心,自我意識更加增強,有了自己的主見,開始學會頂嘴,不聽話,撒謊等毛病。在這一階段,我們家長要更有耐心的引導。遇到問題時不能先入為主的責備孩子,要先弄清楚原因,再和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我們是朋友,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解決。學習上要以鼓勵為主,充分的給孩子自信心和信任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尊心強,愛面子,而且開始會有自己的小秘密,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很看重隱私。再加上這個年齡段是學習壓力最大的時期,經歷中考和高考。所以家長更要重視,讓孩子平穩度過。首先要對孩子尊重,尊重他的想法,決定和隱私等,不多加干涉,但正確引導。把孩子當做朋友,多溝通聊天。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凡事盡力就好。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
4 # 諧道子
這是成長的自然過程,不要輕易否定或打壓。根據具體情況和孩子的個性特點,引導好,減少這個過程給孩子帶來長期不利的影響。
-
5 # ShuaiShuai同學
1、杜絕溺愛,及時引導。先在一般情況下家裡就只有一個孩子,也是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輪番疼,家裡的掌中寶,過多的疼愛對孩子適得其反,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時如果有一點不順孩子心意,孩子就會有情緒,叛逆。所以在教育孩子上不要過多的溺愛,嚴慈相濟。樹立獨立意識。
2、多與孩子相處,瞭解孩子,心理動向,做孩子的好父母好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家長要經常與孩子談心,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節假日多帶孩子做親子活動,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這樣才能準確有針對性的教導。
3、孩子叛逆犯錯,及時引導,不要過多責備。孩子在叛逆期我行我素,有時一意孤行,就很容易犯錯,犯錯了也不要激動。還是要耐心擺事實,講道理。可以接機就錯誤進行教育,可以到達有效的警示效果。
總之,叛逆期是成長中的必經階段,也是讓不少家長最頭疼的階段之一。只要家長耐心引導教育,相信孩子在叛逆期會有所成長。
-
6 # 不瑟秋風
慣的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應該一個白臉一個黑臉,打完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7 # 簡單生活cxc01
孩子進入初中就有叛逆,有的其實來得更早。平常對孩子要求嚴格又與孩子溝通得少的表現會更突出。我個人覺得先要了解孩子的個性。有些孩子本身性格內向不樂意把心裡話講給別人聽,會有點敏感,這種孩子有逆反心理時難處理一點。有些孩子外向些,別人講點他的不是他不會十分在意,這種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會好處理一點。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逆反期對孩子的一生很重要。平常要與孩子多溝通,不只是出現問題後,哪怕一起討論些社會中的問題,哪怕是談談孩子感興趣的事;再者,不要嘮叨。如果孩子還算聽話,就不要多講他的不是。孩子有問題要指出時,做到點到即止,指出關鍵。找個機會等孩子有時間心情好的時候交流一下。所以這個時期家長必須學會兩個方面:一是會忍,一是會糊塗。當然如果孩子出現的問題太大就不能這樣了。其實,孩子能否順利度過逆反期主要的不只是看進入逆反期父母怎麼處理,而關鍵是父母從小一直怎麼教育的。
-
8 # 劉善與
這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的看。首先要弄清孩子叛逆i的原因,是單純的固執己見或有其他原因。我們單位有個職工,他對兒子的教育是“棍棒下面出孝子”,兒子從小受到他“家法”的嚴厲處罰。他打孩子是讓孩子脫了衣服,用皮帶抽打。孩子身上經常有傷痕,讓人看了都覺得心疼。有一次我到他家,正趕上他兒子放學。孩子一看到他就象老鼠見貓一樣渾身打抖,正準備放下書包,就聽他猛吼一聲:作業哪?忘了?!孩子馬上把作業本遞給爸爸,又不聲不響地把衣服脫掉,抽下皮帶遞給爸爸,咕咚一聲脆在爸爸面前。我看見孩子的眼晴看著地上,表情木然。我一把奪過同事手中的皮帶,說:“行啦行啦!怎麼能這樣呢?”同事說:“不這樣他更不長記性!”。說著對孩子吼了一聲“起來吧!看叔叔面子今天饒了你!”
按說我同事這樣的嚴父應該把孩子教育得很好了。可他的孩子一直很叛逆,直到二十多歲。
他的初衷應該是好的,他也望子成龍。但是,孩子在他手下受盡了苦頭,沒有訴苦的地方。他犯的最大錯誤是沒有和孩子溝通,沒有和孩子交朋友,成了孩子的“敵人”或“仇人”。
還有些家長是不能以身作則,所作所為沒有給孩子起到示範帶頭作用。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連孩子都覺得你錯了你還|不覺悟,怎麼說服孩子?怎麼不造成孩子叛逆?
建議家長們該放下架子的時候,一定要放下架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記得一次看《動物世界》時,一個拍攝者為了拍攝需要打進狼群的情節很讓人觸動。他和狼一起吃生肉,嬉戲玩要,狼竟然很尊重他,給予他很高的待遇和權利。請朋友試想一下,他能和兇殘的野獸成為好朋友,不分你我,他要下多少功夫?要冒多大危險?要吃多少苦頭?他的成功證明了他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勇氣。我舉這個例子可能不合適,怎麼能把孩子和狼相提並論?是不能相提並論。但你再退一步想,人連野獸都能打動交為朋友,和自己聰明可愛的孩子交朋友還成問題嗎?
依我看孩子叛逆、自以為是不能認為全是遊缺點。這樣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意”,你可以跟他溝通,甞試去他的心田開發一下,說不定在這塊地上經過你和孩子的努力,會開出美麗的花朵。你說呢?
恕我直言,我不喜歡象木頭疙瘩一樣的孩子,準確地說是不喜歡過分木訥的性格。現實中你有沒覺得那些老實巴交唯命是從的孩子大多沒有什麼出息?。我說這話對這樣的孩子沒有絲毫岐視之意。即是遇到這樣性格的孩子,你也要“配一把合適的鑰匙”,去開他的心扉之門。
孩子叛逆自以為是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只是因人而異,大小程度不一。只要耐下心來,認真對待,慢慢就會好的。
記住:永遠做孩子的長輩、師長、好友!沒有打不開的心結。
回覆列表
1.小孩叛逆很常見,家庭因素有很大成分,基因也決定一部分,如果父母都是暴躁脾氣,小孩的任何事情都要插手管教,小孩大多都會叛逆
2.大人總覺得小孩應該什麼都聽他們的,而大多小孩很有想法,很有主見,從而意見不合,更會叛逆
3.周圍朋友都是吊兒郎當,小孩會覺得這樣很酷,從而模仿,家長管教,小孩又會叛逆,覺得你們不懂潮流
現在管教小孩確實不太容易,周圍各方面的誘惑,還有現在大多小孩都很有想法,家長應該與小孩一起進步,一起細緻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