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代名家書畫集錦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關心國家前途命運,希望統治者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思想感情。作者於詩中指出要使中國恢復蓬勃生機,必須倚仗一場猛烈的疾風驚雷般的社會變革的震撼與滌盪。並希望最高統治者振作起來,選拔.任用各種治國的英才,給予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從而振興中國。

  • 2 # 洗耳堂

    鴉片戰爭前夕,龔自珍看到國家和民族內憂外患,期待朝庭實行一系列波瀾壯闊的改革,不拘一格重用各人才,使中華大地煥發生機!

  • 3 # 東方漫仕

    龔自珍是清中後期最為重要的啟蒙思想家,由於其相對超前的意識和憂國憂民的責任感,使得他與道光年間的官場格格不入。道光十九年(1839)龔自珍辭官南歸,在歸途中寫下了315首詩,合編為《乙亥雜詩》,本詩是第125首。這首詩是他在路過鎮江時,應道士之請而寫的祭天拜神之作。

    己亥雜詩 125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首詩不難理解,神州大地一片死氣沉沉,要想重煥生機,必須要有狂風炸雷;萬馬齊喑,萬眾無聲,這是件多可悲的事啊。我勸老天爺先抖擻起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大聲疾呼,可以雷厲風行,可以巔倒乾坤的人才。眾所周知,1840年是中華民族的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中國就將進入近代最為苦難、最為屈辱的百年。難能可貴的是,踏在門檻上的龔自珍已經“先天下之憂而憂”,發出瞭如此振聾發饋的呼聲。清朝到道光年間,吏治之腐敗,民生之塗炭已經很不堪了。但由於歷史的巨大的慣性,朝野上下仍沉浸在泱泱帝國的睡夢中,閉關鎖國,自得其樂。只有龔自珍、魏源等少數人此憂心忡忡,奔走疾呼,似乎已經預視到巨大的災難即將來襲。90年後的魯迅,也曾發出和龔自珍一樣的疾呼和感嘆,在《吶喊》的自序中,魯迅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龔自珍就是百年前這幾個較為清醒而承受痛苦的一個,無奈的是,他也不是振臂一呼而應者去集的英雄,只能豈求天神多降幾個清醒的人才來拯救這個民族。

    短短的四句話,表達了作者憂患、無奈、不甘又不屈的複雜的思想情感。

  • 4 # 初曉兒

    《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比較複雜的。

    《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全詩如下: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數,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渴望風雷激盪、社會變革的心境。

    詩歌的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詩人龔自珍,創作時間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1839年。

    其時,清王朝已經千穿百孔,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這首詩作者有一個自注,說:“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數萬,道士乞撰青詞。”

    所謂“青詞”,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

    作者借寫“青詞”為名,呼喚“天公”,用狂風巨雷劈開這萬馬齊喑、死氣騰騰的政治局面,還社會以生機勃勃的氣象。

    “萬馬齊喑”是活用蘇軾的“萬馬皆喑”句。

    宋·蘇軾《三馬圖贊》序說:“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喑。”

    蘇軾原句說的是馬,龔自珍這裡說的是社會現象:

    要啟用黑暗統治下,人們敢怒不敢言的一窪死水,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作者認識到,唯有風雷激盪的變革,才可能實現。

    龔自珍的這種思想,在當時是具有積極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啟蒙意義的。

    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期盼“天公”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願望。

    龔自珍生於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二十一歲從父親任職的徽州府趕到北京參加鄉試落榜。

    "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所以此後他雖屢試不第,但仍然堅持科考,以期走上政壇。直至三十八歲經過六次會試,才進士及第。 但進士及第後,龔自珍未能如願進入翰林院,最終的職位也只是一個禮部主事。

    龔自珍在《定庵全集》大量的文章中,表明了對腐朽的官僚機構和庸俗官僚的深惡痛絕,建議改革內閣制度,改革科舉制,多方羅致“通經致用”人才的政治主張。

    《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中,“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期盼“天公” 重用“通經致用”人才的吶喊。

    三,《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中,還是對最高封建統治者抱有幻想。

    雖然詩作是借寫“青詞”為名,呼喚“天公”。但很明顯,作者所說的“天公”就是皇上。

    有人把這首詩與花蕊夫人當年的“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詩作比較。說龔自珍的詩作比之花蕊夫人的矛頭直指猶有不如 。

    喝都江堰江水長大的花蕊夫人天生麗質,且詩文俱佳。後蜀主孟昶見後驚為天人,於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收入宮中,封為貴妃。

    宋太祖趙匡胤發兵後蜀,蜀軍未做抵抗,孟昶自縛請降,花蕊夫人也成了囚徒,陪孟昶被押解進京。

    趙匡胤素知花蕊夫人豔麗,一見之下,大為傾心。令花蕊夫人作詩一首以試其文才。

    花蕊夫人口占一絕: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花蕊夫人對後蜀主孟昶怒其不爭,哀其不幸。言外之意,假如孟昶率十四萬人放手一搏,趙匡胤未必能如此容易取勝。

    趙匡胤聽後無言以對。

    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雖一個“勸”字,似乎把自己擺在君王同等位置,也無非是對清朝統治者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整句詩渴求君王再發慈悲之意躍然紙上。不過,這種時代的和歷史的侷限性,在所難免。

  • 5 # 銀老頭54

    龔自清,晚清著名的思想政治啟蒙者,是直指危機、吶喊改革的晚清第一人。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持風雷即是其表達的精典之作。龔自清一生歷經乾隆盛世到鴉片戰爭後晚清腐朽衰敗。在寫下這首詩時僅據鴉片戰爭不足一年。能在表面歌舞生平、燈紅酒綠中,看到政治腐朽、民不聊生、危機四伏、衰敗難挽、一落千丈的國情,而吶改革,用聊聊二十八字,抒發出救國、救民呼喊,而難能可貴。要知道清朝制梏仍嚴,文字獄多發,堵口堵川,民不敢言。沉積的苛制、落後生產、死寂的民間、外狼的虎視、內亂的星火,己將曾經繁榮、不可一世的國家,推上了風頭浪尖,墜入地獄的邊沿,而天公、朝史仍沉醉於儒道之風、易佛之雅,八股科舉、閉關自鎖、自高自大之中。龔自清深知敝情,但又不能明呼,只能借道事作青詞而上達天公說,神州很需要生氣和朝氣了,死氣沉沉不是神州的福氣而嘆息,天公啊,你為什麼現在要這樣而沒有生氣,你應打起精神來為國為民。辦法是持風雷、震醒神州,不能用死科舉走出的一種人為官,而要多途徑地發掘、使用人材,要制苛遂敝,才能提振國情。表達出憂國憂民和超前危機的認識,呼籲及時的、疾風暴雨般的改革,來救國救民的新興思想政意思。但把改革、救國救民的希望寄託與已沉論腐朽封建社會的天公、朝廷,只能是當吋歷史社會的侷限的遺憾。能在當時社會清醒地認識、看到這一步,併發出吶喊,非龔自清莫屬。無愧為晚清思想政治啟蒙的第一人!

  • 6 # 一簑煙雨任平生

    在傳統的大一統社會制度下,社會講究秩序安定,統治者打壓異己,籠斷思想,社會處於一潭死水般的沉悶中去。

    龔自珍作為思想先驅,呼喚社會變革,充滿活力。思想活躍,如風雷激盪,社會才會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來越多的企業造新能源汽車,這是巨大的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