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殺送辣條

    這其實就好像現在很多穿越劇一樣,故事的情節都強調著不能去改變已經的未來,這將對已知的世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已知的世界將不復存在。

    這個問題,其實說白了,就是如果有如果的話。真的能在已知中去推測未知,那生活中的未知數跟驚喜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好比如果知道了結果,人的一生就那麼長,在已知的片段,你已經失去了主角的意義,選擇不斷的快進鍵,最後帶來的未必是更好的選擇,有可能是提前的劇終。

  • 2 # 墨超哥挑雪茄

    <div><div><p>- 已知與未知之間 -&nbsp;</p><div>

    <div>

    <div></div>

    <div data-width="640" data-height="452"><img data-original-src="//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683066-99ec3809f4c32282" data-original-width="640" data-original-height="452" data-original-format="image/jpeg" data-original-filesize="69318" src="//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5683066-99ec3809f4c32282?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640"></div>

    </div>

    <div></div>

    </div><p></p><p><b>已知推測未知,能讓我們做出好的選擇嗎?</b></p><p>已知與未知之間,我們總想透過已知看到未知。</p><p>當我們因為做選擇而糾結的時候,往往是企圖用已知推測未知。</p><p>和媳婦兒談論了關於選擇的問題,以及如何做出對的選擇的問題,我受到很多啟發,也明白了一些問題,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觀點。</p><p><b>當我們企圖做一個對的選擇的時候,其實如同追求一個真理一樣。</b></p><p>然而,世界上的真理,都是謊言。</p><p>以前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真理是謊言。現在被媳婦兒點通,原來道理其中的東西,我有感受到過。</p><p>媳婦兒是占星師,她直言她身為巨蟹座,對安全感和歸屬感格外看重,曾經困惑於到底什麼才是安全感,也詢問了不少的人。很多人都會對安全感有不同的說法,將之定義。她發現,很多人對於安全感的說法,聽上去都特別有道理,感覺很對,卻仍然沒有解除她的困惑。</p><p>直到有一天,她問到了一個人,對方說:安全感,就是安心的感覺啊,每個人都不同。</p><p>那一瞬間,她懂了。</p><p><b>她說:其實當我們在試圖給一個東西下一個定義的時候,這件事情它本身就不真實。</b></p><p>“其實定義是一直都可以變的,你會發現有很多理論,他告訴你什麼是安全感,你覺得對就是這樣子,覺得很真理,可是呢,後來發現它其實並不真理。”</p><p>因為定義,是別人的定義,定義是可以變的。而別人的定義,是別人的感悟所得,不是你的,所以,並不能有效地用於你自己的身上。別人的感悟,是在自己的經歷當中發生的,而你的感悟所得,也應該來於你的經歷。別人的,自己的,無可替代。</p><p>想起米茶老師曾經談及定義:</p><p>“成長的路上,經常是別人下定義,讓我們去背去記去理解,很少有自己定義的意識、機會、舞臺、訓練,當你自己可以去結合事物去給它們下定義,你就可以給工作、成功、失敗下定義,給公認的事物,生活中的事物下定義,當你越來越多地給事物下定義,你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篤定,因為你會發現你可以賦予事物以價值,而不是接受那些事物的價值。”</p><p>“比如,耐心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一個意思,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以不同的角度,結合經歷和生活,去給它下定義,那個東西其實是一個很棒的訓練,你就有了下定義的意識和能力。”</p><p>是啊,我們總是想尋求一個固定的答案,可其實答案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心裡。而我們習慣於去求得答案,難免於是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p><p><b>所以,真理在於我們自己給的定義,而這,需要我們去經歷。</b></p><p>媳婦說:一些人的真理,就是另一些人的謊言,一些人的謊言,便是另一些人的真理。</p><p>“真理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停在變換的。我喜歡思考,所以我朋友圈發的,都是我當時當下自我隨想的感悟,不具任何異議。只是做個記錄,我自己也不會執念於我當下的感悟和價值觀裡,因為遲早都會被新的我推翻。”</p><p>“如果恰巧你的心境,和我的言論產生共鳴,這也不具任何意義。感受一下之後,請拋之腦後,繼續前行。你將會發現更多屬於你自己的有趣的東西。不要執迷於思想和語言,這是最能迷惑人的東西。”</p><p>“聽聽你自己的心。你就能知道當下這個片刻,對你來說,究竟什麼才是真理。”聽聽自己的內心,在當下這個片刻,去領悟什麼才是自己的真理。這才是真理所來源。對此,關於選擇的問題,SusanKuang也曾經發文闡述過選擇的問題,她指出,當我們面對幾個不錯選擇的時候,根據“心安原則”來決定。心安原則,簡單來說,就是繞過理性大腦,不用理性去思考,而是聆聽自己的內心聲音,然後選擇那個最讓我們心安的選項。我知道,此時的你肯定會說,這種判斷方式是不是有點太感性了呢?的確如此,但問題是,選擇,究其根本,就是一件以情感為主導的事情,因為所有選擇,到最後都是一種價值層面的選擇。Susan 說:因為“什麼更重要靠的不是邏輯推理,它取決於我們的內在情感,而瞭解自己的內在情感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回到內心,然後用去感受。”是啊,我們自己的感受,別人是無法感受的,什麼樣的選擇讓自己傾心,自己知道。</b>而當我們企圖用自己大腦已知的東西,去推測未知而以此去作出選擇的時候,依然是一個不確定的選擇。哪怕你知道的東西再多,你用這些已知的東西去推測未知事情的發展,那件事情的發展,你還是不能夠知道。媳婦兒說:我們已知的很多東西,我們沒有一個東西去判斷,一個未知的世界,就比如說,你要判斷接下來我到底做這件事情還不做這件事情,你用的是之前的經驗,這個經驗可能是你自己的邏輯的經驗,也可能是別人告訴你的經驗。然後你就覺得自己好像知道了真相,然後你就覺得自己知道了真相之後,就可以推測那個未知的情況。這個行為是什麼?就是自負啊。如果,你感覺自己就是對的,你用已知去推測未知,那麼這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上帝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命運。而你並沒有活在當下,反而會因此糾結困惑產生很多困惑。媳婦兒認為,當我們如此把自己放在上帝視角之上,我們本身就沒有在自己的命運當中,可是我們卻去推測自己的命運,然後讓自己難受,其實自己也不確定這個預測是不是對的。只有把那些已知拋開,去擁抱未知,自己的力量才會回來。“你做還是不做,要切合當下的感覺,不只是在頭腦裡去判斷。當然,我們不可能拋下大腦的,這是我們人最珍貴的東西,重點是知行合一,因為你想的是已知的東西,差不多,點到為止就夠了,但是不要用那個已知的東西全盤去探索你的未知,它還是未知的。”媳婦兒的話一下子點醒了我,一件事情,我們知道的,永遠是已經知道的,以現在的已知去想未知,它還是未知的,如果被已知的東西困在當下,這個東西永遠都是未知的。所以,如果企圖用已知去推測未知,往往沒有結果。已知的無法觸及未知,未知的永遠是未知的,而走近未知的選擇,就是投入當下,傾聽自己的內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和《封神榜》相比,論寫作時間《西遊記》在前,論故事裡的神仙出生時間《西遊記》在後,這是為什麼?